湾韵丨悦读(2022年6月15日)
"
好一个粤北女子包初六
□ 王海玲
"

写序是一个力气活,下笔分寸颇费斟酌。当珠海作协秘书长钟建平建议由我给长篇小说《怎么快乐怎么过》作序,而这个建议由作者何抗生本人向我提出时,我惟有欣然受命,接下这力气活,原因是各方面的,首先我和抗生认识的历史超过三十年,如果没有记错的话,1986年,当我作为珠海特区报记者,满城奔走采访时,何抗生作为当时的珠海商检局局长就接受过我的采访。之后我由记者转为编辑,主持文艺副刊,抗生充满生活气息、十分精致的散文就为我们报纸的版面增添了光辉。其次,抗生2007年退休了,他人虽退休,但在文学上的追求却迈开了新的步子,他退休之后在文学上取得的成绩,让我这个资深编辑不得不惊叹,说一声佩服。抗生所著的三部长篇小说,以及一部俏皮充满讽刺意味的中篇《画皮新传》,在未出版时,除第一部长篇《良知》外,我都读过。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画皮新传》我是和诗人胡的清同步看的,我们俩对它还进行了热烈讨论,那个中篇写一个贪官形象,丑恶而不自觉,幽默趣致,快人快语,有很强的阅读快感。之后“画皮”在《精彩》杂志发表,亦是好评如潮。基于上述原因,为抗生的新长篇作序,我虽人微,却不能辞,序必须写,认真成文,方不负他那一颗为文学跳动的拳拳之心。

还是从抗生的三部长篇说起。2005年他的第一部长篇《良知》由花城出版社出版,这部长篇以海关商品检验与地方政府为解决生产瓶颈共策共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背景展开。由于题材敏感,牵涉方方面面,更由于他当时还在任上,所以第一部长篇作者署名麦平。抗生说,“麦”为其母亲姓氏,“平”为父亲名中一个字,这个笔名源自纪念自己的双亲大人。

记得2007年秋天,我因为颈椎问题在中医院住院,突然接到抗生的电话,他说,海玲编辑,我新写了一部长篇,你能不能帮着看一看?我说,能,可是现在不行,现在我在住院。他说,我来看你。然后我在病房里拿到了三十多万字还未出版的长篇原稿《总有那一天》。之后,我从编辑的角度和抗生交换了意见,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部长篇还是由花城出版社2008年出版,这时的抗生已经退休,这部长篇署名也由笔名麦平转为本尊——何抗生。第二部长篇题材是跨度为半个多世纪的粤北家乡纪事,由解放前写至改革开放后。和第一部长篇《良知》相比,同样是大部头,然,叙述更沉稳,故事的展开呈多角度多线条,人物形象丰满、性格鲜明,将中国历史中的长长一段通过自己的笔触折射了出来,颇有厚重感。

这里我要提一句,他对于电脑的使用还比较初级,他的创作步骤是这样的:先自己用笔一页页写出来,然后到街边的复印小店,花钱请电脑小姐将文字一个个打出来。我前面曾说,写序是个力气活。这里套用一下,对于他来说,写作是个费钱的东东。然,这个费钱的东东,却滋润着他的退休生活,这个滋润即是所谓的精神所谓的心灵也。《总有那一天》出版后,据我所知,一时洛阳纸贵,不仅珠海新华书店大卖,他的家乡书店也卖到断货。

2020年上半年,突来的新冠疫情使得大家心情黯淡,裹足在家。那段时间,餐饮刚刚恢复堂食,抗生便约我们几个文友餐聚,大家谈笑甚欢,没想到他将长篇新作《怎么快乐怎么过》通过微信分享给我们。原来在我们裹足在家的日子,抗生完成了他的新长篇。疫情里,我们无所事事,只会发愁。而抗生却在自己的文学园子,培育出了这灿烂的长篇之花。

我将微信文件传送至电脑,花三天的时间看完了这个新长篇,意犹未尽呀。新长篇依然有着长长的时间跨度,依然是一面时代的折射镜。故事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缘起,通过一个来自粤北宁兴县十七岁叫作包初六的女孩展开故事画卷。这画卷缓缓展开,这个十七岁由粤北偷跑到广州的女孩,历经艰辛一路走来,她的步履带着时代的风,裹着家乡的人情世故。在艰辛中,她成长为广州大厂的财务科长,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粤北,包初六的故事仿佛一个传奇……然后,她退休了,因老伴去世,儿子成家,包初六回到粤北家乡养老,在家乡围绕着包初六发生了一些看似喜剧实则并不喜剧的故事。在某些拜金攀比心态盛行的地方,这让被别人以为是富豪实则不过是一个退休工薪阶层的包初六左右为难。“包初六的为难”我以为是这部长篇的意义所在,它具有贴近生活反映当下的那种尖锐。因为“这为难”,包初六突围而出,发出了“怎么快乐怎么过”的呐喊。

和之前的两部长篇相比,新长篇呈现了一个新姿态,几乎通篇采用白描手法,景物描写、心理活动鲜见。白描手法是不好驾驭的,非一定功力不行。在文学的道路上,抗生一直觉悟着前进着,可喜可贺。

好在枯燥的序之后就是生动的小说,我不必多说,诸君慢看,妙处自现。

让教育的容器装下更多理想

□ 白军胜

最近看到几则视频,辽宁鞍山一高中男校长穿着旗袍在操场为高三毕业生开毕业典礼,高呼“我们的高考要旗开得胜”;河南郑州高三男教师穿旗袍在操场“走圈”为全校高三考生能“旗开得胜”加油,这些具有象征寓意的举动放在考生家长身上或者女教师身上无可厚非,考场外有“穿旗袍”的,有举“葵花”的,有举“甘蔗”绑着“香蕉”的,但堂堂一名学校长,作为政府部门的管理者、教育目标的掌舵者、教育理念的实施者,“穿旗袍”在高三毕业会上高呼“旗开得胜”,先不说学校的教育理念,为那些只关注孩子的考试而忽视核心素养的家长起到一个不良的表率,这实为不妥。

当我们的教育只剩下“旗开得胜”,教育的培养目标成了什么呢?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阐释了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义务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通过厘定培养目标,对“培养什么人”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做出了整体勾画和规定,反映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刻背景和深远价值。

当教育只剩下“旗开得胜”,教育的理念就无法实施了。众所周知,在“高考指挥棒”的困扰下,我们的教育被考试背后的“功利”敲打得遍体鳞伤。长期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被“唯分数、唯升学”的教学目的和评价标准所绑架,没日没夜,“苦练备考”已成为常态,这是当下教育的顽瘴痼疾。在“旗开得胜”的功利下,我们的教师就是熟练的知识搬运工,不断地将书本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袋里。教师是优是劣,就看你班上能考几个重点;学生只要成绩好,就“一俊遮百丑”。还有谁会在意学生的生活是否快乐,学习是否愉快,人格是否健全。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出了偏差,教育者心中缺少了大写的‘人’”,2022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藉由核心素养描绘了新时代学生的“画像”,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透彻了解学生、做“心中有人”的教育者提供了有力支撑。“高质量的蓝图,需要合格的施工者才能把理念变为合乎要求的现实。”如果我们把为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押宝在“旗开得胜”上,岂不幼稚。

当教育只剩下“旗开得胜”,学校教育就没有生命力了。教育就会变得狰狞、可怕,变成“皇帝的新衣”。教育没有生命就没有了创造,学生都成了考试的机器,教师和家长都演变成了考试的奴隶。爱因斯坦在他的《论教育》中说:“人们常常简单地认为学校就是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工具,这是错误的认识……学校的目标应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行为,又视对社会的奉献为其人生第一要义的个人”“对学校应直接教授学生日后生活中要用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成果这一认识,我持反对态度……使学生成为人格健全、个性和谐的人,而不是‘专家’,应始终成为学校的目标……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中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这句“剩下的东西”最初是由斯金纳在其《新科学家》里提出,后被更加著名的爱因斯坦发扬光大了。著名物理学家劳厄先生也提及,教育“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将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时所剩下来的东西。”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理查德·莱文曾说过:“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普特南也曾表达过接近的看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受教育者能继续进行自身的教育”。现任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在迎接2021级新生时引用哈佛艺术与科学学院已故院长的话,教育的目标是确保学生能辨别“有人在胡说八道”。看来,把学校教育关注到“旗开得胜”上岂不短视。

多么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的校长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高呼“旗开得胜”,我们的学生不再遭受频繁的考试和排名的折磨,我们的教师不再当“满堂灌”教辅资料的匠人。

让教育的容器装下更多理想、健康、人格、担当,而非“旗开得胜”的寓言。

(作者系教育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赵思华
湾韵丨悦读(2022年6月15日)
珠海特区报 2022-06-15 08:49
"
好一个粤北女子包初六
□ 王海玲
"

写序是一个力气活,下笔分寸颇费斟酌。当珠海作协秘书长钟建平建议由我给长篇小说《怎么快乐怎么过》作序,而这个建议由作者何抗生本人向我提出时,我惟有欣然受命,接下这力气活,原因是各方面的,首先我和抗生认识的历史超过三十年,如果没有记错的话,1986年,当我作为珠海特区报记者,满城奔走采访时,何抗生作为当时的珠海商检局局长就接受过我的采访。之后我由记者转为编辑,主持文艺副刊,抗生充满生活气息、十分精致的散文就为我们报纸的版面增添了光辉。其次,抗生2007年退休了,他人虽退休,但在文学上的追求却迈开了新的步子,他退休之后在文学上取得的成绩,让我这个资深编辑不得不惊叹,说一声佩服。抗生所著的三部长篇小说,以及一部俏皮充满讽刺意味的中篇《画皮新传》,在未出版时,除第一部长篇《良知》外,我都读过。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画皮新传》我是和诗人胡的清同步看的,我们俩对它还进行了热烈讨论,那个中篇写一个贪官形象,丑恶而不自觉,幽默趣致,快人快语,有很强的阅读快感。之后“画皮”在《精彩》杂志发表,亦是好评如潮。基于上述原因,为抗生的新长篇作序,我虽人微,却不能辞,序必须写,认真成文,方不负他那一颗为文学跳动的拳拳之心。

还是从抗生的三部长篇说起。2005年他的第一部长篇《良知》由花城出版社出版,这部长篇以海关商品检验与地方政府为解决生产瓶颈共策共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背景展开。由于题材敏感,牵涉方方面面,更由于他当时还在任上,所以第一部长篇作者署名麦平。抗生说,“麦”为其母亲姓氏,“平”为父亲名中一个字,这个笔名源自纪念自己的双亲大人。

记得2007年秋天,我因为颈椎问题在中医院住院,突然接到抗生的电话,他说,海玲编辑,我新写了一部长篇,你能不能帮着看一看?我说,能,可是现在不行,现在我在住院。他说,我来看你。然后我在病房里拿到了三十多万字还未出版的长篇原稿《总有那一天》。之后,我从编辑的角度和抗生交换了意见,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部长篇还是由花城出版社2008年出版,这时的抗生已经退休,这部长篇署名也由笔名麦平转为本尊——何抗生。第二部长篇题材是跨度为半个多世纪的粤北家乡纪事,由解放前写至改革开放后。和第一部长篇《良知》相比,同样是大部头,然,叙述更沉稳,故事的展开呈多角度多线条,人物形象丰满、性格鲜明,将中国历史中的长长一段通过自己的笔触折射了出来,颇有厚重感。

这里我要提一句,他对于电脑的使用还比较初级,他的创作步骤是这样的:先自己用笔一页页写出来,然后到街边的复印小店,花钱请电脑小姐将文字一个个打出来。我前面曾说,写序是个力气活。这里套用一下,对于他来说,写作是个费钱的东东。然,这个费钱的东东,却滋润着他的退休生活,这个滋润即是所谓的精神所谓的心灵也。《总有那一天》出版后,据我所知,一时洛阳纸贵,不仅珠海新华书店大卖,他的家乡书店也卖到断货。

2020年上半年,突来的新冠疫情使得大家心情黯淡,裹足在家。那段时间,餐饮刚刚恢复堂食,抗生便约我们几个文友餐聚,大家谈笑甚欢,没想到他将长篇新作《怎么快乐怎么过》通过微信分享给我们。原来在我们裹足在家的日子,抗生完成了他的新长篇。疫情里,我们无所事事,只会发愁。而抗生却在自己的文学园子,培育出了这灿烂的长篇之花。

我将微信文件传送至电脑,花三天的时间看完了这个新长篇,意犹未尽呀。新长篇依然有着长长的时间跨度,依然是一面时代的折射镜。故事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缘起,通过一个来自粤北宁兴县十七岁叫作包初六的女孩展开故事画卷。这画卷缓缓展开,这个十七岁由粤北偷跑到广州的女孩,历经艰辛一路走来,她的步履带着时代的风,裹着家乡的人情世故。在艰辛中,她成长为广州大厂的财务科长,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粤北,包初六的故事仿佛一个传奇……然后,她退休了,因老伴去世,儿子成家,包初六回到粤北家乡养老,在家乡围绕着包初六发生了一些看似喜剧实则并不喜剧的故事。在某些拜金攀比心态盛行的地方,这让被别人以为是富豪实则不过是一个退休工薪阶层的包初六左右为难。“包初六的为难”我以为是这部长篇的意义所在,它具有贴近生活反映当下的那种尖锐。因为“这为难”,包初六突围而出,发出了“怎么快乐怎么过”的呐喊。

和之前的两部长篇相比,新长篇呈现了一个新姿态,几乎通篇采用白描手法,景物描写、心理活动鲜见。白描手法是不好驾驭的,非一定功力不行。在文学的道路上,抗生一直觉悟着前进着,可喜可贺。

好在枯燥的序之后就是生动的小说,我不必多说,诸君慢看,妙处自现。

让教育的容器装下更多理想

□ 白军胜

最近看到几则视频,辽宁鞍山一高中男校长穿着旗袍在操场为高三毕业生开毕业典礼,高呼“我们的高考要旗开得胜”;河南郑州高三男教师穿旗袍在操场“走圈”为全校高三考生能“旗开得胜”加油,这些具有象征寓意的举动放在考生家长身上或者女教师身上无可厚非,考场外有“穿旗袍”的,有举“葵花”的,有举“甘蔗”绑着“香蕉”的,但堂堂一名学校长,作为政府部门的管理者、教育目标的掌舵者、教育理念的实施者,“穿旗袍”在高三毕业会上高呼“旗开得胜”,先不说学校的教育理念,为那些只关注孩子的考试而忽视核心素养的家长起到一个不良的表率,这实为不妥。

当我们的教育只剩下“旗开得胜”,教育的培养目标成了什么呢?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阐释了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义务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通过厘定培养目标,对“培养什么人”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做出了整体勾画和规定,反映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刻背景和深远价值。

当教育只剩下“旗开得胜”,教育的理念就无法实施了。众所周知,在“高考指挥棒”的困扰下,我们的教育被考试背后的“功利”敲打得遍体鳞伤。长期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被“唯分数、唯升学”的教学目的和评价标准所绑架,没日没夜,“苦练备考”已成为常态,这是当下教育的顽瘴痼疾。在“旗开得胜”的功利下,我们的教师就是熟练的知识搬运工,不断地将书本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袋里。教师是优是劣,就看你班上能考几个重点;学生只要成绩好,就“一俊遮百丑”。还有谁会在意学生的生活是否快乐,学习是否愉快,人格是否健全。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出了偏差,教育者心中缺少了大写的‘人’”,2022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藉由核心素养描绘了新时代学生的“画像”,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透彻了解学生、做“心中有人”的教育者提供了有力支撑。“高质量的蓝图,需要合格的施工者才能把理念变为合乎要求的现实。”如果我们把为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押宝在“旗开得胜”上,岂不幼稚。

当教育只剩下“旗开得胜”,学校教育就没有生命力了。教育就会变得狰狞、可怕,变成“皇帝的新衣”。教育没有生命就没有了创造,学生都成了考试的机器,教师和家长都演变成了考试的奴隶。爱因斯坦在他的《论教育》中说:“人们常常简单地认为学校就是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工具,这是错误的认识……学校的目标应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行为,又视对社会的奉献为其人生第一要义的个人”“对学校应直接教授学生日后生活中要用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成果这一认识,我持反对态度……使学生成为人格健全、个性和谐的人,而不是‘专家’,应始终成为学校的目标……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中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这句“剩下的东西”最初是由斯金纳在其《新科学家》里提出,后被更加著名的爱因斯坦发扬光大了。著名物理学家劳厄先生也提及,教育“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将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时所剩下来的东西。”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理查德·莱文曾说过:“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普特南也曾表达过接近的看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受教育者能继续进行自身的教育”。现任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在迎接2021级新生时引用哈佛艺术与科学学院已故院长的话,教育的目标是确保学生能辨别“有人在胡说八道”。看来,把学校教育关注到“旗开得胜”上岂不短视。

多么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的校长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高呼“旗开得胜”,我们的学生不再遭受频繁的考试和排名的折磨,我们的教师不再当“满堂灌”教辅资料的匠人。

让教育的容器装下更多理想、健康、人格、担当,而非“旗开得胜”的寓言。

(作者系教育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