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横琴教育专家支招

目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义务教育阶段及学前教育阶段招生正处于报名阶段,不少家长与学生即将迈入新的教育阶段。据了解,2012年起,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2022年的宣传月主题是“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幼小衔接”是个屡被关注、循环出现的话题。“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当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也给他们带来不小的挑战。幼小衔接阶段师生和家长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的学段?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合作区部分学校校长和老师,为广大家长和学生答疑解惑。

横琴中心幼儿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资料图)

幼小衔接变化多,提前准备早适应

4月28日,珠海市第三届学前教育中心教研组4月教研活动在横琴中心幼儿园举行,3个小时的《幼小衔接究竟要接什么》论文精读教研活动,抛出了21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开启了13段思想对话,促进了教研组成员们对幼小衔接的深度思考。

珠海市第三届学前教育中心教研组成员、珠海市港湾幼儿园陈敏敏园长作为领读人,带领大家同读共思了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董旭花教授的《幼小衔接究竟要接什么》。

陈敏敏表示,幼小衔接并不像家长们想的那般容易,孩子在暑假后的学习生活即将面临很多变化。她说:“处于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阶段的儿童,通常存在关系人、学习方式、行为规范、社会结构、期望水平、学习环境六大断层问题。孩子必须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较强的适应能力才有可能应对这些挑战。”

面对这些潜在的挑战,应该提前锻炼孩子能力,为进入小学做好适应准备。横琴中心幼儿园老师李嘉妍表示,进入大班年级后,学校会着重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这四个方面来进行一日生活的组织。她说:“我们幼儿园大班在本学期即将开展‘我的学习用具’‘小学的方方面面’‘我的入学本领’等一系列‘项目式学习主题’的探究活动,让幼儿对小学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同时增强幼儿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入学前的适应准备。”

横琴子期实验小学学生。(资料图)

家长学校共努力,积极态度是关键

幼小衔接并非一项单方面即可完成的工作,它需要孩子、家庭、幼儿园、小学四位一体的共同努力。除了幼儿园及小学的在校教育,家长对孩子的成长也起到必不可少的引导作用。对此,横琴一小校长张浩亮向各位家长提出三点实际建议:父母在家应和孩子共同计划、安排学习时间,培育孩童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前锻炼孩童的握笔、控笔能力;在孩子感兴趣的基础上提前了解学科知识,避免孩童陷入“未入学、先厌学”的泥沼。

部分家长急于让孩子过早地接触小学的学科知识,往往因小失大。针对这种情况,陈敏敏劝慰各位家长,并非对知识学习得越早,孩子越能适应小学生活,对学习是否有兴趣、生活是否有规律、在集体中是否合群才是影响孩子入学后适应性的关键因素。各位家长要“相信孩子有自我成长的力量”,对孩子抱有积极态度,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完成好自身的角色任务,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帮助孩子适应新的教育阶段,也会更好地帮助家长陪伴孩子成长。

学习需要兴趣足,择校跟着理念走

为什么如此强调孩子的学习兴趣?据了解,在孩子2.5岁至3岁时,学前教育阶段是培养生活规矩和独立性的关键时期;当孩子6岁进入小学一年级后,正是发展智力的关键期,也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因此小学和幼儿园在对孩童的教育方向上存在一定差异。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具有足够的能力,可以轻松而愉快地适应小学生活?现阶段我国普遍规定学前儿童的入学年龄为6岁,但不同孩童之间存在个体差异。陈敏敏建议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判断孩子是否已经具备了入学的基本能力:生活有条理、交往能合群、活动守规则、学习感兴趣。

面对众多小学,家长应该如何择校?张浩亮认为,对学校的选择取决于该校的教育理念与家长是否高度一致,家校合力程度高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此外,张浩亮也提醒各位家长及时关注各校的招生情况,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择校。

文字:王晓君 实习生李美琪 图片:曾遥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张燕红
怎样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横琴教育专家支招
观海融媒 2022-05-23 19:53

目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义务教育阶段及学前教育阶段招生正处于报名阶段,不少家长与学生即将迈入新的教育阶段。据了解,2012年起,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2022年的宣传月主题是“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幼小衔接”是个屡被关注、循环出现的话题。“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当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也给他们带来不小的挑战。幼小衔接阶段师生和家长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的学段?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合作区部分学校校长和老师,为广大家长和学生答疑解惑。

横琴中心幼儿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资料图)

幼小衔接变化多,提前准备早适应

4月28日,珠海市第三届学前教育中心教研组4月教研活动在横琴中心幼儿园举行,3个小时的《幼小衔接究竟要接什么》论文精读教研活动,抛出了21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开启了13段思想对话,促进了教研组成员们对幼小衔接的深度思考。

珠海市第三届学前教育中心教研组成员、珠海市港湾幼儿园陈敏敏园长作为领读人,带领大家同读共思了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董旭花教授的《幼小衔接究竟要接什么》。

陈敏敏表示,幼小衔接并不像家长们想的那般容易,孩子在暑假后的学习生活即将面临很多变化。她说:“处于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阶段的儿童,通常存在关系人、学习方式、行为规范、社会结构、期望水平、学习环境六大断层问题。孩子必须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较强的适应能力才有可能应对这些挑战。”

面对这些潜在的挑战,应该提前锻炼孩子能力,为进入小学做好适应准备。横琴中心幼儿园老师李嘉妍表示,进入大班年级后,学校会着重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这四个方面来进行一日生活的组织。她说:“我们幼儿园大班在本学期即将开展‘我的学习用具’‘小学的方方面面’‘我的入学本领’等一系列‘项目式学习主题’的探究活动,让幼儿对小学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同时增强幼儿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入学前的适应准备。”

横琴子期实验小学学生。(资料图)

家长学校共努力,积极态度是关键

幼小衔接并非一项单方面即可完成的工作,它需要孩子、家庭、幼儿园、小学四位一体的共同努力。除了幼儿园及小学的在校教育,家长对孩子的成长也起到必不可少的引导作用。对此,横琴一小校长张浩亮向各位家长提出三点实际建议:父母在家应和孩子共同计划、安排学习时间,培育孩童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前锻炼孩童的握笔、控笔能力;在孩子感兴趣的基础上提前了解学科知识,避免孩童陷入“未入学、先厌学”的泥沼。

部分家长急于让孩子过早地接触小学的学科知识,往往因小失大。针对这种情况,陈敏敏劝慰各位家长,并非对知识学习得越早,孩子越能适应小学生活,对学习是否有兴趣、生活是否有规律、在集体中是否合群才是影响孩子入学后适应性的关键因素。各位家长要“相信孩子有自我成长的力量”,对孩子抱有积极态度,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完成好自身的角色任务,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帮助孩子适应新的教育阶段,也会更好地帮助家长陪伴孩子成长。

学习需要兴趣足,择校跟着理念走

为什么如此强调孩子的学习兴趣?据了解,在孩子2.5岁至3岁时,学前教育阶段是培养生活规矩和独立性的关键时期;当孩子6岁进入小学一年级后,正是发展智力的关键期,也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因此小学和幼儿园在对孩童的教育方向上存在一定差异。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具有足够的能力,可以轻松而愉快地适应小学生活?现阶段我国普遍规定学前儿童的入学年龄为6岁,但不同孩童之间存在个体差异。陈敏敏建议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判断孩子是否已经具备了入学的基本能力:生活有条理、交往能合群、活动守规则、学习感兴趣。

面对众多小学,家长应该如何择校?张浩亮认为,对学校的选择取决于该校的教育理念与家长是否高度一致,家校合力程度高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此外,张浩亮也提醒各位家长及时关注各校的招生情况,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择校。

文字:王晓君 实习生李美琪 图片:曾遥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张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