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现场(2022年5月5日)

干华大兄,一别久矣

□ 王海玲

杨干华(右)和杨创基摄于刚刚建成的珠海大桥。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2001年的初夏或者早秋的某天,我在白莲路,也是上班的路上遇见文友维浩兄。只见维浩低头行走,猛丁看见我,他站住了,我欲笑脸招呼,却发现维浩面色沉重,顿了一下,他说,王海玲,我要告诉你一个消息,一个我来珠海后听到的最坏的消息。我的面色瞬间凝重,我说,好,你说。然后维浩一字一顿地说,杨干华昨晚走了,在广州的家中。惊雷一声,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不敢相信维浩的话语!那样一个乐天睿智的人,那样一个犹如兄长般待我们珠海这帮年轻写作者的人,竟然因为抑郁症而离世。我们俩就在街边站着,好一会儿,我说,这也是我来珠海后听到的最坏的消息。

早在1982年,我就认识干华兄。那是在庐山,江西人民出版社组织的笔会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手机电脑网络都是虚无物,文学何其香也!掀开一笼象征各行各业的饽饽,文学是最香的那个!啊啊,行文至此,一种叫做“伤感”的东西在我心中瞬间掠过。那次庐山笔会邀请的都是当时国内鼎鼎大名的作家。我那时刚刚学习写作,有一点菲薄的成绩,为了培养本省作家,我这个后进得以参加。刚大学毕业的我,在笔会上因为稚嫩而寡言,准确地说我就是一个观察者,目光貌似不经意,但其实锐利,呵呵。干华兄和省作协主席国凯在笔会上如影随形,不是并肩走,就是一前一后迤逦。两位粤地大作家年岁相当,都衣着朴素。都身瘦,都个子不高,都皮肤黝黑。干华兄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头结实的白发,剪得短短的,平整如毡。面容上干华兄乐呵呵,国凯则愁眉苦脸仿佛牙疼。掐指算来,1982年,干华兄不过四十有一,按现在的说法妥妥年轻人一枚。一个年轻的著名大作家却头上飞扬着那么纯粹的白发,估计干华兄自己心里也不喜,有一次他用手捋着自己的白发,调侃道,各位,你们知道吗,我和老婆去菜市场,我老婆从来不怕我走丢,我不见了,老婆就放眼去看,看到一团晃动的白色就寻到了我。国凯比干华兄瘦弱些,说话声音也低,他一点辣也不能吃。国凯说有次去九江,点的菜每个都辣得不能吃,没办法,就要了一个汤,等汤上来了,真绝望,汤上竟然飘了几只辣椒。两位粤地大作家四十年前在笔会上说的小小笑语,在我走笔的今日,记忆依然是那样清晰,声音及容貌一并呈现……这篇忆旧的文字,既是怀想国凯与干华大兄,也是怀想我自己的青春岁月,啊,啊,伤感。笔会历时十天圆满结束,四面八方聚拢的人又舟车作别。这一别,许多人再也不见,甚或连名字也飘渺……这世上许多的人与事,其实是呈一种旋转的态势,兜来转去中,你不经意间和某人某事重逢,而某人某事恰是你所欣赏的和你所不自知而期待的,那是何等的快事,这样的快事不容易呀,它就是所谓的缘分。

 

1985年9月,我作为当年时髦的招聘干部由赣赴粤。第二年春,报社当年的杨春怀总编辑特地到我办公室对我说,王海玲,你去采访一下杨干华,他刚刚定居珠海。他是名作家,你这个作家好好写写他这个作家。我一听,不好意思,直接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动作幅度有点大。好好先生杨总吃了一惊,往后退了一步。我连忙说,杨总,我认识杨干华。杨总一听,笑了,说,好,好,认识更好,好好写一个专访。

杨总只是下达了采访任务,而杨干华此刻在珠海的哪个旮旯却要我自己去访。那时珠海还没有作协这个组织;联系利器手机还在茅厕拣豆子吃。这是江西话,有人在争吵中为了摆资格,会说,你哪个时候在哪里,你那个时候还在茅厕拣豆子吃,意思是你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生。没有组织,没有手机,咋办?我自有办法,我到珠海市文化局找既是作家又是副局长的杨创基,人称基叔。基叔同样是好好先生。粤人都为人客气,有人不仅客气而且温和,这客气而温和的就是我笔下的好好先生,譬如杨总,譬如基叔,譬如我怀想的两位粤地大作家。

基叔说,你找杨干华,好,我明天带你去。粤语的“基”发音时,下颚骨要往下往里缩一下,然后气流涌出,才能标准发出粤语“基”这个音。基叔是诗人及散文大家,同时又是一位严格的粤语教师。每次因工作和基叔相遇,基叔总是教我最难的粤语发音,从口型及口腔气流方面进行剖析。如果我用心学,估计现在能胜任粤语播音员的工作。此处为闲话,打住。

第二天,我和基叔骑着自行车从当时报社的所在地市政府出发。如果我没有记错,干华兄的家是光明街的方向,夏风里,我们骑得飞快,十几分钟就到了某小区,基叔指着一幢楼,告诉了楼层及房号,然后说,我有事,王海玲,你自己去。

我快步上楼,一敲门,门立即开了。一头白发的干华兄笑容灿烂,大声说,嘿,王海玲。我也大声说,杨干华,你好。想不到我们在珠海又见面了。怎么说呢,我和干华兄在笔会上交谈并不多,客客气气的。而且我们之间相隔四年没有联系,可那一刻,我们好似很熟悉的朋友般,好似昨日才见面。实际上,有些人与人相处有一种天生的亲切及自然,干华兄就属于这种人,他不晓得“装”为何物。简单寒暄后,干华兄从冰箱里给我拿出一碗冰镇的凉粉,黑而晶亮的凉粉在白瓷碗里模样惊艳。我喜不自禁,说,这是农村的东西,你家怎么有?我家怎么没有,我就是农村人。在我接过碗,坐下,然后回首间,看见干华兄胸前端着一根粗壮老旧的竹筒,坐在木沙发上咕噜咕噜抽着水筒烟。他说,王海玲,你不要笑哟。我说。不笑不笑,挺好挺好。于是,我们俩一个吸溜着凉粉,一个咕噜着水烟,就这样开始了采访,有没有画面感?

干华兄广东信宜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在《羊城晚报》发表处女作《石头奶奶》成名,有“小杜埃”美誉,自此踏上文学之路。从《惊蛰雷》到《社会名流》到《冬夜备忘录》再到《天堂众生录》写了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声誉日隆。干华兄在采访中说,他写长篇有个习惯,就是在墙上贴几张大纸,然后将长篇的章节要点用文字表述,他经常躺在床上冥想构架,有了新意思就麻利起来,写上去。等几张大纸写满了,构思也就基本完成了。

干华兄是一个极具欣赏力的作家编辑家。

有一次,我在《作品》发了一部中篇小说,里面用了一个寻常的词,这个词虽然寻常,但用在此处会有一种微妙不可言传的双关之意,发现其需要细心及阅读的敏感。那次我搭省作协的车去广州,干华兄也在车上,一见我他就笑着说出了那个词,说,好妙呀。哎呀,我心里那时的高兴,体会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境界。由珠海去广州,车程两个多小时,干华兄善谈,我也善谈,我们俩就一直聊,一直聊,聊得真快意,就差唱歌了。同车的散文大家杨羽仪大兄笑着调侃,嘿,嘿,你们俩是不是曾经的庐山恋……我大笑,说,是。干华大兄也大笑,说,是,是。

 

纸短话长,回到干华兄的抑郁症。我很奇怪,人前,干华兄看着比谁都欢乐,他怎么会是那种病呢?后来,我慢慢知道,抑郁症有一种就是干华兄这样的,他知道自己抑郁,于是潜意识里要掩饰自己内里的抑郁,这种掩饰也是潜意识的,所以他表现出的是比常人更欢乐的状态。这种内表不一,勉力的表现,是不是更具痛苦?在那个深夜,独处的干华兄选择了解脱,那一刻,我想,他焦虑厌世已极致到饱和的状态,这个状态犹如海水蒸发至卤度数达标,海水便结晶为盐。啊。痛,好痛。

我后来和作家、珠海市人民医院的张莹医生聊过,我才知道,干华兄一直在张莹这里开一种叫做百忧解的进口药。那次我、胡的清、张莹三位好友聚在一起聊天,张莹细说干华兄的抑郁症,说着说着,张莹有些期期艾艾,我们说,说吧,告诉我们。张莹说,杨干华那阵子停了药。为什么?张莹又说,好像是说药费有点贵……我和胡的清对望,都没说话。然后我问,的清,这事你知道吗?的清说,不知道。我说,我也不知道。大家默然坐着。我现在想,可能那药医保报不了。也可能干华兄认为药本来就是吃吃停停的。也可能既使没有停药,也是这个结果。谁知道呢?

我不知道这话算不算当年我们珠海年轻写作者的隐私,那次街边相遇,我跟维浩说,干华兄走了,我们在省里没有靠山了。维浩点点头,说,是,是的。

靠山此处多意,文学创作上的指引及爱护。

干华兄仙去迄今,二十又二年。念念。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赵思华
湾韵|现场(2022年5月5日)
珠海特区报 2022-05-05 09:13

干华大兄,一别久矣

□ 王海玲

杨干华(右)和杨创基摄于刚刚建成的珠海大桥。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2001年的初夏或者早秋的某天,我在白莲路,也是上班的路上遇见文友维浩兄。只见维浩低头行走,猛丁看见我,他站住了,我欲笑脸招呼,却发现维浩面色沉重,顿了一下,他说,王海玲,我要告诉你一个消息,一个我来珠海后听到的最坏的消息。我的面色瞬间凝重,我说,好,你说。然后维浩一字一顿地说,杨干华昨晚走了,在广州的家中。惊雷一声,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不敢相信维浩的话语!那样一个乐天睿智的人,那样一个犹如兄长般待我们珠海这帮年轻写作者的人,竟然因为抑郁症而离世。我们俩就在街边站着,好一会儿,我说,这也是我来珠海后听到的最坏的消息。

早在1982年,我就认识干华兄。那是在庐山,江西人民出版社组织的笔会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手机电脑网络都是虚无物,文学何其香也!掀开一笼象征各行各业的饽饽,文学是最香的那个!啊啊,行文至此,一种叫做“伤感”的东西在我心中瞬间掠过。那次庐山笔会邀请的都是当时国内鼎鼎大名的作家。我那时刚刚学习写作,有一点菲薄的成绩,为了培养本省作家,我这个后进得以参加。刚大学毕业的我,在笔会上因为稚嫩而寡言,准确地说我就是一个观察者,目光貌似不经意,但其实锐利,呵呵。干华兄和省作协主席国凯在笔会上如影随形,不是并肩走,就是一前一后迤逦。两位粤地大作家年岁相当,都衣着朴素。都身瘦,都个子不高,都皮肤黝黑。干华兄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头结实的白发,剪得短短的,平整如毡。面容上干华兄乐呵呵,国凯则愁眉苦脸仿佛牙疼。掐指算来,1982年,干华兄不过四十有一,按现在的说法妥妥年轻人一枚。一个年轻的著名大作家却头上飞扬着那么纯粹的白发,估计干华兄自己心里也不喜,有一次他用手捋着自己的白发,调侃道,各位,你们知道吗,我和老婆去菜市场,我老婆从来不怕我走丢,我不见了,老婆就放眼去看,看到一团晃动的白色就寻到了我。国凯比干华兄瘦弱些,说话声音也低,他一点辣也不能吃。国凯说有次去九江,点的菜每个都辣得不能吃,没办法,就要了一个汤,等汤上来了,真绝望,汤上竟然飘了几只辣椒。两位粤地大作家四十年前在笔会上说的小小笑语,在我走笔的今日,记忆依然是那样清晰,声音及容貌一并呈现……这篇忆旧的文字,既是怀想国凯与干华大兄,也是怀想我自己的青春岁月,啊,啊,伤感。笔会历时十天圆满结束,四面八方聚拢的人又舟车作别。这一别,许多人再也不见,甚或连名字也飘渺……这世上许多的人与事,其实是呈一种旋转的态势,兜来转去中,你不经意间和某人某事重逢,而某人某事恰是你所欣赏的和你所不自知而期待的,那是何等的快事,这样的快事不容易呀,它就是所谓的缘分。

 

1985年9月,我作为当年时髦的招聘干部由赣赴粤。第二年春,报社当年的杨春怀总编辑特地到我办公室对我说,王海玲,你去采访一下杨干华,他刚刚定居珠海。他是名作家,你这个作家好好写写他这个作家。我一听,不好意思,直接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动作幅度有点大。好好先生杨总吃了一惊,往后退了一步。我连忙说,杨总,我认识杨干华。杨总一听,笑了,说,好,好,认识更好,好好写一个专访。

杨总只是下达了采访任务,而杨干华此刻在珠海的哪个旮旯却要我自己去访。那时珠海还没有作协这个组织;联系利器手机还在茅厕拣豆子吃。这是江西话,有人在争吵中为了摆资格,会说,你哪个时候在哪里,你那个时候还在茅厕拣豆子吃,意思是你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生。没有组织,没有手机,咋办?我自有办法,我到珠海市文化局找既是作家又是副局长的杨创基,人称基叔。基叔同样是好好先生。粤人都为人客气,有人不仅客气而且温和,这客气而温和的就是我笔下的好好先生,譬如杨总,譬如基叔,譬如我怀想的两位粤地大作家。

基叔说,你找杨干华,好,我明天带你去。粤语的“基”发音时,下颚骨要往下往里缩一下,然后气流涌出,才能标准发出粤语“基”这个音。基叔是诗人及散文大家,同时又是一位严格的粤语教师。每次因工作和基叔相遇,基叔总是教我最难的粤语发音,从口型及口腔气流方面进行剖析。如果我用心学,估计现在能胜任粤语播音员的工作。此处为闲话,打住。

第二天,我和基叔骑着自行车从当时报社的所在地市政府出发。如果我没有记错,干华兄的家是光明街的方向,夏风里,我们骑得飞快,十几分钟就到了某小区,基叔指着一幢楼,告诉了楼层及房号,然后说,我有事,王海玲,你自己去。

我快步上楼,一敲门,门立即开了。一头白发的干华兄笑容灿烂,大声说,嘿,王海玲。我也大声说,杨干华,你好。想不到我们在珠海又见面了。怎么说呢,我和干华兄在笔会上交谈并不多,客客气气的。而且我们之间相隔四年没有联系,可那一刻,我们好似很熟悉的朋友般,好似昨日才见面。实际上,有些人与人相处有一种天生的亲切及自然,干华兄就属于这种人,他不晓得“装”为何物。简单寒暄后,干华兄从冰箱里给我拿出一碗冰镇的凉粉,黑而晶亮的凉粉在白瓷碗里模样惊艳。我喜不自禁,说,这是农村的东西,你家怎么有?我家怎么没有,我就是农村人。在我接过碗,坐下,然后回首间,看见干华兄胸前端着一根粗壮老旧的竹筒,坐在木沙发上咕噜咕噜抽着水筒烟。他说,王海玲,你不要笑哟。我说。不笑不笑,挺好挺好。于是,我们俩一个吸溜着凉粉,一个咕噜着水烟,就这样开始了采访,有没有画面感?

干华兄广东信宜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在《羊城晚报》发表处女作《石头奶奶》成名,有“小杜埃”美誉,自此踏上文学之路。从《惊蛰雷》到《社会名流》到《冬夜备忘录》再到《天堂众生录》写了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声誉日隆。干华兄在采访中说,他写长篇有个习惯,就是在墙上贴几张大纸,然后将长篇的章节要点用文字表述,他经常躺在床上冥想构架,有了新意思就麻利起来,写上去。等几张大纸写满了,构思也就基本完成了。

干华兄是一个极具欣赏力的作家编辑家。

有一次,我在《作品》发了一部中篇小说,里面用了一个寻常的词,这个词虽然寻常,但用在此处会有一种微妙不可言传的双关之意,发现其需要细心及阅读的敏感。那次我搭省作协的车去广州,干华兄也在车上,一见我他就笑着说出了那个词,说,好妙呀。哎呀,我心里那时的高兴,体会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境界。由珠海去广州,车程两个多小时,干华兄善谈,我也善谈,我们俩就一直聊,一直聊,聊得真快意,就差唱歌了。同车的散文大家杨羽仪大兄笑着调侃,嘿,嘿,你们俩是不是曾经的庐山恋……我大笑,说,是。干华大兄也大笑,说,是,是。

 

纸短话长,回到干华兄的抑郁症。我很奇怪,人前,干华兄看着比谁都欢乐,他怎么会是那种病呢?后来,我慢慢知道,抑郁症有一种就是干华兄这样的,他知道自己抑郁,于是潜意识里要掩饰自己内里的抑郁,这种掩饰也是潜意识的,所以他表现出的是比常人更欢乐的状态。这种内表不一,勉力的表现,是不是更具痛苦?在那个深夜,独处的干华兄选择了解脱,那一刻,我想,他焦虑厌世已极致到饱和的状态,这个状态犹如海水蒸发至卤度数达标,海水便结晶为盐。啊。痛,好痛。

我后来和作家、珠海市人民医院的张莹医生聊过,我才知道,干华兄一直在张莹这里开一种叫做百忧解的进口药。那次我、胡的清、张莹三位好友聚在一起聊天,张莹细说干华兄的抑郁症,说着说着,张莹有些期期艾艾,我们说,说吧,告诉我们。张莹说,杨干华那阵子停了药。为什么?张莹又说,好像是说药费有点贵……我和胡的清对望,都没说话。然后我问,的清,这事你知道吗?的清说,不知道。我说,我也不知道。大家默然坐着。我现在想,可能那药医保报不了。也可能干华兄认为药本来就是吃吃停停的。也可能既使没有停药,也是这个结果。谁知道呢?

我不知道这话算不算当年我们珠海年轻写作者的隐私,那次街边相遇,我跟维浩说,干华兄走了,我们在省里没有靠山了。维浩点点头,说,是,是的。

靠山此处多意,文学创作上的指引及爱护。

干华兄仙去迄今,二十又二年。念念。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