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现场(2022年4月28日)

潘鹤与“珠海渔女”
□ 何志毅

屹立在珠海香炉湾畔的“珠海渔女”石雕像,是中国著名雕塑艺术家潘鹤的杰作。它是潘鹤以其表妹的肖像塑造出来的南海渔女形象,低眉信目,衣纹流畅,风姿神韵,启人浮想。这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于1982年问世之后,成为珠海的城徽和著名的旅游景点。

潘鹤,别名思伟,广东南海人。1938年就读香港德明中学,开始酷爱水彩画写生。1939年返回广州定居,学习人物雕塑及书法,立志走艺术之路。15岁时,写下了“男儿自有千秋业,何必生平志大官”的壮语自勉,表达其鸿鹄之志。

在那个时候,潘鹤爱上了长得眉清目秀、身材苗条、爱唱歌的小表妹(昵称“阿咪”)。有一次,小表妹的学校要求每个同学交一幅绘画作品,小表妹向表哥求助。潘鹤很乐意地为她画了一幅水彩画。画里是海鸥、海浪、礁石、沙滩等自然景物,画得历历落落,有景有情。后来小表妹告诉他,给她的这幅《海滩》绘画作品,被学校登载在校刊上,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由此而对表哥萌生爱意。那时,表妹经常鼓励他继续美术创作,这对他影响很大。潘鹤也非常思念表妹,用水彩画描绘她的肖像,画完之后去亲吻画像,结果这些粉彩全沾到他的嘴上,他思来想去,究竟用什么材料不会掉色呢?于是开始学做雕塑了。

广州沦陷之后,潘鹤和表妹的家庭各自逃难到香港和澳门。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潘鹤又随家人流徙禅城。自离散之后,潘鹤一直都惦念着表妹。当他知道表妹移居澳门时,决心要找到她。于是一个人长途跋涉,从佛山来到珠海地区,下海偷渡到澳门,终于找到了日夜思念的恋人。两人见面,互诉衷肠。

在逗留澳门期间,潘鹤结识了意大利雕塑家夏刚志以及画家高剑父、徐悲鸿、杨善深等,学到了真正的艺术,兴趣弥增,开始走入雕塑艺术的殿堂。但不久,他花光了路费,在澳门生活越来越拮据,一时穷困失意,流落无依。这时候,他登门向表妹求婚,孰料遭到表妹父母的反对。就这样,表妹含着眼泪,依依不舍地与表哥分手了。后来,表妹一家移民加拿大,失去音讯。

潘鹤与表妹的分手剪不断理还乱,几十年来,他对表妹一直念兹在兹,一往情深。他曾多次写信,要求表妹从加拿大回来见一面,但她不愿相见,潘鹤深切地倾吐情意:“我们都老了,为何不见一面呢?我现在就像庄生梦蝶一样梦到了你,到彼岸与你短暂相会,但未来得及畅叙幽情,就梦醒在痛苦的另一岸。请你归来吧,归来吧!”表妹有难言之隐,忍隐复道:“我十七八岁就离开了你,花叶坠失,美丽都不在了,现在是个丑陋的老太婆,怎么与你相见呢?不如不见面好,就留下一个美丽的回忆吧,留下一个梦,梦幻,比心死,更热暖。”潘鹤看到这段话时都激动得泪目了。然而,他还是写信恳求:“我一生负了韶华,只愿与你重识,哪怕你现在丑陋了,我都要与你见面,如果你不与我相见,我今生死不瞑目!”但是,这位苦情人,望穿秋水,仍未盼到伊人从大洋彼岸归来,多情空遗憾!

在那段苦恋的日子里,思念的愁肠百回千转。每当他看到表妹花季的小照,就想起了当年在校门专候自己拿《沙滩》绘画作品的表妹那娇憨绰姿的身影,她的一颦一笑还记在脑海里,引起他近四十载的伤心往事,追思已逝的岁月。这件事对他半百的人生来说,更是悠悠难忘。为了圆这个未竟之梦,他开始萌发一种强烈的愿望,一定要把表妹的美,通过肖像雕塑表现出来。

正在这时,珠海撤县建市,进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制定了以发展旅游为先导,开发15个景区、景点。新上任的珠海市委书记吴健民,提议在市内建一座大型雕塑做城徽,于1979年10月1日,他找到了在广州美术学院任教的雕塑家、教授潘鹤,商讨雕塑城徽的事宜。当时吴健民提出了纪念碑雕塑、园林雕塑、建筑装饰雕塑三大类型。潘鹤对吴健民做城徽的想法表示认同,说:“建设一座新城,先有雕像,后有城市是对的。”但他反对在繁华的城市中心做雕塑作品,认为将来这里已经够繁华了,锦上添花没有什么意义。又说,艺术要有独特性,一个好的雕塑要经得起考验,留存百年就是艺术的永恒,亘久而不变。于是他根据珠海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海滨城市,建市前是个渔业县,提出在海边建一个“渔女”石雕像,体现地方的文化特色,以之表现特定时代又不同凡响的追求,吴健民表示赞同。

“珠海渔女”初长成。

潘鹤回去后,开始研究、构图和试塑的工作。他怀着对表妹和珠海、澳门的内心情感,全身心地倾注创作。在创作中,他将表妹美妙的形态塑造在“珠海渔女”身上,对美人的美刻画得淋漓尽致,神髓逸出,可以说,“渔女”就是他表妹的化身。他说:“勾起我创作的冲动,是因为悲极生乐,艺术是感性的,需要激发感情。艺术要触及灵魂,反映人性才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雕塑即将落成,创作组成员面露喜色。

一个多月后,吴健民到广州美术学院雕塑室,见到了潘鹤创作的60厘米高的“渔女”模型草稿,发现“渔女”模样的服饰有点像仙女。乃建议减少一点仙女色彩,多些表现渔家姑娘平实的一面。大家讨论后认为,肖像保留发髻、项珠、镯子的神话装束,身上以渔网缠腰,神情带着喜悦,身段充分表现渔村女性的健美。在讨论会上,吴健民又提出珠海是个产蚝之地,打蚝时会挖出蚝珠,便与潘鹤、段积余、段起来几位雕塑家一起探讨“献珠渔女”的概念。一星期后,“渔女”模型出来了,但当时的“渔女”是双手捧珠在胸前,吴健民仍觉得不合意,建议把珠托起来。认为擎珠是代表着珠海经济特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捧珠换位,而意义就媸妍远绝了。潘鹤又塑了一个草稿,“渔女”托起明珠之后,身段显得更为优美,体态更有神韵,遗世而独立之姿,构成唯美的旋律咏叹。

1982年深秋,“珠海渔女”石雕像正式落成,坐落在珠海的香炉湾畔,给这座海滨新城平添了一份气韵和秀色!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蓝辉龙
湾韵|现场(2022年4月28日)
珠海特区报 2022-04-28 10:37

潘鹤与“珠海渔女”
□ 何志毅

屹立在珠海香炉湾畔的“珠海渔女”石雕像,是中国著名雕塑艺术家潘鹤的杰作。它是潘鹤以其表妹的肖像塑造出来的南海渔女形象,低眉信目,衣纹流畅,风姿神韵,启人浮想。这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于1982年问世之后,成为珠海的城徽和著名的旅游景点。

潘鹤,别名思伟,广东南海人。1938年就读香港德明中学,开始酷爱水彩画写生。1939年返回广州定居,学习人物雕塑及书法,立志走艺术之路。15岁时,写下了“男儿自有千秋业,何必生平志大官”的壮语自勉,表达其鸿鹄之志。

在那个时候,潘鹤爱上了长得眉清目秀、身材苗条、爱唱歌的小表妹(昵称“阿咪”)。有一次,小表妹的学校要求每个同学交一幅绘画作品,小表妹向表哥求助。潘鹤很乐意地为她画了一幅水彩画。画里是海鸥、海浪、礁石、沙滩等自然景物,画得历历落落,有景有情。后来小表妹告诉他,给她的这幅《海滩》绘画作品,被学校登载在校刊上,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由此而对表哥萌生爱意。那时,表妹经常鼓励他继续美术创作,这对他影响很大。潘鹤也非常思念表妹,用水彩画描绘她的肖像,画完之后去亲吻画像,结果这些粉彩全沾到他的嘴上,他思来想去,究竟用什么材料不会掉色呢?于是开始学做雕塑了。

广州沦陷之后,潘鹤和表妹的家庭各自逃难到香港和澳门。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潘鹤又随家人流徙禅城。自离散之后,潘鹤一直都惦念着表妹。当他知道表妹移居澳门时,决心要找到她。于是一个人长途跋涉,从佛山来到珠海地区,下海偷渡到澳门,终于找到了日夜思念的恋人。两人见面,互诉衷肠。

在逗留澳门期间,潘鹤结识了意大利雕塑家夏刚志以及画家高剑父、徐悲鸿、杨善深等,学到了真正的艺术,兴趣弥增,开始走入雕塑艺术的殿堂。但不久,他花光了路费,在澳门生活越来越拮据,一时穷困失意,流落无依。这时候,他登门向表妹求婚,孰料遭到表妹父母的反对。就这样,表妹含着眼泪,依依不舍地与表哥分手了。后来,表妹一家移民加拿大,失去音讯。

潘鹤与表妹的分手剪不断理还乱,几十年来,他对表妹一直念兹在兹,一往情深。他曾多次写信,要求表妹从加拿大回来见一面,但她不愿相见,潘鹤深切地倾吐情意:“我们都老了,为何不见一面呢?我现在就像庄生梦蝶一样梦到了你,到彼岸与你短暂相会,但未来得及畅叙幽情,就梦醒在痛苦的另一岸。请你归来吧,归来吧!”表妹有难言之隐,忍隐复道:“我十七八岁就离开了你,花叶坠失,美丽都不在了,现在是个丑陋的老太婆,怎么与你相见呢?不如不见面好,就留下一个美丽的回忆吧,留下一个梦,梦幻,比心死,更热暖。”潘鹤看到这段话时都激动得泪目了。然而,他还是写信恳求:“我一生负了韶华,只愿与你重识,哪怕你现在丑陋了,我都要与你见面,如果你不与我相见,我今生死不瞑目!”但是,这位苦情人,望穿秋水,仍未盼到伊人从大洋彼岸归来,多情空遗憾!

在那段苦恋的日子里,思念的愁肠百回千转。每当他看到表妹花季的小照,就想起了当年在校门专候自己拿《沙滩》绘画作品的表妹那娇憨绰姿的身影,她的一颦一笑还记在脑海里,引起他近四十载的伤心往事,追思已逝的岁月。这件事对他半百的人生来说,更是悠悠难忘。为了圆这个未竟之梦,他开始萌发一种强烈的愿望,一定要把表妹的美,通过肖像雕塑表现出来。

正在这时,珠海撤县建市,进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制定了以发展旅游为先导,开发15个景区、景点。新上任的珠海市委书记吴健民,提议在市内建一座大型雕塑做城徽,于1979年10月1日,他找到了在广州美术学院任教的雕塑家、教授潘鹤,商讨雕塑城徽的事宜。当时吴健民提出了纪念碑雕塑、园林雕塑、建筑装饰雕塑三大类型。潘鹤对吴健民做城徽的想法表示认同,说:“建设一座新城,先有雕像,后有城市是对的。”但他反对在繁华的城市中心做雕塑作品,认为将来这里已经够繁华了,锦上添花没有什么意义。又说,艺术要有独特性,一个好的雕塑要经得起考验,留存百年就是艺术的永恒,亘久而不变。于是他根据珠海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海滨城市,建市前是个渔业县,提出在海边建一个“渔女”石雕像,体现地方的文化特色,以之表现特定时代又不同凡响的追求,吴健民表示赞同。

“珠海渔女”初长成。

潘鹤回去后,开始研究、构图和试塑的工作。他怀着对表妹和珠海、澳门的内心情感,全身心地倾注创作。在创作中,他将表妹美妙的形态塑造在“珠海渔女”身上,对美人的美刻画得淋漓尽致,神髓逸出,可以说,“渔女”就是他表妹的化身。他说:“勾起我创作的冲动,是因为悲极生乐,艺术是感性的,需要激发感情。艺术要触及灵魂,反映人性才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雕塑即将落成,创作组成员面露喜色。

一个多月后,吴健民到广州美术学院雕塑室,见到了潘鹤创作的60厘米高的“渔女”模型草稿,发现“渔女”模样的服饰有点像仙女。乃建议减少一点仙女色彩,多些表现渔家姑娘平实的一面。大家讨论后认为,肖像保留发髻、项珠、镯子的神话装束,身上以渔网缠腰,神情带着喜悦,身段充分表现渔村女性的健美。在讨论会上,吴健民又提出珠海是个产蚝之地,打蚝时会挖出蚝珠,便与潘鹤、段积余、段起来几位雕塑家一起探讨“献珠渔女”的概念。一星期后,“渔女”模型出来了,但当时的“渔女”是双手捧珠在胸前,吴健民仍觉得不合意,建议把珠托起来。认为擎珠是代表着珠海经济特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捧珠换位,而意义就媸妍远绝了。潘鹤又塑了一个草稿,“渔女”托起明珠之后,身段显得更为优美,体态更有神韵,遗世而独立之姿,构成唯美的旋律咏叹。

1982年深秋,“珠海渔女”石雕像正式落成,坐落在珠海的香炉湾畔,给这座海滨新城平添了一份气韵和秀色!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蓝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