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实现“开门红”!大力发展优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原标题:
高新区大力发展优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第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珠海高新区始终坚守的初心使命。根据2021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珠海高新区在157家国家高新区中位列第17位,较上年度排名提升两位,创下历史新高。过去一年间,高新区厚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优势,凝聚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动力,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为高新区新一轮产业大发展蓄势赋能,夯实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

新发展、新理念、新格局!今年以来,珠海高新区紧扣“产业第一”,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决心和力度抓“第一”、争“第一”,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

接下来,珠海高新区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大力发展优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全面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加快推动内涵式发展,奋力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迈进。

珠海高新区在2021年度157家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位列第17位,较上年度排名提升两位,创下历史新高。

紧扣“产业第一”
做优做强“3+3+1”产业体系

亮点
2022年一季度,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91.5亿元、同比增长6.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104.9亿元、同比增长15.6%;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68%75.1%

一年之计在于春。四月春意浓,奋发正当时!行走在珠海高新区,处处涌动着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滚滚热潮,不负春日好时光——

4月15日,随着高端装备龙头企业迈为股份的成功签约落户,珠海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强链补链进一步发展壮大;走进高新区港湾2号双博基地艾伽盾健康科技(珠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程师们穿着防护服,戴着防尘帽,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产品组装、调试、包装出货,忙得热火朝天;在广东省博士和博士后创新创业(珠海)孵化基地,28名来自北京大学、哈佛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博士后在高新区实现“1元租金”创业……从生产车间到产业园区,高新区各产业均开足马力,拉满产能,按下“加速键”全力冲刺。

当前,珠海高新区正紧扣“产业第一”做优做强“3+3+1”产业体系,即做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信创产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三大前沿产业链,壮大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能源与智能电网、数字经济三大特色产业集群,实施区块链、6G、量子技术等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推动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

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高新区目前集聚超过全市70%的集成电路企业,集成电路产业连续5年实现高速增长,有力支撑珠海集成电路产业走在全国前列。而通过与迈为股份签约,高新区将引入落地大体量的半导体装备项目,进一步完善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赋能。

高新区紧扣“产业第一”做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信创产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三大前沿产业链。

珠海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赵适剑表示,迈为股份落户珠海高新区,是“迈为技术”“迈为产品”和“高新产业”“高新服务”的深度合作,是迈为挺进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选择,更是双方携手共进、做优做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的双赢选择。

强化高新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新区抢抓时代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从产业发展本身角度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跨界渗透和相互交叉为特征的“融合化”发展深入推进,以协同共享和互促共赢为特征的“生态化”发展、以规模经济和外部效应为特征的“集群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作为高端装备的龙头企业,迈为股份落户珠海高新区,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珠海市集成电路产业链,为广东省打造国家集成电路发展第三极注入新动能。

与此同时,聚焦高端产业发展,高新区持续培育壮大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主导产业,围绕“又高又新”两个基本要求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基础日臻完善,支撑体系逐渐健全,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产业集群聚集发展。

通过引导企业申报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首台(套)重大装备、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立项等途径,精准支持智能制造向深度应用转变,2021年相关企业在行业细分领域各展风采,创新产品不断涌现。

健帆集团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新增博雅、新德汇2家国家“小巨人”企业,欧拓飞、领航电气等30家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截至目前,高新区累计60家企业入选“专精特新”榜单;宝莱特、安联锐视、敏夫光学、上富电技等12家企业入选“2021年广东省制造业企业500强”;璇玑科技凭借“微小型共轴双旋翼无人直升机”项目勇夺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第25名;华冠科技锂电池全自动卷绕装配生产线纳入到广东省首台(套)目录;英搏尔“集成芯驱动总成”产品荣登“2021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派诺科技和泰坦科技同时入选“2021中国充换电行业50强”。

精准高效“双招双引”
构建“4+3”大招商格局

亮点
一季度新引进主导产业重点项目33个,投资总额超122亿元,其中投资超10亿元项目5个;在谈重点项目近百个,总投资超400亿元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项目的强力支撑。抓龙头、铸链条,招引大项目、好项目才能抓住发展的关键。招商引资作为产业发展的“先手棋”,被列为高新区开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珠海高新区成立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双招双引”指挥部,组建区招商部门、区双创中心、国企园区、高新创投为主的4支招商队伍,同时在深圳南山、北京中关村、苏州工业园设立3大招商服务联合办公室、凤凰人才工作站,选聘15名企业家担任招商特使、招才大使,力促产业项目“快速研判、快速签约、快速落地、快速开工、快速投产”。

珠海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薛飞表示,高新区将以联合办公室、凤凰人才工作站为“桥头堡”,抢抓“四区”叠加重大历史机遇,“抓产业、补短板、聚优势、重实干”,通过深入学习北京、苏州、深圳等地的先进体制机制,密切关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态势、新动向,靠前服务,与北京、苏州、深圳三地强化产业联动,推动融合发展,加速产业、人才集聚,助力高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战线”前移,主动出击开展精准招商,高新区在竞争激烈的人才项目“争夺战”中,升腾起一股不可小觑的“珠海气场”。

“以往到外地招商推介,活动结束后,沟通工作往往陷入停滞。缺少了沟通,也就缺少了招商信息源。”高新区商务局局长李健认为,有了工作站,今后招商沟通工作将转向平台化,更加精准高效。

除此之外,高新区还创新招商模式,选聘15名企业家担任招商特使、招才大使,希望发挥企业家熟悉相关产业链、人脉资源丰富、招商手段灵活的优势,实现以商招商。“哪家企业想往外发展,哪个项目需要什么政策支持,他们更了解,也更有发言权。双方联合办公,将构建起驻外招商工作新模式。”高新区投资促进中心主任林静表示。

“据我了解,有很多医药制药领域的企业都想入驻高新区。对比长三角、广州深圳等地,我认为珠海高新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欣然为珠海高新区‘代言’。”作为招商代表,上海科志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科之表示,他非常乐意作为招商大使、招才大使为珠海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招贤纳才。

“保姆式”服务企业
加速推进重点项目挂图作战

亮点
“一个屏、一张图”动态跟进75个省市重点项目挂图作战,目前总计完成投资54.5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32%,完成进度排名全市第一。2022年新开工项目17个,其中一季度已开工10个,预计上半年开工项目累计可达16个

今年以来,高新区坚持“产业第一、项目为王”,加速招大引强、培优育强,重点产业项目实现“每月有签约、每月有落地”,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

在引进优质项目的同时,高新区注重项目落地建设的推进速度,突出创新驱动、产业带动,跑出产业项目建设加速度。

3月11日,联东U谷·数字智造产业园在项目地块正式开工建设,打响了高新区2022年“拿地即开工,开工即招商”第一炮,再次刷新了“高新速度”。该项目投资25亿元,汇集百亿产业,将建设成为有影响力的数字经济科创平台,为高新区智能制造集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智慧产业新名片。

3月11日,联东U谷·数字智造产业园在项目地块正式开工建设。

联东集团常务副总裁梁环宇表示,对于企业,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疫情之下,珠海高新区仍然显示出十足的招商诚意,“拿地即开工,开工即招商”,让联东集团对落户珠海发展信心倍增。

项目是产业发展“生命线”,企业则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和保障,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基础。受疫情影响,近来很多企业面临不同程度的发展困境。围绕企业关切,回应企业诉求,3月28日,珠海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暨凤凰人才服务站在金鼎惠景畅园正式揭牌成立,今后高新区企业将在此享受到“一站式”高效服务。

此举是珠海高新区紧扣“产业第一”,把项目招商放首位,创新企业服务模式,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高新区在整合原有政府资源和服务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再造服务全链条的工作流程,解决企业从招商落地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需求,推行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一口受理、一站办结”“保姆式”服务体系,打造为企业服务新高地,赋能产业发展“加速度”。

企业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后,高新区全区各职能部门将以“中心吹哨、部门报到”为宗旨,推进服务企业改革,聚焦企业办事的痛点、堵点和难点,对企业服务中心收集转办的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响应,竭尽全力解决,真正让企业轻松办事、专心发展、预期更稳、信心更足。

“前不久,高新区领导专门来访我们公司,面对面了解企业发展情况。政府部门不仅出台了暖心政策,疫情期间的暖心走访也让我们很‘安心’很‘暖心’很‘放心’。”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峥表示。

通桥医疗不久前刚刚获得广东省精准医学科学技术创新奖,让企业倍感振奋,“疫情也不能阻止我们继续创新发展的步伐,政府暖心关怀、政策‘给力’,我们企业将更加用心研发生产,持续突破更多领域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李峥表示。

推出“工业上楼”
盘活低效用地
拓展产业用地储备

亮点
成立产业园区建设和土地清理等指挥部,推进整备“熟地”1242亩,新建一批、提升一批、改造一批,打造产业高度聚焦、要素高度集中、功能高度整合的园区载体。统筹建设总占地面积63.17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专业园。加快清理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整治,实施低效用地整治和清退收储闲置工业用地专项行动。推动17个低效工业项目提容扩建,可新增产业载体近60万平方米

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从事神经介入医疗器械自主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自2016年在高新区注册成立以来,短短几年发展迅速,随着产能增加,急需扩大企业厂房用地。采访中,记者发现,随着发展壮大,高新区不少企业生产空间受限,发展遭遇瓶颈,增资扩产成为燃眉之急。

企业所需所求,就是政府的关注点和着力点。高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紧扣“产业第一”,高新区制定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全力抓产业、补短板、聚优势、重实干。其中,高新区将把“工改工”工作作为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工业园区升级改造。

为此,高新区成立了专门的土地清理指挥部,实施低效用地整治和清退收储闲置工业用地专项行动,推动17个低效工业项目提容扩建,可新增产业载体近60万平方米,从而发挥有限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除了加快清理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整治,高新区还将新建改建一批产业园区。”据高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高新区专门成立产业园区建设工作指挥部,推进整备“熟地”1242亩,新建一批、提升一批、改造一批产业高度聚焦、要素高度集中、功能高度整合的园区载体。统筹建设总占地面积63.17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专业园。

当前,如何破解土地和产业承载空间不足的问题,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各市致力破解的考题。除了想方设法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高新区还积极响应国家“工业上楼”号召,集约利用产业用地,向空中要效益,推出首个“工业上楼”示范产业园区——港湾6号·金鸿工业园二期,盘活了低效用地,土地利用率提升10多倍。

记者在现场看到,港湾6号的建设运营方面,不仅做到了高层高、高承重以及大面积厂房定制,还做到了高标准交付。厂房所有地面都采用金刚砂找平处理,墙体刷白,企业仅需安装照明设备后直接使用,做到“拎机投产”,大幅降低了企业的装修成本,提升了企业的投产效率。此外,该园区还采取人货分流的科学管理方式,厂房配套大型集中卸货平台,可满足6辆9米长货车同时卸货,6台货梯可满足22吨货物同时垂直运输,大幅提升了企业的出货效率,同时每一层楼都配备了大型吊装口,满足企业大型设备上楼需求。

“对于区域的产业发展而言,我们通过‘提容增效’‘工业上楼’的做法,土地利用率较原有厂房提升了10倍以上。”据珠海市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峰介绍,原来这里是良豪五金公司,建筑面积仅为4000平方米,年产值约8000万元。更新后的“工业上楼”示范产业园区,总建面达4.8万平方米,通过打造高端制造产业集聚区,区域产值也实现飞跃,预计未来三年该项目内企业总产值将突破15亿元。

“如此高质量的‘工业上楼’厂房,一直是我们寻找的目标,不但大大节约了企业开办成本,同时园区众多高质量企业营造了良好的产业交流发展氛围。”入驻5楼的珠海九源电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屈世磊表示,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正蓄势待发,入驻港湾6号·金鸿工业园是多方对比后的最优选,相信企业将在珠海高新区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文字:宋雪梅 图片:吴长赋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田海
高新区:实现“开门红”!大力发展优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珠海特区报 2022-04-24 07:53

原标题:
高新区大力发展优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第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珠海高新区始终坚守的初心使命。根据2021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珠海高新区在157家国家高新区中位列第17位,较上年度排名提升两位,创下历史新高。过去一年间,高新区厚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优势,凝聚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动力,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为高新区新一轮产业大发展蓄势赋能,夯实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

新发展、新理念、新格局!今年以来,珠海高新区紧扣“产业第一”,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决心和力度抓“第一”、争“第一”,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

接下来,珠海高新区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大力发展优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全面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加快推动内涵式发展,奋力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迈进。

珠海高新区在2021年度157家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位列第17位,较上年度排名提升两位,创下历史新高。

紧扣“产业第一”
做优做强“3+3+1”产业体系

亮点
2022年一季度,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91.5亿元、同比增长6.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104.9亿元、同比增长15.6%;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68%75.1%

一年之计在于春。四月春意浓,奋发正当时!行走在珠海高新区,处处涌动着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滚滚热潮,不负春日好时光——

4月15日,随着高端装备龙头企业迈为股份的成功签约落户,珠海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强链补链进一步发展壮大;走进高新区港湾2号双博基地艾伽盾健康科技(珠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程师们穿着防护服,戴着防尘帽,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产品组装、调试、包装出货,忙得热火朝天;在广东省博士和博士后创新创业(珠海)孵化基地,28名来自北京大学、哈佛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博士后在高新区实现“1元租金”创业……从生产车间到产业园区,高新区各产业均开足马力,拉满产能,按下“加速键”全力冲刺。

当前,珠海高新区正紧扣“产业第一”做优做强“3+3+1”产业体系,即做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信创产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三大前沿产业链,壮大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能源与智能电网、数字经济三大特色产业集群,实施区块链、6G、量子技术等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推动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

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高新区目前集聚超过全市70%的集成电路企业,集成电路产业连续5年实现高速增长,有力支撑珠海集成电路产业走在全国前列。而通过与迈为股份签约,高新区将引入落地大体量的半导体装备项目,进一步完善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赋能。

高新区紧扣“产业第一”做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信创产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三大前沿产业链。

珠海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赵适剑表示,迈为股份落户珠海高新区,是“迈为技术”“迈为产品”和“高新产业”“高新服务”的深度合作,是迈为挺进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选择,更是双方携手共进、做优做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的双赢选择。

强化高新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新区抢抓时代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从产业发展本身角度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跨界渗透和相互交叉为特征的“融合化”发展深入推进,以协同共享和互促共赢为特征的“生态化”发展、以规模经济和外部效应为特征的“集群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作为高端装备的龙头企业,迈为股份落户珠海高新区,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珠海市集成电路产业链,为广东省打造国家集成电路发展第三极注入新动能。

与此同时,聚焦高端产业发展,高新区持续培育壮大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主导产业,围绕“又高又新”两个基本要求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基础日臻完善,支撑体系逐渐健全,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产业集群聚集发展。

通过引导企业申报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首台(套)重大装备、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立项等途径,精准支持智能制造向深度应用转变,2021年相关企业在行业细分领域各展风采,创新产品不断涌现。

健帆集团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新增博雅、新德汇2家国家“小巨人”企业,欧拓飞、领航电气等30家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截至目前,高新区累计60家企业入选“专精特新”榜单;宝莱特、安联锐视、敏夫光学、上富电技等12家企业入选“2021年广东省制造业企业500强”;璇玑科技凭借“微小型共轴双旋翼无人直升机”项目勇夺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第25名;华冠科技锂电池全自动卷绕装配生产线纳入到广东省首台(套)目录;英搏尔“集成芯驱动总成”产品荣登“2021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派诺科技和泰坦科技同时入选“2021中国充换电行业50强”。

精准高效“双招双引”
构建“4+3”大招商格局

亮点
一季度新引进主导产业重点项目33个,投资总额超122亿元,其中投资超10亿元项目5个;在谈重点项目近百个,总投资超400亿元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项目的强力支撑。抓龙头、铸链条,招引大项目、好项目才能抓住发展的关键。招商引资作为产业发展的“先手棋”,被列为高新区开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珠海高新区成立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双招双引”指挥部,组建区招商部门、区双创中心、国企园区、高新创投为主的4支招商队伍,同时在深圳南山、北京中关村、苏州工业园设立3大招商服务联合办公室、凤凰人才工作站,选聘15名企业家担任招商特使、招才大使,力促产业项目“快速研判、快速签约、快速落地、快速开工、快速投产”。

珠海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薛飞表示,高新区将以联合办公室、凤凰人才工作站为“桥头堡”,抢抓“四区”叠加重大历史机遇,“抓产业、补短板、聚优势、重实干”,通过深入学习北京、苏州、深圳等地的先进体制机制,密切关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态势、新动向,靠前服务,与北京、苏州、深圳三地强化产业联动,推动融合发展,加速产业、人才集聚,助力高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战线”前移,主动出击开展精准招商,高新区在竞争激烈的人才项目“争夺战”中,升腾起一股不可小觑的“珠海气场”。

“以往到外地招商推介,活动结束后,沟通工作往往陷入停滞。缺少了沟通,也就缺少了招商信息源。”高新区商务局局长李健认为,有了工作站,今后招商沟通工作将转向平台化,更加精准高效。

除此之外,高新区还创新招商模式,选聘15名企业家担任招商特使、招才大使,希望发挥企业家熟悉相关产业链、人脉资源丰富、招商手段灵活的优势,实现以商招商。“哪家企业想往外发展,哪个项目需要什么政策支持,他们更了解,也更有发言权。双方联合办公,将构建起驻外招商工作新模式。”高新区投资促进中心主任林静表示。

“据我了解,有很多医药制药领域的企业都想入驻高新区。对比长三角、广州深圳等地,我认为珠海高新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欣然为珠海高新区‘代言’。”作为招商代表,上海科志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科之表示,他非常乐意作为招商大使、招才大使为珠海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招贤纳才。

“保姆式”服务企业
加速推进重点项目挂图作战

亮点
“一个屏、一张图”动态跟进75个省市重点项目挂图作战,目前总计完成投资54.5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32%,完成进度排名全市第一。2022年新开工项目17个,其中一季度已开工10个,预计上半年开工项目累计可达16个

今年以来,高新区坚持“产业第一、项目为王”,加速招大引强、培优育强,重点产业项目实现“每月有签约、每月有落地”,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

在引进优质项目的同时,高新区注重项目落地建设的推进速度,突出创新驱动、产业带动,跑出产业项目建设加速度。

3月11日,联东U谷·数字智造产业园在项目地块正式开工建设,打响了高新区2022年“拿地即开工,开工即招商”第一炮,再次刷新了“高新速度”。该项目投资25亿元,汇集百亿产业,将建设成为有影响力的数字经济科创平台,为高新区智能制造集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智慧产业新名片。

3月11日,联东U谷·数字智造产业园在项目地块正式开工建设。

联东集团常务副总裁梁环宇表示,对于企业,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疫情之下,珠海高新区仍然显示出十足的招商诚意,“拿地即开工,开工即招商”,让联东集团对落户珠海发展信心倍增。

项目是产业发展“生命线”,企业则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和保障,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基础。受疫情影响,近来很多企业面临不同程度的发展困境。围绕企业关切,回应企业诉求,3月28日,珠海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暨凤凰人才服务站在金鼎惠景畅园正式揭牌成立,今后高新区企业将在此享受到“一站式”高效服务。

此举是珠海高新区紧扣“产业第一”,把项目招商放首位,创新企业服务模式,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高新区在整合原有政府资源和服务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再造服务全链条的工作流程,解决企业从招商落地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需求,推行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一口受理、一站办结”“保姆式”服务体系,打造为企业服务新高地,赋能产业发展“加速度”。

企业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后,高新区全区各职能部门将以“中心吹哨、部门报到”为宗旨,推进服务企业改革,聚焦企业办事的痛点、堵点和难点,对企业服务中心收集转办的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响应,竭尽全力解决,真正让企业轻松办事、专心发展、预期更稳、信心更足。

“前不久,高新区领导专门来访我们公司,面对面了解企业发展情况。政府部门不仅出台了暖心政策,疫情期间的暖心走访也让我们很‘安心’很‘暖心’很‘放心’。”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峥表示。

通桥医疗不久前刚刚获得广东省精准医学科学技术创新奖,让企业倍感振奋,“疫情也不能阻止我们继续创新发展的步伐,政府暖心关怀、政策‘给力’,我们企业将更加用心研发生产,持续突破更多领域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李峥表示。

推出“工业上楼”
盘活低效用地
拓展产业用地储备

亮点
成立产业园区建设和土地清理等指挥部,推进整备“熟地”1242亩,新建一批、提升一批、改造一批,打造产业高度聚焦、要素高度集中、功能高度整合的园区载体。统筹建设总占地面积63.17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专业园。加快清理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整治,实施低效用地整治和清退收储闲置工业用地专项行动。推动17个低效工业项目提容扩建,可新增产业载体近60万平方米

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从事神经介入医疗器械自主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自2016年在高新区注册成立以来,短短几年发展迅速,随着产能增加,急需扩大企业厂房用地。采访中,记者发现,随着发展壮大,高新区不少企业生产空间受限,发展遭遇瓶颈,增资扩产成为燃眉之急。

企业所需所求,就是政府的关注点和着力点。高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紧扣“产业第一”,高新区制定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全力抓产业、补短板、聚优势、重实干。其中,高新区将把“工改工”工作作为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工业园区升级改造。

为此,高新区成立了专门的土地清理指挥部,实施低效用地整治和清退收储闲置工业用地专项行动,推动17个低效工业项目提容扩建,可新增产业载体近60万平方米,从而发挥有限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除了加快清理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整治,高新区还将新建改建一批产业园区。”据高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高新区专门成立产业园区建设工作指挥部,推进整备“熟地”1242亩,新建一批、提升一批、改造一批产业高度聚焦、要素高度集中、功能高度整合的园区载体。统筹建设总占地面积63.17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专业园。

当前,如何破解土地和产业承载空间不足的问题,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各市致力破解的考题。除了想方设法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高新区还积极响应国家“工业上楼”号召,集约利用产业用地,向空中要效益,推出首个“工业上楼”示范产业园区——港湾6号·金鸿工业园二期,盘活了低效用地,土地利用率提升10多倍。

记者在现场看到,港湾6号的建设运营方面,不仅做到了高层高、高承重以及大面积厂房定制,还做到了高标准交付。厂房所有地面都采用金刚砂找平处理,墙体刷白,企业仅需安装照明设备后直接使用,做到“拎机投产”,大幅降低了企业的装修成本,提升了企业的投产效率。此外,该园区还采取人货分流的科学管理方式,厂房配套大型集中卸货平台,可满足6辆9米长货车同时卸货,6台货梯可满足22吨货物同时垂直运输,大幅提升了企业的出货效率,同时每一层楼都配备了大型吊装口,满足企业大型设备上楼需求。

“对于区域的产业发展而言,我们通过‘提容增效’‘工业上楼’的做法,土地利用率较原有厂房提升了10倍以上。”据珠海市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峰介绍,原来这里是良豪五金公司,建筑面积仅为4000平方米,年产值约8000万元。更新后的“工业上楼”示范产业园区,总建面达4.8万平方米,通过打造高端制造产业集聚区,区域产值也实现飞跃,预计未来三年该项目内企业总产值将突破15亿元。

“如此高质量的‘工业上楼’厂房,一直是我们寻找的目标,不但大大节约了企业开办成本,同时园区众多高质量企业营造了良好的产业交流发展氛围。”入驻5楼的珠海九源电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屈世磊表示,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正蓄势待发,入驻港湾6号·金鸿工业园是多方对比后的最优选,相信企业将在珠海高新区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文字:宋雪梅 图片:吴长赋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