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高新区找准发力点补短板抓机遇求突破

产业园区不仅是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管理创新的重要载体。一个个产业园区就是一个个引擎,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肩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重要使命。

当前,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紧扣“产业第一”,全力抓产业、补短板、聚优势、重实干。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高新区如何找准发力点补短板、抓机遇、求突破?连日来,记者深入高新区多个园区、企业,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一探究竟。

扩容提质 破解产业发展空间瓶颈

企业声音:

厂房用地仓储空间需求激增

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从事神经介入医疗器械自主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自2016年在高新区注册成立以来,短短几年企业发展迅速,产能增加。

“企业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厂房不够用,尽管杭州市向我们抛出了橄榄枝,但基于对高新区的感情,我们还是坚定在珠海发展的决心。”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袁永灿希望政府能尽快解决企业厂房用地问题。

同样的问题困扰着珠海元朗食品有限公司。作为珠海改革开放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元朗食品感受着高新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视与扶持,也见证了高新区发展的日新月异、快速成长。该企业相关负责人刘小翠表示,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目前厂房用地、仓储空间需求激增,希望政府能帮忙解决。

采访中,记者发现,高新区不少企业随着发展壮大,生产空间受限,发展遭遇瓶颈,增资扩产成为燃眉之急。

部门回应:

紧扣“产业第一”提升土地利用率

企业所需所求,就是政府的关注点和着力点。高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紧扣“产业第一”,高新区制定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全力抓产业、补短板、聚优势、重实干。其中,高新区将把“工改工”工作作为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工业园区升级改造。

高新区成立了专门的土地清理指挥部,实施低效用地整治和清退收储闲置工业用地专项行动,推动17个低效工业项目提容扩建,可新增产业载体近60万平方米,从而发挥有限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除了加快清理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整治,高新区还将新建改建一批产业园区。”据高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高新区专门成立产业园区建设工作指挥部,推进整备“熟地”1242亩,新建一批、提升一批、改造一批产业高度聚焦、要素高度集中、功能高度整合的园区载体。统筹建设总占地面积63.17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专业园。

高新区制定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全力抓产业、补短板、聚优势、重实干。

当前,如何破解土地和产业承载空间不足的问题,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湾区各市致力破解的考题。除了想方设法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高新区还积极响应国家“工业上楼”号召,集约利用产业用地,向空中要效益。

去年12月31日,高新区首个“工业上楼”示范产业园区——港湾6号·金鸿工业园二期首批企业正式投产,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招商、当年完工、当年投产”,刷新了“高新速度”,盘活了低效用地,土地利用率提升10多倍。较市里要求的工业用地产业项目标准,该项目“亩产均值”提升至少2.5倍。有了这栋楼高9层的“垂直工厂”,三年内,该园区企业总产值可突破15亿元。

记者乘坐电梯来到产业园7楼,看到这里宽敞的厂房与高端会客厅、优雅写字间无缝联接,格外便捷。这里是首批投产企业——广东若贝特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本营”。“有大型生产设备的企业过去只能找平房或者一楼的厂房,但这栋楼有承重达5吨的货梯,楼层承重也达到了1吨,而且人货分流,环境媲美写字楼,很适合我们公司研发、办公、生产一体化的需要。”若贝特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孟强表示。

该园区创新招商模式,以企业承诺未来产值作为优惠条件,激励企业成长,实现产园共赢。为了人才的“引育留用”,园区集中配套居住、餐饮、休闲等功能空间,为入驻企业提供了156间宿舍,打造可安居、可乐业的“蓝领社区”,形成人才友好、青年友好、环境友好的优质生活圈。

优化政策 提升产业人才生态环境

企业声音:

希望人才政策覆盖面更广

记者走访调研期间,发现不少企业在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技术人才缺乏,而劳动密集型产业招工逆向潮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多家企业表达了对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特别是人才住房政策的期盼,希望这些优惠政策覆盖面更广一些,能够惠及不同层次的人才。

“我们虽然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但除了高级人才外,还需要大量的中等技术人才。”袁永灿表示,目前感觉中低层面的人才优惠政策较少,希望高新区在人才政策方面能考虑到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事实上,企业不少经验丰富的中层管理人员未必有高级人才职称,但这些人才却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希望政府能针对中层管理人才跟技术人才出台优惠政策,这样的政策也是切切实实的‘稳生产’政策。”刘小翠表示,企业因为中低端人才够不上共有产权房门槛,加上没有廉租房供应导致技术骨干流失。

日海智能设备(珠海)有限公司行政经理蔡君跃表示,公司从深圳迁入高新区才半年左右,“深圳的人才公寓很便宜,希望珠海能向深圳看齐。”

部门回应:

完善政策体系 健全服务机制

“对于部分企业提出来的人才政策诉求,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努力,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高新区在落实市政府出台的“英才计划”等高端人才新政时,通过制订区级“凤凰人才”计划,持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健全人才服务机制。对符合高新区发展定位的产业人才、具有较高科研能力且掌握先进技术的科技人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保障。

2022年,高新区将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人才目录为指引,制订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实施细则,建立两大产业人才库。

高新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紧扣青年人才发展需求先行探索人才工作新模式,推出建设未来科技城·人才友好青年友好三年行动计划,全方位、多层面打造“近悦远来”的优良人才生态,实现青年人才“来无忧、居无忧、业无忧、学无忧、乐无忧、留无忧”“六无忧”,提出具体36项工作举措。去年新增人才住房约1450套,京珠西A组团人才友好青年友好示范社区动工建设,有力保障青年人才来了就是高新人。

今年是珠海国家高新区成立30周年,对于人才,高新区有了更加开阔的视野,今年将加快建立完善“创新不问出身”的政策机制,提升人才工作数字化水平,着力引进一批领军人才、集聚一批青年才俊、培育一批高新工匠。

近年来,高新区持续完善“凤凰人才”计划,积极落实人才政策,大力建设产业人才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

与此同时,今年高新区打响“凤凰人才服务站”品牌,优化科技人才子女教育、住房保障、医疗卫生等服务“一卡通”制度,推进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增量扩面,2022年筹措人才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1万套,实施保障性住房政策优惠,加大青年人才住房政策力度,规划新建一批人才社区、人才广场,打造“软”“硬”双创品牌。

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现有的针对企业人才的普惠性奖励扶持政策,2022年,高新区还将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人才目录为指引,制订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实施细则,建立两大产业人才库,对符合条件的产业紧缺人才给予最高80万元的生活补贴,对符合条件的辖区高校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学科建设资助支持,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产业青年人才,按年度直接经济贡献最高给予14%的奖励。对入库产业人才发放“珠高特色产业人才卡”,全方位保障人才安居、人才子女教育等,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环境。

完善配套 实施201项园区改造计划

企业声音:

园区周边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引才、育才,更要用才、留才。记者在走访调研中发现,高新区不少产业园区随着高新技术企业的不断入驻,员工也不断增多,但相应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让不少企业人才感到不便。

“我们公司不少新晋员工都是‘90后’,新生代员工对于生活品质要求高,稍不满意就离职,给企业用人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刘小翠告诉记者,公司目前所在的金鼎科技工业园配套老旧,停车位严重不足。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项目管理部经理赵阳也表达了同样的烦恼,“可否把周边闲置绿地硬底化处理后改建为临时停车场?”此外,赵阳还反映了园区周边缺乏商业配套、酒店配套,“公司会阶段性开展短期培训,周边却找不到合适的酒店。园区周边配套好了,公司年轻人才能安心留下来。”

袁永灿则希望中电科技园周边的学校、公交、菜场、药店等生活配套能够到位。

部门回应:

加强综合配套服务 营造优质发展空间

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和人才对产业发展环境的要求不断升高。作为企业发展重要载体的产业园区,如何构建完善的园区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成为新时期重要命题。

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了解企业诉求、倾听企业声音是第一步,要实现园区发展提质,“补短板”是一时之需,而“锻长板”则是长远之计。高新区紧扣“交通提升”工作部署及要求,加紧制订《高新区交通提升三年工作方案》,计划围绕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多渠道解决停车难问题、开展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智慧交通等5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

据介绍,针对北围片区公交配套不够完善问题,高新区计划在新高度汽车公司开设北、南围循环巴士,开展南围公交首末站建设工作,计划6月开工,建成后将新开通北围、南围-前山的公交线路,并优化现有公交线路,满足企业及周边居民换乘和出行需求。高新区还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新建扩建公交场站6处,优化公交线路21条。

高新区积极探索建设智慧停车平台、利用城市绿地开发建设地下停车设施,提升公共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产业环境。

针对金鼎工业片区停车难问题,高新区相关负责人透露,为切实解决金鼎片区停车难问题,高新区已重点开展金鼎工业片区停车位研究工作,一方面计划增设停车场16个,新增约2800个停车位;另一方面考虑设置路边停车位,华冠路、金恒一路、金恒二路等路段设置路边停车位,共计可新增约500个车位。与此同时,高新区还积极探索建设智慧停车平台、利用城市绿地开发建设地下停车设施,提升公共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市民出行满意率和幸福指数。

今年3月,高新区在北围开办文园中学礼和校区,满足了周边企业员工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热切期盼。北围片区作为珠海枢纽门户,是智慧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目前,北围片区已有1所公办小学——礼和小学,“十四五”期间北围TOD等片区还将新增4所幼儿园(共计学位1710个),形成全龄教育体系,进一步推进北围片区产城融合进程。

今年3月,高新区在北围开办文园中学礼和校区。

为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综合配套服务能力,给企业营造更加优质的发展空间,高新区将紧扣产城融合开展园区综合配套服务整体提升行动计划,围绕园区交通提升、园区市政提升、园区景观提升、园区服务提升等4大板块,计划投资50亿元,实施201项园区改造计划,提升园区综合配套服务能力。

据透露,在园区服务提升板块,高新区将在金鼎工业片区和科创海岸南围,实施37项园区服务提升项目,着力打造11个“15分钟便民服务圈”、建设8个休闲公园广场、4个邻里中心,为民众提供休闲舒适的居住环境;建设创新三路商业街、科技一路商业街、医药园共建商业区、电子产业园共建商业区、园区综合商业中心等5个商业区,着力优化园区配套建设,推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统筹:陈新年
采写:宋雪梅 见习记者 甘园园
摄影:吴长赋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孙宁
力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高新区找准发力点补短板抓机遇求突破
珠海特区报 2022-04-14 08:28

产业园区不仅是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管理创新的重要载体。一个个产业园区就是一个个引擎,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肩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重要使命。

当前,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紧扣“产业第一”,全力抓产业、补短板、聚优势、重实干。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高新区如何找准发力点补短板、抓机遇、求突破?连日来,记者深入高新区多个园区、企业,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一探究竟。

扩容提质 破解产业发展空间瓶颈

企业声音:

厂房用地仓储空间需求激增

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从事神经介入医疗器械自主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自2016年在高新区注册成立以来,短短几年企业发展迅速,产能增加。

“企业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厂房不够用,尽管杭州市向我们抛出了橄榄枝,但基于对高新区的感情,我们还是坚定在珠海发展的决心。”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袁永灿希望政府能尽快解决企业厂房用地问题。

同样的问题困扰着珠海元朗食品有限公司。作为珠海改革开放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元朗食品感受着高新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视与扶持,也见证了高新区发展的日新月异、快速成长。该企业相关负责人刘小翠表示,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目前厂房用地、仓储空间需求激增,希望政府能帮忙解决。

采访中,记者发现,高新区不少企业随着发展壮大,生产空间受限,发展遭遇瓶颈,增资扩产成为燃眉之急。

部门回应:

紧扣“产业第一”提升土地利用率

企业所需所求,就是政府的关注点和着力点。高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紧扣“产业第一”,高新区制定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全力抓产业、补短板、聚优势、重实干。其中,高新区将把“工改工”工作作为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工业园区升级改造。

高新区成立了专门的土地清理指挥部,实施低效用地整治和清退收储闲置工业用地专项行动,推动17个低效工业项目提容扩建,可新增产业载体近60万平方米,从而发挥有限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除了加快清理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整治,高新区还将新建改建一批产业园区。”据高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高新区专门成立产业园区建设工作指挥部,推进整备“熟地”1242亩,新建一批、提升一批、改造一批产业高度聚焦、要素高度集中、功能高度整合的园区载体。统筹建设总占地面积63.17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专业园。

高新区制定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全力抓产业、补短板、聚优势、重实干。

当前,如何破解土地和产业承载空间不足的问题,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湾区各市致力破解的考题。除了想方设法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高新区还积极响应国家“工业上楼”号召,集约利用产业用地,向空中要效益。

去年12月31日,高新区首个“工业上楼”示范产业园区——港湾6号·金鸿工业园二期首批企业正式投产,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招商、当年完工、当年投产”,刷新了“高新速度”,盘活了低效用地,土地利用率提升10多倍。较市里要求的工业用地产业项目标准,该项目“亩产均值”提升至少2.5倍。有了这栋楼高9层的“垂直工厂”,三年内,该园区企业总产值可突破15亿元。

记者乘坐电梯来到产业园7楼,看到这里宽敞的厂房与高端会客厅、优雅写字间无缝联接,格外便捷。这里是首批投产企业——广东若贝特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本营”。“有大型生产设备的企业过去只能找平房或者一楼的厂房,但这栋楼有承重达5吨的货梯,楼层承重也达到了1吨,而且人货分流,环境媲美写字楼,很适合我们公司研发、办公、生产一体化的需要。”若贝特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孟强表示。

该园区创新招商模式,以企业承诺未来产值作为优惠条件,激励企业成长,实现产园共赢。为了人才的“引育留用”,园区集中配套居住、餐饮、休闲等功能空间,为入驻企业提供了156间宿舍,打造可安居、可乐业的“蓝领社区”,形成人才友好、青年友好、环境友好的优质生活圈。

优化政策 提升产业人才生态环境

企业声音:

希望人才政策覆盖面更广

记者走访调研期间,发现不少企业在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技术人才缺乏,而劳动密集型产业招工逆向潮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多家企业表达了对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特别是人才住房政策的期盼,希望这些优惠政策覆盖面更广一些,能够惠及不同层次的人才。

“我们虽然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但除了高级人才外,还需要大量的中等技术人才。”袁永灿表示,目前感觉中低层面的人才优惠政策较少,希望高新区在人才政策方面能考虑到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事实上,企业不少经验丰富的中层管理人员未必有高级人才职称,但这些人才却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希望政府能针对中层管理人才跟技术人才出台优惠政策,这样的政策也是切切实实的‘稳生产’政策。”刘小翠表示,企业因为中低端人才够不上共有产权房门槛,加上没有廉租房供应导致技术骨干流失。

日海智能设备(珠海)有限公司行政经理蔡君跃表示,公司从深圳迁入高新区才半年左右,“深圳的人才公寓很便宜,希望珠海能向深圳看齐。”

部门回应:

完善政策体系 健全服务机制

“对于部分企业提出来的人才政策诉求,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努力,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高新区在落实市政府出台的“英才计划”等高端人才新政时,通过制订区级“凤凰人才”计划,持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健全人才服务机制。对符合高新区发展定位的产业人才、具有较高科研能力且掌握先进技术的科技人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保障。

2022年,高新区将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人才目录为指引,制订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实施细则,建立两大产业人才库。

高新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紧扣青年人才发展需求先行探索人才工作新模式,推出建设未来科技城·人才友好青年友好三年行动计划,全方位、多层面打造“近悦远来”的优良人才生态,实现青年人才“来无忧、居无忧、业无忧、学无忧、乐无忧、留无忧”“六无忧”,提出具体36项工作举措。去年新增人才住房约1450套,京珠西A组团人才友好青年友好示范社区动工建设,有力保障青年人才来了就是高新人。

今年是珠海国家高新区成立30周年,对于人才,高新区有了更加开阔的视野,今年将加快建立完善“创新不问出身”的政策机制,提升人才工作数字化水平,着力引进一批领军人才、集聚一批青年才俊、培育一批高新工匠。

近年来,高新区持续完善“凤凰人才”计划,积极落实人才政策,大力建设产业人才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

与此同时,今年高新区打响“凤凰人才服务站”品牌,优化科技人才子女教育、住房保障、医疗卫生等服务“一卡通”制度,推进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增量扩面,2022年筹措人才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1万套,实施保障性住房政策优惠,加大青年人才住房政策力度,规划新建一批人才社区、人才广场,打造“软”“硬”双创品牌。

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现有的针对企业人才的普惠性奖励扶持政策,2022年,高新区还将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人才目录为指引,制订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实施细则,建立两大产业人才库,对符合条件的产业紧缺人才给予最高80万元的生活补贴,对符合条件的辖区高校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学科建设资助支持,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产业青年人才,按年度直接经济贡献最高给予14%的奖励。对入库产业人才发放“珠高特色产业人才卡”,全方位保障人才安居、人才子女教育等,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环境。

完善配套 实施201项园区改造计划

企业声音:

园区周边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引才、育才,更要用才、留才。记者在走访调研中发现,高新区不少产业园区随着高新技术企业的不断入驻,员工也不断增多,但相应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让不少企业人才感到不便。

“我们公司不少新晋员工都是‘90后’,新生代员工对于生活品质要求高,稍不满意就离职,给企业用人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刘小翠告诉记者,公司目前所在的金鼎科技工业园配套老旧,停车位严重不足。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项目管理部经理赵阳也表达了同样的烦恼,“可否把周边闲置绿地硬底化处理后改建为临时停车场?”此外,赵阳还反映了园区周边缺乏商业配套、酒店配套,“公司会阶段性开展短期培训,周边却找不到合适的酒店。园区周边配套好了,公司年轻人才能安心留下来。”

袁永灿则希望中电科技园周边的学校、公交、菜场、药店等生活配套能够到位。

部门回应:

加强综合配套服务 营造优质发展空间

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和人才对产业发展环境的要求不断升高。作为企业发展重要载体的产业园区,如何构建完善的园区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成为新时期重要命题。

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了解企业诉求、倾听企业声音是第一步,要实现园区发展提质,“补短板”是一时之需,而“锻长板”则是长远之计。高新区紧扣“交通提升”工作部署及要求,加紧制订《高新区交通提升三年工作方案》,计划围绕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多渠道解决停车难问题、开展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智慧交通等5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

据介绍,针对北围片区公交配套不够完善问题,高新区计划在新高度汽车公司开设北、南围循环巴士,开展南围公交首末站建设工作,计划6月开工,建成后将新开通北围、南围-前山的公交线路,并优化现有公交线路,满足企业及周边居民换乘和出行需求。高新区还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新建扩建公交场站6处,优化公交线路21条。

高新区积极探索建设智慧停车平台、利用城市绿地开发建设地下停车设施,提升公共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产业环境。

针对金鼎工业片区停车难问题,高新区相关负责人透露,为切实解决金鼎片区停车难问题,高新区已重点开展金鼎工业片区停车位研究工作,一方面计划增设停车场16个,新增约2800个停车位;另一方面考虑设置路边停车位,华冠路、金恒一路、金恒二路等路段设置路边停车位,共计可新增约500个车位。与此同时,高新区还积极探索建设智慧停车平台、利用城市绿地开发建设地下停车设施,提升公共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市民出行满意率和幸福指数。

今年3月,高新区在北围开办文园中学礼和校区,满足了周边企业员工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热切期盼。北围片区作为珠海枢纽门户,是智慧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目前,北围片区已有1所公办小学——礼和小学,“十四五”期间北围TOD等片区还将新增4所幼儿园(共计学位1710个),形成全龄教育体系,进一步推进北围片区产城融合进程。

今年3月,高新区在北围开办文园中学礼和校区。

为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综合配套服务能力,给企业营造更加优质的发展空间,高新区将紧扣产城融合开展园区综合配套服务整体提升行动计划,围绕园区交通提升、园区市政提升、园区景观提升、园区服务提升等4大板块,计划投资50亿元,实施201项园区改造计划,提升园区综合配套服务能力。

据透露,在园区服务提升板块,高新区将在金鼎工业片区和科创海岸南围,实施37项园区服务提升项目,着力打造11个“15分钟便民服务圈”、建设8个休闲公园广场、4个邻里中心,为民众提供休闲舒适的居住环境;建设创新三路商业街、科技一路商业街、医药园共建商业区、电子产业园共建商业区、园区综合商业中心等5个商业区,着力优化园区配套建设,推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统筹:陈新年
采写:宋雪梅 见习记者 甘园园
摄影:吴长赋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