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审计局:全力做好“审计促发展”文章

“部分工程设计不经济计价不合理”“有些项目资金支付依据不充分”“某些政府采购不按规定招标”“如何防范风险规范工程管理”……日前,在市审计局“走一线、亲体验、面对面”暨“寓服务于审计监督”金湾区专题宣讲调研会上,详实具体的宣讲内容受到金湾区有关部门和各镇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调研会上,市审计局还面对面答疑解惑,征集进一步优化审计监督服务的意见建议。“市审计局送政策、送服务上门,让基层感到很暖心。”金湾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军表示。

据了解,自2020年市审计局创新实施“寓服务于审计监督”机制以来,主动宣讲政策,贴心上门服务,受到被访单位欢迎和好评。近年来,市审计局以“为党履职、为民执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优化审计监督服务、提升审计监督质效为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创新审计理念方式,以党建引领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做好“审计促发展”文章,为珠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和加快发展提供坚实审计保障。

珠海市审计局到香洲区开展“寓服务于审计监督”专题宣讲调研。

突出党建引领
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资金怎么规范管理和使用?项目选择是否科学合理?开展小型工程类项目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2021年,市审计局紧扣全市“民生微实事”热点,在征集各区、镇问题意见的基础上,分类别编印了6期审计监督服务指引,向各镇街派送宣讲,消除了基层干部想干事又怕犯错的疑虑,让基层少走弯路,助推民生实事小工程小项目快批快办、规范高效。

近年来,珠海市审计局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学史力行,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做好“民生微实事”监督服务为抓手,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市审计局将“民生微实事”纳入市、区审计机关政策跟踪审计项目,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全链条服务各级职能部门抓实抓好项目推进,主动参与到政策制定、方案实施等各环节。先后赴香洲、金湾、斗门3个行政区,与20多个镇街和村(社区)开展送服务座谈交流活动,现场收集并解答困扰基层工作开展的普遍性问题30余个,包括民生微实事界定标准、老旧小区改造、前期工程类数量较多、小工程如何规避风险等,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与此同时,该局还专门制定了审计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服务社区路灯亮化工程、前置市管国企审计监督、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审计等6个重点民生项目100%落实到位。加大民生项目审计力度,“把脉问诊”群众最关心的就医、就业、教育、养老、住房、停车、环保和公共服务设施质量安全等问题,延伸审计单位超过380家,涉及专项资金近300亿元,以实际行动维护人民群众权益。其中,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专项审计调查作为广东省地级市唯一参评项目,获得全国优秀审计项目二等奖。

该局积极打造“审计先锋 财经卫士”党建品牌,创新实施党务业务服务“三务融合”、党建“挂图作战”、“党员先锋指数”量化评价三大工作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系统累计超过200人(次)参加各级抗击疫情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疫情防控、学雷锋、文明创建、垃圾分类、航展服务等各项志愿活动中,受到市委、区委组织部来函表扬3次,获评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市最美抗疫家庭”,5名党员主动参加省市巡视巡察、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全面展现珠海审计人担当作为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

高质量党建引领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以来,该局连续两年获市级政府机关绩效考评“优秀”,获评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市第十届先进集体、市文明单位、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直机关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示范点等15项市级及以上荣誉。

优化监督服务
贴心护航珠海高质量发展

2020年,珠海市审计局在全省率先建立“寓服务于审计监督”工作机制,印发《寓服务于审计监督落实审计全覆盖工作方案》《局领导挂点联系服务市管国有企业工作方案》,局领导挂点联系、科室具体对接,对全市各区(功能区)、78家市本级一级预算单位和14家市管国企,常态化提供“点对点”全程全覆盖审计监督服务。细化联络对接、信息归集、服务指引等举措,做到领导靠前指挥、责任落实到人、服务全面精细、操作依法规范,有效提升审计监督服务水平。

该局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赴各区、市一级预算单位和市属国企,全面铺开“寓服务于审计监督”走访宣讲调研,围绕审计最新政策规定,以“宣讲答疑+问计问需”形式,将政策要求宣讲到位,将审计风险预警在前,累计收集内审机构力量薄弱、审计专业人才不足、审计全覆盖任务重、历史遗留复杂问题整改难、海岛工程项目审计难等问题困难和意见建议近200条,通过现场解答、立行立改、督办整改和后续跟进,结合审计廉政回访、审计项目实施等,以灵活方式反馈回复,为基层解决实际困难。

“市审计局通过宣讲答疑,让我们对审计工作要求、政策新规更清晰明了,尤其是提前预警问题风险,对我们帮助很大。”受访单位纷纷点赞。

“我们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加强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充分保障审计知情权和救济权。对审计发现的部分问题,以《风险提示函》《审计整改函》方式,提醒审计风险,提出建设性意见,努力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注重保护各级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增庆表示。

近两年来,按照市委审计委员会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市审计局强化事前、事中审计,开展审计问卷调查,梳理编制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常见问题风险清单,提前警示风险。2020至2021审计年度共发出风险提示类函件14份,其中某项目经审计提示风险,被审计单位优化设计,节约投资约8.1亿元。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客观审慎评价发现问题,从解决问题、促进发展角度提出审计建议。

随着国资委国企领导干部经责审计和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职责划入审计部门,市审计局创新市管企业审计监督服务,在全省率先以市场化方式组建市管企业审计专员队伍,创新推出审计国资监管协同机制,打造国企监督管理闭环,有力推动审计关口前移,最大限度发挥审计预警和“探头”作用,促进国企规范管理、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市审计局还呈请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印发加强内审工作制度性文件,推动各单位分类建立健全内审制度,优化内审机构设置,强化全市内审人员培训,强化对审计监督对象检查和社会审计机构核查,充分发挥内审在加强管理、完善内控、防范风险和保护干部等方面的基础防线作用。

一方面,该局建立完善审计发现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纪检+巡察+审计”联动协作机制,压实审计整改主体责任,积极推动落实政府主导责任、审计机关跟踪督促责任和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责任、纪检监察协同责任,贯通各类监督合力。将各单位落实审计整改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评,建立“以往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每年必审及重点披露机制,健全定期跟踪督促和销号管理制度,实行“谁审计谁督促整改”,确保审计发现问题闭环整改。

与此同时,该局坚持揭示问题和推动解决问题相统一,大力开展“研究型”“绩效型”审计,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和制度漏洞,提出治本之策。聚焦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决策部署,2019年以来,专报反映全市产业用地、产业扶持资金、政府投资工程质量、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国有资产流失等突出问题的审计要情要目20篇,多次获市主要领导批示和专题会议研究,个别重要情况获得省领导批示,促进解决多个领域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革新技术方法
精准提升“为民执审”效能

为解决审计全覆盖面临的繁重审计业务与有限审计资源之间的矛盾和被审计单位众多、信息数据海量、审计力量不足、传统审计流程效率较低、监督滞后等困难瓶颈,以及被审计单位人员来回跑、资料反复报等堵点问题,珠海市审计局以高新区为改革试点,创新开发建设的数字化在线审计系统2021年10月正式上线。

该系统实现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从审计项目立项、调查、取证、报告到整改全流程在线交互,极大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切实减轻被审计单位负担,促进解决民生关切问题,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具有创新示范意义,受到国家审计署和省审计厅的充分肯定。

为了深入贯彻“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围绕优化政务服务、提升监管效能,珠海市审计局深入实施“科技强审”战略,坚持“向大数据要资源,向信息化要效率”,多举措革新审计理念方式,创新审计技术应用,精准提升审计质量效率,大力提升“为民执审”效能。

推动南京审计大学与珠海市政府、广东省审计厅合作,创设粤港澳大湾区审计研究院(珠海),成立战略咨询专家会议、学术委员会,举办“新兴技术赋能审计创新应用”论坛,依托研究院学术科研力量,在审计制度创新、大数据审计、审计课题研究等领域深化合作。

对标全国先进,市审计局从2020年起开发建设审计全覆盖公共服务平台,预计在2022年初建设完成,将通过大数据技术,大力提升审计全覆盖质效和揭示复杂性隐蔽问题的能力水平。同时推动市委审计委员会在全省率先出台《审计电子数据治理暂行办法》,充分整合全市各部门、各行业电子数据资源,对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治理,规范开展数据采集、整理及综合分析利用,夯实了大数据审计工作基础。

利用大数据,我市在全省率先对全市20多个财政业务系统、260多家单位的部门预算和财务核算数据实现审计全覆盖。在自然资源环境等审计中,广泛运用GIS地理信息技术,整合用地审批、卫星影像、实景地图等数据,运用图层叠加分析等手段,揭示了产业用地闲置、违规占用土地等7类问题,涉及用地近360万平方米。日前,市审计局购进首台无人机,在公共工程投资等审计中,探索使用无人机影像技术建构3D模型,大大提升了审计效率。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和“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珠海迎来了经济特区、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四区叠加”的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也面临更多风险和挑战,做好审计常态化“经济体检”,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在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市审计局牢记初心与使命,创新实干开新局。“站在新的赶考路上,珠海审计人员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审计工作的职责定位和使命任务,更好发挥审计在保障执行、服务民生、促进发展、防范风险方面的职能作用。”罗增庆说,“珠海市审计局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继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珠海市审计局到华发集团调研,助力国企高质量发展。

解  读

新修改审计法 重点解读

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改着重在三个方面:

一、坚持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领导审计工作的运行机制。为巩固和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成果、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新修改的审计法在总则中增加规定,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

二、完善审计监督职责,构建全面覆盖的审计工作格局。为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消除监督盲区,新修改的审计法在现行审计法规定的相关审计范围基础上,将国有资源、国有资产、关系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重大公共工程项目以及国家重大经济社会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等纳入审计范围,并明确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法律地位。

三、坚持权责相符,形成权威高效的审计工作运行机制。新修改的审计法既赋予审计机关必要的权限和措施,压实被审计单位配合审计的责任,又在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规范审计监督行为、回应“谁来监督审计机关”等方面提出新要求。此外,还明确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责任,规定了各级政府、有关主管机关、单位和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整改情况的监督责任,健全了审计结果及其整改情况的运用机制。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蓝辉龙
珠海市审计局:全力做好“审计促发展”文章
珠海特区报 2021-12-27 11:26

“部分工程设计不经济计价不合理”“有些项目资金支付依据不充分”“某些政府采购不按规定招标”“如何防范风险规范工程管理”……日前,在市审计局“走一线、亲体验、面对面”暨“寓服务于审计监督”金湾区专题宣讲调研会上,详实具体的宣讲内容受到金湾区有关部门和各镇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调研会上,市审计局还面对面答疑解惑,征集进一步优化审计监督服务的意见建议。“市审计局送政策、送服务上门,让基层感到很暖心。”金湾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军表示。

据了解,自2020年市审计局创新实施“寓服务于审计监督”机制以来,主动宣讲政策,贴心上门服务,受到被访单位欢迎和好评。近年来,市审计局以“为党履职、为民执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优化审计监督服务、提升审计监督质效为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创新审计理念方式,以党建引领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做好“审计促发展”文章,为珠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和加快发展提供坚实审计保障。

珠海市审计局到香洲区开展“寓服务于审计监督”专题宣讲调研。

突出党建引领
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资金怎么规范管理和使用?项目选择是否科学合理?开展小型工程类项目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2021年,市审计局紧扣全市“民生微实事”热点,在征集各区、镇问题意见的基础上,分类别编印了6期审计监督服务指引,向各镇街派送宣讲,消除了基层干部想干事又怕犯错的疑虑,让基层少走弯路,助推民生实事小工程小项目快批快办、规范高效。

近年来,珠海市审计局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学史力行,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做好“民生微实事”监督服务为抓手,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市审计局将“民生微实事”纳入市、区审计机关政策跟踪审计项目,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全链条服务各级职能部门抓实抓好项目推进,主动参与到政策制定、方案实施等各环节。先后赴香洲、金湾、斗门3个行政区,与20多个镇街和村(社区)开展送服务座谈交流活动,现场收集并解答困扰基层工作开展的普遍性问题30余个,包括民生微实事界定标准、老旧小区改造、前期工程类数量较多、小工程如何规避风险等,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与此同时,该局还专门制定了审计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服务社区路灯亮化工程、前置市管国企审计监督、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审计等6个重点民生项目100%落实到位。加大民生项目审计力度,“把脉问诊”群众最关心的就医、就业、教育、养老、住房、停车、环保和公共服务设施质量安全等问题,延伸审计单位超过380家,涉及专项资金近300亿元,以实际行动维护人民群众权益。其中,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专项审计调查作为广东省地级市唯一参评项目,获得全国优秀审计项目二等奖。

该局积极打造“审计先锋 财经卫士”党建品牌,创新实施党务业务服务“三务融合”、党建“挂图作战”、“党员先锋指数”量化评价三大工作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系统累计超过200人(次)参加各级抗击疫情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疫情防控、学雷锋、文明创建、垃圾分类、航展服务等各项志愿活动中,受到市委、区委组织部来函表扬3次,获评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市最美抗疫家庭”,5名党员主动参加省市巡视巡察、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全面展现珠海审计人担当作为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

高质量党建引领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以来,该局连续两年获市级政府机关绩效考评“优秀”,获评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市第十届先进集体、市文明单位、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直机关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示范点等15项市级及以上荣誉。

优化监督服务
贴心护航珠海高质量发展

2020年,珠海市审计局在全省率先建立“寓服务于审计监督”工作机制,印发《寓服务于审计监督落实审计全覆盖工作方案》《局领导挂点联系服务市管国有企业工作方案》,局领导挂点联系、科室具体对接,对全市各区(功能区)、78家市本级一级预算单位和14家市管国企,常态化提供“点对点”全程全覆盖审计监督服务。细化联络对接、信息归集、服务指引等举措,做到领导靠前指挥、责任落实到人、服务全面精细、操作依法规范,有效提升审计监督服务水平。

该局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赴各区、市一级预算单位和市属国企,全面铺开“寓服务于审计监督”走访宣讲调研,围绕审计最新政策规定,以“宣讲答疑+问计问需”形式,将政策要求宣讲到位,将审计风险预警在前,累计收集内审机构力量薄弱、审计专业人才不足、审计全覆盖任务重、历史遗留复杂问题整改难、海岛工程项目审计难等问题困难和意见建议近200条,通过现场解答、立行立改、督办整改和后续跟进,结合审计廉政回访、审计项目实施等,以灵活方式反馈回复,为基层解决实际困难。

“市审计局通过宣讲答疑,让我们对审计工作要求、政策新规更清晰明了,尤其是提前预警问题风险,对我们帮助很大。”受访单位纷纷点赞。

“我们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加强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充分保障审计知情权和救济权。对审计发现的部分问题,以《风险提示函》《审计整改函》方式,提醒审计风险,提出建设性意见,努力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注重保护各级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增庆表示。

近两年来,按照市委审计委员会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市审计局强化事前、事中审计,开展审计问卷调查,梳理编制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常见问题风险清单,提前警示风险。2020至2021审计年度共发出风险提示类函件14份,其中某项目经审计提示风险,被审计单位优化设计,节约投资约8.1亿元。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客观审慎评价发现问题,从解决问题、促进发展角度提出审计建议。

随着国资委国企领导干部经责审计和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职责划入审计部门,市审计局创新市管企业审计监督服务,在全省率先以市场化方式组建市管企业审计专员队伍,创新推出审计国资监管协同机制,打造国企监督管理闭环,有力推动审计关口前移,最大限度发挥审计预警和“探头”作用,促进国企规范管理、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市审计局还呈请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印发加强内审工作制度性文件,推动各单位分类建立健全内审制度,优化内审机构设置,强化全市内审人员培训,强化对审计监督对象检查和社会审计机构核查,充分发挥内审在加强管理、完善内控、防范风险和保护干部等方面的基础防线作用。

一方面,该局建立完善审计发现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纪检+巡察+审计”联动协作机制,压实审计整改主体责任,积极推动落实政府主导责任、审计机关跟踪督促责任和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责任、纪检监察协同责任,贯通各类监督合力。将各单位落实审计整改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评,建立“以往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每年必审及重点披露机制,健全定期跟踪督促和销号管理制度,实行“谁审计谁督促整改”,确保审计发现问题闭环整改。

与此同时,该局坚持揭示问题和推动解决问题相统一,大力开展“研究型”“绩效型”审计,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和制度漏洞,提出治本之策。聚焦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决策部署,2019年以来,专报反映全市产业用地、产业扶持资金、政府投资工程质量、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国有资产流失等突出问题的审计要情要目20篇,多次获市主要领导批示和专题会议研究,个别重要情况获得省领导批示,促进解决多个领域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革新技术方法
精准提升“为民执审”效能

为解决审计全覆盖面临的繁重审计业务与有限审计资源之间的矛盾和被审计单位众多、信息数据海量、审计力量不足、传统审计流程效率较低、监督滞后等困难瓶颈,以及被审计单位人员来回跑、资料反复报等堵点问题,珠海市审计局以高新区为改革试点,创新开发建设的数字化在线审计系统2021年10月正式上线。

该系统实现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从审计项目立项、调查、取证、报告到整改全流程在线交互,极大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切实减轻被审计单位负担,促进解决民生关切问题,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具有创新示范意义,受到国家审计署和省审计厅的充分肯定。

为了深入贯彻“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围绕优化政务服务、提升监管效能,珠海市审计局深入实施“科技强审”战略,坚持“向大数据要资源,向信息化要效率”,多举措革新审计理念方式,创新审计技术应用,精准提升审计质量效率,大力提升“为民执审”效能。

推动南京审计大学与珠海市政府、广东省审计厅合作,创设粤港澳大湾区审计研究院(珠海),成立战略咨询专家会议、学术委员会,举办“新兴技术赋能审计创新应用”论坛,依托研究院学术科研力量,在审计制度创新、大数据审计、审计课题研究等领域深化合作。

对标全国先进,市审计局从2020年起开发建设审计全覆盖公共服务平台,预计在2022年初建设完成,将通过大数据技术,大力提升审计全覆盖质效和揭示复杂性隐蔽问题的能力水平。同时推动市委审计委员会在全省率先出台《审计电子数据治理暂行办法》,充分整合全市各部门、各行业电子数据资源,对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治理,规范开展数据采集、整理及综合分析利用,夯实了大数据审计工作基础。

利用大数据,我市在全省率先对全市20多个财政业务系统、260多家单位的部门预算和财务核算数据实现审计全覆盖。在自然资源环境等审计中,广泛运用GIS地理信息技术,整合用地审批、卫星影像、实景地图等数据,运用图层叠加分析等手段,揭示了产业用地闲置、违规占用土地等7类问题,涉及用地近360万平方米。日前,市审计局购进首台无人机,在公共工程投资等审计中,探索使用无人机影像技术建构3D模型,大大提升了审计效率。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和“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珠海迎来了经济特区、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四区叠加”的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也面临更多风险和挑战,做好审计常态化“经济体检”,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在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市审计局牢记初心与使命,创新实干开新局。“站在新的赶考路上,珠海审计人员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审计工作的职责定位和使命任务,更好发挥审计在保障执行、服务民生、促进发展、防范风险方面的职能作用。”罗增庆说,“珠海市审计局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继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珠海市审计局到华发集团调研,助力国企高质量发展。

解  读

新修改审计法 重点解读

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改着重在三个方面:

一、坚持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领导审计工作的运行机制。为巩固和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成果、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新修改的审计法在总则中增加规定,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

二、完善审计监督职责,构建全面覆盖的审计工作格局。为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消除监督盲区,新修改的审计法在现行审计法规定的相关审计范围基础上,将国有资源、国有资产、关系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重大公共工程项目以及国家重大经济社会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等纳入审计范围,并明确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法律地位。

三、坚持权责相符,形成权威高效的审计工作运行机制。新修改的审计法既赋予审计机关必要的权限和措施,压实被审计单位配合审计的责任,又在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规范审计监督行为、回应“谁来监督审计机关”等方面提出新要求。此外,还明确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责任,规定了各级政府、有关主管机关、单位和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整改情况的监督责任,健全了审计结果及其整改情况的运用机制。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蓝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