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小巴连到家门口!深圳首开“招手停 按铃下”接驳巴士
读特客户端 2021-03-03 11:03:52

3月1日,深圳首批8条接驳巴士线路正式开行。运营首日,接驳巴士便大受乘客欢迎和好评,装涂有特殊图案的接驳巴士还被市民亲切称为“小黄鱼”。

B666路接驳巴士停靠梅林文体中心站。(摄影: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接驳巴士主要服务社区微循环,有效填补了社区内短途公共交通的短板。“小黄鱼”串联公交节点,打通市民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同时又覆盖公交盲点,满足了社区内“不短不长”的公交出行需求,为市民购物、健身、转乘提供了极大便利。“小黄鱼”还创新性地采取了“招手即停、按铃即下”的运营模式,破解了社区内部道路较窄、站点间隔较密为公交行车带来的困难。市民灵活就近上车,司机也可在无人上下车情况下越站行驶,“小黄鱼”灵巧地穿梭在社区之间,方便的乘车体验令人耳目一新。

推出接驳巴士是深圳公共交通服务下沉的一次有益探索。“小黄鱼”将公交触角深入到社区末梢,编织出一张更细密的公交网络,这对深圳公交,乃至整体交通提质增效意义重大。目前,深圳高峰期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可达62.2%的高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也意味着要更上层楼就可能面临边际效益递减的问题。“小黄鱼”虽小,但不少是新增的有效供给,扎扎实实提升了公交覆盖率。而且,服务方式的创新也能打破瓶颈,“小黄鱼”人性化且便捷高效的服务方式吸引更多市民首选公交出行,若这种“招手停”的模式可以形成示范,创新带来的效益更将指数级扩散。

这几年,深圳交通重大工程上马不断、捷报频传,这些“硬菜”打下了深圳交通发展深厚基石。但一桌好席,也离不开“小菜”画龙点睛,这道“小黄鱼”为深圳交通盛宴再添独特风味。社区微循环的“毛细血管”畅通,交通“大动脉”的压力就能大大减轻、循环就能大大加快。接驳巴士等微循环提升工程与城市“大公交”、大交通工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条小鱼搅动一池春水。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未来交通蓝图振奋人心。其中,打造1小时“门对门”通勤圈,有序发展共享交通,深入实施公交先行发展战略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更是引起了网民的广泛讨论。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深圳作为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地区之一,担负着先行探路任务,推出接驳巴士,就是深圳落实国家规划精神,用创新工作方法、实现方式变革解决交通难题的又一案例。探索包括社区微循环在内的交通公共服务新路径,已经写进了“十四五”深圳交通发展战略之中,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小黄鱼”这样的鲜活小菜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添味。

文字: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王森 图片: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编辑:赵聪 责任编辑: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