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七成深圳烟民选择少吸烟或戒烟
读特客户端 2021-03-02 21:37:04

吸烟者感染新冠肺炎后变重症风险更大,那么,你戒烟了吗?

日前,深圳市控烟办发布《<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2019-2020年度执行效果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本次报告由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牵头完成,共调查深圳市10个区19类共计1285个禁烟场所,涵盖1405名场所管理者和3254名公众。结果显示,94.4%的被调查者支持无烟法律,创历史新高;新冠疫情期间,67.8%的吸烟者吸烟量减少,2.3%的吸烟者戒烟。

疫情期间近七成烟民减少吸烟

众所周知,新型冠状病毒侵袭的主要是肺部,对于一些肺部本身就“伤痕累累”的“烟民”来说,患病后更危险。世卫组织曾声明,吸烟者发展为重病新冠肺炎风险更高。此外,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吸烟会导致呼吸功能下降,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发展成重症的概率是非吸烟者的14倍。

而在疫情期间,深圳烟民的吸烟情况也有所降低,近七成烟民选择少吸烟或戒烟。

《报告》显示,新冠疫情期间,67.8%的吸烟者吸烟量减少,2.3%的吸烟者戒烟,其戒烟或减少吸烟的原因排名前三位的是保护自身健康(36.2%)、戴口罩(28.7%)、居家隔离担心家人吸二手烟(19.9%)。61.3%的吸烟者认为吸烟并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反而增加感染风险。

酒吧、歌舞厅控烟市民最不满

在对各类公共场所控烟满意度上,医疗机构控烟满意度最高,酒吧、歌舞厅则是市民最不满意的场所。

《报告》显示,最理想的前三类依次是医疗机构(89.3%)、学校(88.1%)和政府部门(72.8%);最不理想的三类场所依次是酒吧/歌舞厅(76.5%)、网吧/游艺厅(73.3%)和休闲服务场所(50.9%)。

不过,总体来说,市民对深圳控烟的满意度在提高。《报告》显示,61.8%的受访者认为场所吸烟情况明显减少或有所减少,然而也有5.8%的受访者认为场所吸烟情况有所增加,整体情况较之前有所改善。

场所违法吸烟情况降至最低

在场所吸烟情况部分,本次调查显示场所有烟头、烟味或违法吸烟情况为18.7%,为历年来最低。

鉴于吸烟行为具有短暂性,因此在暗访时发现有烟头、闻到烟味或看到吸烟者均视为存在吸烟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场所存在烟头/烟味或违法吸烟情况逐年下降。除公交/地铁外,其他场所均有烟头/烟味或违法吸烟情况,比例较高的依次是网吧/游艺厅(45.5%)、酒吧(43.9%)、休闲服务场所(40.0%)、公交车站/地铁出入口(38.9%)、歌舞厅(38.2%);医疗/福利机构、教育机构、金融/邮政/通讯、文化场所、美容美发低于10.0%。与2018年相比,公园/景点、居民小区明显下降,降幅超过10%。

此外,在对违法吸烟者劝阻方面,本次调查发现,违法吸烟者被劝阻的比例为38.8%。与2018年相比,劝阻的比例大幅上升。

七成电子烟使用者减少或尝试戒烟

2020年,新版《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后,电子烟被纳入控烟范围。通过一年的执法宣传等措施,《报告》显示,电子烟使用者也逐渐减少使用或尝试戒烟。

调查发现,83.0%的受访者知道电子烟已纳入禁烟范围,85.1%的受访者听说过电子烟,1.2%的受访者正在使用电子烟,电子烟使用场所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家里、室外其他区域、吸烟点,此外,72.2%的现在电子烟使用者减少或尝试戒烟。

近一半场所未更新控烟标识

有成绩,也有不足。调查显示,各类禁烟场所禁烟标识合格率仍然较低,仅为74.3%,尤其是出租车/网约车禁烟标识张贴合格率仅22.4%。近一半的场所未按要求更新含电子烟元素的新控烟标识。

根据要求2020年12月31日前,深圳需要完成相关场所控烟标识更换,替换成为含电子烟的新版标识。然而,调查显示,在张贴了禁烟标识的场所中,禁烟标识包含电子烟元素的比例为56.0%。

其中排名前三位为公交站台/地铁出入口(92.3%)、美容美发(90.9%)及批发/零售(85.7%),排名后三位为出租车(10.3%)、医疗/福利机构(24.3%)及教育机构(27.0%)。

此外,在本次调查的1335个场所中,禁烟标识总合格率为74.3%。其中机场/车站/地铁站的合格率最高为96.3%,其次是医疗/福利机构(91.8%)、休闲服务场所(86.7%);出租车的禁烟标识合格率最低,仅为22.4%;此外,公交/地铁、批发/零售、企业/社会团体禁烟标识张贴合格率均未达到60%。2014-2020年,整体禁烟标识合格率呈上升趋势;但与2018年相比,不少场所禁烟标识张贴合格率有所下降。

对此,《报告》建议提高场所管理者控烟能力,规范履行控烟职责,及时更新含电子烟的控烟标识,维护场所无烟环境。

建议公交站台地面喷绘控烟标识

对于深圳的控烟情况,《报告》指出,公交站台和地铁站入口是新增的室外禁烟区域,虽然禁烟标识张贴合格率在各类场所中最高,但38.9%的公交站台和地铁出入口存在违法吸烟现象,基本与控烟重灾区网吧、酒吧、歌舞厅等相当。

对此,《报告》建议主管部门应加强巡查和专项执法,并在地面喷绘足够明显的禁烟标识和警示线,提高标识警示作用。

室外设定点吸烟或成控烟新趋势

《报告》显示,79.3%的公众认为控烟条例实施以来,二手烟暴露明显减少或有所减少。目前公众二手烟暴露区域主要为非禁烟的室外区域、吸烟点、楼梯间和厕所,分别达到60.8%、51.9%、34.5%、25.1%。

针对非禁烟的室外区域、吸烟点等二手烟暴露高发等问题,《报告》建议主管部门和各场所应规范吸烟点设置,严格按照《控烟条例》要求,规范吸烟点设置,远离人行必经通道和人流密集区域,严禁在人行道和人流密集区域设立吸烟柱。另外,未来深圳也将推动修订《控烟条例》,实现除吸烟点外,室外区域全面禁烟,尽可能降低二手烟的危害。

与此同时,针对楼梯间、厕所等较为隐蔽私密的控烟难点区域,《报告》建议安装控烟监控设备,实现智能监控与预警。特别在厕所这样的“重灾区”,城管部门应把无烟环境建设作为“厕所革命”的重点内容,有条件的可安装控烟智能监控系统加强管理。

据悉,自2014年3月1日实施《控烟条例》以来,截至2021年1月31日,深圳共出动执法人员1264531人次;劝导吸烟人员1397862人次,处罚124070人次,共计个人罚款6231450元;检查各类场所667936处,出具监督意见书42622份,给予警告行政处罚场所7410处,对违法场所罚款处罚54宗,共计罚款846500元。

文字: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深卫信 编辑:梁蔼欣 责任编辑:应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