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将至,珠海医生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饮食建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均寿命得到明显增长,但同时,以糖尿病、高血压为代表的慢性疾病患病率也不断增加,不少家庭都有糖尿病老人要照顾。重阳节将至,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徐进华就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问题接受记者采访。

徐进华介绍,老年人得了糖尿病,与一般成年人糖尿病的治疗和日常管理基本原则是一致的,但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风险高,更易发生骨质疏松、肌少症、衰弱和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疾病,无感知的低血糖风险也更高。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听力、视力、认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降低,且长期养成的饮食习惯不易改变。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应避免过度限制能量摄入,强调合理膳食、均衡营养,警惕老年糖尿病营养不良。

提到糖尿病,网络上有许多“网红”饮食方案。徐进华提醒,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人万不可生搬硬套他人的饮食方案,尤其是生酮饮食、(极)低碳饮食、素食等较极端的“网红”饮食方案,不适合个人随意使用。

徐进华表示,饮食上,所有糖尿病人都应遵循“总量控制、品种多样、营养均衡、低盐少脂、定时定量”的基本原则。针对老年糖尿病人,一般而言,每日米面等主食应占总热量的40-60%(2-3两),提倡粗细粮措配,但粗粮过多易引起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占主食的1/3或1/4即可。老年人应当多吃新鲜的特别是色泽深的蔬果,增加优质蛋白摄入,猪牛羊等红肉宜选用瘦肉,选用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尽量不吃富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油、肥肉等。部分老年人食量较小,可根据血糖情况在两餐之间加食适量水果、坚果等零食。容易发生夜间低血糖的患者,可在睡眠前喝150-200毫升牛奶或无糖酸奶。老年人嚼咀、消化能力较弱,饭菜以软烂为好,有助吸收。细嚼慢咽,避免误吸呛咳。尽量避免粗硬难嚼的食品,不宜食用生、冷、过热过辣的食品,减少消化道刺激。不要迷信任何保健食品

“老年糖尿病患者首先考虑的是提高生存质量,不能一味追求低热量以控制血糖。如果平日的饮食习惯较难改变,可考虑患者个人喜好结合营养治疗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徐进华说,在科学的饮食管理下,结合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及抗阻训练、平衡训练,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有助于老年患者增肌减脂、增强体质,改善血糖控制。并且可以提高老人的活动能力、减少跌倒风险,从而提升生存质量。

封面图:健康中国资料图
文字:蒋毅槿 编辑:古春婷 责任编辑:应立枫
重阳将至,珠海医生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饮食建议
观海融媒 2024-10-10 18: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均寿命得到明显增长,但同时,以糖尿病、高血压为代表的慢性疾病患病率也不断增加,不少家庭都有糖尿病老人要照顾。重阳节将至,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徐进华就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问题接受记者采访。

徐进华介绍,老年人得了糖尿病,与一般成年人糖尿病的治疗和日常管理基本原则是一致的,但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风险高,更易发生骨质疏松、肌少症、衰弱和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疾病,无感知的低血糖风险也更高。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听力、视力、认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降低,且长期养成的饮食习惯不易改变。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应避免过度限制能量摄入,强调合理膳食、均衡营养,警惕老年糖尿病营养不良。

提到糖尿病,网络上有许多“网红”饮食方案。徐进华提醒,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人万不可生搬硬套他人的饮食方案,尤其是生酮饮食、(极)低碳饮食、素食等较极端的“网红”饮食方案,不适合个人随意使用。

徐进华表示,饮食上,所有糖尿病人都应遵循“总量控制、品种多样、营养均衡、低盐少脂、定时定量”的基本原则。针对老年糖尿病人,一般而言,每日米面等主食应占总热量的40-60%(2-3两),提倡粗细粮措配,但粗粮过多易引起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占主食的1/3或1/4即可。老年人应当多吃新鲜的特别是色泽深的蔬果,增加优质蛋白摄入,猪牛羊等红肉宜选用瘦肉,选用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尽量不吃富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油、肥肉等。部分老年人食量较小,可根据血糖情况在两餐之间加食适量水果、坚果等零食。容易发生夜间低血糖的患者,可在睡眠前喝150-200毫升牛奶或无糖酸奶。老年人嚼咀、消化能力较弱,饭菜以软烂为好,有助吸收。细嚼慢咽,避免误吸呛咳。尽量避免粗硬难嚼的食品,不宜食用生、冷、过热过辣的食品,减少消化道刺激。不要迷信任何保健食品

“老年糖尿病患者首先考虑的是提高生存质量,不能一味追求低热量以控制血糖。如果平日的饮食习惯较难改变,可考虑患者个人喜好结合营养治疗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徐进华说,在科学的饮食管理下,结合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及抗阻训练、平衡训练,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有助于老年患者增肌减脂、增强体质,改善血糖控制。并且可以提高老人的活动能力、减少跌倒风险,从而提升生存质量。

封面图:健康中国资料图
文字:蒋毅槿 编辑:古春婷 责任编辑:应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