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空”立体化布局!珠海产业空间无限
核心提示

南海潮头又春风,奋楫逐浪天地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眼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近年来,珠海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紧扣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3”思路举措,发挥1725平方公里陆地面积、9348平方公里海域、227公里大陆海岸线优势,加快向陆地拓空间、向海洋拓空间、向天空拓空间,全面构建面向新质生产力的“陆海空”立体化空间布局,全力建设创新企业集聚的“产业森林”和各类人才集聚的“美好家园”。

9月26日,以“到珠海来 成就梦想”为主题的珠海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大会将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大会旨在以开放的姿态,诚挚邀请全球企业家加入“珠海大家庭”,与珠海共筑梦想,共赴未来。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珠海产业空间无限、合作前景无限、发展机遇无限!

创业热土:5.0产业新空间助珠海向新而行

5.0产业新空间正在为珠海实体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动能。

向“新”而进,以“质”求变,珠海不断增厚夯实制造业“家当”。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也更需要强规划、好环境、大空间。

2023年,珠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2600家,连续两年增速在全省名列前茅。今年1至7月,珠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外贸进出口总额保持两位数增长……亮眼数据背后,一座座具备“低租金、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全、运营优”五大特点的5.0产业新空间是重要支撑。

从东部的香洲区、高新区,到西部的金湾区、斗门区、珠海经开区,全市5.0产业新空间已建设项目56个,建筑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已成为招商引资的热土,签约项目超过300个,形成集成电路、光伏储能、智能短途交通等新兴产业链条和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生态圈层,预计达产年产值超千亿元,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强劲推背感”。

单个5.0产业新空间建筑面积不少于10万平方米,规划容积率最高达到4.0,满足产业链上下游集中布局的需求;厂房荷载、层高、强弱电等指标符合现代产业生产需求,首层层高8米-10米,楼层最大承重2吨/平方米以上;价格显著低于同区域、同标准厂房的租金水平……5.0产业新空间打造“配置拉满”“服务拉满”的“超级工厂”,构建“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生态链路,进一步放大园区亩均效益。

新空间支撑新格局。北接深中通道、南连黄茅海跨海通道、无缝衔接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5.0产业新空间环绕大湾区“黄金内湾”密集布局,重点面向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打造集“苗圃孵化、成长加速、上市培育”于一体的企业载体,夯实连接港澳、辐射珠西,协同珠江口东西两岸产业协作的支撑点。

新空间提供新赋能。格力、华发、大横琴等珠海龙头国企承担5.0产业新空间“综合运营商”角色,依托万亿级体量规模资产规模和金融牌照齐备的优势,联合金融机构、创投机构为入驻企业提供丰富多元的投融资支持及全周期服务。截至目前,珠海国企已帮助164个项目获得逾500亿元融资支持,打通支持创新型企业成长壮大的“快车道”。

新空间汇聚新伙伴。依托5.0产业新空间,通过“以投促引”“链式招商”“圈层招商”等新招,珠海先后引进海博思创、奕斯伟、京东方华灿、华芯半导体、奋达科技、珠海天成半导体、海四达、芯潮流等一批优质项目,吸引上下游企业共拓“新蓝海”。

新空间开放新场景。从“给政策优惠”到“给场景机会”,珠海依托5.0产业新空间产业生态,围绕新型储能、人形机器人、RISC-V开源生态、低空经济、“云上智城”等“海陆空”领域大力推动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创新“三新”深度融合,让企业“快人一步”实现商业化变现、产业化进阶。

三溪科创城实现从“小镇”到“城”的华丽蝶变。

新空间创造新速度。通过政府流程再造,5.0产业新空间享受“双容双承诺”“拿地即开工”等系列便利化措施,项目落地速度不断刷新纪录。博创新型高效储能研产基地项目从拿地到开工仅用1天;鸿钧异质结电池项目10万平方米定制化洁净厂房、524米全市最长生产线仅用189天完成交付入驻;韩国太星科技是首家入驻5.0产业新空间的外商独资企业,从签约动工到开业投产用时不到半年,其业内领先的PCB综合设备已进入景旺、方正、中京等珠海多家PCB企业供应链。

新空间乐享新服务。既能满足企业“拎机投产”、产业工人“拎包入住”,又配备金融、法务、财税、人力资源、跨境电商、供应链服务等一站式“大礼包”。围绕“生产有效率、工作有激情、生活有乐趣”目标,园区内,生活超市、运动空间、夜市一条街应有尽有;园区外,学校、人才公寓、商超、酒店、邻里中心等配套齐全,打造产业工人安心就业、舒心生活的“美好家园”。

新空间,大未来。珠海正以5.0产业新空间为平台,全力打造集“空间赋能”“资本赋能”“生态赋能”“场景赋能”“服务赋能”于一体的高质量空间载体,全力助推落户企业完成“从0到1”的突破和“从1到100”的爆发,在特区热土快落地、留得住、发展好。

扬帆蓝海:打造“三海联动”新格局

“格盛1号”养殖平台打造智慧型深远海养殖产业新模式。

伶仃洋畔,大潮涌动。

从卫星蓝图俯瞰,珠海扼守珠江出海口的咽喉位置,濒临南海,海域面积9348平方公里,海岛数量262个,大陆海岸线达227公里,拥有闻名全国的六大渔场之一的万山渔场、国家级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亿吨级天然深水大港高栏港,也是广东省入选“和美海岛”数量最多的城市。

“蓝色引擎”正轰鸣。珠海已成为建设“海上新广东”的重要一极。今年3月,省委常委会在珠海召开会议,要求珠海“做足海的文章,高质量发展海洋产业,加快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

面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大胆改革创新,塑造经略海洋新格局。2023年以来,以新一轮机构改革为契机,珠海组建省内第一家地市级海洋发展集团,同时优化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管理体制机制,并新组建珠海市海洋发展局,形成“三海联动”新格局。

海洋经济已经成为珠海经济重要增长点。今年上半年,珠海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6%,新引进海洋经济产业项目14个。中海福陆、三一海洋重工、烽火海洋科技、云洲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创新先锋集聚,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在珠海建造完工,投资140亿元的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加快建设,采用全球最大LNG储罐的中国海油金湾“绿能港”二期项目今年内建成投产。

“九洲一号”“珠海琴”“伶仃牧场1号、2号、3号”等一批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自主研发设计的轻型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格盛1号”正式下水并开展试养……短短数年,珠海的深海养殖装备快速迭代升级,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

位于万山区蜘洲岛海域的海洋牧场生机勃勃。

在产业布局方面,珠海正进一步优化“3+3+1”海洋产业布局,着力于临港油气化工、海洋旅游、现代海洋渔业三大支柱产业,以及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并前瞻布局深海探采等未来产业,进一步厚植“蓝色经济”发展沃土,推动形成“支柱产业集聚、新兴产业带动、未来产业布局”的产业发展新路径。

为高效推动场景应用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海上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新载体,珠海积极谋划建设“四通一联”海上产业园,打造新型海上基础设施

“四通一联”,指的是海上产业园将建设完善海天通信、海上通飞、海面通网、海底通感和陆海联动等基础设施,为海洋卫星、遥感技术、物联网、低空经济、海洋新材料、海洋能转化等海洋领域新技术、新成果提供充分的应用展示平台。

据统计,在珠高校中已有涉海研究平台(团队)超60个,涉及海洋生态、海洋工程、海洋信息等领域。以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国家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等为代表的涉海实验室、科研院所、重大平台,不断与海洋产业链进行深度耦合,全方位支持海洋科技企业在珠海开展测试实验,助推更多科创“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助推“蓝色引擎”迸发出更多澎湃动力。

与此同时,珠海也正在规划建设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科普体验、会展交流于一体的珠海海洋中心,打造海洋科创新引擎、海洋科教新阵地、海洋文旅新地标。

出台全国首部支持无居民海岛保护利用地方性法规,印发全省唯一一个市级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全省首创“用海保障一张图”,围绕海洋经济出台40余项扶持政策,近两年投入近21亿元支持海洋经济发展,推广“标准海”供应,用海项目实现“拎包入住”“拿海即开工”……当前,珠海通过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强化规划引领、科技支撑、政策保障,不断激活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奋楫扬帆,向海而兴。珠海将全力做好海洋开发这篇大文章,站上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主舞台”。

天空之城:低空经济展翅腾飞新气象

无人机配送,让海鲜从“浪尖”直达“舌尖”。

俯瞰特区热土,一座座5.0产业新空间拔地而起;眺望蓝天之上,珠海正为塑造新质生产力探索“飞翔之路”。

作为“双航展之城”,珠海拥有中国航展、亚洲通航展两张名片,也是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城市和首批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拥有2个A1类通用机场、3个备案通用机场、11个起降点和省内唯一在用的通航飞行服务站,发展低空产业具有先发优势。

高位推动,规划先行。202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天空之城”,成为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地。市国资委组建珠海市低空产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整体谋划全市低空空域资源开发、场景应用、产业布局。

今年6月,《珠海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实施,在培育低空经济产业生态、扩大低空飞行应用场景、强化产业要素供给三大方面出台12项具体扶持措施,支持重大项目落户及增资扩产、航空器适航取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降低试飞成本,布局低空基础设施,鼓励开设货运、载人航线等。

立法引领,创新示范。用好特区立法权,珠海在低空空域交通建设管理领域立法上加快探索。在全国率先上线低空空中交通管理服务系统,珠海市低空服务运营指挥中心揭牌,推动低空经济领域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四网”融合

今年2月,深圳至珠海跨海跨城eVTOL盛世龙航空器演示飞行;4月,海口至珠海跨省FP-98大型固定翼无人机运输500公斤鲜活虾苗演示飞行;7月,亿航VT24L无人驾驶物流航空器将邮政快递从唐家港送达桂山岛……凭借“山海相拥、陆岛相望”的城市风貌及“联通港澳、辐射珠西”的区位优势,珠海加快开展海岛物资配送、海岛休闲垂钓、观光旅行、新型住宅无人机配送等场景应用,支持试验飞行示范,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亿航智能、大疆等头部企业携手,为低空产业上下游企业应用场景测试推广提供“练兵场”“加速器”。

“空中快递员”上岗,海岛物流加码提速。

珠海已经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热土”,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脱颖而出。目前,全市已拥有航空及配套企业近80家,基本形成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综合服务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其中包括整机研发制造企业如中航通飞、天晴航天航空、双捷科技、紫燕无人飞行器、海鸥飞行汽车等,配套支撑企业如英搏尔电气(电气系统技术)、飞拍科技(无人机机巢)、安擎科技(识别标签及无人机管控)、云洲智能(无人船)、纳睿雷达(相控阵雷达)、航宇微科技(卫星芯片)、欣界新能源(锂金属固态电池)等。

放大优势,串珠成链——

联动横琴、携手港澳推动低空空域资源共享和数据互联,拓展跨境低空航线,实现低空互联互通;

放大“双航展”平台功能,首次开辟专门用于无人机、无人船、无人系统静态展示和动态演示的中国航展“第二展区”;

依托莲洲通用机场,加快打造全国领先的飞行测试验证基地,做实低空经济“集聚区”。

向新而行,乘势而上。珠海将凭借湾区核心引擎的区位优势,全面谋划、全域构建“低空空域管理+低空经济发展”新模式,“飞”出新精彩、大未来

文字:钟夏 图片:李建束 梁冠贤 赵梓 编辑:朱晓 责任编辑:董帅奇
“陆海空”立体化布局!珠海产业空间无限
珠海特区报 2024-09-26 04:13
核心提示

南海潮头又春风,奋楫逐浪天地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眼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近年来,珠海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紧扣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3”思路举措,发挥1725平方公里陆地面积、9348平方公里海域、227公里大陆海岸线优势,加快向陆地拓空间、向海洋拓空间、向天空拓空间,全面构建面向新质生产力的“陆海空”立体化空间布局,全力建设创新企业集聚的“产业森林”和各类人才集聚的“美好家园”。

9月26日,以“到珠海来 成就梦想”为主题的珠海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大会将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大会旨在以开放的姿态,诚挚邀请全球企业家加入“珠海大家庭”,与珠海共筑梦想,共赴未来。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珠海产业空间无限、合作前景无限、发展机遇无限!

创业热土:5.0产业新空间助珠海向新而行

5.0产业新空间正在为珠海实体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动能。

向“新”而进,以“质”求变,珠海不断增厚夯实制造业“家当”。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也更需要强规划、好环境、大空间。

2023年,珠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2600家,连续两年增速在全省名列前茅。今年1至7月,珠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外贸进出口总额保持两位数增长……亮眼数据背后,一座座具备“低租金、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全、运营优”五大特点的5.0产业新空间是重要支撑。

从东部的香洲区、高新区,到西部的金湾区、斗门区、珠海经开区,全市5.0产业新空间已建设项目56个,建筑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已成为招商引资的热土,签约项目超过300个,形成集成电路、光伏储能、智能短途交通等新兴产业链条和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生态圈层,预计达产年产值超千亿元,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强劲推背感”。

单个5.0产业新空间建筑面积不少于10万平方米,规划容积率最高达到4.0,满足产业链上下游集中布局的需求;厂房荷载、层高、强弱电等指标符合现代产业生产需求,首层层高8米-10米,楼层最大承重2吨/平方米以上;价格显著低于同区域、同标准厂房的租金水平……5.0产业新空间打造“配置拉满”“服务拉满”的“超级工厂”,构建“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生态链路,进一步放大园区亩均效益。

新空间支撑新格局。北接深中通道、南连黄茅海跨海通道、无缝衔接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5.0产业新空间环绕大湾区“黄金内湾”密集布局,重点面向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打造集“苗圃孵化、成长加速、上市培育”于一体的企业载体,夯实连接港澳、辐射珠西,协同珠江口东西两岸产业协作的支撑点。

新空间提供新赋能。格力、华发、大横琴等珠海龙头国企承担5.0产业新空间“综合运营商”角色,依托万亿级体量规模资产规模和金融牌照齐备的优势,联合金融机构、创投机构为入驻企业提供丰富多元的投融资支持及全周期服务。截至目前,珠海国企已帮助164个项目获得逾500亿元融资支持,打通支持创新型企业成长壮大的“快车道”。

新空间汇聚新伙伴。依托5.0产业新空间,通过“以投促引”“链式招商”“圈层招商”等新招,珠海先后引进海博思创、奕斯伟、京东方华灿、华芯半导体、奋达科技、珠海天成半导体、海四达、芯潮流等一批优质项目,吸引上下游企业共拓“新蓝海”。

新空间开放新场景。从“给政策优惠”到“给场景机会”,珠海依托5.0产业新空间产业生态,围绕新型储能、人形机器人、RISC-V开源生态、低空经济、“云上智城”等“海陆空”领域大力推动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创新“三新”深度融合,让企业“快人一步”实现商业化变现、产业化进阶。

三溪科创城实现从“小镇”到“城”的华丽蝶变。

新空间创造新速度。通过政府流程再造,5.0产业新空间享受“双容双承诺”“拿地即开工”等系列便利化措施,项目落地速度不断刷新纪录。博创新型高效储能研产基地项目从拿地到开工仅用1天;鸿钧异质结电池项目10万平方米定制化洁净厂房、524米全市最长生产线仅用189天完成交付入驻;韩国太星科技是首家入驻5.0产业新空间的外商独资企业,从签约动工到开业投产用时不到半年,其业内领先的PCB综合设备已进入景旺、方正、中京等珠海多家PCB企业供应链。

新空间乐享新服务。既能满足企业“拎机投产”、产业工人“拎包入住”,又配备金融、法务、财税、人力资源、跨境电商、供应链服务等一站式“大礼包”。围绕“生产有效率、工作有激情、生活有乐趣”目标,园区内,生活超市、运动空间、夜市一条街应有尽有;园区外,学校、人才公寓、商超、酒店、邻里中心等配套齐全,打造产业工人安心就业、舒心生活的“美好家园”。

新空间,大未来。珠海正以5.0产业新空间为平台,全力打造集“空间赋能”“资本赋能”“生态赋能”“场景赋能”“服务赋能”于一体的高质量空间载体,全力助推落户企业完成“从0到1”的突破和“从1到100”的爆发,在特区热土快落地、留得住、发展好。

扬帆蓝海:打造“三海联动”新格局

“格盛1号”养殖平台打造智慧型深远海养殖产业新模式。

伶仃洋畔,大潮涌动。

从卫星蓝图俯瞰,珠海扼守珠江出海口的咽喉位置,濒临南海,海域面积9348平方公里,海岛数量262个,大陆海岸线达227公里,拥有闻名全国的六大渔场之一的万山渔场、国家级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亿吨级天然深水大港高栏港,也是广东省入选“和美海岛”数量最多的城市。

“蓝色引擎”正轰鸣。珠海已成为建设“海上新广东”的重要一极。今年3月,省委常委会在珠海召开会议,要求珠海“做足海的文章,高质量发展海洋产业,加快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

面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大胆改革创新,塑造经略海洋新格局。2023年以来,以新一轮机构改革为契机,珠海组建省内第一家地市级海洋发展集团,同时优化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管理体制机制,并新组建珠海市海洋发展局,形成“三海联动”新格局。

海洋经济已经成为珠海经济重要增长点。今年上半年,珠海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6%,新引进海洋经济产业项目14个。中海福陆、三一海洋重工、烽火海洋科技、云洲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创新先锋集聚,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在珠海建造完工,投资140亿元的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加快建设,采用全球最大LNG储罐的中国海油金湾“绿能港”二期项目今年内建成投产。

“九洲一号”“珠海琴”“伶仃牧场1号、2号、3号”等一批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自主研发设计的轻型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格盛1号”正式下水并开展试养……短短数年,珠海的深海养殖装备快速迭代升级,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

位于万山区蜘洲岛海域的海洋牧场生机勃勃。

在产业布局方面,珠海正进一步优化“3+3+1”海洋产业布局,着力于临港油气化工、海洋旅游、现代海洋渔业三大支柱产业,以及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并前瞻布局深海探采等未来产业,进一步厚植“蓝色经济”发展沃土,推动形成“支柱产业集聚、新兴产业带动、未来产业布局”的产业发展新路径。

为高效推动场景应用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海上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新载体,珠海积极谋划建设“四通一联”海上产业园,打造新型海上基础设施

“四通一联”,指的是海上产业园将建设完善海天通信、海上通飞、海面通网、海底通感和陆海联动等基础设施,为海洋卫星、遥感技术、物联网、低空经济、海洋新材料、海洋能转化等海洋领域新技术、新成果提供充分的应用展示平台。

据统计,在珠高校中已有涉海研究平台(团队)超60个,涉及海洋生态、海洋工程、海洋信息等领域。以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国家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等为代表的涉海实验室、科研院所、重大平台,不断与海洋产业链进行深度耦合,全方位支持海洋科技企业在珠海开展测试实验,助推更多科创“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助推“蓝色引擎”迸发出更多澎湃动力。

与此同时,珠海也正在规划建设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科普体验、会展交流于一体的珠海海洋中心,打造海洋科创新引擎、海洋科教新阵地、海洋文旅新地标。

出台全国首部支持无居民海岛保护利用地方性法规,印发全省唯一一个市级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全省首创“用海保障一张图”,围绕海洋经济出台40余项扶持政策,近两年投入近21亿元支持海洋经济发展,推广“标准海”供应,用海项目实现“拎包入住”“拿海即开工”……当前,珠海通过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强化规划引领、科技支撑、政策保障,不断激活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奋楫扬帆,向海而兴。珠海将全力做好海洋开发这篇大文章,站上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主舞台”。

天空之城:低空经济展翅腾飞新气象

无人机配送,让海鲜从“浪尖”直达“舌尖”。

俯瞰特区热土,一座座5.0产业新空间拔地而起;眺望蓝天之上,珠海正为塑造新质生产力探索“飞翔之路”。

作为“双航展之城”,珠海拥有中国航展、亚洲通航展两张名片,也是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城市和首批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拥有2个A1类通用机场、3个备案通用机场、11个起降点和省内唯一在用的通航飞行服务站,发展低空产业具有先发优势。

高位推动,规划先行。202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天空之城”,成为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地。市国资委组建珠海市低空产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整体谋划全市低空空域资源开发、场景应用、产业布局。

今年6月,《珠海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实施,在培育低空经济产业生态、扩大低空飞行应用场景、强化产业要素供给三大方面出台12项具体扶持措施,支持重大项目落户及增资扩产、航空器适航取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降低试飞成本,布局低空基础设施,鼓励开设货运、载人航线等。

立法引领,创新示范。用好特区立法权,珠海在低空空域交通建设管理领域立法上加快探索。在全国率先上线低空空中交通管理服务系统,珠海市低空服务运营指挥中心揭牌,推动低空经济领域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四网”融合

今年2月,深圳至珠海跨海跨城eVTOL盛世龙航空器演示飞行;4月,海口至珠海跨省FP-98大型固定翼无人机运输500公斤鲜活虾苗演示飞行;7月,亿航VT24L无人驾驶物流航空器将邮政快递从唐家港送达桂山岛……凭借“山海相拥、陆岛相望”的城市风貌及“联通港澳、辐射珠西”的区位优势,珠海加快开展海岛物资配送、海岛休闲垂钓、观光旅行、新型住宅无人机配送等场景应用,支持试验飞行示范,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亿航智能、大疆等头部企业携手,为低空产业上下游企业应用场景测试推广提供“练兵场”“加速器”。

“空中快递员”上岗,海岛物流加码提速。

珠海已经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热土”,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脱颖而出。目前,全市已拥有航空及配套企业近80家,基本形成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综合服务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其中包括整机研发制造企业如中航通飞、天晴航天航空、双捷科技、紫燕无人飞行器、海鸥飞行汽车等,配套支撑企业如英搏尔电气(电气系统技术)、飞拍科技(无人机机巢)、安擎科技(识别标签及无人机管控)、云洲智能(无人船)、纳睿雷达(相控阵雷达)、航宇微科技(卫星芯片)、欣界新能源(锂金属固态电池)等。

放大优势,串珠成链——

联动横琴、携手港澳推动低空空域资源共享和数据互联,拓展跨境低空航线,实现低空互联互通;

放大“双航展”平台功能,首次开辟专门用于无人机、无人船、无人系统静态展示和动态演示的中国航展“第二展区”;

依托莲洲通用机场,加快打造全国领先的飞行测试验证基地,做实低空经济“集聚区”。

向新而行,乘势而上。珠海将凭借湾区核心引擎的区位优势,全面谋划、全域构建“低空空域管理+低空经济发展”新模式,“飞”出新精彩、大未来

文字:钟夏 图片:李建束 梁冠贤 赵梓 编辑:朱晓 责任编辑:董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