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秋分时节。22日上午,珠海市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珠海高新区淇澳·多巴岸营地正式启动。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丰收节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推动,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扎实稳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作出部署,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办好丰收节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活动以“学用‘千万工程’ 礼赞丰收中国”为主题,由珠海市农业农村局、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珠海高新区综合治理局、珠海高新区党群工作部承办,唐家湾镇政府协办,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全方位讲好珠海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立体化展示珠海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成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阶段性成效,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是时间的力量,更是奋斗的意义。丰收节是农民齐聚庆丰收的联欢会,也是全民参与享丰收的嘉年华,既呈现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丰收景象,又彰显新时代蓬勃向上的精气神。
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着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乡村风貌提升到纵深布局“海洋牧场”、实施最美海岛建设……珠海把实施“百千万工程”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总抓手,奋力擘画“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的发展新画卷,为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提供强大动力!
加力提速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
为了让农民群众享受节日喜悦、获得实在收获,今年,广东将围绕“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主题,汇聚全省21个地级市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过去一年来,珠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珠海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3”思路举措,坚定不移推进“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速构建,乡村休闲旅游串珠成链,美丽海岛、海洋牧场生机勃勃,村容村貌、文明治理日日迭新,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焕发新气象。
今年上半年,聚焦“重点在西部、特色在海岛、着力点在镇村”,珠海推动全国首部乡村风貌提升专项立法、斗门福安村村民公寓首期项目封顶等十大重点项目落地,“百千万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场从环境到生产,再到生活、生态的深层次变革持续推进,为特区热土镌刻下焕新印记:
放眼珠海高新区,一家家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引导,蹄疾步稳向规模化、品牌化、科技化方向跃升;
走进平沙镇各大果园农庄,色泽鲜艳的水果挂满枝头,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装车,准备运往湾区各大市场;
从万山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上空俯瞰,湛蓝的海面上深水网箱整齐排列,活蹦乱跳的鱼群被陆续打捞上岸……
2023年,珠海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8.1亿元,同比增长15.3%,有2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0万元。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产值63.29亿元,同比增长4.1%。“2024镇域经济500强”榜单中,珠海共有10镇上榜,3镇进入前100强。
丰收的中国、希望的田野、奋斗的珠海,在南海之滨交汇成最动人的诗篇!
产业富农
造富一方农民,成就一方经济。“一条鱼”能够激活“百千万工程”一池春水,一道道“非遗美食”也能带来产业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珠海坚持产业富农,一批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白蕉海鲈、金湾黄立鱼、斗门荔枝、乾务鳗鱼等高附加值农特产品强势出圈,横山鸭扎包、唐家湾茶果、大赤坎叉烧等“非遗美食”广受欢迎。
竞逐新赛道,珠海抢“鲜”布局,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今年,我市成功申报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海洋渔业省级产业园,全面实现涉农区“一区一园”乡村产业布局。为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台《珠海市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措施(试行)》,新评定1家国家产业化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4家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推荐7家企业申报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珠海海发蓝色种业产业园”等3个项目被评为2024年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重点项目。
围绕做强做优珠字号“土特产”这篇文章,珠海打出“组合拳”。加快建设国家级金鲳鱼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斗门鳗鱼成功入选2024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总投资15亿元的中国(珠海)白蕉海鲈产业中心动工建设,白蕉海鲈精深加工率从不足20%增长至超过30%;“珠海年鱼”品牌走向澳门、青岛、武汉、沈阳、哈尔滨等地,2024年春节期间销售超过5000万元。
“饭碗”端得更稳,成色更足。珠海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印发实施《关于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暂行)》,高位推动高标农田建设,举办2024年珠海市春耕暨田长制工作部署现场会,对春季及全年粮食生产进行部署。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四个抓手’全力推进良田建设和耕地质量提升”入选农业农村部“我帮农民建良田”实践活动优秀案例。全面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修订实施《珠海市“菜篮子”建设实施细则》,明确继续加大对“菜篮子”生产稳供基地扶持力度,在省“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中连续三次考核优秀,获全省通报表扬。
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互联网铺在“田埂上”,无人机变身“新农具”,直播带货进了“田间地头”,预制菜产业筑起“灯塔园区”,万顷碧波打造“蓝色粮仓”,粤西水果源源不断地走上了“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这其中,有从无到有的创举,更有百尺竿头的进步,呈现出“百千万工程”多层次、多维度的景深。
向海而强
珠海是百岛之市,海域面积广,大小海岛达262个。深化“耕海牧渔”,建设和美海岛,大力做好海洋特色文章,是珠海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应有之义。
新设立珠海市海洋发展局、优化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管理体制机制、组建省内第一家地级市海洋集团……珠海以“三海联动”新格局,打造珠海高质量发展的蓝色新引擎。
“格盛1号”海洋牧场养殖平台建成实现产业化运营,“珠海琴”“伶仃牧场1、2、3号”和“九洲一号”等智能养殖装备加快建设,将加快实现海洋牧场“珠海建模、全国推广”,通过创新应用场景加快发展珠海现代化海洋牧场新质生产力。
今年7月,全国首条海岛公共物流无人机配送航线首飞成功——该航线的开通打破传统物流的时空限制,极大地缩短桂山岛等珠海海岛与珠海市区的物流距离。自此,鲜活海鲜只需半小时便可“飞”到市区,让广大市民享受到活蹦乱跳的新鲜海产品。
如今,珠海正在高质量建设外伶仃、万山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打造全省首个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库,成功创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上半年全市海域养殖产量约1万吨、同比增长56%,预计2024年实现深海养殖水体、产量、产值“三个倍增”。
与此同时,我市也成立了“百千万工程”海岛新样板建设工作专班,重点支持桂山岛实施最美海岛建设行动,出台海岛民宿管理办法,创新推行驻岛规划师制度,海岛闲置物业盘活工程、绿美景观提升工程、民居屋顶“平改坡”等项目加快推进。
在海岛民生保障方面,万山区加大力度推动陆岛统筹发展,其中推动珠海供电局接管担杆镇供电服务,实现用电“陆岛同价”,预计每年可为海岛居民和商户节约电费2200万元。此外,担杆“零碳岛”新能源示范项目也已建成使用。
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要聚焦优化陆海统筹发展格局,完善促进海洋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全面推进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和省级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加快实施最美海岛建设行动。
紧扣“百千万工程”的部署要求,珠海将不断丰富民宿、海钓等海洋旅游新业态,加快打造深远海养殖平台、渔业种质资源库、冷链仓储等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培育海洋装备制造、低空经济、锚地经济等海岛新质生产力,不断开创海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改革促兴
今年7月,珠海市斗门区“福安·幸福里”村民公寓首期封顶暨二期集中签约仪式在莲洲镇福安村举行,标志着这一国家级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项目,迎来里程碑时刻。
试点改革在探索中创新。今年以来,珠海持续完善市区镇村四级指挥网络,制定出台“1+1+4+11”系列文件和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奖补办法等41份配套政策,不仅在全省率先探索资格权跨村、积分制管理、安居金融等保障新机制,也加快建立起改革创新项目库(66个项目)和典型培育项目库(92个项目),推动低空经济、数据标准化、海钓管理等领域立法,探索发展“隔墙售电”模式、打造“港澳集成式服务”等一批原创性开拓性改革项目。
喜庆丰收、乐享丰收,不仅是农产品的丰收,还有宜居的生活环境、丰富的乡村文化、留得住的乡情。
南屏镇北山村,是一个拥有780多年历史、108栋古建筑的文化名村,近年来致力于通过提炼自身历史文化元素,将古建活化和文化包装相结合,立足“文-旅-城-人-产”的发展新思路,“以文促旅”“以旅引人”“以人促产”,成功实现从百年古村向一座海内外知名的“国际村”的蝶变。
据统计,如今的北山村每日客流量超2万人次,年客流量超500万人次,其中,港澳游客占比30%,青年群体占比80%,成为了珠海独树一帜的人文与商业互促并进的小微经济中心和旅游打卡点。
补齐短板,焕发新颜。通过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如今全市94%村庄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100%村庄达到省定干净整洁村标准。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西部地区新增首个三甲综合医院遵医五院,新增47家医疗机构,全市镇街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97%农村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基本标准。
各美其美,百花齐放。从三板水乡到平塘游船,从果园田园,到海岛海滩,珠海引人入胜的乡村自然环境,塑造了和美乡村的独特气质,也为人们带来了沉浸式体验生态农业的空间,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各地游客慕名而来。斗门莲洲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入选2024年农业农村部春季乡村旅游路线。
绿美乡村,生机无限。珠海创新实施绿美乡村绿植管养巡查,提高乡村绿美质效。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地区共植树近20万株,完成率超过150%,首轮完成166个村居近17万株新植绿化苗木巡查。
今年6月1日起,《珠海经济特区乡村风貌提升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珠海市专门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制定的首部法规,也是国内首部就乡村风貌提升作专项立法的地方性法规。
希望的种子正在发芽,美丽乡村把“诗与远方”带到身边,也把好日子带到眼前。
积厚成势
生机盎然的绿色景观、设计精巧的空间布局、蜿蜒伸展的休闲步道、古镇新韵的有机融合……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在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一场以“小”为切入点的美丽蜕变正悄然发生。
唐家湾镇锚定美丽示范圩镇建设目标,通过实施一系列小型民生工程和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着力提升人居环境,充分活化利用历史文化名镇等优势资源,进一步擦亮唐家湾宜居宜业宜乐宜游新名片。
广大父老乡亲有钱挣、得实惠,强县带镇促村的成效看得见、摸得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美丽图景在珠海可感知、有共鸣——
珠海出台典型镇村培育支持措施,细化10项措施43条举措,推动首批4镇50村出台“一镇一方案”“一村一策”;对全市39条传统古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分阶段分片式修复活用古建筑、旧民居超100座;分两批共完成41条村的村庄规划优化提升编制工作;加快推进金湾特色水乡等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斗门“黄杨宋莲”乡村振兴示范带内实现8个市级样板村和3个区级样板村连片风貌提升。
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珠海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
实施“项目攻坚年”和“企业服务年”行动,上半年西部地区签约重点产业项目79个,协议投资总额占全市七成以上,今年首个百亿级产业立柱项目奕斯伟半导体落户金湾。
着力打造“天空之城”,出台《珠海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珠海、深圳首条无人机低空快递物流航路开通,首条琼粤跨省通航货运航线首飞成功。
“云上智城”建设快马加鞭,全新成立云上智城建设管理局,瞄准建设成为全国首个全市统一、面向未来产业、赋能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
耕耘有时,丰收有时。抬望眼,特区的热土上,金灿灿的收成上,写满了耕作之辛、丰收之喜、拼搏之荣光,也昭示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市委九届八次全会强调,要突出健全实施“百千万工程”体制机制,努力构建城市创新发展格局。聚焦优化提升城乡协调发展格局,完善县域产业发展动力机制,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强化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
踏上新征程,珠海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为全国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金秋九月,秋分时节。22日上午,珠海市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珠海高新区淇澳·多巴岸营地正式启动。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丰收节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推动,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扎实稳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作出部署,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办好丰收节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活动以“学用‘千万工程’ 礼赞丰收中国”为主题,由珠海市农业农村局、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珠海高新区综合治理局、珠海高新区党群工作部承办,唐家湾镇政府协办,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全方位讲好珠海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立体化展示珠海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成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阶段性成效,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是时间的力量,更是奋斗的意义。丰收节是农民齐聚庆丰收的联欢会,也是全民参与享丰收的嘉年华,既呈现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丰收景象,又彰显新时代蓬勃向上的精气神。
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着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乡村风貌提升到纵深布局“海洋牧场”、实施最美海岛建设……珠海把实施“百千万工程”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总抓手,奋力擘画“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的发展新画卷,为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提供强大动力!
加力提速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
为了让农民群众享受节日喜悦、获得实在收获,今年,广东将围绕“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主题,汇聚全省21个地级市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过去一年来,珠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珠海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3”思路举措,坚定不移推进“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速构建,乡村休闲旅游串珠成链,美丽海岛、海洋牧场生机勃勃,村容村貌、文明治理日日迭新,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焕发新气象。
今年上半年,聚焦“重点在西部、特色在海岛、着力点在镇村”,珠海推动全国首部乡村风貌提升专项立法、斗门福安村村民公寓首期项目封顶等十大重点项目落地,“百千万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场从环境到生产,再到生活、生态的深层次变革持续推进,为特区热土镌刻下焕新印记:
放眼珠海高新区,一家家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引导,蹄疾步稳向规模化、品牌化、科技化方向跃升;
走进平沙镇各大果园农庄,色泽鲜艳的水果挂满枝头,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装车,准备运往湾区各大市场;
从万山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上空俯瞰,湛蓝的海面上深水网箱整齐排列,活蹦乱跳的鱼群被陆续打捞上岸……
2023年,珠海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8.1亿元,同比增长15.3%,有2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0万元。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产值63.29亿元,同比增长4.1%。“2024镇域经济500强”榜单中,珠海共有10镇上榜,3镇进入前100强。
丰收的中国、希望的田野、奋斗的珠海,在南海之滨交汇成最动人的诗篇!
产业富农
造富一方农民,成就一方经济。“一条鱼”能够激活“百千万工程”一池春水,一道道“非遗美食”也能带来产业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珠海坚持产业富农,一批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白蕉海鲈、金湾黄立鱼、斗门荔枝、乾务鳗鱼等高附加值农特产品强势出圈,横山鸭扎包、唐家湾茶果、大赤坎叉烧等“非遗美食”广受欢迎。
竞逐新赛道,珠海抢“鲜”布局,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今年,我市成功申报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海洋渔业省级产业园,全面实现涉农区“一区一园”乡村产业布局。为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台《珠海市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措施(试行)》,新评定1家国家产业化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4家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推荐7家企业申报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珠海海发蓝色种业产业园”等3个项目被评为2024年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重点项目。
围绕做强做优珠字号“土特产”这篇文章,珠海打出“组合拳”。加快建设国家级金鲳鱼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斗门鳗鱼成功入选2024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总投资15亿元的中国(珠海)白蕉海鲈产业中心动工建设,白蕉海鲈精深加工率从不足20%增长至超过30%;“珠海年鱼”品牌走向澳门、青岛、武汉、沈阳、哈尔滨等地,2024年春节期间销售超过5000万元。
“饭碗”端得更稳,成色更足。珠海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印发实施《关于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暂行)》,高位推动高标农田建设,举办2024年珠海市春耕暨田长制工作部署现场会,对春季及全年粮食生产进行部署。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四个抓手’全力推进良田建设和耕地质量提升”入选农业农村部“我帮农民建良田”实践活动优秀案例。全面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修订实施《珠海市“菜篮子”建设实施细则》,明确继续加大对“菜篮子”生产稳供基地扶持力度,在省“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中连续三次考核优秀,获全省通报表扬。
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互联网铺在“田埂上”,无人机变身“新农具”,直播带货进了“田间地头”,预制菜产业筑起“灯塔园区”,万顷碧波打造“蓝色粮仓”,粤西水果源源不断地走上了“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这其中,有从无到有的创举,更有百尺竿头的进步,呈现出“百千万工程”多层次、多维度的景深。
向海而强
珠海是百岛之市,海域面积广,大小海岛达262个。深化“耕海牧渔”,建设和美海岛,大力做好海洋特色文章,是珠海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应有之义。
新设立珠海市海洋发展局、优化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管理体制机制、组建省内第一家地级市海洋集团……珠海以“三海联动”新格局,打造珠海高质量发展的蓝色新引擎。
“格盛1号”海洋牧场养殖平台建成实现产业化运营,“珠海琴”“伶仃牧场1、2、3号”和“九洲一号”等智能养殖装备加快建设,将加快实现海洋牧场“珠海建模、全国推广”,通过创新应用场景加快发展珠海现代化海洋牧场新质生产力。
今年7月,全国首条海岛公共物流无人机配送航线首飞成功——该航线的开通打破传统物流的时空限制,极大地缩短桂山岛等珠海海岛与珠海市区的物流距离。自此,鲜活海鲜只需半小时便可“飞”到市区,让广大市民享受到活蹦乱跳的新鲜海产品。
如今,珠海正在高质量建设外伶仃、万山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打造全省首个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库,成功创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上半年全市海域养殖产量约1万吨、同比增长56%,预计2024年实现深海养殖水体、产量、产值“三个倍增”。
与此同时,我市也成立了“百千万工程”海岛新样板建设工作专班,重点支持桂山岛实施最美海岛建设行动,出台海岛民宿管理办法,创新推行驻岛规划师制度,海岛闲置物业盘活工程、绿美景观提升工程、民居屋顶“平改坡”等项目加快推进。
在海岛民生保障方面,万山区加大力度推动陆岛统筹发展,其中推动珠海供电局接管担杆镇供电服务,实现用电“陆岛同价”,预计每年可为海岛居民和商户节约电费2200万元。此外,担杆“零碳岛”新能源示范项目也已建成使用。
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要聚焦优化陆海统筹发展格局,完善促进海洋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全面推进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和省级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加快实施最美海岛建设行动。
紧扣“百千万工程”的部署要求,珠海将不断丰富民宿、海钓等海洋旅游新业态,加快打造深远海养殖平台、渔业种质资源库、冷链仓储等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培育海洋装备制造、低空经济、锚地经济等海岛新质生产力,不断开创海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改革促兴
今年7月,珠海市斗门区“福安·幸福里”村民公寓首期封顶暨二期集中签约仪式在莲洲镇福安村举行,标志着这一国家级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项目,迎来里程碑时刻。
试点改革在探索中创新。今年以来,珠海持续完善市区镇村四级指挥网络,制定出台“1+1+4+11”系列文件和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奖补办法等41份配套政策,不仅在全省率先探索资格权跨村、积分制管理、安居金融等保障新机制,也加快建立起改革创新项目库(66个项目)和典型培育项目库(92个项目),推动低空经济、数据标准化、海钓管理等领域立法,探索发展“隔墙售电”模式、打造“港澳集成式服务”等一批原创性开拓性改革项目。
喜庆丰收、乐享丰收,不仅是农产品的丰收,还有宜居的生活环境、丰富的乡村文化、留得住的乡情。
南屏镇北山村,是一个拥有780多年历史、108栋古建筑的文化名村,近年来致力于通过提炼自身历史文化元素,将古建活化和文化包装相结合,立足“文-旅-城-人-产”的发展新思路,“以文促旅”“以旅引人”“以人促产”,成功实现从百年古村向一座海内外知名的“国际村”的蝶变。
据统计,如今的北山村每日客流量超2万人次,年客流量超500万人次,其中,港澳游客占比30%,青年群体占比80%,成为了珠海独树一帜的人文与商业互促并进的小微经济中心和旅游打卡点。
补齐短板,焕发新颜。通过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如今全市94%村庄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100%村庄达到省定干净整洁村标准。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西部地区新增首个三甲综合医院遵医五院,新增47家医疗机构,全市镇街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97%农村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基本标准。
各美其美,百花齐放。从三板水乡到平塘游船,从果园田园,到海岛海滩,珠海引人入胜的乡村自然环境,塑造了和美乡村的独特气质,也为人们带来了沉浸式体验生态农业的空间,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各地游客慕名而来。斗门莲洲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入选2024年农业农村部春季乡村旅游路线。
绿美乡村,生机无限。珠海创新实施绿美乡村绿植管养巡查,提高乡村绿美质效。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地区共植树近20万株,完成率超过150%,首轮完成166个村居近17万株新植绿化苗木巡查。
今年6月1日起,《珠海经济特区乡村风貌提升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珠海市专门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制定的首部法规,也是国内首部就乡村风貌提升作专项立法的地方性法规。
希望的种子正在发芽,美丽乡村把“诗与远方”带到身边,也把好日子带到眼前。
积厚成势
生机盎然的绿色景观、设计精巧的空间布局、蜿蜒伸展的休闲步道、古镇新韵的有机融合……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在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一场以“小”为切入点的美丽蜕变正悄然发生。
唐家湾镇锚定美丽示范圩镇建设目标,通过实施一系列小型民生工程和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着力提升人居环境,充分活化利用历史文化名镇等优势资源,进一步擦亮唐家湾宜居宜业宜乐宜游新名片。
广大父老乡亲有钱挣、得实惠,强县带镇促村的成效看得见、摸得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美丽图景在珠海可感知、有共鸣——
珠海出台典型镇村培育支持措施,细化10项措施43条举措,推动首批4镇50村出台“一镇一方案”“一村一策”;对全市39条传统古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分阶段分片式修复活用古建筑、旧民居超100座;分两批共完成41条村的村庄规划优化提升编制工作;加快推进金湾特色水乡等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斗门“黄杨宋莲”乡村振兴示范带内实现8个市级样板村和3个区级样板村连片风貌提升。
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珠海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
实施“项目攻坚年”和“企业服务年”行动,上半年西部地区签约重点产业项目79个,协议投资总额占全市七成以上,今年首个百亿级产业立柱项目奕斯伟半导体落户金湾。
着力打造“天空之城”,出台《珠海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珠海、深圳首条无人机低空快递物流航路开通,首条琼粤跨省通航货运航线首飞成功。
“云上智城”建设快马加鞭,全新成立云上智城建设管理局,瞄准建设成为全国首个全市统一、面向未来产业、赋能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
耕耘有时,丰收有时。抬望眼,特区的热土上,金灿灿的收成上,写满了耕作之辛、丰收之喜、拼搏之荣光,也昭示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市委九届八次全会强调,要突出健全实施“百千万工程”体制机制,努力构建城市创新发展格局。聚焦优化提升城乡协调发展格局,完善县域产业发展动力机制,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强化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
踏上新征程,珠海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为全国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