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民生新图景!珠海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中秋假期,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迎来人流车流“双高峰”,在“双向奔赴”之间寻求新机遇;桂山岛上,闲置民房“摇身一变”成为中高端民宿,渔民巧借海岛资源,盘活致富之路……在伶仃洋畔、港珠澳大桥之上、5.0产业新空间里,处处可见珠海“百千万工程”的奋进之姿。

近年来,珠海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3”思路举措,聚焦重点在西部、特色在海岛、着力点在镇村,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加力提速、加压奋进,“百千万工程”美好图景在珠海徐徐展开。

创新机制,全面动员各方力量

秋日阳光下,金海公路大桥犹如一条梦幻之路,连接珠海东西部城区,延伸至蔚蓝天际。

金海公路大桥。图片来自金湾融媒

今年2月3日,金海公路大桥正式通车,是国内首座公铁同层跨海大桥,也是2024年上半年珠海市“百千万工程”见典型、出实效十大重点项目之一。

首条跨海跨城电动空中航线首飞成功、现代化海洋牧场装备“格盛1号”交付投产……今年以来,珠海以“头号工程”的势头和力度,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推进各项工作,遴选出的十大重点项目无一不关照珠海民生、心系珠海人民。

全球首条跨海跨城eVTOL航线公开首飞。珠海往返深圳,单程仅需20分钟。

近年来,珠海突出市级强统筹、区级主作战、镇级抓施工、乡村促振兴、全域谋共富,健全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工作体系,推动“百千万工程”各项任务全链条、全要素落到实处。

制定“1+1+4+11”系列文件,出台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奖补办法、镇村“三线”治理工作方案等42份配套文件。完善“百千万工程”信息综合平台地市标准版,实现“无人机”全市24个镇街全覆盖。

开展“特区改革创新我先行”行动,建立改革创新项目库和典型培育项目库,推动低空经济、数据标准化、海钓管理等领域立法,探索发展“隔墙售电”模式、打造“港澳集成式服务”等一批原创性开拓性改革项目。

出台典型镇村培育支持措施,细化10项措施43条举措,推动首批4镇50村出台“一镇一方案”“一村一策”。“2024镇域经济500强”中珠海10镇上榜,3镇进入前100强,斗门“黄杨宋莲”入选全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

珠海全面动员各方力量,推动“百千万工程” 往实里走、往深里走。

在全省率先建立组团式帮扶机制,市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珠高校、科研院所等采取一对多、多对一帮扶全市122个行政村、48个涉农社区,开展帮扶项目186个,落实帮扶资金1716.2万元。

组织市各民主党派围绕“百千万工程”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开展“百会进百村”“十校联十镇”“创美庭院”巾帼行动等活动,推动61个在珠高校共建项目落地,74家建筑业企业与乡镇结对,共生成86个结对帮扶项目,帮扶金额为5176.2万元。

将“制度之异”加速转为“制度之利”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壮丽的自然风光叠加口岸交通优势,已经成为港澳青年暑期赴内地研学、拓展交流的首选通道之一。7月1日至8月29日,经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23周岁以下港澳青少年旅客数量增长尤为明显,总人数超过50万人次,同比增长56.33%。

今年3月,珠海正式出台《珠海市2024年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桥行动方案》,落实“两车北上”“经珠港飞”等创新政策促进与港澳之间人员便利往来。“早上经港珠澳大桥在珠海入境游玩,晚上到深圳吃晚饭回香港,非常便利!”香港车主黎先生称赞。

港珠澳大桥。

如何将“制度之异”加速转为“制度之利”,珠海始终在思考、一直在行动。

全面加快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丰富完善粤港澳物流园、高栏港综合保税区等大桥延长线节点物流功能,上半年经大桥口岸进出口货值同比增长16.4%。

聚力建设广珠澳科创走廊,制定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有关措施,出台广泛动员港澳台侨力量参与“百千万工程”工作方案,打造港澳青年“1元创业空间”,累计引进培育港澳创业项目72个。

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珠海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

实施“项目攻坚年”和“企业服务年”行动,上半年西部地区签约重点产业项目79个,协议投资总额占全市七成以上,今年首个百亿级产业立柱项目奕斯伟半导体落户金湾。

着力打造“天空之城”,出台《珠海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珠海、深圳首条无人机低空快递物流航路开通,首条琼粤跨省通航货运航线首飞成功。

珠海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云上智城”这一理念。当前,“云上智城”建设快马加鞭,全新成立云上智城建设管理局,瞄准建设成为全国首个全市统一、面向未来产业、赋能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

向海图强,兴村富民

“以前我家一个月的电费最多要到1900多元,‘陆岛同价’后,这个月的电费降到了300多元!”自今年6月30日起,担杆镇居民用电实现“陆岛同价”。海岛居民和商户终于不用再为电费“斤斤计较”。

向海图强,瞄准打造“百千万工程”海岛新样板,珠海用心用情做好海洋文章。

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省委工作要求,把抓好海洋经济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单独成立市海洋发展局,组建省内第一家地级市海洋集团,优化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管理体制机制,形成“三海联动”的新格局。

格盛1号。

今年6月,珠海首台正式产业化运营的现代化海洋牧场装备——“格盛1号”养殖平台顺利交付投产,通过创新应用场景加快发展珠海现代化海洋牧场新质生产力。今年底“珠海琴”“九洲一号”等智能养殖平台将陆续建成投产,加快实现海洋牧场“珠海建模、全国推广”。

据统计,上半年全市海域养殖产量约1万吨、同比增长56%,预计2024年实现深海养殖水体、产量、产值“三个倍增”。

渔民把鱼从网箱中转移至鱼运船,送到香港出售。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斗门区迎来了94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大学生走出象牙塔,书本里的知识接了地气:斑驳的墙面在大学生们的奇思妙想下成了“网红打卡点”;尘封已久的村志,在充分调研挖掘后,变成了跃动网络的“活”村史……他们把论文写在珠海斗门大地上,以青春助力“百千万工程”。

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珠海城乡融合跑出加速度。

在全国首创乡村风貌提升专项立法,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并通过大力实施古村古宅风貌提升和保护利用行动,对全市39条传统古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分阶段分片式修复活用古建筑、旧民居超100座。

珠海成功申报万山海洋渔业省级产业园,斗门预制菜产业园入选全国百强榜,斗门鳗鱼成功入选2024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总投资15亿元的中国(珠海)白蕉海鲈产业中心动工建设,春节期间“珠海年鱼”产品销售超5000万元。

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预计到今年年底,珠海全市累计建成中小学(幼儿园)项目118个,新增公办学位10.4万个;西部地区新增首个三甲综合医院遵医五院,新增47家医疗机构,全市镇街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97%农村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基本标准。

文字:廖明山 图片:李建束 朱习 编辑:古春婷 庞晓丹 责任编辑:赵思华 帅云
绘就民生新图景!珠海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观海融媒 2024-09-19 13:53

中秋假期,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迎来人流车流“双高峰”,在“双向奔赴”之间寻求新机遇;桂山岛上,闲置民房“摇身一变”成为中高端民宿,渔民巧借海岛资源,盘活致富之路……在伶仃洋畔、港珠澳大桥之上、5.0产业新空间里,处处可见珠海“百千万工程”的奋进之姿。

近年来,珠海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3”思路举措,聚焦重点在西部、特色在海岛、着力点在镇村,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加力提速、加压奋进,“百千万工程”美好图景在珠海徐徐展开。

创新机制,全面动员各方力量

秋日阳光下,金海公路大桥犹如一条梦幻之路,连接珠海东西部城区,延伸至蔚蓝天际。

金海公路大桥。图片来自金湾融媒

今年2月3日,金海公路大桥正式通车,是国内首座公铁同层跨海大桥,也是2024年上半年珠海市“百千万工程”见典型、出实效十大重点项目之一。

首条跨海跨城电动空中航线首飞成功、现代化海洋牧场装备“格盛1号”交付投产……今年以来,珠海以“头号工程”的势头和力度,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推进各项工作,遴选出的十大重点项目无一不关照珠海民生、心系珠海人民。

全球首条跨海跨城eVTOL航线公开首飞。珠海往返深圳,单程仅需20分钟。

近年来,珠海突出市级强统筹、区级主作战、镇级抓施工、乡村促振兴、全域谋共富,健全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工作体系,推动“百千万工程”各项任务全链条、全要素落到实处。

制定“1+1+4+11”系列文件,出台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奖补办法、镇村“三线”治理工作方案等42份配套文件。完善“百千万工程”信息综合平台地市标准版,实现“无人机”全市24个镇街全覆盖。

开展“特区改革创新我先行”行动,建立改革创新项目库和典型培育项目库,推动低空经济、数据标准化、海钓管理等领域立法,探索发展“隔墙售电”模式、打造“港澳集成式服务”等一批原创性开拓性改革项目。

出台典型镇村培育支持措施,细化10项措施43条举措,推动首批4镇50村出台“一镇一方案”“一村一策”。“2024镇域经济500强”中珠海10镇上榜,3镇进入前100强,斗门“黄杨宋莲”入选全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

珠海全面动员各方力量,推动“百千万工程” 往实里走、往深里走。

在全省率先建立组团式帮扶机制,市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珠高校、科研院所等采取一对多、多对一帮扶全市122个行政村、48个涉农社区,开展帮扶项目186个,落实帮扶资金1716.2万元。

组织市各民主党派围绕“百千万工程”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开展“百会进百村”“十校联十镇”“创美庭院”巾帼行动等活动,推动61个在珠高校共建项目落地,74家建筑业企业与乡镇结对,共生成86个结对帮扶项目,帮扶金额为5176.2万元。

将“制度之异”加速转为“制度之利”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壮丽的自然风光叠加口岸交通优势,已经成为港澳青年暑期赴内地研学、拓展交流的首选通道之一。7月1日至8月29日,经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23周岁以下港澳青少年旅客数量增长尤为明显,总人数超过50万人次,同比增长56.33%。

今年3月,珠海正式出台《珠海市2024年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桥行动方案》,落实“两车北上”“经珠港飞”等创新政策促进与港澳之间人员便利往来。“早上经港珠澳大桥在珠海入境游玩,晚上到深圳吃晚饭回香港,非常便利!”香港车主黎先生称赞。

港珠澳大桥。

如何将“制度之异”加速转为“制度之利”,珠海始终在思考、一直在行动。

全面加快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丰富完善粤港澳物流园、高栏港综合保税区等大桥延长线节点物流功能,上半年经大桥口岸进出口货值同比增长16.4%。

聚力建设广珠澳科创走廊,制定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有关措施,出台广泛动员港澳台侨力量参与“百千万工程”工作方案,打造港澳青年“1元创业空间”,累计引进培育港澳创业项目72个。

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珠海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

实施“项目攻坚年”和“企业服务年”行动,上半年西部地区签约重点产业项目79个,协议投资总额占全市七成以上,今年首个百亿级产业立柱项目奕斯伟半导体落户金湾。

着力打造“天空之城”,出台《珠海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珠海、深圳首条无人机低空快递物流航路开通,首条琼粤跨省通航货运航线首飞成功。

珠海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云上智城”这一理念。当前,“云上智城”建设快马加鞭,全新成立云上智城建设管理局,瞄准建设成为全国首个全市统一、面向未来产业、赋能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

向海图强,兴村富民

“以前我家一个月的电费最多要到1900多元,‘陆岛同价’后,这个月的电费降到了300多元!”自今年6月30日起,担杆镇居民用电实现“陆岛同价”。海岛居民和商户终于不用再为电费“斤斤计较”。

向海图强,瞄准打造“百千万工程”海岛新样板,珠海用心用情做好海洋文章。

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省委工作要求,把抓好海洋经济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单独成立市海洋发展局,组建省内第一家地级市海洋集团,优化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管理体制机制,形成“三海联动”的新格局。

格盛1号。

今年6月,珠海首台正式产业化运营的现代化海洋牧场装备——“格盛1号”养殖平台顺利交付投产,通过创新应用场景加快发展珠海现代化海洋牧场新质生产力。今年底“珠海琴”“九洲一号”等智能养殖平台将陆续建成投产,加快实现海洋牧场“珠海建模、全国推广”。

据统计,上半年全市海域养殖产量约1万吨、同比增长56%,预计2024年实现深海养殖水体、产量、产值“三个倍增”。

渔民把鱼从网箱中转移至鱼运船,送到香港出售。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斗门区迎来了94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大学生走出象牙塔,书本里的知识接了地气:斑驳的墙面在大学生们的奇思妙想下成了“网红打卡点”;尘封已久的村志,在充分调研挖掘后,变成了跃动网络的“活”村史……他们把论文写在珠海斗门大地上,以青春助力“百千万工程”。

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珠海城乡融合跑出加速度。

在全国首创乡村风貌提升专项立法,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并通过大力实施古村古宅风貌提升和保护利用行动,对全市39条传统古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分阶段分片式修复活用古建筑、旧民居超100座。

珠海成功申报万山海洋渔业省级产业园,斗门预制菜产业园入选全国百强榜,斗门鳗鱼成功入选2024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总投资15亿元的中国(珠海)白蕉海鲈产业中心动工建设,春节期间“珠海年鱼”产品销售超5000万元。

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预计到今年年底,珠海全市累计建成中小学(幼儿园)项目118个,新增公办学位10.4万个;西部地区新增首个三甲综合医院遵医五院,新增47家医疗机构,全市镇街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97%农村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基本标准。

文字:廖明山 图片:李建束 朱习 编辑:古春婷 庞晓丹 责任编辑:赵思华 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