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关键要素,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驶入发展快车道的珠海市金湾区,在城乡融合日渐提速、产业体量迅速扩大的当下,该如何利用好基层治理的“抓手”,为城市、产业、民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2024年以来,金湾区以综合网格平台、创新机制和品牌创建为切入点,多元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着力推动构建具有金湾特色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深入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推动织密基层平安网络,夯实治理基本盘。
综治中心为枢纽
推进调解工作一体化
纲举目张,制度先行。在建设“大调解”工作格局中,金湾区将制度保障摆在首位。根据印发的《珠海市金湾区“1+3+N”大调解工作方案》,金湾区已成立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对全区大调解工作进行协调、指导、督办、考评。
在此基础上,金湾区以综治中心为载体,充分发挥治理中枢作用,从健全体制机制、夯实工作平台、整合调解力量、强化信息支撑、突出排查预警、注重联调联处、打造调解品牌、加强宣传推广等8个方面,全面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完善多种调解力量衔接联动机制,带来了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
其中,金湾区大力推进综治中心建设,将各镇原有的信访接待大厅、劳动争议调解大厅、司法接待大厅合并为群众接待大厅,减少调解的沟通成本与时间成本,逐步构建起“一个窗口‘把准脉’、一张长桌‘诊对症’、一支队伍‘除病根’”的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工作路径,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赋能基层治理,提升管理效率。
同时,综治中心建立矛盾纠纷解决制度,把综合网格员排查发现、群众热线来电的多类信息进行全面汇总,及时找出社会治理的难点、堵点、盲点、痛点,及时研究制定化解方案和措施。
通过全面压实各入驻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化解责任,有效解决了基层工作队伍权责不匹配、资源不充分、信息不对称、能力不到位等治理难题,区镇一体化调解治理格局初步形成,成为“大调解”工作体系的制度基础。
创新机制为引领
推进调解手段多元化
制度引领,多措并举。在建设“大调解”工作格局中,金湾区统筹各方力量“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切实发挥好行政调解力量、社会专业力量、社会调解力量的作用,完善“多元化解机制”,形成基层治理合力。
在警调联动方面,各公安分局加强派出所纠纷调解室建设,强化派出所与镇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室的衔接联动,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让百姓更安心。
此外,金湾区检察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安排检察室进驻镇综治中心办公,积极延伸检察监督触角,将检察职能融入社会治理,打造检察履职前沿阵地。其中,多次开展普法宣传和“检察官在身边”公开听证活动,将“最后一公里”打通为“零距离”,以实际行动践行检护民生。
金湾区人民法院“轮驻”下沉审判力量至镇综治中心,分别由民事审判庭、人民法庭、立案庭的审判团队每周固定时间“轮驻”综治中心,加强与综治中心沟通,整合调解资源,推进诉源治理和访源治理。充分依托综治中心开展类案普法、类案治理等,取得良好成效。
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联动方面,金湾区积极落实“珠联必和”大调解工作机制要求,金湾区司法局与区法院、区信访局、综治中心、公安派出所建立矛盾纠纷联动调解机制,设立调解工作室或人民调解窗口,形成“诉调、访调、警调对接”的调解网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效联动。今年以来,各调解室共受理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41宗。
与此同时,金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立三方联调中心,探索将大劳动关系纠纷调解案件纳入中心统一汇总、派单、管理。积极推进诉调衔接机制,调解工作由缺少有力约束的“接案-调解-落实难”旧模式,转变为“接案-调解-仲裁审查确认或司法确认-执行(强制)”闭环新模式。
品牌创建为抓手
推进调解方式特色化
打造品牌,延续影响。在建设“大调解”工作格局中,金湾区致力打造具有金湾特色的治理新品牌、新模式,以此探索一套符合自身发展情况的新“章法”。今年以来,共调处2560余宗纠纷,化解率达96%以上,全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基层社会治理成效明显。在此期间,一批亮点基层品牌相继涌现。
其中,三灶镇在全国首创“联处最前线、民情一线牵”社会治理品牌。成立三灶镇基层矛盾纠纷联动处置中心并进行实体化运作,坚持“打破部门界限、整合政府资源,对外一起接单、线下一窗受理”原则,实现矛盾纠纷联处“家门口”服务、“全程式”跟踪、“一体化”联处闭环运作,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同时,还探索构建“法治+综治+警治”多元调解化解服务平台,变单一部门小调解为多部门联合大调解。
红旗镇创新打造的“网格民生热线+调解”模式,已经成为金湾区基层治理的一个“智慧样板”——今年以来,红旗镇综合指挥中心共办理12345政务热线工单1900余件、“7712580”网格民生热线来电1500余件,做到各类诉求由中心第一时间承接、网格员第一时间核查、责任单位第一时间处置,为靠前化解风险提供有力支撑。在此基础上,红旗镇打造本地特色“言和人民调解工作室”,参与调解网格民生热线中的重点难点纠纷等,逐步形成具有红旗特色的矛盾纠纷化解模式。
南水镇成立“三好促和”调解工作室,为片区企业、务工人员和居民提供矛盾调解、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便民服务,特别是针对区域内劳动纠纷较多的情况,创新提出调解化解在前,法律援助在后衔接,一站式解决劳动争议的调处模式,在全市率先构建“‘行业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多元调解+法律援助”一站式解决劳资纠纷的“3+1”工作机制。
平沙镇做强“三所联调”品牌(“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积极发挥“小段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服务平台作用,持续完善多元矛盾化解工作机制,根据矛盾纠纷调处的特点,吸纳专业律师进驻调解室提供专业法律意见,进一步提升了调解成功率,有力化解基层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矛盾纠纷问题。
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关键要素,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驶入发展快车道的珠海市金湾区,在城乡融合日渐提速、产业体量迅速扩大的当下,该如何利用好基层治理的“抓手”,为城市、产业、民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2024年以来,金湾区以综合网格平台、创新机制和品牌创建为切入点,多元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着力推动构建具有金湾特色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深入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推动织密基层平安网络,夯实治理基本盘。
综治中心为枢纽
推进调解工作一体化
纲举目张,制度先行。在建设“大调解”工作格局中,金湾区将制度保障摆在首位。根据印发的《珠海市金湾区“1+3+N”大调解工作方案》,金湾区已成立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对全区大调解工作进行协调、指导、督办、考评。
在此基础上,金湾区以综治中心为载体,充分发挥治理中枢作用,从健全体制机制、夯实工作平台、整合调解力量、强化信息支撑、突出排查预警、注重联调联处、打造调解品牌、加强宣传推广等8个方面,全面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完善多种调解力量衔接联动机制,带来了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
其中,金湾区大力推进综治中心建设,将各镇原有的信访接待大厅、劳动争议调解大厅、司法接待大厅合并为群众接待大厅,减少调解的沟通成本与时间成本,逐步构建起“一个窗口‘把准脉’、一张长桌‘诊对症’、一支队伍‘除病根’”的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工作路径,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赋能基层治理,提升管理效率。
同时,综治中心建立矛盾纠纷解决制度,把综合网格员排查发现、群众热线来电的多类信息进行全面汇总,及时找出社会治理的难点、堵点、盲点、痛点,及时研究制定化解方案和措施。
通过全面压实各入驻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化解责任,有效解决了基层工作队伍权责不匹配、资源不充分、信息不对称、能力不到位等治理难题,区镇一体化调解治理格局初步形成,成为“大调解”工作体系的制度基础。
创新机制为引领
推进调解手段多元化
制度引领,多措并举。在建设“大调解”工作格局中,金湾区统筹各方力量“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切实发挥好行政调解力量、社会专业力量、社会调解力量的作用,完善“多元化解机制”,形成基层治理合力。
在警调联动方面,各公安分局加强派出所纠纷调解室建设,强化派出所与镇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室的衔接联动,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让百姓更安心。
此外,金湾区检察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安排检察室进驻镇综治中心办公,积极延伸检察监督触角,将检察职能融入社会治理,打造检察履职前沿阵地。其中,多次开展普法宣传和“检察官在身边”公开听证活动,将“最后一公里”打通为“零距离”,以实际行动践行检护民生。
金湾区人民法院“轮驻”下沉审判力量至镇综治中心,分别由民事审判庭、人民法庭、立案庭的审判团队每周固定时间“轮驻”综治中心,加强与综治中心沟通,整合调解资源,推进诉源治理和访源治理。充分依托综治中心开展类案普法、类案治理等,取得良好成效。
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联动方面,金湾区积极落实“珠联必和”大调解工作机制要求,金湾区司法局与区法院、区信访局、综治中心、公安派出所建立矛盾纠纷联动调解机制,设立调解工作室或人民调解窗口,形成“诉调、访调、警调对接”的调解网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效联动。今年以来,各调解室共受理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41宗。
与此同时,金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立三方联调中心,探索将大劳动关系纠纷调解案件纳入中心统一汇总、派单、管理。积极推进诉调衔接机制,调解工作由缺少有力约束的“接案-调解-落实难”旧模式,转变为“接案-调解-仲裁审查确认或司法确认-执行(强制)”闭环新模式。
品牌创建为抓手
推进调解方式特色化
打造品牌,延续影响。在建设“大调解”工作格局中,金湾区致力打造具有金湾特色的治理新品牌、新模式,以此探索一套符合自身发展情况的新“章法”。今年以来,共调处2560余宗纠纷,化解率达96%以上,全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基层社会治理成效明显。在此期间,一批亮点基层品牌相继涌现。
其中,三灶镇在全国首创“联处最前线、民情一线牵”社会治理品牌。成立三灶镇基层矛盾纠纷联动处置中心并进行实体化运作,坚持“打破部门界限、整合政府资源,对外一起接单、线下一窗受理”原则,实现矛盾纠纷联处“家门口”服务、“全程式”跟踪、“一体化”联处闭环运作,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同时,还探索构建“法治+综治+警治”多元调解化解服务平台,变单一部门小调解为多部门联合大调解。
红旗镇创新打造的“网格民生热线+调解”模式,已经成为金湾区基层治理的一个“智慧样板”——今年以来,红旗镇综合指挥中心共办理12345政务热线工单1900余件、“7712580”网格民生热线来电1500余件,做到各类诉求由中心第一时间承接、网格员第一时间核查、责任单位第一时间处置,为靠前化解风险提供有力支撑。在此基础上,红旗镇打造本地特色“言和人民调解工作室”,参与调解网格民生热线中的重点难点纠纷等,逐步形成具有红旗特色的矛盾纠纷化解模式。
南水镇成立“三好促和”调解工作室,为片区企业、务工人员和居民提供矛盾调解、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便民服务,特别是针对区域内劳动纠纷较多的情况,创新提出调解化解在前,法律援助在后衔接,一站式解决劳动争议的调处模式,在全市率先构建“‘行业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多元调解+法律援助”一站式解决劳资纠纷的“3+1”工作机制。
平沙镇做强“三所联调”品牌(“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积极发挥“小段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服务平台作用,持续完善多元矛盾化解工作机制,根据矛盾纠纷调处的特点,吸纳专业律师进驻调解室提供专业法律意见,进一步提升了调解成功率,有力化解基层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矛盾纠纷问题。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