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结束的巴黎奥运会在网络空间创下了一个新纪录——全球互联网流媒体观看量超过了过去两届奥运会的总和。“中国选手靠谱且松弛,爱了爱了”“看了很多遍国旗在赛场升起的画面,但每次看还是激动得想落泪”……网络空间赋予了奥林匹克运动更生动、多元、精彩的时代表达。
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已经融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把网络空间塑造成凝心聚力、引领风尚、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新空间,成为新的时代课题。
“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文明建设,要求“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引领和推动我国网络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如何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在信息化、智能化浪潮中书写网络文明新篇章?《时政微观察》为你解读。
正能量是总要求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建设网络良好生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顺应信息时代潮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亿万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我国深化网络生态治理,弘扬新风正气,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
加强网络空间思想引领——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推动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紧密结合,积极探索网络育人新路径等。
加强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各地各部门广泛开展劳动模范、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网络宣传,深入实施网络公益工程,健全网络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网络文明环境逐渐形成。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占据网上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全社会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氛围日渐浓厚。
管得住是硬道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亿万中国网民在网络空间记录生活、展示技艺、分享经验。海量的信息内容、丰富的文化生态,在满足不同年龄段网民多元多样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素养、心理认知和行为规范。
网络文明越来越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以及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上思想活跃、观念碰撞,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日新月异,我们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对于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制定网络安全标准,明确保护对象、保护层级、保护措施。哪些方面要重兵把守、严防死守,哪些方面由地方政府保障、适度防范,哪些方面由市场力量防护,都要有本清清楚楚的账。”“要以技术对技术,以技术管技术,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面对一些网上乱象,各部门合力铸就“铁拳”。国家网信办先后开展40余项专项行动,围绕个人信息保护、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持续发力;市场监管总局出台相关规定,大力整治“霸王条款”、明令禁止“自动续费陷阱”等违法行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是重要内容之一。
8月1日,《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针对网络暴力信息治理的专门规章。《规定》的出台对于净化网络空间、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诚信、尊法、理性,政府、企业、网民等多元主体协同发力,网络空间正成为有价值认同、有人文关怀、有情感归属的美好精神家园。
用得好是真本事
互联网具有强虚拟性、强技术性、强交互性、强渗透性、强覆盖性等特点,治理得好,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增添强大引擎;治理不好,网络空间就可能沦为舆论漩涡,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负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互联网这一关必须要过。”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给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新机遇、新动能,增添了新活力。
近年来,我国大力加强网络空间文化培育——一批唱响时代主旋律、展示中华文化审美内涵的优秀文艺作品,通过网络的二次传播,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有效提振民族精气神;云逛博物馆、云音乐会、云展览、云旅游、云观影等线上文化消费新场景、新模式不断丰富,数字文化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一场场对传统戏曲的新颖编排等在网上 “出圈”,激活中华文化的“一池春水”,让网民在交互体验中感悟网络正能量的底色与力量。
《中国网络文明发展报告2023》显示,我国网络空间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网络文化精品持续涌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异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
此外,对于“用好”互联网来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触达范围广、互动性强的特点,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感染力。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涵盖互联网领导管理、正能量传播、社会协同治理、网络法治、技术治网等方面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实现互联网由“管”到“治”的根本转变。
8月28日至29日,以“弘扬时代精神 共建网络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将在四川成都举办。大会将举办开幕式及主论坛、11场分论坛和“让科技之光点亮网络文明”网络互动引导活动,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共筑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新时代以来,网络文明建设被摆在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网络文明建设顶层设计逐步完善,网络空间文化培育创新开展、道德建设蔚然成风、行为规范更加完善、生态治理有力有效……网络文明犹如缕缕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为同心共筑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不久前结束的巴黎奥运会在网络空间创下了一个新纪录——全球互联网流媒体观看量超过了过去两届奥运会的总和。“中国选手靠谱且松弛,爱了爱了”“看了很多遍国旗在赛场升起的画面,但每次看还是激动得想落泪”……网络空间赋予了奥林匹克运动更生动、多元、精彩的时代表达。
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已经融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把网络空间塑造成凝心聚力、引领风尚、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新空间,成为新的时代课题。
“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文明建设,要求“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引领和推动我国网络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如何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在信息化、智能化浪潮中书写网络文明新篇章?《时政微观察》为你解读。
正能量是总要求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建设网络良好生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顺应信息时代潮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亿万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我国深化网络生态治理,弘扬新风正气,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
加强网络空间思想引领——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推动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紧密结合,积极探索网络育人新路径等。
加强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各地各部门广泛开展劳动模范、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网络宣传,深入实施网络公益工程,健全网络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网络文明环境逐渐形成。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占据网上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全社会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氛围日渐浓厚。
管得住是硬道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亿万中国网民在网络空间记录生活、展示技艺、分享经验。海量的信息内容、丰富的文化生态,在满足不同年龄段网民多元多样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素养、心理认知和行为规范。
网络文明越来越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以及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上思想活跃、观念碰撞,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日新月异,我们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对于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制定网络安全标准,明确保护对象、保护层级、保护措施。哪些方面要重兵把守、严防死守,哪些方面由地方政府保障、适度防范,哪些方面由市场力量防护,都要有本清清楚楚的账。”“要以技术对技术,以技术管技术,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面对一些网上乱象,各部门合力铸就“铁拳”。国家网信办先后开展40余项专项行动,围绕个人信息保护、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持续发力;市场监管总局出台相关规定,大力整治“霸王条款”、明令禁止“自动续费陷阱”等违法行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是重要内容之一。
8月1日,《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针对网络暴力信息治理的专门规章。《规定》的出台对于净化网络空间、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诚信、尊法、理性,政府、企业、网民等多元主体协同发力,网络空间正成为有价值认同、有人文关怀、有情感归属的美好精神家园。
用得好是真本事
互联网具有强虚拟性、强技术性、强交互性、强渗透性、强覆盖性等特点,治理得好,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增添强大引擎;治理不好,网络空间就可能沦为舆论漩涡,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负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互联网这一关必须要过。”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给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新机遇、新动能,增添了新活力。
近年来,我国大力加强网络空间文化培育——一批唱响时代主旋律、展示中华文化审美内涵的优秀文艺作品,通过网络的二次传播,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有效提振民族精气神;云逛博物馆、云音乐会、云展览、云旅游、云观影等线上文化消费新场景、新模式不断丰富,数字文化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一场场对传统戏曲的新颖编排等在网上 “出圈”,激活中华文化的“一池春水”,让网民在交互体验中感悟网络正能量的底色与力量。
《中国网络文明发展报告2023》显示,我国网络空间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网络文化精品持续涌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异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
此外,对于“用好”互联网来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触达范围广、互动性强的特点,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感染力。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涵盖互联网领导管理、正能量传播、社会协同治理、网络法治、技术治网等方面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实现互联网由“管”到“治”的根本转变。
8月28日至29日,以“弘扬时代精神 共建网络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将在四川成都举办。大会将举办开幕式及主论坛、11场分论坛和“让科技之光点亮网络文明”网络互动引导活动,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共筑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新时代以来,网络文明建设被摆在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网络文明建设顶层设计逐步完善,网络空间文化培育创新开展、道德建设蔚然成风、行为规范更加完善、生态治理有力有效……网络文明犹如缕缕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为同心共筑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