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家园(2024年7月7日)

木棉下,小溪旁

□蔡任栋

爷爷在家里养病那段时间变得很爱讲故事,我是他的忠实听众。爷爷每天吃完午餐,家人都会把他搀扶下床,他一路从卧室艰难地挪到客厅,最后坐在门口晒太阳。小小的我喜欢搬张塑料矮凳在爷爷旁边坐下,听他说一些有趣的事情。

一天,母亲接我回家,路上遇见隔壁老婶家的媳妇,她一上来就热情地介绍着她儿子在美术兴趣班取得的佳绩,我和母亲几乎插不上话。事实上,母亲是个要强的人,别人家的孩子能在美术兴趣班“如鱼得水”,她相信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我就这样被稀里糊涂地送进了美术兴趣班。开学第一天,老师就给我们布置了任务,她要我们去捡木棉花,在下节课带到班上做手工。

与爷爷聊天中,我自然而然地在提到了这件事,屋里的母亲也听见了,顺便抱怨了句周末还得带我去公园找木棉花。爷爷刚吃饱,还服了止痛药,精神好了许多,我这么一说,又激起他讲故事的兴致。爷爷告诉我,在他年轻时,村里的小溪旁有两棵木棉树,每年三月左右木棉花就会开放,有的飘进溪流中,有的落在树根旁的土地上——这里曾是村里的祖埔,数代先人在这里沉睡。

像是一场毫无预兆的风暴,刮走了清澈的小溪,刮走了木棉盛放时的香气,更是将祖埔“刮”成了宅基地,紧接着,数座工厂拔地而起,面对这一切,青年时期的爷爷有点不适应,但似乎也没有时间顾及这些变化。于他而言,一场更大的变故在家中悄然发生了。一天夜里,他积劳成疾的母亲离开了世间,那天晚上下着小雨。

爷爷的父亲过世得早,太奶奶一手带大爷爷在内的五个孩子。由于过度劳累,太奶奶时常偏头痛,下地干活得在头上扎一条毛巾,在小溪边洗衣服的时候才会把毛巾取下,放进溪流中搓洗。每年四月初是木棉开得最绚烂的时候,太奶奶在洗衣服时,爷爷和其他几个兄弟姐妹喜欢跟着母亲去溪边洗衣服,在母亲旁边坐成一排,脚踩溪水,抬头看,漫天是红色花朵,低头看,脚下也尽是红色花瓣。爷爷记得,有时花瓣会落在母亲头发上,她无暇扫掉,那一刻,爷爷心里觉得自己的母亲很美。

年幼的我托着下巴,安静听着爷爷讲故事,却难以想象小溪两岸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爷爷身体健康时,经常骑着他的凤凰单车,把我载在婴儿座上,在小溪旁兜风,每次走到那个木棉树下,他总会把脚撑地,眼睛望着溪流,停上一下。

听完爷爷讲的故事,我知道他喜欢在那个地方发呆的原因,他大概是想母亲了……

爷爷还是没能再次骑上他的凤凰单车。那天课上,母亲急忙接我回家,回到家的时候,家里早已围满了人,与他母亲去世那天一样,爷爷走的这天也下起大雨,送葬的队伍经过小溪旁,雨点扑打着水面,亲友们哭成一片。

后来的日子里,我没看过爷爷口中小溪旁木棉花盛开的模样,也没有机会再听爷爷讲述关于木棉花开放的故事,甚至没机会坐在爷爷的单车上看着两岸树木郁郁葱葱的景象。还记得,爷爷去世后不久,村里一个老叔就在小溪旁种下一棵木瓜树,它从幼苗慢慢茁壮,每年结出木瓜,我似乎也在一次次瓜熟蒂落的见证中慢慢成长。身体长大的同时,烦恼也在脑中增长,初中三年,焦虑与羞耻交织着袭来,像是溪流里偶尔到来的汹涌浪潮一样,冲刷了我对成人世界的憧憬。

青春的彷徨,带来方向感的迷失,那天,我和父亲一起从所在初中的政教处走出来。从政教处大门走出来的那一刻,意味着我多了一个“记过处分”的罪名。我抬头,看见走在我前面的父亲低着头没有说话。我当年就读的初中里也有一棵木棉树,刚好正对着政教处,透过父亲头上的几缕银丝,我看见木棉开得正欢,一片殷红在天空铺展。

像是小溪两旁许久没有人居住的出租屋蒙上灰尘,我的眼前似乎也被种种不切实际的欲望蒙上面纱。那时的我,心中渴望所谓的恋情与自由,校园在我心中变得恶心无比,以至于在父亲向我提及出海求学的规划时我气愤地夺门而出,在小溪旁,父子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爆发,他把为我精心准备的申请材料撕得粉碎,落在地上,就像凋败的花瓣一样。转过身,父亲率先走向回家的方向,我随后也回到了家。那天中午,父亲一如往常煮好饭菜,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我尊重你的选择。”他端着饭,只说了这一句话。

青春的懵懂过后,是对年少轻狂的痛定思痛,转眼间,曾经最抗拒的那个求学之地已成为可望不可及的地方。于是,我只有努力学习,试图以此弥补当年种种遗憾。时间消逝,努力最终有了成效,在高三那年以一份意料之中的本科录取通知书弥合了炙痛父亲心口的那道伤疤。

上大学后,我常年在省城,很少回家,于是少有机会看见家乡木棉花开的景象。今年四月,我在实习单位的作品登上一份知名度较高的报刊,我难掩兴奋,发送至家庭微信群供家人阅读,父亲发了三个大拇指的表情包,随后又发了一段短视频在群聊中,告诉我老家公园的木棉花又开了。心智成熟后,家庭关系慢慢和谐,如此温馨的交流无论在线上线下都是常有景象。

我的实习单位位于珠江之畔,当天下班,从实习单位大门走出,映入眼帘的是一棵高大的木棉树,挺立于高楼大厦之下,大树一旁的珠江上,货轮、客轮来来往往,一派繁华景象。溪流、木棉花、人来人往……那一刻,我似乎觉着自己在距离家乡413.4公里处看见了爷爷生前念念不忘的景象。我打开手机,准备与家人分享此刻的所思所想,忽然看见父亲的朋友圈更新,打开页面,发现他转载了我的这篇文字作品,却没有配上任何文字。我心里想,此刻的他应该是骄傲无比的,只不过跟我初中犯错时一起从政教处走出来的时候一样,什么话也没有说。此刻,木棉花在枝头争奇斗艳地开放,远处,珠江滔滔。

听盛梅唱《一朵莲花》的故事

□艺馨

莲花在东方世界是圣洁、美好的象征,带着天佑的祝福和民间的福祉,于是,被称为莲花之地的地方都充满着祥和与欢乐。澳门就是这样的莲花之地,澳门的地形酷似莲花,澳门与珠海相连的狭长地带历史上曾被称为莲花径,以莲峰山为中心的澳门本岛的地貌也酷似一朵待放的莲花。澳门的市花是莲花,澳门特区的区旗绽放着一朵盛开的莲花。

澳门的歌唱当然常常离不开莲花。不过,要想唱出真正属于澳门的莲花韵味,则必须在歌唱中凝聚着莲花的故事、韵味与精神,以生动、优美、全面的莲韵吟唱展示澳门回归祖国25年的盛世风采与人心所向。由澳门国际音乐艺术协会推出的原创新歌《一朵莲花》就是这样的时代劲歌。

《一朵莲花》的首唱者是澳门歌唱家盛梅博士,她是澳门国际音乐艺术协会主席,多次获得全国政协和澳门特区政府的表彰。

在音乐的海洋中,每一首歌曲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音符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盛梅说,澳门是一个特别有文艺氛围也很适合搞艺术创作的城市,这里的人们心态平和,不急功近利且很具包容性,这里的文化中西交融和而不同,特别是在回归后,大家的归属感与幸福感大大提升,为了让全世界更多的人看到澳门这朵莲花的绚丽绽放,澳门的文艺工作者一直在努力创作与演绎能更真切地反映澳门回归祖国后新景象的音乐作品。

当词作者、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国家一级编剧赵大鸣第一次提到以“一朵莲花”作为歌曲名称时,盛梅就非常喜欢这个亲切优雅的歌名,感觉很符合澳门的气质。

在歌曲创作过程中,为了达到创作者与演唱者的“共振”,盛梅会及时与词曲作者沟通想法并提出修改意见,在词曲作者印象当中,澳门是一个特别有味道有故事的小城,这里有教堂和古庙,有茶楼也有咖啡馆,色彩斑斓的中葡文化艺术相互融汇碰撞,澳门同胞待人友善,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澳门给他们留下了美好难忘的印象。

一首歌曲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曲作者、音乐制作人崔弦亮在旋律创作当中并未堆砌华丽的创作技巧和繁杂的音乐元素,一切从心出发,用简单质朴而不失高贵大气的曲调与配器娓娓道来,在音乐录制过程中,创作团队从每一个细微的吐字状态再到每一个细小的呼吸和表情都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追求,力求音乐作品的自然表达与真情流露。

《一朵莲花》以澳门的时代风采回溯澳门与莲花的渊源,唱出了“不争娇艳,只为苍生福祉来”“不染污泥,风雨不败”的莲花精神,同时也唱出了“莲花盛开永不败,家国兴旺一代代”这样的祈愿,体现着澳门与历史的因缘际会,以及澳门与祖国的血脉相连,这样的澳门莲花故事,暗喻着澳门的精神和澳门与祖国同命运、共兴旺的命运根系。

《一朵莲花》以一字一顿的节奏开始其基本旋律,这是打破常规的一种歌曲表现手法,表现了莲花的清雅脱俗、淡泊名利的高贵气节与品格,但紧接着的富有哲理含有气势的“宣叙”迅速将乐曲带进了优美、苍劲的旋律,柔和灵动的曲调与气势豪迈的节奏成为歌曲的亮点和特色,将柔美秀丽的南国情致与大气磅礴的家国情怀交相辉映,从而体现了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的盛世豪情。

盛梅的歌声秀美而不失大气。这首歌从用声、用气、用情等方面对演唱者的音乐修养都是一种考验。盛梅从民歌中提取出圆转的声腔用于通俗唱法,优美地阐释澳门作为“盛世莲花”的美好意象;她的“秀美”嗓音为澳门的“圣洁莲花”品质做了精彩的音乐注解,而她在总体上综合展示的柔和、美丽、空灵,大气地诠释“盛开莲花”的澳门意象,展现了澳门莲花般精致的圣洁和莲花般天籁的优美。可以说《一朵莲花》无论从创作到演唱,都让歌曲在传达澳门新时代风采方面体现得美轮美奂,是一首杰出的时代精品之作。

平沙初夏

□林小兵

诗人林白在诗歌《过程》里写道:

一月你还没有出现/二月你睡在隔壁/三月下起了大雨/四月里遍地蔷薇/五月我们对面坐着,犹如梦中……

自然,诗里还提到了对一年当中其它月份的感叹。但此刻,我只关心五月。

五月,北方早过了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空气里慢慢有了燥热的味道,刚刚飘完白絮的杨树和柳树,枝桠上满是新绿,青草逐渐覆盖了周边的泥土,在轻轻荡漾的风中摇头晃脑。而此刻在南国的珠海,一切又是另外一番模样。

从市区驱车到平沙,正常的话需要40分钟左右。当车子一路往西经过鸡啼门大桥,一片片的香蕉林映入眼帘后,我知道平沙也就快到了。

此刻是午后,阳光毫无遮拦地扫过平沙万顷田畴。经过整整一春的蓄势,路旁的树木此刻已经郁郁葱葱,阳光下,一棵棵怒放的凤凰树傲然挺立,火红色的花簇在风里不住地点着头。很难想象,就在两天前,这里才刚刚经历过数十年一遇的暴雨洗刷。

风雨和阳光,想来都是四季轮回常见的自然现象。很多时候,前一刻还是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甚至暴雨滂沱,过不了多久,就已是阳光明媚、云淡风轻。如同我们的人生,风霜雨露、春秋荣枯,都是这一路颠沛流离必不可少的佐料,有的人可能会因此尝到甜头,有的人每每论及,却满是苦涩的滋味。

说起凤凰树,这是南方常见的一种树种。在珠海,如果说木棉花是三四月份盛开的主角,那五月则是凤凰树开花的黄金时节。高大的树冠四散张开,苍劲古朴的树枝上,叶子和花缠绕在一起,远远望去真如同一只振翅的凤凰神鸟一般。

凤凰花的花语,是离别、思念和火热的青春。它的花色火红,看似热情和奔放,但赤红的颜色,也代表着思念。“又到凤凰花朵开放的时候,想起某个好久不见老朋友。”每年凤凰花开的时候,很多小伙伴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样的字句。

如同舞台之上,除了亮丽的主角吸引眼球外,少不了那些不起眼的配角的映衬。傍晚,散步经过单位培训基地操场的一个角落,看见一滩浅水旁,种植的一些淡黄的花朵正开得纵情恣意,恰到好处地释放着淡淡的香味,像是芳年华月的娇娘子,把俏丽姿容尽情展示。一问方知,这花叫黄槿花,单朵只开一天,朝开暮谢,因而又被叫做“一日花”。想想也是,人世间,光阴匆匆,美好的东西从来不肯为谁多做停留,就像刚刚过去的这个春天,似乎只是几场春雨、几声春雷,便进入了夏日的蓬勃。但,哪怕只是一朵花儿,开了,经历过了,便有了存在的意义。

平沙草木葳蕤,无疑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多年以前,一次偶然机会,让我知道这位于珠江入海口与高栏岛之间的平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历经几十年的围海造田才填出来的。特别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数以万计的知青从全国各地来到平沙,加入到围海造田的行列。拓荒者们结庐荒野,风餐露宿,经过多次大规模的围海造田,生生在一片荒凉的滩涂上造出了良田几十万亩。

站在高处四望,触目所及,尽是蓬勃生长的绿植和蜿蜒曲折的河道,一口口开挖平整的人工养殖鱼塘,仿佛一面面硕大的镜子,在夕阳之下散发着万丈金光。笔直的平东大道和升平大道交会处,正是下班时间,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派熙熙攘攘。我在想,那些曾满腔热血、意气风发地参与围海造田的建设者,如今想必大多都已白发苍苍、垂垂老矣了吧!在人生的黄昏时光,他们是否还会记起,在那些渐次变热的初夏时节,年轻的他们,将自己无尽的激情和干劲,投入到那个时代战天斗地的滚滚洪流之中。而他们的子孙后代,早已经接过他们的接力棒,成为了这片热土上的建设中坚。

沧海桑田,今日的平沙跟几十年前相比已是天翻地覆。走进平沙,除了惊叹平沙城镇面貌的日新月异、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你同样会对这里绚丽多姿的文化和热情好客的人民印象深刻。

一直坚信,一个人看到的风景,来源于对自己心情的描述。万千景象,一草一木,能入己眼,便皆是缘。这一路上,美好与欢愉,肯定是岁月赠予的礼物;忧愁和不快,亦是生活所必须经历的磨砺。在平沙初夏的晚霞里,我禁不住浮想联翩……

梦想家园(组诗)

□邓婷

盗美者

来到荷花池

我成为了一个盗美者

看着含苞待放的荷花苞

想象着它在我床头绽放的模样

或成为我笔尖下的主角

始终没经住诱惑

忐忑不安地折下了

一朵粉嫩待开的花骨朵

好像我听到了守护者的谴责声

因为我太喜欢了

这解释毫无说服力

脸被夕阳照得滚烫

我将荷花藏于身后

快步离开成了本能

 

清晨惊喜如期而来

瓶子里的她开得灿烂

花瓣 小莲子 花粉 花蕊

顿时满屋子里活色生香

原来是这样

惊喜里掺杂着羞愧

已明白

红尘美景皆过客

人生一梦百世修

荷花不属于某一个人

它的使命是让所有过客听到它的花语

家园

荷花池塘边上的果树不是异类

满地腐烂果实的味道并不难闻

它们坠落之前都在等待有缘人

鸟儿叽叽喳喳讨论着

莲子熟了

荔枝红了

黄皮金灿灿

 

蜻蜓守护着待开的花骨朵

蜜蜂在淡紫色紫薇花裙上作业

想请知了替我记录这段美好时光

白鹭在天地之间找到栖息的家园

此刻我的眼眸里只有它们

回家的步履轻盈

袅袅的炊烟近了

番薯叶 豆角 茄子 水鸭 鱼虾

已经在餐桌上铺排浓郁的色香味

我是被月亮遗忘的孩子

是夜 转辗反侧

簟纹灯影愁

想投入那个熟悉的怀抱

轻抚香肩与背

只做纱帘梦

厚重的窗玻璃是一道栅栏

今夜  我是被月亮遗忘的孩子

可能她在远方看着

让我成为一束光

学会拥抱学会接纳

清晨 万物之父的太阳

送来金灿灿的战袍

揽我入怀 轻唤我起

习惯性还他一个微笑

窗台的月季花

向阳而生静待绽放

轮回

不能没有花的日子

那是灵魂的寄托

生命的源泉

甜蜜与苦涩纠缠得不像反义词

无法盛开的花苞坠落是必然

凋谢的月季花

暗示新的轮回

红掌和山茶树

一直都只是陪衬

已经等不来月季花盛开时刻

无人照看的花儿多像个孤儿

买束盛开的玫瑰

填补时节的空隙

卑微的等待换不来美好愿景

所有罪名成立的起点是怀疑

静静地退场是最美的谢幕词

编辑:莫海晖 责任编辑:宋显晖
湾韵|家园(2024年7月7日)
珠海特区报 2024-07-07 07:07

木棉下,小溪旁

□蔡任栋

爷爷在家里养病那段时间变得很爱讲故事,我是他的忠实听众。爷爷每天吃完午餐,家人都会把他搀扶下床,他一路从卧室艰难地挪到客厅,最后坐在门口晒太阳。小小的我喜欢搬张塑料矮凳在爷爷旁边坐下,听他说一些有趣的事情。

一天,母亲接我回家,路上遇见隔壁老婶家的媳妇,她一上来就热情地介绍着她儿子在美术兴趣班取得的佳绩,我和母亲几乎插不上话。事实上,母亲是个要强的人,别人家的孩子能在美术兴趣班“如鱼得水”,她相信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我就这样被稀里糊涂地送进了美术兴趣班。开学第一天,老师就给我们布置了任务,她要我们去捡木棉花,在下节课带到班上做手工。

与爷爷聊天中,我自然而然地在提到了这件事,屋里的母亲也听见了,顺便抱怨了句周末还得带我去公园找木棉花。爷爷刚吃饱,还服了止痛药,精神好了许多,我这么一说,又激起他讲故事的兴致。爷爷告诉我,在他年轻时,村里的小溪旁有两棵木棉树,每年三月左右木棉花就会开放,有的飘进溪流中,有的落在树根旁的土地上——这里曾是村里的祖埔,数代先人在这里沉睡。

像是一场毫无预兆的风暴,刮走了清澈的小溪,刮走了木棉盛放时的香气,更是将祖埔“刮”成了宅基地,紧接着,数座工厂拔地而起,面对这一切,青年时期的爷爷有点不适应,但似乎也没有时间顾及这些变化。于他而言,一场更大的变故在家中悄然发生了。一天夜里,他积劳成疾的母亲离开了世间,那天晚上下着小雨。

爷爷的父亲过世得早,太奶奶一手带大爷爷在内的五个孩子。由于过度劳累,太奶奶时常偏头痛,下地干活得在头上扎一条毛巾,在小溪边洗衣服的时候才会把毛巾取下,放进溪流中搓洗。每年四月初是木棉开得最绚烂的时候,太奶奶在洗衣服时,爷爷和其他几个兄弟姐妹喜欢跟着母亲去溪边洗衣服,在母亲旁边坐成一排,脚踩溪水,抬头看,漫天是红色花朵,低头看,脚下也尽是红色花瓣。爷爷记得,有时花瓣会落在母亲头发上,她无暇扫掉,那一刻,爷爷心里觉得自己的母亲很美。

年幼的我托着下巴,安静听着爷爷讲故事,却难以想象小溪两岸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爷爷身体健康时,经常骑着他的凤凰单车,把我载在婴儿座上,在小溪旁兜风,每次走到那个木棉树下,他总会把脚撑地,眼睛望着溪流,停上一下。

听完爷爷讲的故事,我知道他喜欢在那个地方发呆的原因,他大概是想母亲了……

爷爷还是没能再次骑上他的凤凰单车。那天课上,母亲急忙接我回家,回到家的时候,家里早已围满了人,与他母亲去世那天一样,爷爷走的这天也下起大雨,送葬的队伍经过小溪旁,雨点扑打着水面,亲友们哭成一片。

后来的日子里,我没看过爷爷口中小溪旁木棉花盛开的模样,也没有机会再听爷爷讲述关于木棉花开放的故事,甚至没机会坐在爷爷的单车上看着两岸树木郁郁葱葱的景象。还记得,爷爷去世后不久,村里一个老叔就在小溪旁种下一棵木瓜树,它从幼苗慢慢茁壮,每年结出木瓜,我似乎也在一次次瓜熟蒂落的见证中慢慢成长。身体长大的同时,烦恼也在脑中增长,初中三年,焦虑与羞耻交织着袭来,像是溪流里偶尔到来的汹涌浪潮一样,冲刷了我对成人世界的憧憬。

青春的彷徨,带来方向感的迷失,那天,我和父亲一起从所在初中的政教处走出来。从政教处大门走出来的那一刻,意味着我多了一个“记过处分”的罪名。我抬头,看见走在我前面的父亲低着头没有说话。我当年就读的初中里也有一棵木棉树,刚好正对着政教处,透过父亲头上的几缕银丝,我看见木棉开得正欢,一片殷红在天空铺展。

像是小溪两旁许久没有人居住的出租屋蒙上灰尘,我的眼前似乎也被种种不切实际的欲望蒙上面纱。那时的我,心中渴望所谓的恋情与自由,校园在我心中变得恶心无比,以至于在父亲向我提及出海求学的规划时我气愤地夺门而出,在小溪旁,父子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爆发,他把为我精心准备的申请材料撕得粉碎,落在地上,就像凋败的花瓣一样。转过身,父亲率先走向回家的方向,我随后也回到了家。那天中午,父亲一如往常煮好饭菜,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我尊重你的选择。”他端着饭,只说了这一句话。

青春的懵懂过后,是对年少轻狂的痛定思痛,转眼间,曾经最抗拒的那个求学之地已成为可望不可及的地方。于是,我只有努力学习,试图以此弥补当年种种遗憾。时间消逝,努力最终有了成效,在高三那年以一份意料之中的本科录取通知书弥合了炙痛父亲心口的那道伤疤。

上大学后,我常年在省城,很少回家,于是少有机会看见家乡木棉花开的景象。今年四月,我在实习单位的作品登上一份知名度较高的报刊,我难掩兴奋,发送至家庭微信群供家人阅读,父亲发了三个大拇指的表情包,随后又发了一段短视频在群聊中,告诉我老家公园的木棉花又开了。心智成熟后,家庭关系慢慢和谐,如此温馨的交流无论在线上线下都是常有景象。

我的实习单位位于珠江之畔,当天下班,从实习单位大门走出,映入眼帘的是一棵高大的木棉树,挺立于高楼大厦之下,大树一旁的珠江上,货轮、客轮来来往往,一派繁华景象。溪流、木棉花、人来人往……那一刻,我似乎觉着自己在距离家乡413.4公里处看见了爷爷生前念念不忘的景象。我打开手机,准备与家人分享此刻的所思所想,忽然看见父亲的朋友圈更新,打开页面,发现他转载了我的这篇文字作品,却没有配上任何文字。我心里想,此刻的他应该是骄傲无比的,只不过跟我初中犯错时一起从政教处走出来的时候一样,什么话也没有说。此刻,木棉花在枝头争奇斗艳地开放,远处,珠江滔滔。

听盛梅唱《一朵莲花》的故事

□艺馨

莲花在东方世界是圣洁、美好的象征,带着天佑的祝福和民间的福祉,于是,被称为莲花之地的地方都充满着祥和与欢乐。澳门就是这样的莲花之地,澳门的地形酷似莲花,澳门与珠海相连的狭长地带历史上曾被称为莲花径,以莲峰山为中心的澳门本岛的地貌也酷似一朵待放的莲花。澳门的市花是莲花,澳门特区的区旗绽放着一朵盛开的莲花。

澳门的歌唱当然常常离不开莲花。不过,要想唱出真正属于澳门的莲花韵味,则必须在歌唱中凝聚着莲花的故事、韵味与精神,以生动、优美、全面的莲韵吟唱展示澳门回归祖国25年的盛世风采与人心所向。由澳门国际音乐艺术协会推出的原创新歌《一朵莲花》就是这样的时代劲歌。

《一朵莲花》的首唱者是澳门歌唱家盛梅博士,她是澳门国际音乐艺术协会主席,多次获得全国政协和澳门特区政府的表彰。

在音乐的海洋中,每一首歌曲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音符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盛梅说,澳门是一个特别有文艺氛围也很适合搞艺术创作的城市,这里的人们心态平和,不急功近利且很具包容性,这里的文化中西交融和而不同,特别是在回归后,大家的归属感与幸福感大大提升,为了让全世界更多的人看到澳门这朵莲花的绚丽绽放,澳门的文艺工作者一直在努力创作与演绎能更真切地反映澳门回归祖国后新景象的音乐作品。

当词作者、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国家一级编剧赵大鸣第一次提到以“一朵莲花”作为歌曲名称时,盛梅就非常喜欢这个亲切优雅的歌名,感觉很符合澳门的气质。

在歌曲创作过程中,为了达到创作者与演唱者的“共振”,盛梅会及时与词曲作者沟通想法并提出修改意见,在词曲作者印象当中,澳门是一个特别有味道有故事的小城,这里有教堂和古庙,有茶楼也有咖啡馆,色彩斑斓的中葡文化艺术相互融汇碰撞,澳门同胞待人友善,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澳门给他们留下了美好难忘的印象。

一首歌曲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曲作者、音乐制作人崔弦亮在旋律创作当中并未堆砌华丽的创作技巧和繁杂的音乐元素,一切从心出发,用简单质朴而不失高贵大气的曲调与配器娓娓道来,在音乐录制过程中,创作团队从每一个细微的吐字状态再到每一个细小的呼吸和表情都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追求,力求音乐作品的自然表达与真情流露。

《一朵莲花》以澳门的时代风采回溯澳门与莲花的渊源,唱出了“不争娇艳,只为苍生福祉来”“不染污泥,风雨不败”的莲花精神,同时也唱出了“莲花盛开永不败,家国兴旺一代代”这样的祈愿,体现着澳门与历史的因缘际会,以及澳门与祖国的血脉相连,这样的澳门莲花故事,暗喻着澳门的精神和澳门与祖国同命运、共兴旺的命运根系。

《一朵莲花》以一字一顿的节奏开始其基本旋律,这是打破常规的一种歌曲表现手法,表现了莲花的清雅脱俗、淡泊名利的高贵气节与品格,但紧接着的富有哲理含有气势的“宣叙”迅速将乐曲带进了优美、苍劲的旋律,柔和灵动的曲调与气势豪迈的节奏成为歌曲的亮点和特色,将柔美秀丽的南国情致与大气磅礴的家国情怀交相辉映,从而体现了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的盛世豪情。

盛梅的歌声秀美而不失大气。这首歌从用声、用气、用情等方面对演唱者的音乐修养都是一种考验。盛梅从民歌中提取出圆转的声腔用于通俗唱法,优美地阐释澳门作为“盛世莲花”的美好意象;她的“秀美”嗓音为澳门的“圣洁莲花”品质做了精彩的音乐注解,而她在总体上综合展示的柔和、美丽、空灵,大气地诠释“盛开莲花”的澳门意象,展现了澳门莲花般精致的圣洁和莲花般天籁的优美。可以说《一朵莲花》无论从创作到演唱,都让歌曲在传达澳门新时代风采方面体现得美轮美奂,是一首杰出的时代精品之作。

平沙初夏

□林小兵

诗人林白在诗歌《过程》里写道:

一月你还没有出现/二月你睡在隔壁/三月下起了大雨/四月里遍地蔷薇/五月我们对面坐着,犹如梦中……

自然,诗里还提到了对一年当中其它月份的感叹。但此刻,我只关心五月。

五月,北方早过了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空气里慢慢有了燥热的味道,刚刚飘完白絮的杨树和柳树,枝桠上满是新绿,青草逐渐覆盖了周边的泥土,在轻轻荡漾的风中摇头晃脑。而此刻在南国的珠海,一切又是另外一番模样。

从市区驱车到平沙,正常的话需要40分钟左右。当车子一路往西经过鸡啼门大桥,一片片的香蕉林映入眼帘后,我知道平沙也就快到了。

此刻是午后,阳光毫无遮拦地扫过平沙万顷田畴。经过整整一春的蓄势,路旁的树木此刻已经郁郁葱葱,阳光下,一棵棵怒放的凤凰树傲然挺立,火红色的花簇在风里不住地点着头。很难想象,就在两天前,这里才刚刚经历过数十年一遇的暴雨洗刷。

风雨和阳光,想来都是四季轮回常见的自然现象。很多时候,前一刻还是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甚至暴雨滂沱,过不了多久,就已是阳光明媚、云淡风轻。如同我们的人生,风霜雨露、春秋荣枯,都是这一路颠沛流离必不可少的佐料,有的人可能会因此尝到甜头,有的人每每论及,却满是苦涩的滋味。

说起凤凰树,这是南方常见的一种树种。在珠海,如果说木棉花是三四月份盛开的主角,那五月则是凤凰树开花的黄金时节。高大的树冠四散张开,苍劲古朴的树枝上,叶子和花缠绕在一起,远远望去真如同一只振翅的凤凰神鸟一般。

凤凰花的花语,是离别、思念和火热的青春。它的花色火红,看似热情和奔放,但赤红的颜色,也代表着思念。“又到凤凰花朵开放的时候,想起某个好久不见老朋友。”每年凤凰花开的时候,很多小伙伴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样的字句。

如同舞台之上,除了亮丽的主角吸引眼球外,少不了那些不起眼的配角的映衬。傍晚,散步经过单位培训基地操场的一个角落,看见一滩浅水旁,种植的一些淡黄的花朵正开得纵情恣意,恰到好处地释放着淡淡的香味,像是芳年华月的娇娘子,把俏丽姿容尽情展示。一问方知,这花叫黄槿花,单朵只开一天,朝开暮谢,因而又被叫做“一日花”。想想也是,人世间,光阴匆匆,美好的东西从来不肯为谁多做停留,就像刚刚过去的这个春天,似乎只是几场春雨、几声春雷,便进入了夏日的蓬勃。但,哪怕只是一朵花儿,开了,经历过了,便有了存在的意义。

平沙草木葳蕤,无疑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多年以前,一次偶然机会,让我知道这位于珠江入海口与高栏岛之间的平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历经几十年的围海造田才填出来的。特别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数以万计的知青从全国各地来到平沙,加入到围海造田的行列。拓荒者们结庐荒野,风餐露宿,经过多次大规模的围海造田,生生在一片荒凉的滩涂上造出了良田几十万亩。

站在高处四望,触目所及,尽是蓬勃生长的绿植和蜿蜒曲折的河道,一口口开挖平整的人工养殖鱼塘,仿佛一面面硕大的镜子,在夕阳之下散发着万丈金光。笔直的平东大道和升平大道交会处,正是下班时间,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派熙熙攘攘。我在想,那些曾满腔热血、意气风发地参与围海造田的建设者,如今想必大多都已白发苍苍、垂垂老矣了吧!在人生的黄昏时光,他们是否还会记起,在那些渐次变热的初夏时节,年轻的他们,将自己无尽的激情和干劲,投入到那个时代战天斗地的滚滚洪流之中。而他们的子孙后代,早已经接过他们的接力棒,成为了这片热土上的建设中坚。

沧海桑田,今日的平沙跟几十年前相比已是天翻地覆。走进平沙,除了惊叹平沙城镇面貌的日新月异、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你同样会对这里绚丽多姿的文化和热情好客的人民印象深刻。

一直坚信,一个人看到的风景,来源于对自己心情的描述。万千景象,一草一木,能入己眼,便皆是缘。这一路上,美好与欢愉,肯定是岁月赠予的礼物;忧愁和不快,亦是生活所必须经历的磨砺。在平沙初夏的晚霞里,我禁不住浮想联翩……

梦想家园(组诗)

□邓婷

盗美者

来到荷花池

我成为了一个盗美者

看着含苞待放的荷花苞

想象着它在我床头绽放的模样

或成为我笔尖下的主角

始终没经住诱惑

忐忑不安地折下了

一朵粉嫩待开的花骨朵

好像我听到了守护者的谴责声

因为我太喜欢了

这解释毫无说服力

脸被夕阳照得滚烫

我将荷花藏于身后

快步离开成了本能

 

清晨惊喜如期而来

瓶子里的她开得灿烂

花瓣 小莲子 花粉 花蕊

顿时满屋子里活色生香

原来是这样

惊喜里掺杂着羞愧

已明白

红尘美景皆过客

人生一梦百世修

荷花不属于某一个人

它的使命是让所有过客听到它的花语

家园

荷花池塘边上的果树不是异类

满地腐烂果实的味道并不难闻

它们坠落之前都在等待有缘人

鸟儿叽叽喳喳讨论着

莲子熟了

荔枝红了

黄皮金灿灿

 

蜻蜓守护着待开的花骨朵

蜜蜂在淡紫色紫薇花裙上作业

想请知了替我记录这段美好时光

白鹭在天地之间找到栖息的家园

此刻我的眼眸里只有它们

回家的步履轻盈

袅袅的炊烟近了

番薯叶 豆角 茄子 水鸭 鱼虾

已经在餐桌上铺排浓郁的色香味

我是被月亮遗忘的孩子

是夜 转辗反侧

簟纹灯影愁

想投入那个熟悉的怀抱

轻抚香肩与背

只做纱帘梦

厚重的窗玻璃是一道栅栏

今夜  我是被月亮遗忘的孩子

可能她在远方看着

让我成为一束光

学会拥抱学会接纳

清晨 万物之父的太阳

送来金灿灿的战袍

揽我入怀 轻唤我起

习惯性还他一个微笑

窗台的月季花

向阳而生静待绽放

轮回

不能没有花的日子

那是灵魂的寄托

生命的源泉

甜蜜与苦涩纠缠得不像反义词

无法盛开的花苞坠落是必然

凋谢的月季花

暗示新的轮回

红掌和山茶树

一直都只是陪衬

已经等不来月季花盛开时刻

无人照看的花儿多像个孤儿

买束盛开的玫瑰

填补时节的空隙

卑微的等待换不来美好愿景

所有罪名成立的起点是怀疑

静静地退场是最美的谢幕词

编辑:莫海晖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