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神器”司美格鲁肽国内获批,“躺瘦”时代来了吗?

使用司美格鲁肽减肥,终于“名正言顺”。

日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诺和诺德公司研发生产的诺和盈(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中国的上市申请。实际上,司美格鲁肽作为降糖药在中国已经获批三年,但真正让其“出圈”的却是减肥功效。

与其他药物相比,司美格鲁肽相对安全,一度成为减肥人士眼中的“减肥神药”,曾一度发生全球性短缺。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中国有超过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在减肥这场持久的自我拉锯战中,司美格鲁肽能否让减重人士实现一劳永逸的“坐躺瘦”?

司美格鲁肽有严格的用药指征

转动针筒、捏起肚皮,患有高血糖症的曼云(化名)将0.5毫克的司美格鲁肽注射进自己的身体里。在一次次“哒哒”声中,她期望着自己的血糖能恢复正常,体重从70公斤掉到65公斤。

曼云注射的是胰高糖素样肽-1(下称“GLP-1”)受体激动剂类降糖药,成分为司美格鲁肽。GLP-1是一种肠促胰素,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起到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司美格鲁肽能“跨界”减肥的原理并不复杂——GLP-1受体激动剂与大脑中调节食欲的GLP-1受体结合,可延缓胃排空,帮助患者抑制食欲,增加饱腹感,减少热量摄入,从而降低体重。

2021年4月,司美格鲁肽在中国仅获批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也有证据显示可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商品名为诺和泰,属于处方药。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称“广医三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张莹回忆,司美格鲁肽上市之初,不少人来诊室要求开药,约有一半人确实是需要减重,而另外一半人只是觉得自己胖了,“如果他们不符合用药指征,单纯想减肥,我们是不会开药的。”

临床中,身体质量指数(BMI)在一般情况下超过24被视为超重,超过28被视为肥胖。“患者要患有2型糖尿病,同时被判定为超重或肥胖,才符合其临床适应症,医生才会为其开药。”张莹说。

与诺和泰不同,诺和盈获批的适应证是针对超重和肥胖症成人患者,即初始BMI大于等于30,或在27至30之间,且存在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并发症,如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

只依靠司美格鲁肽减肥的“代价”

两年前,38岁的曼云第一次从张莹的口中听到司美格鲁肽。那时的她,属于肥胖人群,还陷在减肥道路的死循环中。

最初,曼云乐观地认为减肥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无非少吃一点,多动一些,然而没过多久,她就感到痛苦,“吃饭管不住嘴,跳太久膝盖又很痛,我累得想吐。”

“减肥的人为了瘦下来啥都敢干。”不甘心的曼云又把目光投向代餐,一个月就成功瘦下10斤。后来,她频频约朋友吃饭庆祝,结果以她复胖20斤而宣告减肥计划失败。

经过八个月的折腾,曼云准备放弃减肥,“胖就胖吧,只是不好看而已。”然而,体检结果却给了她当头一棒——血糖高、尿酸高、脂肪肝,这才让她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来到广医三院内分泌代谢科肥胖门诊后,经过一系列科学评估,曼云符合司美格鲁肽的用药指征,她便尝试从0.25毫克开始注射药物。随着药量的加大,曼云出现了胃肠道不适、食欲低、呕吐等不良反应,“整个人很没力气,完全没有生活质量可言。”

张莹表示,司美格鲁肽可能会让部分患者发生胃肠道不适、低血糖反应、急性胰腺炎等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应当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然而,她却常常见到有人因私自使用司美格鲁肽,导致身体不耐受,出现了各种身体问题,严重者要到医院救治。

一个月后,曼云复诊时发现,自己体重下降的幅度并没有想象中的大。那时,张莹的一句话点醒了她:“司美格鲁肽就像一个拐杖,它只是扶着你走一段路,你不能一辈子靠打针减肥。”

“要彻底治疗好代谢紊乱,还是要从纠正生活方式做起,这才是治标又治本的方法。”张莹说,曼云在她的指导下改正了错误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和既往习惯,如早睡早起,减少高糖高热量食物摄入、精加工食品摄入,坚持锻炼等。

第二个月后,曼云不仅瘦了12斤,血糖也恢复正常。于是,曼云停止使用司美格鲁肽,仅是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就让她的体重从原本的70公斤减到了现在的56公斤。“你只有先学习如何正确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吃的自由和体重的自由。”她说。

减肥的核心是做好生活方式干预

至今,曼云身边还有许多朋友“挣扎”在减肥的道路上,根源在于他们太过“神话”司美格鲁肽,认为每周只需要在肚皮上扎一针,便能快速瘦下来。

“有些朋友认为打了司美格鲁肽,就像拥有了‘护甲’,反而更放肆地吃东西。”曼云无奈地说,感受到调整生活方式的“甜头”后,她尝试劝阻朋友,但得到相似的回答——“我这段时间都在打针,不怕。”

实际上,司美格鲁肽并不是一打就瘦的“减肥神器”,而是需要配合生活方式的管理。一项临床试验显示,接受司美格鲁肽治疗的患者停药一年后,减轻的体重恢复了超过50%。

张莹表示,科学的体重管理不应单以减重为目的,而应以关注代谢益处和远期的健康获益为最终目标。

 

“我们这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在曼云看来,成功减肥不仅需要坚定的决心,还要从根本上纠正错误的生活习惯,用一个更健康的方式去生活,否则无论是选择切胃手术,还是选择打司美格鲁肽,到头来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诺和诺德公司称,诺和盈能够实现平均17%(16.8公斤)的体重的降幅。张莹认为,司美格鲁肽减重适应症在国内获批,会为减重治疗增加一个新的“武器”,符合条件的患者可通过医院正规途径获得药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同时,医院也会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和随访,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患者的减重效果,增强其减重的信心。

但任何药物都可能会带来副作用,司美格鲁肽也不例外。张莹表示,有用药指征的患者应该在做好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该药物,切勿私自调整药物剂量。

张莹提醒,司美格鲁肽降糖版和减肥版除了适用人群方面存在差异外,在用药剂量、药物包装形式以及用药经济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两种药物不可互换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生活方式干预应该是减重的首选手段。”张莹说,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作为减重的辅助手段之一,而通过科学化、系统化的疗程减重,才能帮助患者真正实现成功减肥,并减少反弹率。

编辑:何进 责任编辑:彭晶
“减肥神器”司美格鲁肽国内获批,“躺瘦”时代来了吗?
南方+ 2024-07-06 18:53

使用司美格鲁肽减肥,终于“名正言顺”。

日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诺和诺德公司研发生产的诺和盈(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中国的上市申请。实际上,司美格鲁肽作为降糖药在中国已经获批三年,但真正让其“出圈”的却是减肥功效。

与其他药物相比,司美格鲁肽相对安全,一度成为减肥人士眼中的“减肥神药”,曾一度发生全球性短缺。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中国有超过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在减肥这场持久的自我拉锯战中,司美格鲁肽能否让减重人士实现一劳永逸的“坐躺瘦”?

司美格鲁肽有严格的用药指征

转动针筒、捏起肚皮,患有高血糖症的曼云(化名)将0.5毫克的司美格鲁肽注射进自己的身体里。在一次次“哒哒”声中,她期望着自己的血糖能恢复正常,体重从70公斤掉到65公斤。

曼云注射的是胰高糖素样肽-1(下称“GLP-1”)受体激动剂类降糖药,成分为司美格鲁肽。GLP-1是一种肠促胰素,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起到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司美格鲁肽能“跨界”减肥的原理并不复杂——GLP-1受体激动剂与大脑中调节食欲的GLP-1受体结合,可延缓胃排空,帮助患者抑制食欲,增加饱腹感,减少热量摄入,从而降低体重。

2021年4月,司美格鲁肽在中国仅获批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也有证据显示可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商品名为诺和泰,属于处方药。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称“广医三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张莹回忆,司美格鲁肽上市之初,不少人来诊室要求开药,约有一半人确实是需要减重,而另外一半人只是觉得自己胖了,“如果他们不符合用药指征,单纯想减肥,我们是不会开药的。”

临床中,身体质量指数(BMI)在一般情况下超过24被视为超重,超过28被视为肥胖。“患者要患有2型糖尿病,同时被判定为超重或肥胖,才符合其临床适应症,医生才会为其开药。”张莹说。

与诺和泰不同,诺和盈获批的适应证是针对超重和肥胖症成人患者,即初始BMI大于等于30,或在27至30之间,且存在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并发症,如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

只依靠司美格鲁肽减肥的“代价”

两年前,38岁的曼云第一次从张莹的口中听到司美格鲁肽。那时的她,属于肥胖人群,还陷在减肥道路的死循环中。

最初,曼云乐观地认为减肥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无非少吃一点,多动一些,然而没过多久,她就感到痛苦,“吃饭管不住嘴,跳太久膝盖又很痛,我累得想吐。”

“减肥的人为了瘦下来啥都敢干。”不甘心的曼云又把目光投向代餐,一个月就成功瘦下10斤。后来,她频频约朋友吃饭庆祝,结果以她复胖20斤而宣告减肥计划失败。

经过八个月的折腾,曼云准备放弃减肥,“胖就胖吧,只是不好看而已。”然而,体检结果却给了她当头一棒——血糖高、尿酸高、脂肪肝,这才让她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来到广医三院内分泌代谢科肥胖门诊后,经过一系列科学评估,曼云符合司美格鲁肽的用药指征,她便尝试从0.25毫克开始注射药物。随着药量的加大,曼云出现了胃肠道不适、食欲低、呕吐等不良反应,“整个人很没力气,完全没有生活质量可言。”

张莹表示,司美格鲁肽可能会让部分患者发生胃肠道不适、低血糖反应、急性胰腺炎等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应当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然而,她却常常见到有人因私自使用司美格鲁肽,导致身体不耐受,出现了各种身体问题,严重者要到医院救治。

一个月后,曼云复诊时发现,自己体重下降的幅度并没有想象中的大。那时,张莹的一句话点醒了她:“司美格鲁肽就像一个拐杖,它只是扶着你走一段路,你不能一辈子靠打针减肥。”

“要彻底治疗好代谢紊乱,还是要从纠正生活方式做起,这才是治标又治本的方法。”张莹说,曼云在她的指导下改正了错误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和既往习惯,如早睡早起,减少高糖高热量食物摄入、精加工食品摄入,坚持锻炼等。

第二个月后,曼云不仅瘦了12斤,血糖也恢复正常。于是,曼云停止使用司美格鲁肽,仅是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就让她的体重从原本的70公斤减到了现在的56公斤。“你只有先学习如何正确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吃的自由和体重的自由。”她说。

减肥的核心是做好生活方式干预

至今,曼云身边还有许多朋友“挣扎”在减肥的道路上,根源在于他们太过“神话”司美格鲁肽,认为每周只需要在肚皮上扎一针,便能快速瘦下来。

“有些朋友认为打了司美格鲁肽,就像拥有了‘护甲’,反而更放肆地吃东西。”曼云无奈地说,感受到调整生活方式的“甜头”后,她尝试劝阻朋友,但得到相似的回答——“我这段时间都在打针,不怕。”

实际上,司美格鲁肽并不是一打就瘦的“减肥神器”,而是需要配合生活方式的管理。一项临床试验显示,接受司美格鲁肽治疗的患者停药一年后,减轻的体重恢复了超过50%。

张莹表示,科学的体重管理不应单以减重为目的,而应以关注代谢益处和远期的健康获益为最终目标。

 

“我们这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在曼云看来,成功减肥不仅需要坚定的决心,还要从根本上纠正错误的生活习惯,用一个更健康的方式去生活,否则无论是选择切胃手术,还是选择打司美格鲁肽,到头来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诺和诺德公司称,诺和盈能够实现平均17%(16.8公斤)的体重的降幅。张莹认为,司美格鲁肽减重适应症在国内获批,会为减重治疗增加一个新的“武器”,符合条件的患者可通过医院正规途径获得药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同时,医院也会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和随访,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患者的减重效果,增强其减重的信心。

但任何药物都可能会带来副作用,司美格鲁肽也不例外。张莹表示,有用药指征的患者应该在做好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该药物,切勿私自调整药物剂量。

张莹提醒,司美格鲁肽降糖版和减肥版除了适用人群方面存在差异外,在用药剂量、药物包装形式以及用药经济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两种药物不可互换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生活方式干预应该是减重的首选手段。”张莹说,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作为减重的辅助手段之一,而通过科学化、系统化的疗程减重,才能帮助患者真正实现成功减肥,并减少反弹率。

编辑:何进 责任编辑:彭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