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丨悦读 (2024年6月28日)

生命的逆旅:在遗忘与铭记之间
——读蔡怡《忘了我是谁》有感
□ 全 筌

“人生如行船,所有用心用力,迸激飞溅的浪花,在老病侵袭下,最后是船过水无痕,什么都没留下。”这句沉重而无奈的话,出自蔡怡所著《忘了我是谁》(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9月出版)一书。
作者蔡怡将照顾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父亲的经历,失智者与照顾者的日常,以及如何照顾失智老人的点滴思考,全部囊于书内。捧书阅读期间,我几度落泪。这本书详尽记述了家庭忧欢、父女真情,较之于其他的亲情书写,它又不同寻常。
蔡怡书写的对象是失智的父亲,他生活在错综迷乱的时间与空间里,尽管身处混沌,蔡父依旧本能地、执拗地试图在认知与情感里找到生活的“抓把”。家庭聚会时,蔡父热情地挽留小儿子与自己同住却遭婉拒。两个月后,再次面对小儿子时,蔡父已然不识,于是客气地挤出笑容,转头低声说:“我女儿瞎说,这位只是你们请来吃饭的客人……”蔡父盯着电视里的“红烧黄鱼”,咂舌舔唇地等着,到了晚餐时,怎么呼唤都不出来吃饭,他误把“电视鱼”当作“餐桌鱼”,嚷着:“我再饿,也不能吃别人家的饭。”且训斥女儿要有骨气。书中的情节涌动处,是现实也是幻象,是理性也是非理性,让人啼笑皆非,亦让人黯然神伤。
蔡父一生行事低调,对人对事鲜少发表个人意见,更从来不说别人一句坏话。直到有一次,家里的看护玉真端出来色相不佳的饭菜,蔡父叨叨碎念:“你怎能做出这么难吃的菜?”蔡父大剌剌地说出毫不修饰的内心话,他的真性情在脑海一片混沌中逐渐清明。这时,蔡怡意识到,“留在身边的父亲依然是有温度、有热度、有灵魂的亲人,他只不过灵魂有些缩水罢了。”蔡父虽然失去了世俗的生活,却固守着爱与温暖的灵魂。
蔡怡独自摸索着失忆、失智老人每日扔出的变化球,竭尽全力地照顾他。全凭着对父亲的爱,她学会了不和他讲道理,不纠正他的错误,不让他生气,只要蔡父开心快乐,其他都不重要。
蔡父在凌晨迈入女儿房间,大声宣布,“天亮了,我要吃东西。”蔡怡用45分钟耐心安抚父亲,就像安抚四岁的儿子,不争辩,不讲道理,不争吵,在安定父亲的过程中,她的焦虑也得以缓解。
贴心照顾蔡父的看护阿妮要返回印尼,蔡父几乎一夕之间不会走路,不肯洗澡,在浴室里,父亲不是父亲,是走投无路的犹斗困兽,身处绝境。蔡怡用温柔的动作和语调、满脸的笑容,重复再重复,赢得了父亲的信任,最后将他洗得干干净净,送他回房休息。蔡父突然高呼一声:“小姐,谢谢你啊!”说话时蔡父脸上满脸的笑容。”
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处细节描写:“我紧紧搂着泣不成声的父亲,一面替他擦眼泪,一面安抚再安抚,像是安抚好多好多年前,一再从单车上摔下来的六岁的儿子。”此时此刻,父女的身份互换,蔡怡从未将失智的父亲遗留在孤单的路上,而是用爱、用耐心、用温暖、用尊重去照养去守护,就像母亲陪伴儿子那般。
“我能做的只是陪着他走进单纯的孩童般的世界,陪他一起疯,一起傻乐,一起历经哀伤的时刻。把他生命里最孤单无助的时刻过成最简单的快乐。”
天下没有不老的人,只有不老的记忆。岁月会淘洗这场失智者与照养者的日常,但爱与温暖却会历久弥新。
“忘了我是谁”的潜台词是“记得我是谁”,时光轮转,这段父女真情,就是一段切切实实的生命的逆旅,令人潸然泪下。


梁实秋的“快乐”雅致人生
——读梁实秋《人生忽如寄》
□ 张帮俊

20世纪的中国出现过许多散文大家,梁实秋先生就是其中颇有名气的一位。他有着深厚的中西方文化底蕴,其文风上承唐宋,下撷晚明。他的散文题材各异,无论是寻常小事,还是人情义理,字里行间充满趣味,寥寥数语道尽人生哲理,让人欲罢不能。
这本《人生忽如寄》(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囊括了梁实秋先生《雅舍小品》《雅舍人生》等精华篇章。分为“雅舍物语”“脸谱人生”“雅舍梦回”和“世间百相”四辑,视角立足于普通大众,从吃喝拉撒、衣食住行、请客吃饭等百姓生活说起。文章短小精悍,语言幽默,饶有趣味。从他的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先生之趣。正如冰心所说:“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中,男人中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
梁实秋先生曾住过一段时间有窗无玻璃、有瓦空隙大,雨来渗如滴漏,老鼠与蚊虱猖狂,邻居鼾声如雷,隔音效果差的破房子。如果是一般人住在这样的陋室里,估计会被抱怨、苦闷、烦躁等坏情绪所笼罩。若是个患有洁癖症的人,恐怕一日都呆不下去。可是,梁先生却觉得这破房子是他的“雅舍”,可真是个性可爱。
在他的眼中,雅舍可以夜观明月,聆听风声,虽然陈设简陋,但对他来说,一几一椅一榻,足够了。正如林语堂所说:“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
梁实秋先生说“‘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正是拥有这无比豁达的心境,先生才会不计较,怀着感恩的心去热爱生活,去享受人生。
先生的眼光很敏锐,见解独到,描写笔触真实生动有趣。在《下棋》一文中,他将各种类型下棋者的模样描写得栩栩如生。比如,当受到对方威胁时,下棋人或咕嘟着嘴,或大叫一声,或长吁短叹……人物神态刻画入木三分。《送行》中,先生最欣赏的是这种“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雨,我都要去接你”。《骂人的艺术》中,先生给出的“骂人十法”道出了骂人的精髓,揭示了骂人的心理,供读者参考。《不亦快哉》中列出的11件“快乐事”,实际上是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一种快乐至上的生活法则。
先生对于人性的观察细致入微,先生笔下的《请客》与《结婚》就是最真实的生活场景再现,让人读着读着,就会忍不住说道:“是这么回事!”而在日常小事的背后往往蕴藏着哲理。在《脏》的描写中,先生写道:“其实,脏一点无伤大雅,从来没听说过哪一个国家因脏而亡。一个人纵然衣冠齐整,一尘不染,可是,道貌岸然,一肚子男盗女娼,我看也不干净。”对脏与干净的理解与讽刺,意味深长。谈及人与人之间的代沟,先生说:“沟是死的,人是活的,代沟需要沟通。”这些话让人醍醐灌顶,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是缺乏理解沟通,才会让代沟成为天堑。这些作品让读者在文字中得到共鸣。
整本读下来,我总觉心胸开阔了许多。“把心胸敞开,快乐也会逼人而来。雨有雨的趣,晴有晴的妙,小鸟跳跃啄食,猫狗饱食酣睡,哪一样不令人看了觉得快乐?”这就是梁实秋对“快乐”的解读。那么,不妨跟着先生,一起去营造享受这雅致人生。


美食自有灵魂
——读钱红丽《小食谭记》
□ 路来森

美食文章,易写,但要写好,亦是难事。
读一些美食专栏作家的文章或者书籍,常见其多有“猎奇”“求异”者——专写异域美食,或者山珍海味。
山珍海味,到底还是吃得少,总是写不过古人,也写不过民国作家;异域美食,写环境如何优雅、餐食者如何高雅、该美食承载了怎样的异域文化等等,看似内容“丰富”,实则多主观联想、想象,天花乱坠,总是与读者有一份隔阂。
故尔,我认为读美食文章,文章的境界、高度,不在于“猎奇”“求异”,而在于寻常美食中,写出高度,写出情味。何为寻常美食?老百姓饭桌上常见之美食也。
钱红丽的美食文章,第一好,就在于此:她把老百姓饭桌上的常见美食作为写作对象,如:江南水菜菱角菜、蒲芽、藕带;寻常菜蔬马齿苋、香椿、水芹、马兰头;寻常水果荔枝、枇杷、石榴、葡萄;还有寻常水产带鱼、螺蛳、鳜鱼、鳕鱼等。
所涉美食,虽种类繁多,但最终,归于一点:寻常、普通。其美好,更在于,于“寻常、普通”中使“平凡生活过得曲径通幽”,写出了情味,写出了境界,写出了高度。
有些美食,真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了,可于钱红丽的笔下写出,就变得津津有味。山芋梗、茄蒂,生活中多为“弃物”,但我们看钱红丽笔下的“茄蒂”:“每次买茄子,将茄蒂留存冰箱,如此累积三四回,获茄蒂一小碟,每只茄蒂,拦中撕开,去除白筋,复撕成小瓣,佐一青椒、老蒜瓣,爆炒,被我视之为天下第一等美味。”对,这就是“美食”——“物无定味,适口者珍”,你自己心中的美味,就是最好的美食。
写美食,自然要写美食的制作过程,一些作者总乐于细化“制作过程”,于是,文章就难免拖沓、冗长,搞不好就成了一纸“美食制作说明”。钱红丽也写,但她写得简洁、明快,读来有一份节奏感,如轻快的打击乐,给人一种极美的享受。写炒马齿苋:“用滚水焯,切碎,以姜葱粒炝锅,大火略煮。口感滑腻,齿颊留香,一小盘,一扫而光。”语言简短,明快有力,我们仿佛从中听到了锅碗瓢盆的砰砰啪啪,伴随着这份“交响乐”,菜香随之四溢。
此外,好的美食文章,一定要写出“食感”,即对美食的感受,而且还需是作者的独特感受。这一点很重要,不仅表现着作者对美食的理解,更彰显着作者写作表达的水平、高度。
“食感”,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物质的,是谓味觉感受;第二层面,是文化的,诸如从一道美食中写出亲情,写出民俗风情,写出历史文化等等。而钱红丽美食文章的高度,恰就在此。
一道美食,你品尝了,对你产生了怎样的感官冲击?对于常人来说,往往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甜,甜到什么程度?辣,辣出什么感觉?而钱红丽不仅能“言传”,而且还广用通感、博喻等手法,通过不同的器官感受、比喻,来表现一道美食的美好。
写吃枇杷:“整瓣果肉囫囵丢进嘴里,咀嚼,汁液飞溅口腔,然后,就是,甜、甜、甜,子弹一样击中你,果肉化作一摊水,滑进胃囊……”写吃炒粉粑粑:“趁热吃,口腔里倏忽呈现古典音乐的复调——萝卜丝的软糯甘甜,杂糅了春韭的细腻滑嫩,拖曳着米粉的喧软焦香,令胃口大开。”
而描写文化感受方面,钱红丽在写童年美食时,不仅写童年,还写到母爱,写到故乡;写地方美食,则写到一方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名人等,处处都是文化的呈现。重要的是,其文化呈现,并非特意性的表达,而是草蛇灰线,若隐若现,最终抵达文化与美食的交融之处。她写“晒干的马兰头,味尤佳”,“佳”在何处?下文作者用了一系列的比如:可以作为一碟“山家清供”;“可比拟于古之书生作文临帖,另辟蹊径”;如果拿干马兰头与五花肉同烧,其中滋味,没齿难忘,“拿它比之于一卷南朝法帖,自遥远的山野来,萧散清寒,淡素简约,瘦漏透空中,人间所有盛景不在,而你的心弦早被拨动”。
由味觉浮想联翩,联想的是文化。文化的溪流,在滋味中流淌,那美食的滋味,就不是一般的味觉滋味了,它具有了一份形而上的高度,它由一道物质美食,升华为一道精神美食。
美食自有灵魂,那灵魂,就是文化——其实,也是作者的灵魂表达。

 

于时间褶皱中遥望百年变迁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
□ 余朝静

两个月前,我打开了这本具有十足民族色彩的书籍,那时我正处于对自己、对生活的焦虑中,我感到生活像一摊泥水,粘腻厚重,我感到自己被生活缩小,在这摊泥水中上下沉浮,精疲力尽。
我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打开了这本书。书的开篇第一句就将我深深吸引住——“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在这本故事中,作者迟子建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个女酋长的自述向我展开了一幅巨大的画卷,一幅由语言组成的画卷,画卷上细述了中国东北部的鄂温克族,从19世纪初到20年代的兴衰变迁,讲尽了几代人的故事。全书以一位长者的视觉讲述着身边人的爱恨情仇,聚散离合,苍凉又孤寂。
这种苍凉孤寂的情感像一阵由额尔古纳河吹来的微风,在故事的开篇便裹挟着我去探寻。而在阅读这本书的时间里,我不止一次叹服于迟子建老师的遣词造句,她的文字是这样的细腻优美富有诗意,让人沉浸在她的笔锋之下,渐渐忘了生活的烦闷忧愁,只是在跟着文中“我”的步伐,走在额尔古纳河右岸,躺在能看到星星的希楞柱里,瞧着逐苔藓而栖的驯鹿们,和族人一同围着篝火喝酒吃肉。
这样的情感体验让我压抑沉闷已久的心,在那一刻终于重新鲜活了起来,合上书页,我的肉体依旧在城市中,可我的灵魂却好似还留存于那片美丽的土地,留存于那群与自然共生的人们中间。
书中的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一切都是安静恬然的,即便是描写到生与死时,也没有那么的撕心裂肺,只是一种沉痛,然后便是对生命的释然。他们与自然共生,他们的生活起居离不开自然,即便生命的终结也以风葬的形式继续与自然共存着。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第一次对自然产生了一种爱意,一种向往,我想要去到那里,去亲眼看看那里的历史与风情。我想要看看那里的树、那里的云,我想要不止是我的灵魂到达,我想要我的肉体一同去到那里。
20万字的篇幅,述尽了他们的一生。在这个不断有人死去,却又不断有新生命降生的家族中,我看到了一种顺应自然、敬畏自然的人生态度,他们与自然共生。
我想即使是被生活打磨得再压抑再麻木的人,都能在这本书里感受到生命的震撼,并拥有一种重新鲜活起来的力量,并且一定和我一样,想要亲自去走访那片神秘的净土,去探寻书中的“他们”,去感受不同的生活与信仰。

《草原晨曦》 李海波 摄

在旅行中读书
□ 吴 昆

踏上旅途,背囊里总少不了几本喜爱的书,它们就像忠诚的伴侣,伴我走过每一段别样的风景。
在云雾缭绕的山中,寻一处清幽之地,席地而坐。翻开那本珍藏的诗歌集,仿佛进入了一个诗意的世界。山风轻轻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与诗歌的韵律交织在一起。读着那些或婉约或豪放的诗句,感受着诗人的情感在山间流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时的我,仿佛也与陶渊明一同归隐田园,享受着那份宁静与淡泊。诗歌在山中跳跃,我的思绪也随之飘飞,与自然融为一体,领略着那超脱尘俗的美好。
来到辽阔的海边,海浪拍打着沙滩,咸咸的海风扑面而来。我拿出一本散文,在海边的躺椅上静静品读。听着海浪的声音,读着那些细腻而优美的文字,心也变得无比柔软。散文中描绘的那些风景、那些情感,在眼前的大海中找到了共鸣。就像巴金笔下的《海上日出》,那壮丽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展开,让我沉醉其中。文字与海浪相互交融,我的心也随着波涛起伏,感受着生命的律动和无尽的可能。在海边读散文,是一种心灵的洗礼,让我在广阔的天地间找到了内心的慰藉。
而当我漫步在喧闹的街区,嘈杂的声音充斥着双耳。但我并不在意,因为我手中捧着一本精彩的小说。在这喧闹中,我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小说里的情节扣人心弦,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我沉浸其中,与主人公一同经历着喜怒哀乐。周围的喧嚣渐渐远去,只剩下我与书中的故事。我随着故事的发展而情绪波动,时而紧张,时而欢笑,时而落泪。在这喧闹的街区读小说,让我体验到了一种别样的宁静,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只是背景,而我在书中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宁静角落。
在旅行中读书,是一种独特的享受。每一本书都是一扇通往不同世界的门,每一段旅程都是一次与书的奇妙邂逅。读书与旅行,本就是人生中两件美好的事情,当它们相互融合,便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在旅行中读书,在不同的地方,与不同的文字相遇,收获那无尽的精彩与感动。无论是在青山绿水间,还是在繁华都市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阅读天地,让心灵在旅行与读书中自由翱翔。

图片:李海波
编辑:吴颖琼 责任编辑:宋显晖
湾韵丨悦读 (2024年6月28日)
珠海特区报 2024-06-28 08:15

生命的逆旅:在遗忘与铭记之间
——读蔡怡《忘了我是谁》有感
□ 全 筌

“人生如行船,所有用心用力,迸激飞溅的浪花,在老病侵袭下,最后是船过水无痕,什么都没留下。”这句沉重而无奈的话,出自蔡怡所著《忘了我是谁》(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9月出版)一书。
作者蔡怡将照顾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父亲的经历,失智者与照顾者的日常,以及如何照顾失智老人的点滴思考,全部囊于书内。捧书阅读期间,我几度落泪。这本书详尽记述了家庭忧欢、父女真情,较之于其他的亲情书写,它又不同寻常。
蔡怡书写的对象是失智的父亲,他生活在错综迷乱的时间与空间里,尽管身处混沌,蔡父依旧本能地、执拗地试图在认知与情感里找到生活的“抓把”。家庭聚会时,蔡父热情地挽留小儿子与自己同住却遭婉拒。两个月后,再次面对小儿子时,蔡父已然不识,于是客气地挤出笑容,转头低声说:“我女儿瞎说,这位只是你们请来吃饭的客人……”蔡父盯着电视里的“红烧黄鱼”,咂舌舔唇地等着,到了晚餐时,怎么呼唤都不出来吃饭,他误把“电视鱼”当作“餐桌鱼”,嚷着:“我再饿,也不能吃别人家的饭。”且训斥女儿要有骨气。书中的情节涌动处,是现实也是幻象,是理性也是非理性,让人啼笑皆非,亦让人黯然神伤。
蔡父一生行事低调,对人对事鲜少发表个人意见,更从来不说别人一句坏话。直到有一次,家里的看护玉真端出来色相不佳的饭菜,蔡父叨叨碎念:“你怎能做出这么难吃的菜?”蔡父大剌剌地说出毫不修饰的内心话,他的真性情在脑海一片混沌中逐渐清明。这时,蔡怡意识到,“留在身边的父亲依然是有温度、有热度、有灵魂的亲人,他只不过灵魂有些缩水罢了。”蔡父虽然失去了世俗的生活,却固守着爱与温暖的灵魂。
蔡怡独自摸索着失忆、失智老人每日扔出的变化球,竭尽全力地照顾他。全凭着对父亲的爱,她学会了不和他讲道理,不纠正他的错误,不让他生气,只要蔡父开心快乐,其他都不重要。
蔡父在凌晨迈入女儿房间,大声宣布,“天亮了,我要吃东西。”蔡怡用45分钟耐心安抚父亲,就像安抚四岁的儿子,不争辩,不讲道理,不争吵,在安定父亲的过程中,她的焦虑也得以缓解。
贴心照顾蔡父的看护阿妮要返回印尼,蔡父几乎一夕之间不会走路,不肯洗澡,在浴室里,父亲不是父亲,是走投无路的犹斗困兽,身处绝境。蔡怡用温柔的动作和语调、满脸的笑容,重复再重复,赢得了父亲的信任,最后将他洗得干干净净,送他回房休息。蔡父突然高呼一声:“小姐,谢谢你啊!”说话时蔡父脸上满脸的笑容。”
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处细节描写:“我紧紧搂着泣不成声的父亲,一面替他擦眼泪,一面安抚再安抚,像是安抚好多好多年前,一再从单车上摔下来的六岁的儿子。”此时此刻,父女的身份互换,蔡怡从未将失智的父亲遗留在孤单的路上,而是用爱、用耐心、用温暖、用尊重去照养去守护,就像母亲陪伴儿子那般。
“我能做的只是陪着他走进单纯的孩童般的世界,陪他一起疯,一起傻乐,一起历经哀伤的时刻。把他生命里最孤单无助的时刻过成最简单的快乐。”
天下没有不老的人,只有不老的记忆。岁月会淘洗这场失智者与照养者的日常,但爱与温暖却会历久弥新。
“忘了我是谁”的潜台词是“记得我是谁”,时光轮转,这段父女真情,就是一段切切实实的生命的逆旅,令人潸然泪下。


梁实秋的“快乐”雅致人生
——读梁实秋《人生忽如寄》
□ 张帮俊

20世纪的中国出现过许多散文大家,梁实秋先生就是其中颇有名气的一位。他有着深厚的中西方文化底蕴,其文风上承唐宋,下撷晚明。他的散文题材各异,无论是寻常小事,还是人情义理,字里行间充满趣味,寥寥数语道尽人生哲理,让人欲罢不能。
这本《人生忽如寄》(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囊括了梁实秋先生《雅舍小品》《雅舍人生》等精华篇章。分为“雅舍物语”“脸谱人生”“雅舍梦回”和“世间百相”四辑,视角立足于普通大众,从吃喝拉撒、衣食住行、请客吃饭等百姓生活说起。文章短小精悍,语言幽默,饶有趣味。从他的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先生之趣。正如冰心所说:“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中,男人中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
梁实秋先生曾住过一段时间有窗无玻璃、有瓦空隙大,雨来渗如滴漏,老鼠与蚊虱猖狂,邻居鼾声如雷,隔音效果差的破房子。如果是一般人住在这样的陋室里,估计会被抱怨、苦闷、烦躁等坏情绪所笼罩。若是个患有洁癖症的人,恐怕一日都呆不下去。可是,梁先生却觉得这破房子是他的“雅舍”,可真是个性可爱。
在他的眼中,雅舍可以夜观明月,聆听风声,虽然陈设简陋,但对他来说,一几一椅一榻,足够了。正如林语堂所说:“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
梁实秋先生说“‘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正是拥有这无比豁达的心境,先生才会不计较,怀着感恩的心去热爱生活,去享受人生。
先生的眼光很敏锐,见解独到,描写笔触真实生动有趣。在《下棋》一文中,他将各种类型下棋者的模样描写得栩栩如生。比如,当受到对方威胁时,下棋人或咕嘟着嘴,或大叫一声,或长吁短叹……人物神态刻画入木三分。《送行》中,先生最欣赏的是这种“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雨,我都要去接你”。《骂人的艺术》中,先生给出的“骂人十法”道出了骂人的精髓,揭示了骂人的心理,供读者参考。《不亦快哉》中列出的11件“快乐事”,实际上是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一种快乐至上的生活法则。
先生对于人性的观察细致入微,先生笔下的《请客》与《结婚》就是最真实的生活场景再现,让人读着读着,就会忍不住说道:“是这么回事!”而在日常小事的背后往往蕴藏着哲理。在《脏》的描写中,先生写道:“其实,脏一点无伤大雅,从来没听说过哪一个国家因脏而亡。一个人纵然衣冠齐整,一尘不染,可是,道貌岸然,一肚子男盗女娼,我看也不干净。”对脏与干净的理解与讽刺,意味深长。谈及人与人之间的代沟,先生说:“沟是死的,人是活的,代沟需要沟通。”这些话让人醍醐灌顶,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是缺乏理解沟通,才会让代沟成为天堑。这些作品让读者在文字中得到共鸣。
整本读下来,我总觉心胸开阔了许多。“把心胸敞开,快乐也会逼人而来。雨有雨的趣,晴有晴的妙,小鸟跳跃啄食,猫狗饱食酣睡,哪一样不令人看了觉得快乐?”这就是梁实秋对“快乐”的解读。那么,不妨跟着先生,一起去营造享受这雅致人生。


美食自有灵魂
——读钱红丽《小食谭记》
□ 路来森

美食文章,易写,但要写好,亦是难事。
读一些美食专栏作家的文章或者书籍,常见其多有“猎奇”“求异”者——专写异域美食,或者山珍海味。
山珍海味,到底还是吃得少,总是写不过古人,也写不过民国作家;异域美食,写环境如何优雅、餐食者如何高雅、该美食承载了怎样的异域文化等等,看似内容“丰富”,实则多主观联想、想象,天花乱坠,总是与读者有一份隔阂。
故尔,我认为读美食文章,文章的境界、高度,不在于“猎奇”“求异”,而在于寻常美食中,写出高度,写出情味。何为寻常美食?老百姓饭桌上常见之美食也。
钱红丽的美食文章,第一好,就在于此:她把老百姓饭桌上的常见美食作为写作对象,如:江南水菜菱角菜、蒲芽、藕带;寻常菜蔬马齿苋、香椿、水芹、马兰头;寻常水果荔枝、枇杷、石榴、葡萄;还有寻常水产带鱼、螺蛳、鳜鱼、鳕鱼等。
所涉美食,虽种类繁多,但最终,归于一点:寻常、普通。其美好,更在于,于“寻常、普通”中使“平凡生活过得曲径通幽”,写出了情味,写出了境界,写出了高度。
有些美食,真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了,可于钱红丽的笔下写出,就变得津津有味。山芋梗、茄蒂,生活中多为“弃物”,但我们看钱红丽笔下的“茄蒂”:“每次买茄子,将茄蒂留存冰箱,如此累积三四回,获茄蒂一小碟,每只茄蒂,拦中撕开,去除白筋,复撕成小瓣,佐一青椒、老蒜瓣,爆炒,被我视之为天下第一等美味。”对,这就是“美食”——“物无定味,适口者珍”,你自己心中的美味,就是最好的美食。
写美食,自然要写美食的制作过程,一些作者总乐于细化“制作过程”,于是,文章就难免拖沓、冗长,搞不好就成了一纸“美食制作说明”。钱红丽也写,但她写得简洁、明快,读来有一份节奏感,如轻快的打击乐,给人一种极美的享受。写炒马齿苋:“用滚水焯,切碎,以姜葱粒炝锅,大火略煮。口感滑腻,齿颊留香,一小盘,一扫而光。”语言简短,明快有力,我们仿佛从中听到了锅碗瓢盆的砰砰啪啪,伴随着这份“交响乐”,菜香随之四溢。
此外,好的美食文章,一定要写出“食感”,即对美食的感受,而且还需是作者的独特感受。这一点很重要,不仅表现着作者对美食的理解,更彰显着作者写作表达的水平、高度。
“食感”,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物质的,是谓味觉感受;第二层面,是文化的,诸如从一道美食中写出亲情,写出民俗风情,写出历史文化等等。而钱红丽美食文章的高度,恰就在此。
一道美食,你品尝了,对你产生了怎样的感官冲击?对于常人来说,往往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甜,甜到什么程度?辣,辣出什么感觉?而钱红丽不仅能“言传”,而且还广用通感、博喻等手法,通过不同的器官感受、比喻,来表现一道美食的美好。
写吃枇杷:“整瓣果肉囫囵丢进嘴里,咀嚼,汁液飞溅口腔,然后,就是,甜、甜、甜,子弹一样击中你,果肉化作一摊水,滑进胃囊……”写吃炒粉粑粑:“趁热吃,口腔里倏忽呈现古典音乐的复调——萝卜丝的软糯甘甜,杂糅了春韭的细腻滑嫩,拖曳着米粉的喧软焦香,令胃口大开。”
而描写文化感受方面,钱红丽在写童年美食时,不仅写童年,还写到母爱,写到故乡;写地方美食,则写到一方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名人等,处处都是文化的呈现。重要的是,其文化呈现,并非特意性的表达,而是草蛇灰线,若隐若现,最终抵达文化与美食的交融之处。她写“晒干的马兰头,味尤佳”,“佳”在何处?下文作者用了一系列的比如:可以作为一碟“山家清供”;“可比拟于古之书生作文临帖,另辟蹊径”;如果拿干马兰头与五花肉同烧,其中滋味,没齿难忘,“拿它比之于一卷南朝法帖,自遥远的山野来,萧散清寒,淡素简约,瘦漏透空中,人间所有盛景不在,而你的心弦早被拨动”。
由味觉浮想联翩,联想的是文化。文化的溪流,在滋味中流淌,那美食的滋味,就不是一般的味觉滋味了,它具有了一份形而上的高度,它由一道物质美食,升华为一道精神美食。
美食自有灵魂,那灵魂,就是文化——其实,也是作者的灵魂表达。

 

于时间褶皱中遥望百年变迁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
□ 余朝静

两个月前,我打开了这本具有十足民族色彩的书籍,那时我正处于对自己、对生活的焦虑中,我感到生活像一摊泥水,粘腻厚重,我感到自己被生活缩小,在这摊泥水中上下沉浮,精疲力尽。
我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打开了这本书。书的开篇第一句就将我深深吸引住——“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在这本故事中,作者迟子建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个女酋长的自述向我展开了一幅巨大的画卷,一幅由语言组成的画卷,画卷上细述了中国东北部的鄂温克族,从19世纪初到20年代的兴衰变迁,讲尽了几代人的故事。全书以一位长者的视觉讲述着身边人的爱恨情仇,聚散离合,苍凉又孤寂。
这种苍凉孤寂的情感像一阵由额尔古纳河吹来的微风,在故事的开篇便裹挟着我去探寻。而在阅读这本书的时间里,我不止一次叹服于迟子建老师的遣词造句,她的文字是这样的细腻优美富有诗意,让人沉浸在她的笔锋之下,渐渐忘了生活的烦闷忧愁,只是在跟着文中“我”的步伐,走在额尔古纳河右岸,躺在能看到星星的希楞柱里,瞧着逐苔藓而栖的驯鹿们,和族人一同围着篝火喝酒吃肉。
这样的情感体验让我压抑沉闷已久的心,在那一刻终于重新鲜活了起来,合上书页,我的肉体依旧在城市中,可我的灵魂却好似还留存于那片美丽的土地,留存于那群与自然共生的人们中间。
书中的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一切都是安静恬然的,即便是描写到生与死时,也没有那么的撕心裂肺,只是一种沉痛,然后便是对生命的释然。他们与自然共生,他们的生活起居离不开自然,即便生命的终结也以风葬的形式继续与自然共存着。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第一次对自然产生了一种爱意,一种向往,我想要去到那里,去亲眼看看那里的历史与风情。我想要看看那里的树、那里的云,我想要不止是我的灵魂到达,我想要我的肉体一同去到那里。
20万字的篇幅,述尽了他们的一生。在这个不断有人死去,却又不断有新生命降生的家族中,我看到了一种顺应自然、敬畏自然的人生态度,他们与自然共生。
我想即使是被生活打磨得再压抑再麻木的人,都能在这本书里感受到生命的震撼,并拥有一种重新鲜活起来的力量,并且一定和我一样,想要亲自去走访那片神秘的净土,去探寻书中的“他们”,去感受不同的生活与信仰。

《草原晨曦》 李海波 摄

在旅行中读书
□ 吴 昆

踏上旅途,背囊里总少不了几本喜爱的书,它们就像忠诚的伴侣,伴我走过每一段别样的风景。
在云雾缭绕的山中,寻一处清幽之地,席地而坐。翻开那本珍藏的诗歌集,仿佛进入了一个诗意的世界。山风轻轻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与诗歌的韵律交织在一起。读着那些或婉约或豪放的诗句,感受着诗人的情感在山间流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时的我,仿佛也与陶渊明一同归隐田园,享受着那份宁静与淡泊。诗歌在山中跳跃,我的思绪也随之飘飞,与自然融为一体,领略着那超脱尘俗的美好。
来到辽阔的海边,海浪拍打着沙滩,咸咸的海风扑面而来。我拿出一本散文,在海边的躺椅上静静品读。听着海浪的声音,读着那些细腻而优美的文字,心也变得无比柔软。散文中描绘的那些风景、那些情感,在眼前的大海中找到了共鸣。就像巴金笔下的《海上日出》,那壮丽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展开,让我沉醉其中。文字与海浪相互交融,我的心也随着波涛起伏,感受着生命的律动和无尽的可能。在海边读散文,是一种心灵的洗礼,让我在广阔的天地间找到了内心的慰藉。
而当我漫步在喧闹的街区,嘈杂的声音充斥着双耳。但我并不在意,因为我手中捧着一本精彩的小说。在这喧闹中,我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小说里的情节扣人心弦,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我沉浸其中,与主人公一同经历着喜怒哀乐。周围的喧嚣渐渐远去,只剩下我与书中的故事。我随着故事的发展而情绪波动,时而紧张,时而欢笑,时而落泪。在这喧闹的街区读小说,让我体验到了一种别样的宁静,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只是背景,而我在书中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宁静角落。
在旅行中读书,是一种独特的享受。每一本书都是一扇通往不同世界的门,每一段旅程都是一次与书的奇妙邂逅。读书与旅行,本就是人生中两件美好的事情,当它们相互融合,便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在旅行中读书,在不同的地方,与不同的文字相遇,收获那无尽的精彩与感动。无论是在青山绿水间,还是在繁华都市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阅读天地,让心灵在旅行与读书中自由翱翔。

图片:李海波
编辑:吴颖琼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