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海洋科技发展“破题”之道,涉海科研平台座谈会召开→

6月20日,珠海市海洋发展局召开主题为“科技兴海 搏击深蓝”涉海科研平台座谈会,珠海16家涉海高校、科研机构和涉海相关部门专家代表应邀参加会议,紧扣海洋新质生产力这一核心要点,共谋海洋科技创新发展“破题”之道,为加快构建珠海海洋智库,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献策产学研深度融合

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本次座谈会的重点之一。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苏明表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目前拥有“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船、“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10个学院布局了涉海科研平台(团队),各研究团队近年来研究成果显著,并培养了大量硕士、博士等专业人才。

北理工珠海校区海洋装备与防护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秦同表示,目前已有9个海洋科技方向相关研究团队落地珠海,他与团队未来将依托珠海校区地域、环境、政策等优势,围绕海洋技术、材料结构、生物医学等领域发力,为促进海洋学科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做出重要贡献。

北师大珠海校区自然科学高等研究院水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王圣瑞介绍,该校依托水科学研究中心,正在以更高的定位筹建海岸带创新研究院,打造水科学人才输送高地,另外,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已初步建立起涉海研究团队,团队有着丰富的涉海智库研究经验,主攻海洋经济领域相关研究。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助理杨清华表示,该实验室近年来深入推进产学研融合,发挥实验室研发创新、人才设备等优势,加快建设蓝海科技产业园,首批已有6个海洋科技项目签约入驻。杨清华建议,珠海应打造“企业出题、科学家答题、市场阅卷”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让科技成果更好转化成生产力,发挥出最大价值。

建言海洋产业链发展

数据显示,我市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向好。全市海洋领域科技创新平台总数3年增长近2倍,涉海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三年增长66.7%,2023年全市涉海单位发明专利授权量668件

中国铁建海洋基础工程实验室代表郭超表示,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都离不开金融支持,建议珠海进一步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堵点卡点,支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更多投向科技创新,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营造良好金融生态。

“面对珠海海洋产业链存在大而不强、宽而不深的问题,更要发挥创新的主导作用。”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综合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傅秀萍表示,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短板环节补链、优势环节强链,是珠海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珠三角海洋经济发展新高地的关键所在。

珠海市海洋发展局局长扶志表示,市海洋发展局将充分整合链接各方优势资源,全力做好海洋开发这篇大文章,也希望各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对接相关产业需求,布局重大创新平台、开展协同攻关,培养更多骨干人才,积极推进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形成海洋新质生产力,为服务珠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封面图:李建束
文字:张伟宁 编辑:古春婷 责任编辑:帅云
共谋海洋科技发展“破题”之道,涉海科研平台座谈会召开→
观海融媒 2024-06-20 22:05

6月20日,珠海市海洋发展局召开主题为“科技兴海 搏击深蓝”涉海科研平台座谈会,珠海16家涉海高校、科研机构和涉海相关部门专家代表应邀参加会议,紧扣海洋新质生产力这一核心要点,共谋海洋科技创新发展“破题”之道,为加快构建珠海海洋智库,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献策产学研深度融合

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本次座谈会的重点之一。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苏明表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目前拥有“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船、“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10个学院布局了涉海科研平台(团队),各研究团队近年来研究成果显著,并培养了大量硕士、博士等专业人才。

北理工珠海校区海洋装备与防护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秦同表示,目前已有9个海洋科技方向相关研究团队落地珠海,他与团队未来将依托珠海校区地域、环境、政策等优势,围绕海洋技术、材料结构、生物医学等领域发力,为促进海洋学科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做出重要贡献。

北师大珠海校区自然科学高等研究院水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王圣瑞介绍,该校依托水科学研究中心,正在以更高的定位筹建海岸带创新研究院,打造水科学人才输送高地,另外,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已初步建立起涉海研究团队,团队有着丰富的涉海智库研究经验,主攻海洋经济领域相关研究。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助理杨清华表示,该实验室近年来深入推进产学研融合,发挥实验室研发创新、人才设备等优势,加快建设蓝海科技产业园,首批已有6个海洋科技项目签约入驻。杨清华建议,珠海应打造“企业出题、科学家答题、市场阅卷”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让科技成果更好转化成生产力,发挥出最大价值。

建言海洋产业链发展

数据显示,我市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向好。全市海洋领域科技创新平台总数3年增长近2倍,涉海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三年增长66.7%,2023年全市涉海单位发明专利授权量668件

中国铁建海洋基础工程实验室代表郭超表示,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都离不开金融支持,建议珠海进一步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堵点卡点,支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更多投向科技创新,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营造良好金融生态。

“面对珠海海洋产业链存在大而不强、宽而不深的问题,更要发挥创新的主导作用。”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综合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傅秀萍表示,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短板环节补链、优势环节强链,是珠海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珠三角海洋经济发展新高地的关键所在。

珠海市海洋发展局局长扶志表示,市海洋发展局将充分整合链接各方优势资源,全力做好海洋开发这篇大文章,也希望各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对接相关产业需求,布局重大创新平台、开展协同攻关,培养更多骨干人才,积极推进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形成海洋新质生产力,为服务珠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封面图:李建束
文字:张伟宁 编辑:古春婷 责任编辑: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