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论坛|非遗传承,从幼教课堂做起

近年来,珠海致力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品牌活动,成功吸引众多青少年热情参与。粤剧、醒狮、沙田民歌、三灶鹤舞等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和追捧。

曾几何时,非遗对许多人而言,似乎遥不可及。然而,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非遗传承与推广。相对而言,过去的非遗传承工作有所欠缺,导致许多非遗项目遭遇“冷遇”和“技艺失传”的危机。针对这些问题,我市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扭转这一局面。

珠海目前已建立16个市级非遗传承基地,并在学校教育中融入系统的非遗教材,如《吾乡吾土》,这些教材将非遗的传承与学校素质教育的课程相结合,有效地将传统文化根植于青少年心中。此外,《以三灶编织课程促幼儿园本土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等项目也得到珠海市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立项支持,这进一步表明政府在非遗教育与研究方面的投入和重视。

将非遗传承融入幼儿教育,既是对其活态文化保护的重要举措,也是创新教学理念的体现,旨在弥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这种教学方法的价值在于:首先,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文化素养。通过对非遗的学习,幼儿能接触到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从而激发他们对历史、信仰、道德、文化和技艺的兴趣;其次,这种教学方法适应幼儿的认知和发展规律。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凤鸡舞与儿童互动。朱习 摄

为了让非遗走进幼儿园,需要将其从晦涩、固化的形式转变为有趣、创新的教学内容。幼儿可以从对非遗的一知半解,到逐步深入了解,并培养对国家和家乡的情感。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将非遗民俗融入德育和乡土教育。例如,在节日庆典中引入相关知识和礼仪;二是将非遗技艺融入不同学科。如通过讲述、学习、演唱和表演来传递历史和文化;三是将非遗元素融入美术教学。如绘制脸谱和制作工艺品;四是将非遗曲艺融入游戏和体育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传统戏曲和手工艺;五是将非遗文化融入环境创设和创意游戏。通过创新改编和简化非遗项目,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

非遗的融入,为幼儿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力,同时也拓宽了传统育儿的视野。教育工作者需不断磨砺,精通专业知识,细心观察生活,寻找文化传承与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与此同时,广大幼儿家长也应自觉培养孩子的乡音乡土文化情结,引导他们多角度、多感官地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与魅力。

文字:郭道荣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丹梅
特区论坛|非遗传承,从幼教课堂做起
珠海特区报 2024-06-04 07:15

近年来,珠海致力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品牌活动,成功吸引众多青少年热情参与。粤剧、醒狮、沙田民歌、三灶鹤舞等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和追捧。

曾几何时,非遗对许多人而言,似乎遥不可及。然而,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非遗传承与推广。相对而言,过去的非遗传承工作有所欠缺,导致许多非遗项目遭遇“冷遇”和“技艺失传”的危机。针对这些问题,我市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扭转这一局面。

珠海目前已建立16个市级非遗传承基地,并在学校教育中融入系统的非遗教材,如《吾乡吾土》,这些教材将非遗的传承与学校素质教育的课程相结合,有效地将传统文化根植于青少年心中。此外,《以三灶编织课程促幼儿园本土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等项目也得到珠海市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立项支持,这进一步表明政府在非遗教育与研究方面的投入和重视。

将非遗传承融入幼儿教育,既是对其活态文化保护的重要举措,也是创新教学理念的体现,旨在弥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这种教学方法的价值在于:首先,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文化素养。通过对非遗的学习,幼儿能接触到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从而激发他们对历史、信仰、道德、文化和技艺的兴趣;其次,这种教学方法适应幼儿的认知和发展规律。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凤鸡舞与儿童互动。朱习 摄

为了让非遗走进幼儿园,需要将其从晦涩、固化的形式转变为有趣、创新的教学内容。幼儿可以从对非遗的一知半解,到逐步深入了解,并培养对国家和家乡的情感。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将非遗民俗融入德育和乡土教育。例如,在节日庆典中引入相关知识和礼仪;二是将非遗技艺融入不同学科。如通过讲述、学习、演唱和表演来传递历史和文化;三是将非遗元素融入美术教学。如绘制脸谱和制作工艺品;四是将非遗曲艺融入游戏和体育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传统戏曲和手工艺;五是将非遗文化融入环境创设和创意游戏。通过创新改编和简化非遗项目,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

非遗的融入,为幼儿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力,同时也拓宽了传统育儿的视野。教育工作者需不断磨砺,精通专业知识,细心观察生活,寻找文化传承与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与此同时,广大幼儿家长也应自觉培养孩子的乡音乡土文化情结,引导他们多角度、多感官地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与魅力。

文字:郭道荣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