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家庭。对多数长者来说,家庭是他们亲情的依托之所。因此,相比机构养老,绝大多数长者更愿意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以便在熟悉的环境中、在家人的陪护下安度晚年,这样更有安全感、舒适感、自由感。
2023年2月1日,《珠海经济特区居家养老服务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这既是广东省第一部以规范居家养老服务为主旨的地方性法规,也是珠海市首次开展养老领域立法。《条例》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支撑。
老有所养是民生要计。一年多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以《条例》为引领,以居家养老服务为重点,多措并举,全面推动我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深化组网运营
社区养老服务集中运营管理
位于南阳路3号的香洲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中心成为了香洲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最强大脑”。
这个由香洲区民政局主导建设、珠海香洲正圆控股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的服务中心,按照“政府引导、国企运营、社会参与、长者享受”的模式,打造香洲区智慧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和运营平台。
服务中心不仅为全区长者提供吃、行、购、医、安全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还搭建包括基础数据管理、养老服务门户网站、客服呼叫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养老管理、政府补助补贴管理、长者能力评估、养老服务质量监管等8个系统的智慧养老服务云平台。
这只是全市启动集中运营管理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试点建设的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我市选取香洲区作为试点,启动“集中运营管理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试点建设”工作。2022年年底,香洲区被推荐为民政部备案的“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区”,已形成覆盖城乡、层次清晰、功能互补、区域联动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目前,除香洲区外,金湾区三灶镇、平沙镇也逐步铺开集中运营管理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水平。
《条例》明确“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应当按照要求和建设标准与住宅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分期开发的住宅项目,应当在首期项目主体工程中配套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设施”。
为此,我市进一步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场地保障。市民政局委托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珠海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其中要求新建住宅小区和旧城区分别按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和15平方米标准配建(齐)居家养老服务设施。
目前,全市拟规划新增203处社区级养老服务设施,并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着力推动新建住宅小区“四同步”(同步规划、建设、验收和交付使用)和老旧小区补短板,更好打造“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其中,2023年我市达标配建居家养老服务场所的新建居住区29个。
办好“民生实事”
居家养老服务不断提质增效
80多岁的张老伯是一位轻度失能的高龄长者,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平时一个人独居,家务无人打理,希望社区为其安排社工提供居家上门服务。2023年年初,香洲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团队的社工入户探访时发现,张老伯家庭环境卫生存在一定的积尘,需要他人帮助清洁,便协助他申请了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包。
“每个月都安排一个人来到我这里服务,帮我打扫卫生,厨房、客厅到处都搞得干干净净,我非常满意,他们很认真负责。”张老伯对居家上门服务赞不绝口。
香洲区从2020年8月开始率先在全市建立了特殊困难长者定期探访制度。2023年6月27日,经市政府同意,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局和市残联联合印发了《珠海市特殊困难长者探访关爱服务实施方案》,将这一制度扩展到了全市。
截至目前,全市组织摸排并建立10117名特殊困难长者实名数据库,精准开展关爱服务,率先在全国实现“特殊困难长者探访关爱服务”月探访率100%目标。
与此同时,我市通过进行特殊困难长者家庭适老化改造,改善长者生活环境,不断提升老年群体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
2020年起,我市实施特殊困难长者家庭适老化,处理室内地面高低差、地面防滑和加装扶手等,累计为475户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率先在全省完成“特殊困难长者家庭适老化改造”“十四五”工作任务,大大减少长者居家安全隐患。
不久前,“长者饭堂”成为了珠海的新“网红”,吸引力众多目光。和传统的社区食堂不同,“长者饭堂”无论“颜值”还是内涵上都让人耳目一新。作为珠海居家养老的重要载体,“长者饭堂”吸引的不仅是长者的关注,解决的也不仅是“舌尖上”的养老问题。
近年来,我市以“公益化+市场化”为方向,依托成熟的市场主体参与“长者饭堂”建设运营,以科技手段降低运营成本、以规模效益提升服务质量,受到长者的欢迎和热捧。目前,全市“长者饭堂”从启动探索前的154家增至162家,新增数家市场化服务主体,让“长者饭堂”有了新活力。
促进供需衔接
打通落地“最后一公里”
在大力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同时,珠海市还建成市、区两级互联互通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智慧养老平台”),让长者“动动指尖”即可享受综合性的养老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
截至2024年3月底,已有983家养老服务组织入驻智慧养老平台,提供一键呼救、长者饭堂用餐“刷脸”、高龄津贴线上申请、居家养老服务预约、线上长者课堂等8大类37小类养老服务。
据统计,自市级智慧养老平台上线以来,累计热线咨询量达83.86万次,网站及手机端访问量达122.54万次,注册用户5万余人,居家养老服务工单13.86万单。其中,香洲区、金湾区和斗门区的区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有效整合辖区服务资源,通过“线上”接单、“线下”派单、满意度评价,实现居家养老服务闭环管理,为长者和家属提供更贴心、周到、专业的服务,得到社会各界好评。
为让长者跨越“数字鸿沟”,切身体验数字时代的便利,《条例》创设性地建立养老服务专员制度。
2023年,市民政局印发实施《珠海市养老服务专员设置指引》,在全市范围设置328名养老服务专员,实行名单制管理,为群众提供养老政策咨询、办事指南、服务推介、链接养老服务资源等服务,并持续为养老服务专员提供专业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夯实传统服务渠道,打通为长者居家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家庭。对多数长者来说,家庭是他们亲情的依托之所。因此,相比机构养老,绝大多数长者更愿意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以便在熟悉的环境中、在家人的陪护下安度晚年,这样更有安全感、舒适感、自由感。
2023年2月1日,《珠海经济特区居家养老服务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这既是广东省第一部以规范居家养老服务为主旨的地方性法规,也是珠海市首次开展养老领域立法。《条例》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支撑。
老有所养是民生要计。一年多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以《条例》为引领,以居家养老服务为重点,多措并举,全面推动我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深化组网运营
社区养老服务集中运营管理
位于南阳路3号的香洲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中心成为了香洲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最强大脑”。
这个由香洲区民政局主导建设、珠海香洲正圆控股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的服务中心,按照“政府引导、国企运营、社会参与、长者享受”的模式,打造香洲区智慧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和运营平台。
服务中心不仅为全区长者提供吃、行、购、医、安全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还搭建包括基础数据管理、养老服务门户网站、客服呼叫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养老管理、政府补助补贴管理、长者能力评估、养老服务质量监管等8个系统的智慧养老服务云平台。
这只是全市启动集中运营管理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试点建设的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我市选取香洲区作为试点,启动“集中运营管理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试点建设”工作。2022年年底,香洲区被推荐为民政部备案的“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区”,已形成覆盖城乡、层次清晰、功能互补、区域联动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目前,除香洲区外,金湾区三灶镇、平沙镇也逐步铺开集中运营管理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水平。
《条例》明确“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应当按照要求和建设标准与住宅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分期开发的住宅项目,应当在首期项目主体工程中配套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设施”。
为此,我市进一步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场地保障。市民政局委托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珠海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其中要求新建住宅小区和旧城区分别按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和15平方米标准配建(齐)居家养老服务设施。
目前,全市拟规划新增203处社区级养老服务设施,并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着力推动新建住宅小区“四同步”(同步规划、建设、验收和交付使用)和老旧小区补短板,更好打造“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其中,2023年我市达标配建居家养老服务场所的新建居住区29个。
办好“民生实事”
居家养老服务不断提质增效
80多岁的张老伯是一位轻度失能的高龄长者,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平时一个人独居,家务无人打理,希望社区为其安排社工提供居家上门服务。2023年年初,香洲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团队的社工入户探访时发现,张老伯家庭环境卫生存在一定的积尘,需要他人帮助清洁,便协助他申请了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包。
“每个月都安排一个人来到我这里服务,帮我打扫卫生,厨房、客厅到处都搞得干干净净,我非常满意,他们很认真负责。”张老伯对居家上门服务赞不绝口。
香洲区从2020年8月开始率先在全市建立了特殊困难长者定期探访制度。2023年6月27日,经市政府同意,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局和市残联联合印发了《珠海市特殊困难长者探访关爱服务实施方案》,将这一制度扩展到了全市。
截至目前,全市组织摸排并建立10117名特殊困难长者实名数据库,精准开展关爱服务,率先在全国实现“特殊困难长者探访关爱服务”月探访率100%目标。
与此同时,我市通过进行特殊困难长者家庭适老化改造,改善长者生活环境,不断提升老年群体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
2020年起,我市实施特殊困难长者家庭适老化,处理室内地面高低差、地面防滑和加装扶手等,累计为475户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率先在全省完成“特殊困难长者家庭适老化改造”“十四五”工作任务,大大减少长者居家安全隐患。
不久前,“长者饭堂”成为了珠海的新“网红”,吸引力众多目光。和传统的社区食堂不同,“长者饭堂”无论“颜值”还是内涵上都让人耳目一新。作为珠海居家养老的重要载体,“长者饭堂”吸引的不仅是长者的关注,解决的也不仅是“舌尖上”的养老问题。
近年来,我市以“公益化+市场化”为方向,依托成熟的市场主体参与“长者饭堂”建设运营,以科技手段降低运营成本、以规模效益提升服务质量,受到长者的欢迎和热捧。目前,全市“长者饭堂”从启动探索前的154家增至162家,新增数家市场化服务主体,让“长者饭堂”有了新活力。
促进供需衔接
打通落地“最后一公里”
在大力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同时,珠海市还建成市、区两级互联互通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智慧养老平台”),让长者“动动指尖”即可享受综合性的养老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
截至2024年3月底,已有983家养老服务组织入驻智慧养老平台,提供一键呼救、长者饭堂用餐“刷脸”、高龄津贴线上申请、居家养老服务预约、线上长者课堂等8大类37小类养老服务。
据统计,自市级智慧养老平台上线以来,累计热线咨询量达83.86万次,网站及手机端访问量达122.54万次,注册用户5万余人,居家养老服务工单13.86万单。其中,香洲区、金湾区和斗门区的区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有效整合辖区服务资源,通过“线上”接单、“线下”派单、满意度评价,实现居家养老服务闭环管理,为长者和家属提供更贴心、周到、专业的服务,得到社会各界好评。
为让长者跨越“数字鸿沟”,切身体验数字时代的便利,《条例》创设性地建立养老服务专员制度。
2023年,市民政局印发实施《珠海市养老服务专员设置指引》,在全市范围设置328名养老服务专员,实行名单制管理,为群众提供养老政策咨询、办事指南、服务推介、链接养老服务资源等服务,并持续为养老服务专员提供专业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夯实传统服务渠道,打通为长者居家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