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第一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正式写入中央文件,新质生产力成为备受关注的发展热词。目前,广东正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不久前召开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也对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了部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广东有何底气?如何探路?南方+即日起推出《寻“新”记——广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观察》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近日,OpenAI发布“文字生成视频”大模型Sora,再一次引发业界的极大震撼;2月3日,全球首颗6G架构验证星发射入轨;1月,美国知名企业家马斯克宣布,人类首次接受脑机接口(Neuralink)芯片植入……
今年以来,前沿技术与未来产业像天空一样没有极限,将人们的想象逐步变为现实。
在日前举行的“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五大未来产业的行动计划文件正式公开发布(下称“行动计划”)。这是在日前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之后,第一个出台未来产业具体行动计划文件的省份。
根据行动计划,广东将发展未来电子信息、未来智能装备、未来生命健康、未来材料、未来绿色低碳产业五大未来产业集群。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未来产业已成国际竞争的焦点。广东要如何前瞻性布局,才能抢占制高点?抢抓新风口、冲刺新赛道的路上,广东又将如何发力,才能下好先手棋、构筑新优势?
01
全球竞逐未来产业
广东如何抢抓风口?
放眼全球,代表了未来科技发展方向和趋势,能够形成颠覆性技术和重大原创成果的未来产业,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在加速布局未来产业,试图通过技术创新来抢占竞争制高点。
美国提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先进通信网络、先进制造和生物技术等技术领域。
日本重点支持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量子技术、尖端材料制造、能源与环境、自动驾驶汽车等技术和产业的系统布局。
德国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绿色能源、数字科技等方向作出前瞻部署。
英国则确定了五项未来技术组合,包括人工智能、工程生物学、未来通信、半导体和量子技术。
而在全国范围内,早在2022年,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等地率先出台政策布局未来产业。以深圳为例,2022年6月,深圳便出台文件,前瞻布局合成生物、区块链、空天技术等8个未来产业。
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意见》,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突破百项前沿关键核心技术,形成百项标志性产品。
有着深厚产业基础的广东,如何推进未来产业发展?从行动计划的内容来看,广东非常注重未来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创新。“广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多个赛道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也将对未来产业发展产生影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说。
具体而言,未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新一代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终端、虚拟现实、量子信息等。到2025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展望2035年,未来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力量,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集聚一批龙头企业和创新平台。
未来智能装备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人形机器人、空天装备、深海装备、深地装备等。到2030年,广东要取得30项左右关键未来智能装备技术突破,牵头或参与制定30项以上未来产业标准。
以人形机器人产业为例,“无论是产业链核心,还是先进技术领域布局,广东都具备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巨大优势。”优必选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周剑表示,优必选正是借助广东的产业链优势,率先实现了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
未来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则重点发展基因技术、细胞治疗、AI+生物医药、合成生物学、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到2030年,广东未来生命健康产业将培育10家左右掌握颠覆性技术、拥有爆发成长潜质并可能成长为世界级公司的未来型企业。
未来材料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仿生智能、先进金属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材料研发范式及仪器装备等。到2030年,广东将培育5个以上未来材料产业先导区,共建100个以上实验室/企业未来材料联合工程中心,实现从源头创新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发展。
未来绿色低碳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深远海风电、新型储能、先进核能、绿色氢能、高效光伏、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等。到2030年,广东将布局一批重大(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形成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若干个千亿元级未来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向着全球产业创新高地的目标,广东正以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和5个未来产业集群为主轴,加快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未来产业是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且具有前瞻性和先导性的产业,市场潜力大、带动作用强。广东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与资源禀赋,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性、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对广东建设制造强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赛迪顾问广州分公司总经理贾纺纺说。
02
未来产业仍处于萌芽期
如何抢占产业技术源头创新制高点?
未来产业当前正处于萌芽或产业化初期,其技术的前沿性、路线的不确定性、产品市场接受程度的过程性以及孵化培育的长周期性等特征,决定了未来产业在发展路径、发展模式上必然与成熟产业存在很大差异。
广东如何构建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生态系统?
造平台、建体系、拓场景、强支撑,是行动计划的重要着力点。
一方面,广东将着力提升已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战略科技力量源头创新能级,谋划一批新的重大创新平台,推动建设世界级的未来产业原始创新基础设施集群。
“创新载体将成为孕育未来产业发展的原动力。”赛迪研究院发布的《未来产业发展十大趋势》报告指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创新高地作为重要载体和原动力,将持续发挥在培育未来产业中的主体作用。
以未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根据行动计划,在人工智能终端领域,广东将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载体,构建“科技大脑+未来实验室”创新体系。
另一方面,广东还将基于各个未来产业的不同特点,构建成果产业转化体系。
比如,针对未来材料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储备不足等问题,行动计划提出,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瞄准产业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领域开展体系化研发布局,鼓励战略科学家团队与企业开展从“0-1”“1-N”全链条研发,加快形成具有颠覆性、前沿性、交叉性的新技术、新“样品”,抢占产业技术源头创新制高点。
此外,还提出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原始创新策源高地,统筹人才、资金、土地、科研设施等资源要素,建设未来材料产业培育先导示范区,构建“样品—产品—商品”全过程科技成果转化生态。
科研成果转化过程复杂,技术和创新从实验室通向产业化、市场化往往面临重重堵点,技术成熟度曲线在该阶段多会形成“产品能见度”的深谷,被形象地称为“死亡之谷”。而场景创新往往从“需要什么”出发,为技术和创新提供明确方向,从而实现技术、应用无缝接合,助力跨越 “谷底”。
为此,行动计划针对不同未来产业的特点,提出了拓展融合发展“新场景”等举措。
比如,针对未来生命健康产业,广东将加大对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建设,面向高通量测序、AI+生物医药,探索“未来场景+试点示范+推广应用”的全周期场景设计机制,打造世界领先的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
“关键场景与重点场景的试点示范,将进一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打通从科学成果、技术成果再到产业发展的堵点与难点,更高水平牵引与带动未来产业发展。”赛迪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要素保障,行动计划在政策设计方面推出不少具体措施。
比如,对于未来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广东将研究以市场化方式设立未来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基金,发挥省级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政策性基金引导作用,重点投向成长潜力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项目。
同时,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地用林用海要素保障,探索产业链整体供地、深远海场址资源市场化配置、海域使用立体分层设权等模式。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加强对“无人区”创新的制度性保护,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
03
科学谋划区域产业布局
粤东西北地区与大湾区如何协同互动?
未来产业发展并非“空中阁楼”,而是要建立在已有的产业基础之上。正如生物学家、科学记者克里斯缇安·施瓦格尔在《未来生机》一书中所言,未来该如何发展,取决于目前已存在的迹象。
“省级层面应统筹推进未来产业区域发展布局,加强各城市间分工协作,着力搭建技术协作、人才交流的常态化合作沟通机制。”贾纺纺认为,各地市应结合自身区域发展特色、创新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科学选择适合本市的未来产业细分赛道,着力打造特色产业优势。
行动计划提出,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并根据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基础制定相应的规划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比如,在生命健康领域,广东已形成广州国际生物岛、深圳(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等多个产业集聚区,建有深圳国家基因库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合成生物、细胞与基因技术、类脑智能、生物制造等领域已有发展基础。
行动计划提出,打造以广州、深圳为核心,以佛山、东莞、中山、珠海为重点的产业创新发展区。其中,支持广州全力打造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地,支持深圳建设全球未来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策源地。
重大合作平台也是布局重点。行动计划提出,支持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加快打造药品、医疗器械高端制造产业增长极,支持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加快打造国际一流的药物及医疗器械中试转化服务平台,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加快打造未来生命健康中医药产业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
行动计划提出,结合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结合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全面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电子信息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合作,形成紧密衔接、互为支撑的产业分工,加快打造沿海未来产业发展带和北部未来产业应用示范区。
“五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的发布,不仅极大地提振了广东省科技从业者的发展信心,也切实地为各产业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方向。”云天励飞副总裁郑文先说,在行动计划的指导下,将进一步攻关多模态大模型核心技术,同时大力推动多模态大模型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落地,让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为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赋能。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未来绿色低碳领域,广东将重点布局以阳江、汕头、揭阳、汕尾为引领的沿海经济带深远海风电高端装备制造集群,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云浮、潮州为引领的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以惠州、湛江、汕尾为核心起步区的CCUS(碳捕捉)产业集群,以珠三角地区为核心的高效光伏关键装备和原辅料产业基地。
作为开放大省,广东也将在提升国际化合作水平中,推动未来产业发展全球化布局。
比如,在未来材料产业的发展上,广东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材料创新基础设施集群,谋划部署面向未来材料产业的国际合作计划,吸引海内外人才来粤开展材料科学技术研究;支持海外知名高校院所、优势企业、国际科技组织在粤建立未来材料跨国创新机构、企业研发中心、成果转化基地。
“未来产业聚焦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卡脖子技术等硬科技产业领域,有利于充分发挥广东二十大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基础优势,培育更多千亿、万亿级的产业集群。”贾纺纺表示,通过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广东将推动更多企业、研发机构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着力构建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
编者按:从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第一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正式写入中央文件,新质生产力成为备受关注的发展热词。目前,广东正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不久前召开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也对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了部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广东有何底气?如何探路?南方+即日起推出《寻“新”记——广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观察》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近日,OpenAI发布“文字生成视频”大模型Sora,再一次引发业界的极大震撼;2月3日,全球首颗6G架构验证星发射入轨;1月,美国知名企业家马斯克宣布,人类首次接受脑机接口(Neuralink)芯片植入……
今年以来,前沿技术与未来产业像天空一样没有极限,将人们的想象逐步变为现实。
在日前举行的“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五大未来产业的行动计划文件正式公开发布(下称“行动计划”)。这是在日前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之后,第一个出台未来产业具体行动计划文件的省份。
根据行动计划,广东将发展未来电子信息、未来智能装备、未来生命健康、未来材料、未来绿色低碳产业五大未来产业集群。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未来产业已成国际竞争的焦点。广东要如何前瞻性布局,才能抢占制高点?抢抓新风口、冲刺新赛道的路上,广东又将如何发力,才能下好先手棋、构筑新优势?
01
全球竞逐未来产业
广东如何抢抓风口?
放眼全球,代表了未来科技发展方向和趋势,能够形成颠覆性技术和重大原创成果的未来产业,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在加速布局未来产业,试图通过技术创新来抢占竞争制高点。
美国提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先进通信网络、先进制造和生物技术等技术领域。
日本重点支持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量子技术、尖端材料制造、能源与环境、自动驾驶汽车等技术和产业的系统布局。
德国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绿色能源、数字科技等方向作出前瞻部署。
英国则确定了五项未来技术组合,包括人工智能、工程生物学、未来通信、半导体和量子技术。
而在全国范围内,早在2022年,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等地率先出台政策布局未来产业。以深圳为例,2022年6月,深圳便出台文件,前瞻布局合成生物、区块链、空天技术等8个未来产业。
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意见》,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突破百项前沿关键核心技术,形成百项标志性产品。
有着深厚产业基础的广东,如何推进未来产业发展?从行动计划的内容来看,广东非常注重未来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创新。“广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多个赛道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也将对未来产业发展产生影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说。
具体而言,未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新一代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终端、虚拟现实、量子信息等。到2025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展望2035年,未来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力量,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集聚一批龙头企业和创新平台。
未来智能装备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人形机器人、空天装备、深海装备、深地装备等。到2030年,广东要取得30项左右关键未来智能装备技术突破,牵头或参与制定30项以上未来产业标准。
以人形机器人产业为例,“无论是产业链核心,还是先进技术领域布局,广东都具备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巨大优势。”优必选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周剑表示,优必选正是借助广东的产业链优势,率先实现了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
未来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则重点发展基因技术、细胞治疗、AI+生物医药、合成生物学、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到2030年,广东未来生命健康产业将培育10家左右掌握颠覆性技术、拥有爆发成长潜质并可能成长为世界级公司的未来型企业。
未来材料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仿生智能、先进金属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材料研发范式及仪器装备等。到2030年,广东将培育5个以上未来材料产业先导区,共建100个以上实验室/企业未来材料联合工程中心,实现从源头创新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发展。
未来绿色低碳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深远海风电、新型储能、先进核能、绿色氢能、高效光伏、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等。到2030年,广东将布局一批重大(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形成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若干个千亿元级未来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向着全球产业创新高地的目标,广东正以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和5个未来产业集群为主轴,加快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未来产业是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且具有前瞻性和先导性的产业,市场潜力大、带动作用强。广东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与资源禀赋,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性、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对广东建设制造强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赛迪顾问广州分公司总经理贾纺纺说。
02
未来产业仍处于萌芽期
如何抢占产业技术源头创新制高点?
未来产业当前正处于萌芽或产业化初期,其技术的前沿性、路线的不确定性、产品市场接受程度的过程性以及孵化培育的长周期性等特征,决定了未来产业在发展路径、发展模式上必然与成熟产业存在很大差异。
广东如何构建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生态系统?
造平台、建体系、拓场景、强支撑,是行动计划的重要着力点。
一方面,广东将着力提升已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战略科技力量源头创新能级,谋划一批新的重大创新平台,推动建设世界级的未来产业原始创新基础设施集群。
“创新载体将成为孕育未来产业发展的原动力。”赛迪研究院发布的《未来产业发展十大趋势》报告指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创新高地作为重要载体和原动力,将持续发挥在培育未来产业中的主体作用。
以未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根据行动计划,在人工智能终端领域,广东将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载体,构建“科技大脑+未来实验室”创新体系。
另一方面,广东还将基于各个未来产业的不同特点,构建成果产业转化体系。
比如,针对未来材料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储备不足等问题,行动计划提出,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瞄准产业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领域开展体系化研发布局,鼓励战略科学家团队与企业开展从“0-1”“1-N”全链条研发,加快形成具有颠覆性、前沿性、交叉性的新技术、新“样品”,抢占产业技术源头创新制高点。
此外,还提出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原始创新策源高地,统筹人才、资金、土地、科研设施等资源要素,建设未来材料产业培育先导示范区,构建“样品—产品—商品”全过程科技成果转化生态。
科研成果转化过程复杂,技术和创新从实验室通向产业化、市场化往往面临重重堵点,技术成熟度曲线在该阶段多会形成“产品能见度”的深谷,被形象地称为“死亡之谷”。而场景创新往往从“需要什么”出发,为技术和创新提供明确方向,从而实现技术、应用无缝接合,助力跨越 “谷底”。
为此,行动计划针对不同未来产业的特点,提出了拓展融合发展“新场景”等举措。
比如,针对未来生命健康产业,广东将加大对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建设,面向高通量测序、AI+生物医药,探索“未来场景+试点示范+推广应用”的全周期场景设计机制,打造世界领先的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
“关键场景与重点场景的试点示范,将进一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打通从科学成果、技术成果再到产业发展的堵点与难点,更高水平牵引与带动未来产业发展。”赛迪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要素保障,行动计划在政策设计方面推出不少具体措施。
比如,对于未来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广东将研究以市场化方式设立未来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基金,发挥省级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政策性基金引导作用,重点投向成长潜力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项目。
同时,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地用林用海要素保障,探索产业链整体供地、深远海场址资源市场化配置、海域使用立体分层设权等模式。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加强对“无人区”创新的制度性保护,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
03
科学谋划区域产业布局
粤东西北地区与大湾区如何协同互动?
未来产业发展并非“空中阁楼”,而是要建立在已有的产业基础之上。正如生物学家、科学记者克里斯缇安·施瓦格尔在《未来生机》一书中所言,未来该如何发展,取决于目前已存在的迹象。
“省级层面应统筹推进未来产业区域发展布局,加强各城市间分工协作,着力搭建技术协作、人才交流的常态化合作沟通机制。”贾纺纺认为,各地市应结合自身区域发展特色、创新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科学选择适合本市的未来产业细分赛道,着力打造特色产业优势。
行动计划提出,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并根据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基础制定相应的规划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比如,在生命健康领域,广东已形成广州国际生物岛、深圳(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等多个产业集聚区,建有深圳国家基因库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合成生物、细胞与基因技术、类脑智能、生物制造等领域已有发展基础。
行动计划提出,打造以广州、深圳为核心,以佛山、东莞、中山、珠海为重点的产业创新发展区。其中,支持广州全力打造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地,支持深圳建设全球未来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策源地。
重大合作平台也是布局重点。行动计划提出,支持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加快打造药品、医疗器械高端制造产业增长极,支持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加快打造国际一流的药物及医疗器械中试转化服务平台,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加快打造未来生命健康中医药产业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
行动计划提出,结合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结合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全面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电子信息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合作,形成紧密衔接、互为支撑的产业分工,加快打造沿海未来产业发展带和北部未来产业应用示范区。
“五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的发布,不仅极大地提振了广东省科技从业者的发展信心,也切实地为各产业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方向。”云天励飞副总裁郑文先说,在行动计划的指导下,将进一步攻关多模态大模型核心技术,同时大力推动多模态大模型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落地,让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为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赋能。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未来绿色低碳领域,广东将重点布局以阳江、汕头、揭阳、汕尾为引领的沿海经济带深远海风电高端装备制造集群,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云浮、潮州为引领的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以惠州、湛江、汕尾为核心起步区的CCUS(碳捕捉)产业集群,以珠三角地区为核心的高效光伏关键装备和原辅料产业基地。
作为开放大省,广东也将在提升国际化合作水平中,推动未来产业发展全球化布局。
比如,在未来材料产业的发展上,广东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材料创新基础设施集群,谋划部署面向未来材料产业的国际合作计划,吸引海内外人才来粤开展材料科学技术研究;支持海外知名高校院所、优势企业、国际科技组织在粤建立未来材料跨国创新机构、企业研发中心、成果转化基地。
“未来产业聚焦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卡脖子技术等硬科技产业领域,有利于充分发挥广东二十大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基础优势,培育更多千亿、万亿级的产业集群。”贾纺纺表示,通过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广东将推动更多企业、研发机构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着力构建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