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珠海年终盘点|打造海洋经济新增长极,珠海致力发展海洋一、二、三产业

2023年,珠海“海上重器”频频“上新”: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驰骋深蓝;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在珠海投入试运行,被业界称为全球首艘游弋式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九洲一号”正式开工建设……一个又一个标志性的海洋成果,记录着珠海海洋产业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进阶。

经略海洋,珠海孜孜不怠。262个大小岛屿,近934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珠海是珠三角城市中海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的城市。用好海洋资源,是珠海的担当,也是珠海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2023年,珠海出台《珠海市推进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五年行动方案》),宣布未来五年将重点谋划实施海洋产业振兴、海岛设施提升、海洋开放合作、海洋生态治理“四大行动”,并明确提出到2027年,以海洋渔业、海洋海岛旅游、海洋新兴产业为主的现代海洋产业持续迈上新台阶,产业规模达到450亿元。

已见繁华结硕果,更立新志谱新篇。当前,珠海已初步建立起以海洋旅游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为支柱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规模以上涉海企业数量超过500家,力争到2025年,珠海市海洋产业生产总值达到153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8%左右,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5%左右。

桂山镇大蜘洲岛养殖场和远处的“澎湖号”半潜式波浪能养殖网箱。

推动渔业转型升级

海洋渔业,是推动海洋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点项目。今年以来,珠海扎实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加快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往岸上走”——今年10月,珠海海发蓝色种业产业园在金湾区南水镇开工建设,预计明年1月建成,旨在解决珠海目前海鲈鱼产业链上的种苗需求问题。“珠海海鲈鱼的种苗大多是从外省引进的,本地化繁殖意义重大。”广东蓝色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颜阔秋说,除了海鲈鱼,该产业园还将进行金鮸鱼、南海大黄鱼等海鱼的种苗繁育。

不止于此,针对白蕉海鲈、金鲳鱼特色养殖品种,珠海正探索在“岛上”建立海水鱼类保种配套基础设施。广东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已完成3万尾金鲳鱼种鱼繁育工作,正在桂山镇构建金鲳鱼、石斑鱼等品种的种质资源库,建成后预计每年供应鱼卵0.5吨,育苗1亿尾。

渔民把鱼从网箱中打捞出来。

珠海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珠海还将在鹤洲北片区建设以白蕉海鲈为主要品种的种苗基地,在莲洲镇扩建南美白对虾繁育基地,推动四指马鲅苗种繁育技术及苗种繁育实现量化生产,筑牢珠海海洋种业发展基础。

“往深海走”——深远海养殖迈上新台阶。近年来,珠海已建成“澎湖号”、全国第一艘浮体与桁架混合结构智能化养殖平台“德海一号”等深海智能养殖平台。“装备”方面足够的先行优势,进一步推动海洋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全国首台半潜式波浪能养殖网箱“澎湖号”。

今年,珠海新动工“九洲一号”深远海养殖工船、数字智能化深海养殖平台“珠海琴”、轻型半潜桁架式深远海养殖平台“格盛1号”3个海洋牧场项目,投放30口重力式深水网箱,总投资4.14亿元,预计新增养殖水体29万立方米;储备推进项目6个,包括格力集团投资打造的桂山现代渔业产业园项目、海工型渔旅单体平台“海之舱”等,可新增养殖水体41.4万立方米,目前项目已完成用海选址,正在谋划开工前期工作。

“往休闲渔业走”——作为省内首个可游玩的“海洋牧场”,“澎湖号”也是珠海探寻海洋产业转型的生动印记。伴随着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及海洋牧场现代化建设,珠海着手规划休闲渔业旅游融合发展,“澎湖号”、二号堤众森休闲渔家乐、三角岛九洲海上浮岛等一批渔旅融合项目涌现,致力于提升渔业附加值。

在海洋牧场建设方面,珠海构建了一条从种业、养殖、装备到精深加工、交易的三产融合全产业链条,特别是将休闲渔业和生态旅游等产业有机融入,充分形成了对上下游产业和区域海洋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

依托洪湾中心渔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海产品交易中心,珠海完成了海洋牧场终端流通的闭环,借力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进一步推动珠海海鲜产品打入国内和国际市场。“国字号”金湾黄立鱼、万山金鲳鱼、平沙桂虾凭借出色的品质“出圈”,从珠海走上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桂山镇大蜘洲岛养殖场。

加快海洋科技创新驱动

推动海洋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水上发电,水下养鱼。在金湾三灶鱼林村,占用面积约3600亩的光伏板整齐排列在海上,如蓝色波浪般延绵不断,蔚为壮观。这是珠海首个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同时也是珠海首个采用立体确权用海的渔光互补光伏项目。项目规划容量280兆瓦,每年可发电量达3.36亿度电,推动新能源开发与当地渔业养殖互融互促。

在海洋新兴产业方面,鹤洲新区(筹)拥有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国际锚地等平台资源,已落地国内首个波浪能试验场、无人船海上测试场、桂山海上风电场。

“作为省内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桂山海上风电场已实现47台电机全容量并网发电,2022年绿电发电量为4.9亿千瓦时,节约标煤消耗约16万吨。”鹤洲新区筹备组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该区将培育发展锚地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新能源和海洋金融产业,加快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基地建设,支持南方海洋实验室开展智慧海洋牧场、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碳汇研究,推动海洋科技创新。争取到2027年,万山海洋新兴产业规模翻两番。

在《五年行动方案》中,珠海规划,要加快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建设,推动海洋科研院所、军工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集聚。蓝海科技产业园开工首日,便有5个海洋科技项目签约入驻。园区运营方南方海洋实验室副主任孙冬柏透露,园区计划筹措规模10亿元以上的海洋产业基金,希望将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高地、海洋科技产业专业化园区。

今年6月,我国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在万山海域试运行成功,已经送往海南省投入运行。“接下来,我们将加快推动我国首个兆瓦级波浪能示范场建设,目前已完成174公顷海域用海审批,目前已经完成2台500kW波浪能发电装置、海底电缆、岸上机房建设。外伶仃海上漂浮式多能互补装置群供电技术研究示范验证项目已在国家科技部立项审批。”鹤洲新区筹备组有关负责人说。

擦亮海洋旅游品牌

俯瞰万山群岛,“山海相拥,陆岛相望”的独特风貌,成为珠海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东澳岛、桂山岛、外伶仃岛、三角岛入选首批全国“和美海岛”名单。一岛一特色,令无数游客流连忘返。

据统计,今年1-11月,万山群岛共吸引游客154.60万人次。

“这两年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夏季是桂山岛旅游的旺季,依山院的女主人李惠清每天总是满怀热情地迎接四方来客,送上一壶暖茶和各味茶果,不厌其烦地和游客分享她与桂山村“创美庭院”的故事。

古树下,碧海蓝天辽阔,岸上青翠间着繁花,村居步道明媚蜿蜒。但在“创美庭院”改造之前,李惠清房屋的整体外立面显得破旧和简陋,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如今改造后的庭院不仅让桂山镇发展得越来越好,吸引了许多游客上岛游玩,更能够让广大游客在海岛风情庭院中,品尝到桂山岛特色的客家茶果,另有一般风情”。

数据统计,今年以来,鹤洲新区(筹)累计完成村居改造项目近260个,建设创美庭院35户。“村居环境提升了,也吸引不少年轻村民回乡用自家民房改建民宿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每年20万元的收入。”桂山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邹兴伦说。

东澳岛蜜月公园。通讯员罗旭莹 摄

主打“浪漫休闲”的东澳岛,是情侣海岛旅游的必选之地。岛上备受关注的万豪和阿丽拉两座高端品牌酒店,也即将揭开神秘面纱,预计于2024年上半年营业;格力集团在东澳岛附近海域打造的“海之舱”渔旅型海洋牧场将为游客提供美食、海钓、海洋研学、室内休闲运动等更多新颖的游玩选择。

近日,“万山论钓”系列赛事正如火如荼进行中。赛事期间,“澳门回归杯”全国海钓大赛和“万兴杯”“宏海杯”“伶仃王杯”等小型矶钓比赛也在不间断举行中。“利用海岛优质的海洋资源和优美风光,我们着力打造万山群岛海钓产业,擦亮“珠海国际垂钓之都”的第一赛事品牌。”鹤洲新区筹备组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鹤洲新区(筹)将利用海岛特色旅游资源,积极推出研学露营、沙滩音乐会等项目,增设海岛打卡点,丰富游客旅游体验。

专家访谈

科技赋能珠海现代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

海洋潜力巨大,今年珠海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培育壮大海洋产业,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服务海洋强省战略实施。

近日,珠海传媒集团记者专访了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以下简称“南方海洋实验室”)高级工程师、海洋生物资源库负责人朱志明,了解珠海成就千亿产值海洋经济的主要原因,以及未来应如何找准方向精准发力。

记者:您认为珠海发力海洋经济的独特优势在哪?

朱志明:珠海毗邻南海,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珠海市海域辽阔,海岛众多,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积最大的城市,具有发展现代海洋牧场的海域空间优势。

同时,珠海海洋渔业资源丰富,万山渔场是我国传统四大渔场之一,渔业发展历史悠久,经过多年发展,渔业已从近海捕捞、传统海水养殖向现代生态立体养殖的海洋牧场转变,奠定了现代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基础。

渔业也是珠海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渔业产值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四分之三,在全市农业生产中占据核心地位,支撑全市农业经济的平稳运行。发展现代海洋牧场是贯彻落实“保障粮食安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重要途径。珠海作为供港澳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将会成为湾区高质量发展的“菜篮子”基地。

记者:目前,珠海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机遇在哪?应如何把握?

朱志明:珠海发展现代海洋牧场正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质增效、增产保供、渔民增收为目标,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创新突破制约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的瓶颈,打通资源要素、生产要素、科技要素、金融要素的堵点,优化布局、多措并举、海陆接力发展海洋牧场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构建创新驱动、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三产融合的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新格局,实现海洋渔业高质高效、产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同发展。

南方海洋实验室(珠海)是珠海市政府举办的省实验室,积极响应和落实市委市政府高质量发展现代海洋牧场的系列重要工作部署,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和平台优势,聚焦海洋牧场现代种业、智能养殖装备、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生态养殖模式、养殖环境监测预警等五大关键方向实现创新突破。打造海岛陆联动种业发展新范式,建设了国际一流的海水养殖种质资源库,突破海水养殖鱼类基因编辑育种技术、挖掘对虾生长与饲料高效利用的性状调控基因,规划海上繁育养殖一体化基地。研制了全国首座搭载可自主升降折叠网箱的数字化智能养殖平台“珠海琴”,解决抗风浪能力弱、网衣易污损、机械化起捕难、自动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支撑海洋牧场向智慧化、深远海推进;研发新型材料座底式桁架平台(海底池塘),建造成本预计可降低30%以上。突破病原快速检测及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研发病原快速检测技术及检测试剂盒数十套,联合企业研制病原现场快速检测仪并已投入市场化应用;开发的鱼类虹彩病毒灭活疫苗获得国家水产一类新兽药证书,已完成成果转让和产业化,并完成疫苗自动接种装置样机研制。初步构建了海洋生态牧场健康养殖模式及其生态效应评估关键技术体系,建设了海洋牧场环境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开发了灾害风险过程模拟评估与预警技术,为珠海现代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记者:接下来,珠海应如何“查缺补漏”,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朱志明:珠海市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战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和“1310”具体部署,在加快推进现代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珠海以全市海洋经济“十四五”部署为统领,面向全国统一大市场带来的新增长点、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强劲消费市场,以重要海洋水产品有效供给、渔业增产农民增收、服务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三大任务为目标,以统筹深远海养殖、贸易加工、科技研发、金融保险、文化旅游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为主要任务,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为发展动能,着力打造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推动海洋渔业迈向现代化。

文字:陈秀岑 图片:李建束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赵思华
高质量发展看珠海年终盘点|打造海洋经济新增长极,珠海致力发展海洋一、二、三产业
珠海特区报 2023-12-27 08:07

2023年,珠海“海上重器”频频“上新”: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驰骋深蓝;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在珠海投入试运行,被业界称为全球首艘游弋式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九洲一号”正式开工建设……一个又一个标志性的海洋成果,记录着珠海海洋产业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进阶。

经略海洋,珠海孜孜不怠。262个大小岛屿,近934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珠海是珠三角城市中海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的城市。用好海洋资源,是珠海的担当,也是珠海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2023年,珠海出台《珠海市推进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五年行动方案》),宣布未来五年将重点谋划实施海洋产业振兴、海岛设施提升、海洋开放合作、海洋生态治理“四大行动”,并明确提出到2027年,以海洋渔业、海洋海岛旅游、海洋新兴产业为主的现代海洋产业持续迈上新台阶,产业规模达到450亿元。

已见繁华结硕果,更立新志谱新篇。当前,珠海已初步建立起以海洋旅游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为支柱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规模以上涉海企业数量超过500家,力争到2025年,珠海市海洋产业生产总值达到153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8%左右,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5%左右。

桂山镇大蜘洲岛养殖场和远处的“澎湖号”半潜式波浪能养殖网箱。

推动渔业转型升级

海洋渔业,是推动海洋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点项目。今年以来,珠海扎实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加快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往岸上走”——今年10月,珠海海发蓝色种业产业园在金湾区南水镇开工建设,预计明年1月建成,旨在解决珠海目前海鲈鱼产业链上的种苗需求问题。“珠海海鲈鱼的种苗大多是从外省引进的,本地化繁殖意义重大。”广东蓝色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颜阔秋说,除了海鲈鱼,该产业园还将进行金鮸鱼、南海大黄鱼等海鱼的种苗繁育。

不止于此,针对白蕉海鲈、金鲳鱼特色养殖品种,珠海正探索在“岛上”建立海水鱼类保种配套基础设施。广东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已完成3万尾金鲳鱼种鱼繁育工作,正在桂山镇构建金鲳鱼、石斑鱼等品种的种质资源库,建成后预计每年供应鱼卵0.5吨,育苗1亿尾。

渔民把鱼从网箱中打捞出来。

珠海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珠海还将在鹤洲北片区建设以白蕉海鲈为主要品种的种苗基地,在莲洲镇扩建南美白对虾繁育基地,推动四指马鲅苗种繁育技术及苗种繁育实现量化生产,筑牢珠海海洋种业发展基础。

“往深海走”——深远海养殖迈上新台阶。近年来,珠海已建成“澎湖号”、全国第一艘浮体与桁架混合结构智能化养殖平台“德海一号”等深海智能养殖平台。“装备”方面足够的先行优势,进一步推动海洋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全国首台半潜式波浪能养殖网箱“澎湖号”。

今年,珠海新动工“九洲一号”深远海养殖工船、数字智能化深海养殖平台“珠海琴”、轻型半潜桁架式深远海养殖平台“格盛1号”3个海洋牧场项目,投放30口重力式深水网箱,总投资4.14亿元,预计新增养殖水体29万立方米;储备推进项目6个,包括格力集团投资打造的桂山现代渔业产业园项目、海工型渔旅单体平台“海之舱”等,可新增养殖水体41.4万立方米,目前项目已完成用海选址,正在谋划开工前期工作。

“往休闲渔业走”——作为省内首个可游玩的“海洋牧场”,“澎湖号”也是珠海探寻海洋产业转型的生动印记。伴随着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及海洋牧场现代化建设,珠海着手规划休闲渔业旅游融合发展,“澎湖号”、二号堤众森休闲渔家乐、三角岛九洲海上浮岛等一批渔旅融合项目涌现,致力于提升渔业附加值。

在海洋牧场建设方面,珠海构建了一条从种业、养殖、装备到精深加工、交易的三产融合全产业链条,特别是将休闲渔业和生态旅游等产业有机融入,充分形成了对上下游产业和区域海洋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

依托洪湾中心渔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海产品交易中心,珠海完成了海洋牧场终端流通的闭环,借力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进一步推动珠海海鲜产品打入国内和国际市场。“国字号”金湾黄立鱼、万山金鲳鱼、平沙桂虾凭借出色的品质“出圈”,从珠海走上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桂山镇大蜘洲岛养殖场。

加快海洋科技创新驱动

推动海洋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水上发电,水下养鱼。在金湾三灶鱼林村,占用面积约3600亩的光伏板整齐排列在海上,如蓝色波浪般延绵不断,蔚为壮观。这是珠海首个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同时也是珠海首个采用立体确权用海的渔光互补光伏项目。项目规划容量280兆瓦,每年可发电量达3.36亿度电,推动新能源开发与当地渔业养殖互融互促。

在海洋新兴产业方面,鹤洲新区(筹)拥有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国际锚地等平台资源,已落地国内首个波浪能试验场、无人船海上测试场、桂山海上风电场。

“作为省内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桂山海上风电场已实现47台电机全容量并网发电,2022年绿电发电量为4.9亿千瓦时,节约标煤消耗约16万吨。”鹤洲新区筹备组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该区将培育发展锚地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新能源和海洋金融产业,加快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基地建设,支持南方海洋实验室开展智慧海洋牧场、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碳汇研究,推动海洋科技创新。争取到2027年,万山海洋新兴产业规模翻两番。

在《五年行动方案》中,珠海规划,要加快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建设,推动海洋科研院所、军工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集聚。蓝海科技产业园开工首日,便有5个海洋科技项目签约入驻。园区运营方南方海洋实验室副主任孙冬柏透露,园区计划筹措规模10亿元以上的海洋产业基金,希望将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高地、海洋科技产业专业化园区。

今年6月,我国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在万山海域试运行成功,已经送往海南省投入运行。“接下来,我们将加快推动我国首个兆瓦级波浪能示范场建设,目前已完成174公顷海域用海审批,目前已经完成2台500kW波浪能发电装置、海底电缆、岸上机房建设。外伶仃海上漂浮式多能互补装置群供电技术研究示范验证项目已在国家科技部立项审批。”鹤洲新区筹备组有关负责人说。

擦亮海洋旅游品牌

俯瞰万山群岛,“山海相拥,陆岛相望”的独特风貌,成为珠海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东澳岛、桂山岛、外伶仃岛、三角岛入选首批全国“和美海岛”名单。一岛一特色,令无数游客流连忘返。

据统计,今年1-11月,万山群岛共吸引游客154.60万人次。

“这两年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夏季是桂山岛旅游的旺季,依山院的女主人李惠清每天总是满怀热情地迎接四方来客,送上一壶暖茶和各味茶果,不厌其烦地和游客分享她与桂山村“创美庭院”的故事。

古树下,碧海蓝天辽阔,岸上青翠间着繁花,村居步道明媚蜿蜒。但在“创美庭院”改造之前,李惠清房屋的整体外立面显得破旧和简陋,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如今改造后的庭院不仅让桂山镇发展得越来越好,吸引了许多游客上岛游玩,更能够让广大游客在海岛风情庭院中,品尝到桂山岛特色的客家茶果,另有一般风情”。

数据统计,今年以来,鹤洲新区(筹)累计完成村居改造项目近260个,建设创美庭院35户。“村居环境提升了,也吸引不少年轻村民回乡用自家民房改建民宿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每年20万元的收入。”桂山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邹兴伦说。

东澳岛蜜月公园。通讯员罗旭莹 摄

主打“浪漫休闲”的东澳岛,是情侣海岛旅游的必选之地。岛上备受关注的万豪和阿丽拉两座高端品牌酒店,也即将揭开神秘面纱,预计于2024年上半年营业;格力集团在东澳岛附近海域打造的“海之舱”渔旅型海洋牧场将为游客提供美食、海钓、海洋研学、室内休闲运动等更多新颖的游玩选择。

近日,“万山论钓”系列赛事正如火如荼进行中。赛事期间,“澳门回归杯”全国海钓大赛和“万兴杯”“宏海杯”“伶仃王杯”等小型矶钓比赛也在不间断举行中。“利用海岛优质的海洋资源和优美风光,我们着力打造万山群岛海钓产业,擦亮“珠海国际垂钓之都”的第一赛事品牌。”鹤洲新区筹备组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鹤洲新区(筹)将利用海岛特色旅游资源,积极推出研学露营、沙滩音乐会等项目,增设海岛打卡点,丰富游客旅游体验。

专家访谈

科技赋能珠海现代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

海洋潜力巨大,今年珠海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培育壮大海洋产业,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服务海洋强省战略实施。

近日,珠海传媒集团记者专访了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以下简称“南方海洋实验室”)高级工程师、海洋生物资源库负责人朱志明,了解珠海成就千亿产值海洋经济的主要原因,以及未来应如何找准方向精准发力。

记者:您认为珠海发力海洋经济的独特优势在哪?

朱志明:珠海毗邻南海,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珠海市海域辽阔,海岛众多,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积最大的城市,具有发展现代海洋牧场的海域空间优势。

同时,珠海海洋渔业资源丰富,万山渔场是我国传统四大渔场之一,渔业发展历史悠久,经过多年发展,渔业已从近海捕捞、传统海水养殖向现代生态立体养殖的海洋牧场转变,奠定了现代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基础。

渔业也是珠海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渔业产值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四分之三,在全市农业生产中占据核心地位,支撑全市农业经济的平稳运行。发展现代海洋牧场是贯彻落实“保障粮食安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重要途径。珠海作为供港澳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将会成为湾区高质量发展的“菜篮子”基地。

记者:目前,珠海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机遇在哪?应如何把握?

朱志明:珠海发展现代海洋牧场正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质增效、增产保供、渔民增收为目标,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创新突破制约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的瓶颈,打通资源要素、生产要素、科技要素、金融要素的堵点,优化布局、多措并举、海陆接力发展海洋牧场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构建创新驱动、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三产融合的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新格局,实现海洋渔业高质高效、产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同发展。

南方海洋实验室(珠海)是珠海市政府举办的省实验室,积极响应和落实市委市政府高质量发展现代海洋牧场的系列重要工作部署,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和平台优势,聚焦海洋牧场现代种业、智能养殖装备、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生态养殖模式、养殖环境监测预警等五大关键方向实现创新突破。打造海岛陆联动种业发展新范式,建设了国际一流的海水养殖种质资源库,突破海水养殖鱼类基因编辑育种技术、挖掘对虾生长与饲料高效利用的性状调控基因,规划海上繁育养殖一体化基地。研制了全国首座搭载可自主升降折叠网箱的数字化智能养殖平台“珠海琴”,解决抗风浪能力弱、网衣易污损、机械化起捕难、自动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支撑海洋牧场向智慧化、深远海推进;研发新型材料座底式桁架平台(海底池塘),建造成本预计可降低30%以上。突破病原快速检测及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研发病原快速检测技术及检测试剂盒数十套,联合企业研制病原现场快速检测仪并已投入市场化应用;开发的鱼类虹彩病毒灭活疫苗获得国家水产一类新兽药证书,已完成成果转让和产业化,并完成疫苗自动接种装置样机研制。初步构建了海洋生态牧场健康养殖模式及其生态效应评估关键技术体系,建设了海洋牧场环境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开发了灾害风险过程模拟评估与预警技术,为珠海现代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记者:接下来,珠海应如何“查缺补漏”,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朱志明:珠海市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战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和“1310”具体部署,在加快推进现代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珠海以全市海洋经济“十四五”部署为统领,面向全国统一大市场带来的新增长点、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强劲消费市场,以重要海洋水产品有效供给、渔业增产农民增收、服务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三大任务为目标,以统筹深远海养殖、贸易加工、科技研发、金融保险、文化旅游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为主要任务,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为发展动能,着力打造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推动海洋渔业迈向现代化。

文字:陈秀岑 图片:李建束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