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华语纪录电影的“共同家园”——第二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回眸

又逢秋冬时节,南海之滨,依旧花木葱茏,暖意融融。

11月16日-18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电影家协会纪录电影工作委员会、珠海传媒集团承办的第二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如期而至。

三天时间,光影倾城。一系列精品力作荟萃珠海,数百位行业大咖齐聚特区,这一年一度的“双向奔赴”,既是激励华语纪录电影踔厉奋发、融合创新的“风向标”,也是团结广大纪录电影人同向同行、勇攀高峰的“推进器”。

从2022年首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与珠海结缘,惊艳绽放的“啼声初试”;到今年珠海与各方携手,倾力打造权威性更高、专业水准更高、国际化程度更高的“艺术盛会”;

从“焦点对话”“圆桌对话”的金句频出,到“荣光大道”仪式、“金海鸥”推优盛典的精彩纷呈;从“印象珠海”短视频征集活动的推陈出新,到珠海影视产业服务中心的落子布局……

在这气象万千的“青春之城、活力之都”,在这坚实的交流合作平台上,绚烂夺目的光影魅力与蓬勃繁盛的产业活力交相辉映、同频共振。

“珠海将以举办本次大会为契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优化文艺创作生态,全力打造更高水平的文化强市、加快建设区域文化艺术中心。”市委书记陈勇表示。

凭海临风,湾区潮涌。时代的聚光灯,再次探照珠海。

光影交织,华章再启。特区热土上,中国故事正越讲越生动!

(一)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作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实践,本届大会以“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融互鉴、中华优秀文化薪火相传、海内外中华儿女赓续奋斗”为主题,秉持“中国特色、国际视野、人文情怀”办会理念,力争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

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近年来,广大华语纪录电影工作者以开阔的视野格局、真挚的家国情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优秀作品,成为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彰显中国力量的重要载体。

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正是这样一个共话发展、共享机遇、共创未来的窗口。

旧雨新知,大咖云集。在本届大会增设的“焦点对话”“圆桌对话”上,海内外纪录电影创作者、专家学者、发行放映机构负责人和媒体人相聚一堂,围绕如何以华语纪录电影为桥梁纽带,提升传播效能、创新话语体系、加强优质内容供给等主题分享真知灼见,赋予大会更加多彩多姿、更具人文魅力的专业视角与国际视野。

“纪录片的题材可以很宽泛,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度和敏感度,往往决定了其影响力和重要性。”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美总站原负责人江和平认为,要注重讲好全球性事件中的中国故事、时代大背景下的中国故事,特别是注重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框架下讲好中国故事。

第二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焦点对话”活动现场。

《镜头里的中国》《柴米油盐之上》《我们诞生在中国》……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副总裁、大中华区及东南亚区总编辑魏克然及其团队,20多年来制作了多部中外合拍纪录片。“采用真实的情感叙事和国际化的制作手法,讲述具有吸引力的中国时代故事,我们管这种模式叫做‘中国故事,世界分享’。”魏克然这样说。

信心满怀,未来可期。“我们正迎来大银幕领域纪实影像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大会期间,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负责组织编写的《2023中国纪录电影报告》重磅推出。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纪录电影是一个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绝佳艺术载体。”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原主任傅红星掷地有声。

第二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圆桌对话”活动现场。

开放与创新,交流与碰撞,带来了新的合作机会。“纪录片遇上了好时代,新媒体纪录片更是遇上了好时代。”作为哔哩哔哩(B站)纪录片高级顾问,朱贤亮为大会带来了一组数据:2018年以来,B站开始自主出品原创纪录片,到今年第三季度,已经出品126部纪录片,播出4718部纪录片,纪录片关注人数从3000万增加到1.6亿。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曹俊表示,希望通过华语纪录电影大会这个平台,吸引汇聚优质资源进入纪录电影行业,为拓展纪录电影发展空间、激活纪录电影市场潜力注入强劲动能。

本次大会期间,首次举办新片推介会,致力推动更多优秀纪录电影走进院线,让人们从纪录电影中领略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从全景式回顾“一带一路”伟大构想的《大道十年》,到关注艺术体操运动员命运交织的《一百五十秒》,再到讲述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孩子们求学之路的《上学路上之山海无阻》……十余部即将推出的纪录电影,主题各异、风格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既关注小人物的悲欢命运,也展现大国宏伟力量;既关照世间万象,也感怀风云激荡。

“新征程上,我们要用更多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秀纪录电影,讲好中国故事、中华民族故事、中华文明故事,为中国与世界相知相亲,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光影力量。”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姚永晖表示。

(二)

光影记录历史,情怀凝就匠心。

11月18日晚,第二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金海鸥”推优盛典暨闭幕式在珠海大剧院举行。一幅幅动人画面、一幕幕高燃瞬间,成为新时代华语纪录电影焕发新气象、展现新作为的生动注脚。

作为本届大会最引人瞩目的“重头戏”,华语纪录电影特别推荐活动共征集到近三年来获得公映许可证的纪录电影作品32部。盛典现场,推荐结果逐一揭晓,其中,《看不见的顶峰》《穿越烽火》《雪豹和她的朋友们》《就是要跑》《北京2022》《萨瓦流淌的方向》《一路幸福》《不孤岛》8部电影获特别推荐作品。

饱览过世界的缤纷色彩,却在20岁出头的年纪面临失明,未来的人生何去何从?纪录电影《看不见的顶峰》,正是讲述了亚洲第一位登顶珠峰的盲人攀登者张洪的真实经历。

“精湛的摄影技术和剪辑手法将珠峰的雄伟、自然环境的恶劣和攀登过程的艰险展现得淋漓尽致,将主人公和他的家人、同伴面对挑战时内心所迸发的生命的坚韧和大爱的力量成功地传递给了观众。”大会对影片的推荐词掷地有声,让人心潮澎湃。

“我看不见世界,那就让世界看见我。”在推优盛典现场,张洪紧紧握着爱人的手说,人生就是一段登山的旅程,每个人都在攀登那座“看不到的顶峰”,“路再难,我走一步是一步,一定可以到达顶峰。”

《萨瓦流淌的方向》是知名作家陈丹燕执导的第一部纪录长片,前后历时8年拍摄制作,这也是中国与塞尔维亚首部合拍片。“我非常感谢华语纪录电影大会,让我在这里‘确认’了自己导演的身份。珠海这个地方和大会的组织者,让我觉得很朴素和温暖。”获得特别推荐导演的陈丹燕如是说。

“荣光大道”上,纪录电影中的主人公们、背后的创作者代表们携手同行,收获无数掌声欢呼;盛典现场,一段“致敬平凡”的对话,更令观众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公交集团1路驾驶员常洪霞等优秀纪录电影主人公和非遗传承人、行业先锋站上舞台,分享感悟,让他们再次作为主角走入大众视野,生动展现平凡人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昂扬风貌,传递新时代向上向善、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

镜头记录着珠海,珠海定格了精彩。这是一座城市对文化的孜孜以求,这是一座城市向平凡英雄的浪漫致意!

(三)

一个不算“热门”的电影类型,一个如此“新鲜”的文化活动,为何能在珠海集聚起如此高的人气?

当时间回到11月16日晚,珠海大剧院歌剧厅灯火璀璨,乐音动人,“光影回声 岁月流金——第二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电影经典曲目交响音乐会”在此开演,《红星照我去战斗》《绒花》《英雄赞歌》《唱支山歌给党听》《洪湖水,浪打浪》……来自25部经典电影的主题歌曲,唤起人们对经典电影的怀念,也带领观众走进光影中的激昂岁月。

光影回声 岁月流金——第二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电影经典曲目交响音乐会。

致敬付出、礼赞收获,珠海正拥抱着华语纪录电影事业的初心熠熠,芳华灼灼。

“华语纪录电影大会就像我们纪录电影人的家一样。”《大洋追鱼记》导演井建民接受采访时感慨道,连续两届在珠海举办的华语纪录电影大会,不断给观众带来精彩和惊喜,“就像这座城市一样,持续散发着美。”

品味岛韵,探寻风物,燃情逐梦,静享烟火。18日晚,在第二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推优盛典上,“印象珠海”短视频征集活动推荐作品“出炉”,6部展现珠海“青春之城”“活力之都”“百岛之市”等城市形象的作品脱颖而出。

“感谢珠海,这座魅力之城是我们的福地,更是一个可以创造奇迹的地方。”获得特别推荐作品的《叉烧父子兵》主创代表刘洋说。

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愈发热闹的背后,也承载着珠海深耕细作,围绕影视机构开展“一站式”全产业链条服务的落子布局。做强协拍服务,贯通产业链条,整合“影视+”产业服务平台……本届大会期间,珠海影视产业服务中心正式揭牌

“加强项目服务力,提升产业支撑力,将中心打造成为立足珠海、走向湾区的综合性影视产业机构。充分发挥珠海‘天然影棚’的独特优势,推动珠海成为国内外一流影视拍摄目的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谈静表示。

与此同时,珠海传媒集团与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珠海传媒产业运营有限公司分别与北京中视金天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烧糖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海上云天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等影视机构签署了产业合作协议,一批优质项目将陆续落户珠海。

“以前影视制作想要打开一座城市的大门是很困难的,现在珠海主动向我们敞开怀抱,我觉得在这座温暖的城市,影视产业的‘又一个春天’要来了。”从业二十余年的影视工作者徐显辉兴奋地说。

在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尤小刚看来:“珠海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我们希望从这里启航,让中国故事能够扬帆海外,通过迭代升级、共享互动,下一盘更好的棋,画出中国影视行业更大的宏图。”

(四)

岁末临近,冬意正浓。在南海之滨,却涌动着文艺事业蓬勃发展的热潮。

前不久,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强调要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和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在努力交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份好的答卷上取得新突破,全力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

“广东是电影创作的一片沃土,有着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和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图景,诞生过众多电影名家,创作出一大批影响全国的电影精品。”广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崔朝阳表示。

推动重大主题作品“接地气、破圈层”,现实题材作品“正能量、引共情”,特色题材作品“创新风、探新路”……在业内人士看来,由珠海联合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央新影集团共同发起举办的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成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电影繁荣发展的重要平台。

作为大会“东道主”,珠海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是内地唯一与港澳陆桥相连的城市,自然禀赋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海洋文化、香山文化、中西交流文化、红色文化、改革开放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日益成为催生文艺精品的沃土。

近年来,珠海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文化文艺事业取得丰硕成果,一批本土文艺作品获得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航展、珠海艺术节等城市文化名片熠熠生辉,城市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

从闻名遐迩的珠海情侣路畔眺望,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犹如长虹飞架,为珠海打开了“联通港澳,拥抱世界”的崭新机遇。

如今,伴随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等品牌不断擦亮,珠海正以文化艺术为桥梁纽带,为增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提供广阔舞台。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池春水’生机勃勃。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共享华语纪录电影的‘共同家园’,让‘金海鸥’从珠海一路高歌、乘风搏浪!”陈勇表示。

文字:钟夏 图片:李建束 程霖 梁冠贤 钟凡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蓝辉龙
共建共享华语纪录电影的“共同家园”——第二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回眸
珠海特区报 2023-11-20 07:11

又逢秋冬时节,南海之滨,依旧花木葱茏,暖意融融。

11月16日-18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电影家协会纪录电影工作委员会、珠海传媒集团承办的第二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如期而至。

三天时间,光影倾城。一系列精品力作荟萃珠海,数百位行业大咖齐聚特区,这一年一度的“双向奔赴”,既是激励华语纪录电影踔厉奋发、融合创新的“风向标”,也是团结广大纪录电影人同向同行、勇攀高峰的“推进器”。

从2022年首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与珠海结缘,惊艳绽放的“啼声初试”;到今年珠海与各方携手,倾力打造权威性更高、专业水准更高、国际化程度更高的“艺术盛会”;

从“焦点对话”“圆桌对话”的金句频出,到“荣光大道”仪式、“金海鸥”推优盛典的精彩纷呈;从“印象珠海”短视频征集活动的推陈出新,到珠海影视产业服务中心的落子布局……

在这气象万千的“青春之城、活力之都”,在这坚实的交流合作平台上,绚烂夺目的光影魅力与蓬勃繁盛的产业活力交相辉映、同频共振。

“珠海将以举办本次大会为契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优化文艺创作生态,全力打造更高水平的文化强市、加快建设区域文化艺术中心。”市委书记陈勇表示。

凭海临风,湾区潮涌。时代的聚光灯,再次探照珠海。

光影交织,华章再启。特区热土上,中国故事正越讲越生动!

(一)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作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实践,本届大会以“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融互鉴、中华优秀文化薪火相传、海内外中华儿女赓续奋斗”为主题,秉持“中国特色、国际视野、人文情怀”办会理念,力争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

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近年来,广大华语纪录电影工作者以开阔的视野格局、真挚的家国情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优秀作品,成为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彰显中国力量的重要载体。

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正是这样一个共话发展、共享机遇、共创未来的窗口。

旧雨新知,大咖云集。在本届大会增设的“焦点对话”“圆桌对话”上,海内外纪录电影创作者、专家学者、发行放映机构负责人和媒体人相聚一堂,围绕如何以华语纪录电影为桥梁纽带,提升传播效能、创新话语体系、加强优质内容供给等主题分享真知灼见,赋予大会更加多彩多姿、更具人文魅力的专业视角与国际视野。

“纪录片的题材可以很宽泛,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度和敏感度,往往决定了其影响力和重要性。”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美总站原负责人江和平认为,要注重讲好全球性事件中的中国故事、时代大背景下的中国故事,特别是注重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框架下讲好中国故事。

第二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焦点对话”活动现场。

《镜头里的中国》《柴米油盐之上》《我们诞生在中国》……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副总裁、大中华区及东南亚区总编辑魏克然及其团队,20多年来制作了多部中外合拍纪录片。“采用真实的情感叙事和国际化的制作手法,讲述具有吸引力的中国时代故事,我们管这种模式叫做‘中国故事,世界分享’。”魏克然这样说。

信心满怀,未来可期。“我们正迎来大银幕领域纪实影像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大会期间,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负责组织编写的《2023中国纪录电影报告》重磅推出。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纪录电影是一个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绝佳艺术载体。”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原主任傅红星掷地有声。

第二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圆桌对话”活动现场。

开放与创新,交流与碰撞,带来了新的合作机会。“纪录片遇上了好时代,新媒体纪录片更是遇上了好时代。”作为哔哩哔哩(B站)纪录片高级顾问,朱贤亮为大会带来了一组数据:2018年以来,B站开始自主出品原创纪录片,到今年第三季度,已经出品126部纪录片,播出4718部纪录片,纪录片关注人数从3000万增加到1.6亿。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曹俊表示,希望通过华语纪录电影大会这个平台,吸引汇聚优质资源进入纪录电影行业,为拓展纪录电影发展空间、激活纪录电影市场潜力注入强劲动能。

本次大会期间,首次举办新片推介会,致力推动更多优秀纪录电影走进院线,让人们从纪录电影中领略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从全景式回顾“一带一路”伟大构想的《大道十年》,到关注艺术体操运动员命运交织的《一百五十秒》,再到讲述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孩子们求学之路的《上学路上之山海无阻》……十余部即将推出的纪录电影,主题各异、风格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既关注小人物的悲欢命运,也展现大国宏伟力量;既关照世间万象,也感怀风云激荡。

“新征程上,我们要用更多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秀纪录电影,讲好中国故事、中华民族故事、中华文明故事,为中国与世界相知相亲,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光影力量。”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姚永晖表示。

(二)

光影记录历史,情怀凝就匠心。

11月18日晚,第二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金海鸥”推优盛典暨闭幕式在珠海大剧院举行。一幅幅动人画面、一幕幕高燃瞬间,成为新时代华语纪录电影焕发新气象、展现新作为的生动注脚。

作为本届大会最引人瞩目的“重头戏”,华语纪录电影特别推荐活动共征集到近三年来获得公映许可证的纪录电影作品32部。盛典现场,推荐结果逐一揭晓,其中,《看不见的顶峰》《穿越烽火》《雪豹和她的朋友们》《就是要跑》《北京2022》《萨瓦流淌的方向》《一路幸福》《不孤岛》8部电影获特别推荐作品。

饱览过世界的缤纷色彩,却在20岁出头的年纪面临失明,未来的人生何去何从?纪录电影《看不见的顶峰》,正是讲述了亚洲第一位登顶珠峰的盲人攀登者张洪的真实经历。

“精湛的摄影技术和剪辑手法将珠峰的雄伟、自然环境的恶劣和攀登过程的艰险展现得淋漓尽致,将主人公和他的家人、同伴面对挑战时内心所迸发的生命的坚韧和大爱的力量成功地传递给了观众。”大会对影片的推荐词掷地有声,让人心潮澎湃。

“我看不见世界,那就让世界看见我。”在推优盛典现场,张洪紧紧握着爱人的手说,人生就是一段登山的旅程,每个人都在攀登那座“看不到的顶峰”,“路再难,我走一步是一步,一定可以到达顶峰。”

《萨瓦流淌的方向》是知名作家陈丹燕执导的第一部纪录长片,前后历时8年拍摄制作,这也是中国与塞尔维亚首部合拍片。“我非常感谢华语纪录电影大会,让我在这里‘确认’了自己导演的身份。珠海这个地方和大会的组织者,让我觉得很朴素和温暖。”获得特别推荐导演的陈丹燕如是说。

“荣光大道”上,纪录电影中的主人公们、背后的创作者代表们携手同行,收获无数掌声欢呼;盛典现场,一段“致敬平凡”的对话,更令观众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公交集团1路驾驶员常洪霞等优秀纪录电影主人公和非遗传承人、行业先锋站上舞台,分享感悟,让他们再次作为主角走入大众视野,生动展现平凡人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昂扬风貌,传递新时代向上向善、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

镜头记录着珠海,珠海定格了精彩。这是一座城市对文化的孜孜以求,这是一座城市向平凡英雄的浪漫致意!

(三)

一个不算“热门”的电影类型,一个如此“新鲜”的文化活动,为何能在珠海集聚起如此高的人气?

当时间回到11月16日晚,珠海大剧院歌剧厅灯火璀璨,乐音动人,“光影回声 岁月流金——第二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电影经典曲目交响音乐会”在此开演,《红星照我去战斗》《绒花》《英雄赞歌》《唱支山歌给党听》《洪湖水,浪打浪》……来自25部经典电影的主题歌曲,唤起人们对经典电影的怀念,也带领观众走进光影中的激昂岁月。

光影回声 岁月流金——第二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电影经典曲目交响音乐会。

致敬付出、礼赞收获,珠海正拥抱着华语纪录电影事业的初心熠熠,芳华灼灼。

“华语纪录电影大会就像我们纪录电影人的家一样。”《大洋追鱼记》导演井建民接受采访时感慨道,连续两届在珠海举办的华语纪录电影大会,不断给观众带来精彩和惊喜,“就像这座城市一样,持续散发着美。”

品味岛韵,探寻风物,燃情逐梦,静享烟火。18日晚,在第二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推优盛典上,“印象珠海”短视频征集活动推荐作品“出炉”,6部展现珠海“青春之城”“活力之都”“百岛之市”等城市形象的作品脱颖而出。

“感谢珠海,这座魅力之城是我们的福地,更是一个可以创造奇迹的地方。”获得特别推荐作品的《叉烧父子兵》主创代表刘洋说。

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愈发热闹的背后,也承载着珠海深耕细作,围绕影视机构开展“一站式”全产业链条服务的落子布局。做强协拍服务,贯通产业链条,整合“影视+”产业服务平台……本届大会期间,珠海影视产业服务中心正式揭牌

“加强项目服务力,提升产业支撑力,将中心打造成为立足珠海、走向湾区的综合性影视产业机构。充分发挥珠海‘天然影棚’的独特优势,推动珠海成为国内外一流影视拍摄目的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谈静表示。

与此同时,珠海传媒集团与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珠海传媒产业运营有限公司分别与北京中视金天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烧糖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海上云天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等影视机构签署了产业合作协议,一批优质项目将陆续落户珠海。

“以前影视制作想要打开一座城市的大门是很困难的,现在珠海主动向我们敞开怀抱,我觉得在这座温暖的城市,影视产业的‘又一个春天’要来了。”从业二十余年的影视工作者徐显辉兴奋地说。

在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尤小刚看来:“珠海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我们希望从这里启航,让中国故事能够扬帆海外,通过迭代升级、共享互动,下一盘更好的棋,画出中国影视行业更大的宏图。”

(四)

岁末临近,冬意正浓。在南海之滨,却涌动着文艺事业蓬勃发展的热潮。

前不久,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强调要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和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在努力交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份好的答卷上取得新突破,全力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

“广东是电影创作的一片沃土,有着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和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图景,诞生过众多电影名家,创作出一大批影响全国的电影精品。”广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崔朝阳表示。

推动重大主题作品“接地气、破圈层”,现实题材作品“正能量、引共情”,特色题材作品“创新风、探新路”……在业内人士看来,由珠海联合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央新影集团共同发起举办的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成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电影繁荣发展的重要平台。

作为大会“东道主”,珠海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是内地唯一与港澳陆桥相连的城市,自然禀赋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海洋文化、香山文化、中西交流文化、红色文化、改革开放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日益成为催生文艺精品的沃土。

近年来,珠海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文化文艺事业取得丰硕成果,一批本土文艺作品获得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航展、珠海艺术节等城市文化名片熠熠生辉,城市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

从闻名遐迩的珠海情侣路畔眺望,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犹如长虹飞架,为珠海打开了“联通港澳,拥抱世界”的崭新机遇。

如今,伴随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等品牌不断擦亮,珠海正以文化艺术为桥梁纽带,为增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提供广阔舞台。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池春水’生机勃勃。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共享华语纪录电影的‘共同家园’,让‘金海鸥’从珠海一路高歌、乘风搏浪!”陈勇表示。

文字:钟夏 图片:李建束 程霖 梁冠贤 钟凡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蓝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