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太渺小了,却已足够伟大。”
6月8日凌晨3时许,
当我们站在曾经的亚洲第一浮吊船
“蓝鲸号”的船头,
看着重量14111吨的恩平18-6
海上采油平台缓缓靠近,
感慨落下而又起,心潮万分澎湃。
(浮吊船“蓝鲸号”与成功安装的恩平18-6平台。 )
感慨渺小,
源于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敬畏。
凭栏远望,
深夜的南海浪潮汹涌,
这里,是珠海以南近200公里的
恩平油田海域。
浪花翻滚不息,
述说着这里曾是人类的禁区。
(浮吊船“蓝鲸号”与成功安装的恩平18-6平台被无边无际的大海包围。)
尽管如此,
永远有宽广胸怀的人,
在向往着星辰大海。
(恩平18-6平台是一座集钻井、生产、生活功能于一体的油气钻采平台。)
(坐直升飞机上下班的工作人员。)
200多天前,
恩平18-6海上采油平台
在珠海开始建造。
在标准化、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
它的“诞生”比同伴们
更高效、安全、低碳。
(在海上,等待安装的导管架,不远处为平台组块。)
(在海上等待安装的恩平18-6采油平台。)
最终,这位珠海的“孩子”,
体型定格在77.5米长、36米宽,
重达14111吨。
而在羽翼渐丰之后,
迎接它的是迈向深蓝的新征途。
(6月6日上午,恩平18-6采油平台上部组块在珠海金湾中海福陆场地完工即将启航,前往珠海以南近200公里的恩平油田海域。)
(6月6日上午,恩平18-6采油平台上部组块,搭乘“海洋石油228”驳船从金湾海油工程珠海制造场地启程。)
(俯瞰搭乘“海洋石油228”驳船的恩平18-6采油平台上部组块。)
(6月7日,恩平18-6海上采油平台抵达预定海域。)
6月7日,
恩平18-6海上采油平台搭乘
“海洋石油228”驳船
从海油工程珠海制造场抵达预定海域。
当天下午,浮托安装拉开序幕。
(现场工作人员在做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工作人员搭设桩腿脚手架。)
(工作人员搭设对接耦合装置脚手架。)
恩平18-6平台所在海域水深约98米,
涨落潮期间的潮差水位约1米。
而这仅有的1米距离,
也成为了组件安装的关键所在——
(平台组块接近导管架,安装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工作人员乘坐吊篮前往导管架准备切割系泊缆绳。)

(工作人员乘坐吊笼前往导管架作业,吊笼下面是滔滔海浪。)
(夜幕下的平台组块。)
7日晚上9时30分,
潮水升高,启动安装!
“海洋石油228”驳船承托组块
进近相当于地基的导管架,
在驶入槽口期间
左右误差不能超过10厘米。
(6月7日晚上11时,夜幕下的恩平18-6平台施工现场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夜幕下,乘坐吊篮前往导管架作业的工作人员。吊篮下面是深不见底的大海。)

(工作人员在吊篮里进行系泊缆绳切割。)
8日凌晨,待到落潮的时候,
驳船顺势将组块精确落到
导管架8个直径仅1.5米的“捕捉器”上,
整个过程在起伏不定的海面上
要精确到毫米级。
(刚刚完成导管架作业的工作人员乘坐吊笼返回蓝鲸号。)
举重若轻,
是自然的启迪,更是人类的智慧。
彻夜奋斗过后,
8日清晨5时40分,
历时8个多小时的安装工作圆满成功,
恩平18-6海上钻井平台安装成型。
(6月8日,恩平18-6海上钻井平台安装成型。)
然而,
这只是它迈向星辰大海的第一步。
未来,将有近200名中国海油人
登上这里,
相伴斗转星移,
源源不断地开采石油
送往湾区各地,
担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
(6月8日,顺利完成安装的恩平18-6采油平台。)
在此,我们也不妨畅想:
一望无际的南海,
定将被更多中国智造、珠海出发的
超级工程点亮,
镌刻中国能源开发的足迹
从此走向更深的蓝!






当我们把镜头对准珠海的时候,
看到的是什么?
是伶仃洋里长桥卧波,
是情侣路上风情万种;
是平凡生活的人间烟火,
是危难时刻的守望相助;
是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是产业宏图不断延展;
是青春之城的少年意气,
是沧海桑田的时代之变。
奔波的脚步、奋斗的身影、幸福的笑脸……
拼接出了城市的模样。
有温度、有力度的影像
能够穿透岁月、直抵人心。
捕捉真实瞬间,传递身边感动,
这就是《定格》
——一座城市的影像志。
珠海传媒集团
全媒体摄影专栏《定格》,
为我们不拘一格的城市
留下万千定格,敬请垂注。

珠海传媒集团出品 图丨张洲 文丨甘丰恺 制图丨刘轶男 执行监制丨杨秋敏、李建束 监制丨廖明山、李蓉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蓝辉龙

“人类太渺小了,却已足够伟大。”
6月8日凌晨3时许,
当我们站在曾经的亚洲第一浮吊船
“蓝鲸号”的船头,
看着重量14111吨的恩平18-6
海上采油平台缓缓靠近,
感慨落下而又起,心潮万分澎湃。
(浮吊船“蓝鲸号”与成功安装的恩平18-6平台。 )
感慨渺小,
源于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敬畏。
凭栏远望,
深夜的南海浪潮汹涌,
这里,是珠海以南近200公里的
恩平油田海域。
浪花翻滚不息,
述说着这里曾是人类的禁区。
(浮吊船“蓝鲸号”与成功安装的恩平18-6平台被无边无际的大海包围。)
尽管如此,
永远有宽广胸怀的人,
在向往着星辰大海。
(恩平18-6平台是一座集钻井、生产、生活功能于一体的油气钻采平台。)
(坐直升飞机上下班的工作人员。)
200多天前,
恩平18-6海上采油平台
在珠海开始建造。
在标准化、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
它的“诞生”比同伴们
更高效、安全、低碳。
(在海上,等待安装的导管架,不远处为平台组块。)
(在海上等待安装的恩平18-6采油平台。)
最终,这位珠海的“孩子”,
体型定格在77.5米长、36米宽,
重达14111吨。
而在羽翼渐丰之后,
迎接它的是迈向深蓝的新征途。
(6月6日上午,恩平18-6采油平台上部组块在珠海金湾中海福陆场地完工即将启航,前往珠海以南近200公里的恩平油田海域。)
(6月6日上午,恩平18-6采油平台上部组块,搭乘“海洋石油228”驳船从金湾海油工程珠海制造场地启程。)
(俯瞰搭乘“海洋石油228”驳船的恩平18-6采油平台上部组块。)
(6月7日,恩平18-6海上采油平台抵达预定海域。)
6月7日,
恩平18-6海上采油平台搭乘
“海洋石油228”驳船
从海油工程珠海制造场抵达预定海域。
当天下午,浮托安装拉开序幕。
(现场工作人员在做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工作人员搭设桩腿脚手架。)
(工作人员搭设对接耦合装置脚手架。)
恩平18-6平台所在海域水深约98米,
涨落潮期间的潮差水位约1米。
而这仅有的1米距离,
也成为了组件安装的关键所在——
(平台组块接近导管架,安装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工作人员乘坐吊篮前往导管架准备切割系泊缆绳。)

(工作人员乘坐吊笼前往导管架作业,吊笼下面是滔滔海浪。)
(夜幕下的平台组块。)
7日晚上9时30分,
潮水升高,启动安装!
“海洋石油228”驳船承托组块
进近相当于地基的导管架,
在驶入槽口期间
左右误差不能超过10厘米。
(6月7日晚上11时,夜幕下的恩平18-6平台施工现场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夜幕下,乘坐吊篮前往导管架作业的工作人员。吊篮下面是深不见底的大海。)

(工作人员在吊篮里进行系泊缆绳切割。)
8日凌晨,待到落潮的时候,
驳船顺势将组块精确落到
导管架8个直径仅1.5米的“捕捉器”上,
整个过程在起伏不定的海面上
要精确到毫米级。
(刚刚完成导管架作业的工作人员乘坐吊笼返回蓝鲸号。)
举重若轻,
是自然的启迪,更是人类的智慧。
彻夜奋斗过后,
8日清晨5时40分,
历时8个多小时的安装工作圆满成功,
恩平18-6海上钻井平台安装成型。
(6月8日,恩平18-6海上钻井平台安装成型。)
然而,
这只是它迈向星辰大海的第一步。
未来,将有近200名中国海油人
登上这里,
相伴斗转星移,
源源不断地开采石油
送往湾区各地,
担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
(6月8日,顺利完成安装的恩平18-6采油平台。)
在此,我们也不妨畅想:
一望无际的南海,
定将被更多中国智造、珠海出发的
超级工程点亮,
镌刻中国能源开发的足迹
从此走向更深的蓝!






当我们把镜头对准珠海的时候,
看到的是什么?
是伶仃洋里长桥卧波,
是情侣路上风情万种;
是平凡生活的人间烟火,
是危难时刻的守望相助;
是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是产业宏图不断延展;
是青春之城的少年意气,
是沧海桑田的时代之变。
奔波的脚步、奋斗的身影、幸福的笑脸……
拼接出了城市的模样。
有温度、有力度的影像
能够穿透岁月、直抵人心。
捕捉真实瞬间,传递身边感动,
这就是《定格》
——一座城市的影像志。
珠海传媒集团
全媒体摄影专栏《定格》,
为我们不拘一格的城市
留下万千定格,敬请垂注。

珠海传媒集团出品 图丨张洲 文丨甘丰恺 制图丨刘轶男 执行监制丨杨秋敏、李建束 监制丨廖明山、李蓉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蓝辉龙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