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我市围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举行丰富多彩的海洋科普活动,呼吁社会各界共同保护蓝色家园。其中,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南方海洋实验室海洋科普教育基地以及爱情灯塔的珠海市海洋观测科普教育基地将在活动期间(6月8日至10日)免费对外预约开放。

上午9点,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市自然资源局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简称“南方海洋实验室”)联合举行我市2023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分会场活动。来自辖区的部分中小学生代表参观了位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南方海洋实验室海洋科普教育基地,通过视频以及讲解员的讲解,深入了解海洋文化,感受实验室的发展成果。

南方海洋实验室党委书记刘梅表示,作为活动的主办单位之一,实验室除了举行分会场活动的启动仪式外,还组织中山大学相关学院策划了为期一个月的系列活动,包括在开放日期间(6月8日至10日)组织广大市民参观海洋科普教育基地,举办海洋摄影大赛、共植红树林、海洋征文、视频征集、专家下基层科普讲座等活动,希望通过系列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海洋、保护海洋,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除主场活动外,位于珠海市海滨泳场的珠海海洋观测科普教育基地同步对公众开放。自然资源部珠海海洋中心的专业工作人员为前来参观的市民讲解海洋灾害、海洋预警等方面知识,邀请参观群众近距离直接体验海浪、潮汐等海洋要素观测,对照水文气象观测设施实物讲解了观测原理和数据应用。

自然资源部珠海海洋中心副主任周浩达表示,本次活动通过特色鲜明的海洋科普服务,积极引导社会公众走近海洋科学、感受海洋魅力,提升全民海洋意识,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共促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淇澳岛红树林保护区,自然资源部珠海海洋中心、市科技创新局、市自然资源局、南方海洋实验室、中山大学等有关负责人开展植树活动,用实际行动共同宣传海洋生态环保理念。

珠海从海而来、向海而兴,拥有海域面积9348平方公里,大小海岛262个,素有“百岛之市”的美誉,是珠三角海洋面积最大的城市。近年来,珠海持续做好海洋开发这篇大文章,坚持向海而兴、向海图强,着力推进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奋力打造“海洋牧场”战略高地。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我市围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举行丰富多彩的海洋科普活动,呼吁社会各界共同保护蓝色家园。其中,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南方海洋实验室海洋科普教育基地以及爱情灯塔的珠海市海洋观测科普教育基地将在活动期间(6月8日至10日)免费对外预约开放。

上午9点,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市自然资源局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简称“南方海洋实验室”)联合举行我市2023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分会场活动。来自辖区的部分中小学生代表参观了位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南方海洋实验室海洋科普教育基地,通过视频以及讲解员的讲解,深入了解海洋文化,感受实验室的发展成果。

南方海洋实验室党委书记刘梅表示,作为活动的主办单位之一,实验室除了举行分会场活动的启动仪式外,还组织中山大学相关学院策划了为期一个月的系列活动,包括在开放日期间(6月8日至10日)组织广大市民参观海洋科普教育基地,举办海洋摄影大赛、共植红树林、海洋征文、视频征集、专家下基层科普讲座等活动,希望通过系列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海洋、保护海洋,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除主场活动外,位于珠海市海滨泳场的珠海海洋观测科普教育基地同步对公众开放。自然资源部珠海海洋中心的专业工作人员为前来参观的市民讲解海洋灾害、海洋预警等方面知识,邀请参观群众近距离直接体验海浪、潮汐等海洋要素观测,对照水文气象观测设施实物讲解了观测原理和数据应用。

自然资源部珠海海洋中心副主任周浩达表示,本次活动通过特色鲜明的海洋科普服务,积极引导社会公众走近海洋科学、感受海洋魅力,提升全民海洋意识,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共促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淇澳岛红树林保护区,自然资源部珠海海洋中心、市科技创新局、市自然资源局、南方海洋实验室、中山大学等有关负责人开展植树活动,用实际行动共同宣传海洋生态环保理念。

珠海从海而来、向海而兴,拥有海域面积9348平方公里,大小海岛262个,素有“百岛之市”的美誉,是珠三角海洋面积最大的城市。近年来,珠海持续做好海洋开发这篇大文章,坚持向海而兴、向海图强,着力推进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奋力打造“海洋牧场”战略高地。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