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的说丨公益服务需要“遍地开花” 也要小心“野蛮生长”

段时间,珠海已频现“龙舟水”,再加上升温明显,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的工作越发辛苦,恶劣天气下避险、歇脚的需求可能有所增长。对此,我市寄递网点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已适时调整服务措施,不仅加设了专门的“爱心雨伞”取存放)柜,还提供热饭、喝水、叹空调等公益服务,免费对外开放。(详见《珠江晚报》5月23日01版)

天有不测风云,但好在人间有真情。不管是邮政快递企业等设置的爱心驿站,还是其他企业、机构设立的公益服务网点,都给顶着烈日酷暑奔波的户外劳动者们提供了足够贴心、暖心的服务,也给在恶劣天气里需要帮助的市民群众支起了遮风挡雨的爱心庇护,如此公益服务能够遍地开花,当然值得大大的点赞。

但是,我们在为公益服务成为社会新风尚,公益事业得到越来越多市民个体、企业团体及社会组织的广泛支持和参与而感到高兴振奋的同时,也需要保持冷静理性的思考,要具备一定高度的大局观,要以未雨绸缪的心态来规范应对汹涌的公益浪潮,尽可能避免出现“好心办坏事”的尴尬,预防放任自流的“野蛮生长”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公益服务需要遍地开花,但全面覆盖的前提是有序布局、管理可控。公益服务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其覆盖面当然是越广越好,但是,这种服务的覆盖必须确保是有效的、有益的,必须有针对性地帮助到那些有需求的社会群体,而不是漫无目的地铺开,更不能造成资源与爱心的浪费。就以爱心驿站来说,愿意参与的沿街商家越多,户外劳动者能够享受的便利服务自然越多,但是,有没有必要一条街上的商户都加入其中呢?存不存在分布不均匀、布点不合理的情况?有没有打着公益旗号,服务却做不到位的现象……这些问题都必须有充分的考量,要有相应的规范引导,一旦放任自流,任其“野蛮生长”,很可能就会导致重复投入、“做戏”式服务等问题的出现,这不仅远离了公益服务的初衷,还会伤害到那些投入热情与精力的公益参与者。

对此,就需要在政府、社会和公益组织之间构建起畅顺高效的多方沟通机制,将公益服务也纳入共建共治共管共享的新格局中,通过科学布局、有序管理,让广大市民群众得以充分享受公益服务遍地开花的便利和实惠。

这里必须引起重视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公益服务都适合“遍地开花”,也不是只要有热情,就可以搞好公益服务。我们要坚决杜绝那种“我以为”“我觉得”式的强加性服务,绝不能“为了服务而服务”,而是要以真心换真心,先找准群众所需所求所盼,再有的放矢、扎实推进。惟有如此,公益服务才能真正融入市民群众的日常,为城市文明夯实公益底蕴。

文字:李勇智 编辑:王芳 彭晶 责任编辑:应立枫
媒的说丨公益服务需要“遍地开花” 也要小心“野蛮生长”

段时间,珠海已频现“龙舟水”,再加上升温明显,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的工作越发辛苦,恶劣天气下避险、歇脚的需求可能有所增长。对此,我市寄递网点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已适时调整服务措施,不仅加设了专门的“爱心雨伞”取存放)柜,还提供热饭、喝水、叹空调等公益服务,免费对外开放。(详见《珠江晚报》5月23日01版)

天有不测风云,但好在人间有真情。不管是邮政快递企业等设置的爱心驿站,还是其他企业、机构设立的公益服务网点,都给顶着烈日酷暑奔波的户外劳动者们提供了足够贴心、暖心的服务,也给在恶劣天气里需要帮助的市民群众支起了遮风挡雨的爱心庇护,如此公益服务能够遍地开花,当然值得大大的点赞。

但是,我们在为公益服务成为社会新风尚,公益事业得到越来越多市民个体、企业团体及社会组织的广泛支持和参与而感到高兴振奋的同时,也需要保持冷静理性的思考,要具备一定高度的大局观,要以未雨绸缪的心态来规范应对汹涌的公益浪潮,尽可能避免出现“好心办坏事”的尴尬,预防放任自流的“野蛮生长”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公益服务需要遍地开花,但全面覆盖的前提是有序布局、管理可控。公益服务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其覆盖面当然是越广越好,但是,这种服务的覆盖必须确保是有效的、有益的,必须有针对性地帮助到那些有需求的社会群体,而不是漫无目的地铺开,更不能造成资源与爱心的浪费。就以爱心驿站来说,愿意参与的沿街商家越多,户外劳动者能够享受的便利服务自然越多,但是,有没有必要一条街上的商户都加入其中呢?存不存在分布不均匀、布点不合理的情况?有没有打着公益旗号,服务却做不到位的现象……这些问题都必须有充分的考量,要有相应的规范引导,一旦放任自流,任其“野蛮生长”,很可能就会导致重复投入、“做戏”式服务等问题的出现,这不仅远离了公益服务的初衷,还会伤害到那些投入热情与精力的公益参与者。

对此,就需要在政府、社会和公益组织之间构建起畅顺高效的多方沟通机制,将公益服务也纳入共建共治共管共享的新格局中,通过科学布局、有序管理,让广大市民群众得以充分享受公益服务遍地开花的便利和实惠。

这里必须引起重视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公益服务都适合“遍地开花”,也不是只要有热情,就可以搞好公益服务。我们要坚决杜绝那种“我以为”“我觉得”式的强加性服务,绝不能“为了服务而服务”,而是要以真心换真心,先找准群众所需所求所盼,再有的放矢、扎实推进。惟有如此,公益服务才能真正融入市民群众的日常,为城市文明夯实公益底蕴。

文字:李勇智 编辑:王芳 彭晶 责任编辑:应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