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潮|《横琴条例》助力合作区打造创新温室和人才热土

近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横琴条例》)正式对外发布,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作为引领和保障合作区建设的首部综合性法规,《横琴条例》通过多项创新规定支持合作区在经济管理、营商环境、法治建设等领域进一步引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合作区未来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提供新保障。

其中,《横琴条例》第四章以“促进产业发展”为主题推出10条规定,明确了与四新产业发展相关的更多细则。有长期从事产业研究的合作区人士留意到,《横琴条例》从机制手段出发,围绕“环境”和“人才”两大产业发展要素为合作区相关产业长远发展提供助力。

引领横琴集成电路走向3.0时代

集成电路产业是合作区经济发展工作重点方向之一。去年以来,合作区首个聚焦具体产业领域的综合性支持政策首先瞄准集成电路行业,该政策产业平台建设部分的认定申报工作也于今年启动。集成电路向产业链上游、向高层次水准发展的各项支持措施,承接着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愿景。

截至去年年底,在横琴注册的集成电路产业相关企业超过400家,实现年度总产值26亿元,同比增长57%。

《横琴条例》对此亦有着墨。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的基础上,《横琴条例》第三十条进一步细化提出“构建特色微电子产业链”“建设集成电路先进测试技术和服务平台”“布局芯片研发和制造项目”“建设全球电子元器件集散中心”4个发展方向。

对此,珠海先进集成电路研究院院长龚斌认为,从初期探索阶段的“以投促引”,到出台针对性强的产业扶持政策,合作区集成电路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已经初具产业规模。“在此基础上,《横琴条例》为合作区集成电路产业提出了更多具体可行的发展方向,并指引合作区集成电路产业走向发展的3.0时代。”

同时,龚斌留意到,《横琴条例》明确指出,合作区可以与澳门公共服务机构合作开展招商活动,与珠海市建立健全联合招商、收益共享机制,进一步推进粤澳集成电路产业的协同发展。而这一部分内容与合作区当前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互相匹配。

实际上,合作区发展集成电路的优势和不足同样明显。就发展空间而言,合作区受限于有限的土地储备资源,无法像其他大城市一样引导大规模投资设厂,因此更青睐规模位于集成电路产业链中上游的研发设计环节。但横琴地处国家战略前沿,合作区紧邻澳门国际自由贸易港,具备成为集成电路产业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窗口的潜力,同时可以与珠海协同发展,以区域联动弥补先天不足。

英彼森半导体(珠海)有限公司CEO邹亮认为:“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套建设需要持之以恒。在未来合作区相关产业形成聚集效应、迎来上升发展期的关键阶段,连贯落实执行的产业政策将为产业发展环境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

聚焦人才要素提升产业发展动力

“我们更喜欢行业‘老将’,对45周岁以上的研发技术主管可以说是‘求贤若渴’。”凌烟阁芯片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宏俊一语道出集成电路行业的人才需求特征。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微电子研发中心主任路延教授介绍,该行业人才培养周期长、市场供给有限,“一名成熟的芯片设计工程师至少需要5-10年的技术积累。”

人才始终是企业,尤其是技术密集型企业高度关注的发展议题。如何综合提升区域发展活跃度和配套吸引力,对提升高层次人才入驻意愿,乃至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吸引集聚国际高端人才参与合作区建设,《横琴条例》明确支持合作区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并通过减免个人所得税、给予资助奖励、放宽停居留管理措施及出入境政策等方式,为人才发展提供支持保障。

在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旭看来,《横琴条例》以全方位、可操作性强的政策优势,将吸引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参与合作区建设,助力合作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点。“具体而言,合作区依托自身独特的地域区位优势和政策战略优势,随着高端产业的聚集和重大科研创新平台的设立,将吸引海内外更多优质人才扎根于此,积极参与合作区建设。”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副院长王春明表示,目前,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在合作区设立产学研基地,在衔接澳门科研成果在合作区进行产学研转化的同时,积极引导并鼓励澳门科研人员参与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事业,为合作区产业培养并输送优质人才。

此外,随着合作区着力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推动琴澳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深度对接,并持续推进与澳门一体化高水平开放,“人才磁吸力”将不断增强。目前,合作区为“双15%”等人才优惠政策提供法治保障,明确支持、鼓励的各项便利措施,为澳门居民在合作区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进一步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王春明说。

“建立容错免责机制”是王春明另一项重点关注的《横琴条例》内容。从一位从事科技研发人士的视角看来,这一创新表述“极具魄力”:对政府而言,该机制鼓励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一国两制”优势的区域开发示范,使政策更好地服务于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科研从业者和科研管理人员而言,该机制释放了大胆创新、积极探索的强烈信号,将进一步激励科研探索,为合作区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注入强大动力。

另外,《横琴条例》还明确,支持合作区建设发展急需的科技基础设施,引进国内外顶尖科研院所设立重大创新平台,构建技术创新与转化中心,创建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点。王春明直言,“我从《横琴条例》读出了两个关键词:魄力和动力。对于科技研发人士而言,这是巨大的鼓舞!”

更多内容,请点击阅读>>>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
横琴潮|《横琴条例》助力合作区打造创新温室和人才热土
珠海特区报 2023-02-13 08:55

近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横琴条例》)正式对外发布,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作为引领和保障合作区建设的首部综合性法规,《横琴条例》通过多项创新规定支持合作区在经济管理、营商环境、法治建设等领域进一步引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合作区未来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提供新保障。

其中,《横琴条例》第四章以“促进产业发展”为主题推出10条规定,明确了与四新产业发展相关的更多细则。有长期从事产业研究的合作区人士留意到,《横琴条例》从机制手段出发,围绕“环境”和“人才”两大产业发展要素为合作区相关产业长远发展提供助力。

引领横琴集成电路走向3.0时代

集成电路产业是合作区经济发展工作重点方向之一。去年以来,合作区首个聚焦具体产业领域的综合性支持政策首先瞄准集成电路行业,该政策产业平台建设部分的认定申报工作也于今年启动。集成电路向产业链上游、向高层次水准发展的各项支持措施,承接着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愿景。

截至去年年底,在横琴注册的集成电路产业相关企业超过400家,实现年度总产值26亿元,同比增长57%。

《横琴条例》对此亦有着墨。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的基础上,《横琴条例》第三十条进一步细化提出“构建特色微电子产业链”“建设集成电路先进测试技术和服务平台”“布局芯片研发和制造项目”“建设全球电子元器件集散中心”4个发展方向。

对此,珠海先进集成电路研究院院长龚斌认为,从初期探索阶段的“以投促引”,到出台针对性强的产业扶持政策,合作区集成电路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已经初具产业规模。“在此基础上,《横琴条例》为合作区集成电路产业提出了更多具体可行的发展方向,并指引合作区集成电路产业走向发展的3.0时代。”

同时,龚斌留意到,《横琴条例》明确指出,合作区可以与澳门公共服务机构合作开展招商活动,与珠海市建立健全联合招商、收益共享机制,进一步推进粤澳集成电路产业的协同发展。而这一部分内容与合作区当前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互相匹配。

实际上,合作区发展集成电路的优势和不足同样明显。就发展空间而言,合作区受限于有限的土地储备资源,无法像其他大城市一样引导大规模投资设厂,因此更青睐规模位于集成电路产业链中上游的研发设计环节。但横琴地处国家战略前沿,合作区紧邻澳门国际自由贸易港,具备成为集成电路产业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窗口的潜力,同时可以与珠海协同发展,以区域联动弥补先天不足。

英彼森半导体(珠海)有限公司CEO邹亮认为:“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套建设需要持之以恒。在未来合作区相关产业形成聚集效应、迎来上升发展期的关键阶段,连贯落实执行的产业政策将为产业发展环境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

聚焦人才要素提升产业发展动力

“我们更喜欢行业‘老将’,对45周岁以上的研发技术主管可以说是‘求贤若渴’。”凌烟阁芯片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宏俊一语道出集成电路行业的人才需求特征。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微电子研发中心主任路延教授介绍,该行业人才培养周期长、市场供给有限,“一名成熟的芯片设计工程师至少需要5-10年的技术积累。”

人才始终是企业,尤其是技术密集型企业高度关注的发展议题。如何综合提升区域发展活跃度和配套吸引力,对提升高层次人才入驻意愿,乃至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吸引集聚国际高端人才参与合作区建设,《横琴条例》明确支持合作区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并通过减免个人所得税、给予资助奖励、放宽停居留管理措施及出入境政策等方式,为人才发展提供支持保障。

在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旭看来,《横琴条例》以全方位、可操作性强的政策优势,将吸引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参与合作区建设,助力合作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点。“具体而言,合作区依托自身独特的地域区位优势和政策战略优势,随着高端产业的聚集和重大科研创新平台的设立,将吸引海内外更多优质人才扎根于此,积极参与合作区建设。”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副院长王春明表示,目前,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在合作区设立产学研基地,在衔接澳门科研成果在合作区进行产学研转化的同时,积极引导并鼓励澳门科研人员参与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事业,为合作区产业培养并输送优质人才。

此外,随着合作区着力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推动琴澳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深度对接,并持续推进与澳门一体化高水平开放,“人才磁吸力”将不断增强。目前,合作区为“双15%”等人才优惠政策提供法治保障,明确支持、鼓励的各项便利措施,为澳门居民在合作区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进一步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王春明说。

“建立容错免责机制”是王春明另一项重点关注的《横琴条例》内容。从一位从事科技研发人士的视角看来,这一创新表述“极具魄力”:对政府而言,该机制鼓励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一国两制”优势的区域开发示范,使政策更好地服务于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科研从业者和科研管理人员而言,该机制释放了大胆创新、积极探索的强烈信号,将进一步激励科研探索,为合作区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注入强大动力。

另外,《横琴条例》还明确,支持合作区建设发展急需的科技基础设施,引进国内外顶尖科研院所设立重大创新平台,构建技术创新与转化中心,创建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点。王春明直言,“我从《横琴条例》读出了两个关键词:魄力和动力。对于科技研发人士而言,这是巨大的鼓舞!”

更多内容,请点击阅读>>>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