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关键词解读珠海2023年“施工图”

2月8日上午,珠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志豪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工业投资大幅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进出口总额实现正增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以上。

关键词:澳珠极点

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构建联动港澳的高水平金融开放体系和跨境金融管理机制,联动合作区持续构建与澳门深度对接的民生公共服务体系。

推动珠澳合作上新台阶。推动澳珠轨道线网联通工程,采取“一会两地”“一展两地”“珠澳合办”等方式共同培育品牌会展,深化珠澳“文化走亲”交流合作。

全面建设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拓展港珠澳大桥与珠海机场、高栏港、广珠铁路、珠海西部地区以及珠江口西岸发展联动空间,推出“经珠港飞”服务,加快推进港珠澳大桥旅游开发,力争跨境电商3年内翻两番。

积极推进湾区城市合作。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在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中做更多探索,积极推进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前期工作。

更好发挥口岸城市功能。依托高栏港神华码头谋划打造华南煤炭贸易集散中心,依托中海油珠海LNG项目建设华南绿能港。

关键词:制造业当家

实施“项目落地攻坚年”行动,紧盯目标2000万平方米“不变样、不停步”,让5.0产业新空间成为珠海制造业发展的主战场和最大增长点。

深入实施“产业立柱”行动,加快构建珠海万亿级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支点,力争三年内打造5000亿元规模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推动350家以上企业“小升规”。

建设高水平产业集聚区,努力把南屏科技工业园、富山工业园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当家”的示范园区,整备土地8000亩以上,其中千亩以上连片土地不少于3块。

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联动澳门、横琴建设“十字门金融区”,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广东金融发展“第三极”。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万山海域、外伶仃海域两大国家级海洋牧场,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和远洋捕捞,依托洪湾渔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海产品交易中心。

关键词:“科技”“金融”双翼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信用链融合联动,全面深化“金融三张网”建设,营造良好金融发展环境,促进澳珠极点金融创新。

强化示范企业引领作用。年内新增高企600家以上,推动600家以上企业实施技术改造。

更好发挥科创平台功能,支持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统筹国家战略和地方所需,聚焦海洋科技重点研发领域开展创新;配合国家海洋局、省政府推进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建设。

加快建设青少年科普中心,发挥中国航展等重大平台优势,打造“永不落幕”的航展、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关键词:全域高质量发展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优质资源向西部地区倾斜,深入推进香洲区、高新区超级创新孵化载体建设,全面启动珠海中心站(鹤洲)高铁枢纽站开发建设。

促进全域联动消费,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大力增加文化、旅游等高品质服务供给,集聚更多人气。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加快打造全国最大的海鲈交易平台,全面铺开“村村有物业”工作,让全市30万村民增加财产性收入。

关键词:城市格局

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加快建设三大战略通道,加快构建全市域15分钟上高快速路网交通体系。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新增公共停车位1.9万个,其中新建智慧停车场35处、新增公共智慧停车位1.3万个,新建市政燃气管道30公里,开工改造65个老旧小区项目。

涵养城市文化气质,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建设特色公共文化空间,打造一批“城市书房”“小剧场”等城市文化新地标。

关键词:绿美珠海

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加快培育低碳零碳负碳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9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力争电动巡游出租车和网约车占比超70%。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3座工业污水处理厂和莲洲水质净化厂建设,实现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

科学精准扩绿增绿,开展“人人动手、绿美珠海”活动,让大自然之绿、之美不仅体现在珠海的山川河海,也体现在千家万户,在身边、在眼前。

关键词:民生福祉

深化实施“珠海英才计划”,开展产业创新高层次人才倍增、创新创业团队倍增、青年人才倍增等行动,支持用人企业自主开展人才评定。

深化实施年轻人、产业工人、新市民“有业有住有家”计划,继续实施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百万行”三年行动计划,谋划推出“珠海产业新工匠培育工程”。

深化实施“一老一小”优养优育计划,推进老龄友好型社区、老年友好型医疗机构建设,加快建设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

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新建(改扩建)学校48所,新增公办学位不少于3.2万个;实施基础教育“名校名师倍增”工程;支持中大五院和市人民医院建设省级高水平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支持遵医五院打造西部医疗高地;年内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不少于2万套。

关键词:和谐稳定

认真做好新阶段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乙类乙管”要求,完善分级诊疗机制,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着力保健康、防重症。

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构建覆盖全域的风险智能监测感知网络。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方位构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机制,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深入推进平安珠海法治珠海建设,推动基层矛盾纠纷信访问题多元化解,加快建设镇街社会组织枢纽平台。

关键词:政府服务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统筹好国企、土地、财政三大资源,推进政府规则再造,全面构建信用激励与约束机制。

以政府“自我革命”优化企业服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优质服务,以“法治、信用、质量、人才、数字化、品牌”六大工程促进各类企业发展,把“珠海政府服务”打造成为珠海品牌。

文字:罗汉章 戴丹梅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赵思华
九大关键词解读珠海2023年“施工图”
观海融媒 2023-02-08 10:42

2月8日上午,珠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志豪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工业投资大幅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进出口总额实现正增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以上。

关键词:澳珠极点

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构建联动港澳的高水平金融开放体系和跨境金融管理机制,联动合作区持续构建与澳门深度对接的民生公共服务体系。

推动珠澳合作上新台阶。推动澳珠轨道线网联通工程,采取“一会两地”“一展两地”“珠澳合办”等方式共同培育品牌会展,深化珠澳“文化走亲”交流合作。

全面建设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拓展港珠澳大桥与珠海机场、高栏港、广珠铁路、珠海西部地区以及珠江口西岸发展联动空间,推出“经珠港飞”服务,加快推进港珠澳大桥旅游开发,力争跨境电商3年内翻两番。

积极推进湾区城市合作。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在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中做更多探索,积极推进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前期工作。

更好发挥口岸城市功能。依托高栏港神华码头谋划打造华南煤炭贸易集散中心,依托中海油珠海LNG项目建设华南绿能港。

关键词:制造业当家

实施“项目落地攻坚年”行动,紧盯目标2000万平方米“不变样、不停步”,让5.0产业新空间成为珠海制造业发展的主战场和最大增长点。

深入实施“产业立柱”行动,加快构建珠海万亿级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支点,力争三年内打造5000亿元规模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推动350家以上企业“小升规”。

建设高水平产业集聚区,努力把南屏科技工业园、富山工业园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当家”的示范园区,整备土地8000亩以上,其中千亩以上连片土地不少于3块。

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联动澳门、横琴建设“十字门金融区”,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广东金融发展“第三极”。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万山海域、外伶仃海域两大国家级海洋牧场,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和远洋捕捞,依托洪湾渔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海产品交易中心。

关键词:“科技”“金融”双翼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信用链融合联动,全面深化“金融三张网”建设,营造良好金融发展环境,促进澳珠极点金融创新。

强化示范企业引领作用。年内新增高企600家以上,推动600家以上企业实施技术改造。

更好发挥科创平台功能,支持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统筹国家战略和地方所需,聚焦海洋科技重点研发领域开展创新;配合国家海洋局、省政府推进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建设。

加快建设青少年科普中心,发挥中国航展等重大平台优势,打造“永不落幕”的航展、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关键词:全域高质量发展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优质资源向西部地区倾斜,深入推进香洲区、高新区超级创新孵化载体建设,全面启动珠海中心站(鹤洲)高铁枢纽站开发建设。

促进全域联动消费,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大力增加文化、旅游等高品质服务供给,集聚更多人气。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加快打造全国最大的海鲈交易平台,全面铺开“村村有物业”工作,让全市30万村民增加财产性收入。

关键词:城市格局

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加快建设三大战略通道,加快构建全市域15分钟上高快速路网交通体系。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新增公共停车位1.9万个,其中新建智慧停车场35处、新增公共智慧停车位1.3万个,新建市政燃气管道30公里,开工改造65个老旧小区项目。

涵养城市文化气质,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建设特色公共文化空间,打造一批“城市书房”“小剧场”等城市文化新地标。

关键词:绿美珠海

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加快培育低碳零碳负碳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9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力争电动巡游出租车和网约车占比超70%。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3座工业污水处理厂和莲洲水质净化厂建设,实现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

科学精准扩绿增绿,开展“人人动手、绿美珠海”活动,让大自然之绿、之美不仅体现在珠海的山川河海,也体现在千家万户,在身边、在眼前。

关键词:民生福祉

深化实施“珠海英才计划”,开展产业创新高层次人才倍增、创新创业团队倍增、青年人才倍增等行动,支持用人企业自主开展人才评定。

深化实施年轻人、产业工人、新市民“有业有住有家”计划,继续实施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百万行”三年行动计划,谋划推出“珠海产业新工匠培育工程”。

深化实施“一老一小”优养优育计划,推进老龄友好型社区、老年友好型医疗机构建设,加快建设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

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新建(改扩建)学校48所,新增公办学位不少于3.2万个;实施基础教育“名校名师倍增”工程;支持中大五院和市人民医院建设省级高水平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支持遵医五院打造西部医疗高地;年内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不少于2万套。

关键词:和谐稳定

认真做好新阶段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乙类乙管”要求,完善分级诊疗机制,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着力保健康、防重症。

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构建覆盖全域的风险智能监测感知网络。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方位构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机制,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深入推进平安珠海法治珠海建设,推动基层矛盾纠纷信访问题多元化解,加快建设镇街社会组织枢纽平台。

关键词:政府服务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统筹好国企、土地、财政三大资源,推进政府规则再造,全面构建信用激励与约束机制。

以政府“自我革命”优化企业服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优质服务,以“法治、信用、质量、人才、数字化、品牌”六大工程促进各类企业发展,把“珠海政府服务”打造成为珠海品牌。

文字:罗汉章 戴丹梅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