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年鱼博览会今日在珠海举办

中华好年鱼·幸福中国年。

12月28日-30日,首届中国年鱼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为广东首创的“年鱼”经济,博览会正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以小切口激活乡村产业振兴的创新举措,激活了中国水产业和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对加快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建设农业强国、带动农民增收,具有深远意义。

作为全国首个以“年鱼”为主题的博览会,何为“年鱼”,谁将是主角?

作为全国首个“年鱼”产销对接大会,博览会包含哪些值得期待的内容大招?

作为博览会的“策源地”,这场“年鱼”盛宴将给珠海、斗门带来什么?

随着博览会大幕的徐徐拉开,上述种种疑问和期待,都将会得到解释、公布答案。

亮点纷呈

“白蕉海鲈”当仁不让是主角

12月28日-30日,博览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上演。

以“中华好年鱼·幸福中国年”为主题的博览会,是珠海为全球打造的“年鱼”盛宴,是广东水产“12221”市场体系建设的新尝试,也是“丰收节”经济的延伸和细化,激活了中国水产业和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对加快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建设农业强国农业强省农业强市、带动农民增收,具有深远意义。

何为“年鱼”?

“关于除夕的记忆,是桌上的鱼、耳边的笑语、一家子的热闹,还有我妈的举杯高喊:年年有余,岁岁平安。”这是本届博览会的一幅宣传海报文案,真挚动人、令人向往。

在我国丰富多彩的年俗文化中,鱼是吉祥、丰收、喜庆的象征。而“年鱼”则是广东创新性提法,“年鱼”经济指的是借助节庆经济,以鱼为核心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的模式,开发以鱼为载体的贺年仪式性消费品,包含传统文化中“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

谁将是主角?

作为本届博览会的“策源地”,斗门区将打造并推出一批“年鱼”产品,创建“年鱼”品牌,创新探索“年鱼”经济发展模式,让“中国人过中国年,吃中国好鱼”观念广泛传播,把“年鱼”送上中国人的年夜饭。毫无疑问,这场“年鱼”盛宴的主角就是“白蕉海鲈”。这条发轫于白蕉镇、壮大于斗门区、扬名于全国的海鲈鱼,目前养殖面积达3.9万亩,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70亿元,年产量约占全国6成,成为珠海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一张靓丽的“菜篮子”名片,成就珠海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白蕉海鲈”又是一个丰收年。

抢时机、占滩头、赢未来。本届博览会亮点纷呈,精彩不已。

这是一场创新与实践结合的大会。作为全国首个以“年鱼”为主题的博览会和首个“年鱼”产销对接大会,博览会采取“会+展+鉴+赛+联”的方式,将举办成立中国“年鱼”联盟、揭牌中国“年鱼”交易中心,寻找“中华好年鱼”活动、举办“年鱼”展销会等系列活动。举办首届中国“年鱼”经济研讨会暨2022“白蕉海鲈”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论坛,探索“年鱼”经济落地模式。

这是一场全产业链融合的大会。构建全国性最具规模的“年鱼”产品展示平台,汇集企业、政府、媒体、协会等多方资源,从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全产业链打造“年鱼”品牌。全国超200家企业参展,涵盖海鲈鱼、金鲳鱼、鲟鳇鱼、三花五罗等全国鱼类特色产品,带你赴一场“年鱼”盛宴。

这是一场线上线下联动的大会。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哈尔滨、澳门等六城连线,全国400家企业汇聚云端,共同擦亮“年鱼”品牌。打造中国“年鱼”线上交易平台,创建线上鱼市,打造365天永不落幕的数字展馆。

这是一场“年鱼”微信送祝福的大会。《今年除夕吃什么鱼——中华年鱼步步高》微信小游戏将于明年1月落地,并于春节期间在微信、微博、抖音平台上发布以“中华年鱼红包雨”为主题的活动,为广大网友送去“年鱼”祝福。

获益良多

博览会将给斗门带来什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广东首创“年鱼”经济,正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以小切口激活乡村产业振兴的创新举措。

斗门区作为珠海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被寄予厚望,将借力博览会的东风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从“打造硬实力、提升软实力、运用巧实力”等三个维度,将“白蕉海鲈”打造成为有文化赋能、有情感加持的中华好“年鱼”,助力“年鱼”走进千家万户,游上全球餐桌,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一个维度:打造硬实力,大力发展省级预制菜产业园。

6月2日,《2022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正式公布,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等全省11个产业园成功获批。按照《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概念规划》,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以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20.9平方公里为发展腹地,预计总投资超70亿元,核心区规划总用地面积1250亩,打造年产值超300亿元的广东预制菜产业“灯塔园区”。目前,一二三期建设稳步推进。

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

好风凭借力,在大力发展省级预制菜产业园的同时,多项利好措施接踵而至。

7月28日,《加快推进斗门区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五条措施》出台,旨在用“真金白银”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9月14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珠海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将规划建设以斗门区为重点的预制菜产业园,力争在3年内全市新增建设5.0预制菜产业新空间用地4000亩,并给予入驻5.0产业新空间的预制菜企业租金优惠,推动珠海市形成质量安全、绿色健康、优势明显的预制菜特色产业高地。9月21日,由珠海农商银行牵头6家珠海本土法人金融机构,成立珠海预制菜产业金融服务联盟,为珠海预制菜产业发展注入金融动力。

企业预制菜加工产生车间。

第二个维度:提升软实力,塑造“国鲈”品牌形象。

前段时间,“国鲈”LOGO出炉,为博览会蓄力造势宣扬,而“国鲈”LOGO诠释的正是“白蕉海鲈”的独特气质。作为新晋“国鲈”,“白蕉海鲈”不再是一条普通的海鲈鱼。过去30年,“白蕉海鲈”发展的每一步,都伴随着中国产业崛起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见证,也是发扬伟大奋斗精神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国之鲈”。由此可以说,从2009年“白蕉海鲈”成为珠海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从2011年斗门区获授“中国海鲈之乡”称号,以及获得的诸多国字号荣誉……“白蕉海鲈”不管是文化积淀、营养价值,还是增收致富、产业延伸等方面,都是当之无愧的“鱼界顶流”。

斗门区将高水平举办博览会,发挥“中国年鱼策源地”“中国海鲈预制菜之都”优势,做强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和垂钓之都两大平台。通过线下活动与线上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国鲈”设计统一的VI标识、创新传播方式、创作文艺精品,塑造“国鲈”品牌,让“白蕉海鲈”成为广泛接受的美食品、文化品、情义品。

第三个维度:运用巧实力,搭乘“节庆”经济快车。

9月23日,广东省庆祝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斗门区圆满举行,在“丰收节”经济的加持下,“白蕉海鲈”实现量价齐飞,成为新晋“网红”。在国庆期间,“白蕉海鲈”的出塘价创下历史新高,养殖户获益更多;在预制菜深加工企业,各条生产线马力全开,加快研发预制菜新品,设计春节“年鱼”礼盒,快速抢占春节年货市场。聚焦博览会“年鱼”文化,让“白蕉海鲈”搭乘“年鱼”经济快车,将“白蕉海鲈”打造成为有文化赋能、有情感加持、万众瞩目的中华好“年鱼”。

顺势作为

“中国年鱼之都”的天时地利人和

借助博览会的东风浩荡,顺势而为,珠海提出打造“中国年鱼之都”,通过形成以“白蕉海鲈”为龙头的水产品集群集聚区,建设集市场信息服务、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服务中心,建成年鱼交易国际化、标准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平台,成为全国“年鱼”交易价格风向标,推动珠海乃至广东渔业、预制菜产业链的创新升级。

推动“年鱼”经济、打造“中国年鱼之都”,是水产养殖业从一产游向二产、游向三产的实体经济发展之路,也是新形势下蓝色粮仓、食品安全赋予珠海和斗门的新使命。

纲举而目张。打造“中国年鱼之都”的举措主要包括:

建设中国“年鱼”交易中心。聚集全产业链资源,培树专业人才,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打造“公平、公正、公开、诚信”的交易平台。

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成立中国“年鱼”联盟,培育“年鱼”先锋人物,着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分工协作,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形成“中国年鱼之都”产业集群效应。

强化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湾区标准”对接港澳的优势,建立“年鱼”行业标准体系、水产品生产溯源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常态化质量安全评估体系,推进“年鱼”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发展休闲渔业。中国钓鱼运动协会与斗门区人民政府已就钓鱼运动项目的合作事宜,签订有效期为五年的合作备忘录,将斗门区打造成为全国性钓鱼主题休闲旅游目的地,赋能斗门旅游产业及城乡经济发展。

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以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入选2022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为契机,斗门区开足马力,将建设以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20.9平方公里为发展腹地的预制菜产业园,预计总投资超70亿元,着力建设30万平方米水产品深加工厂房、2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白蕉海鲈”产业服务中心和“白蕉海鲈”产业流通中心,打造广东预制菜产业“灯塔园区”。斗门区委、区政府出台《加快推进斗门区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五条措施》,用“真金白银”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千川汇海阔,风正好扬帆。打造“中国年鱼之都”具备广阔的产业之路,也拥有天时地利人和,其中的每一步都不平凡。

从斗门区“中国海鲈之乡”到珠海“中国海鲈之都”,从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到珠海“中国海鲈预制菜之都”,从垂钓大赛到打造垂钓之都,从年鱼博览会到打造“中国年鱼之都”;从“丰收节”经济到“年鱼”经济,这“四都”“两经济”,浓缩了斗门区“白蕉海鲈”一条鱼的发轫之路,既有阶段性成效又有奋进新目标,以“白蕉海鲈”为主打的现代化渔业产业,将厚积薄发走向更广阔的发展壮大之路。

文字:张帆 图片:梁冠贤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
首届中国年鱼博览会今日在珠海举办
珠海特区报 2022-12-28 13:24

中华好年鱼·幸福中国年。

12月28日-30日,首届中国年鱼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为广东首创的“年鱼”经济,博览会正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以小切口激活乡村产业振兴的创新举措,激活了中国水产业和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对加快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建设农业强国、带动农民增收,具有深远意义。

作为全国首个以“年鱼”为主题的博览会,何为“年鱼”,谁将是主角?

作为全国首个“年鱼”产销对接大会,博览会包含哪些值得期待的内容大招?

作为博览会的“策源地”,这场“年鱼”盛宴将给珠海、斗门带来什么?

随着博览会大幕的徐徐拉开,上述种种疑问和期待,都将会得到解释、公布答案。

亮点纷呈

“白蕉海鲈”当仁不让是主角

12月28日-30日,博览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上演。

以“中华好年鱼·幸福中国年”为主题的博览会,是珠海为全球打造的“年鱼”盛宴,是广东水产“12221”市场体系建设的新尝试,也是“丰收节”经济的延伸和细化,激活了中国水产业和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对加快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建设农业强国农业强省农业强市、带动农民增收,具有深远意义。

何为“年鱼”?

“关于除夕的记忆,是桌上的鱼、耳边的笑语、一家子的热闹,还有我妈的举杯高喊:年年有余,岁岁平安。”这是本届博览会的一幅宣传海报文案,真挚动人、令人向往。

在我国丰富多彩的年俗文化中,鱼是吉祥、丰收、喜庆的象征。而“年鱼”则是广东创新性提法,“年鱼”经济指的是借助节庆经济,以鱼为核心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的模式,开发以鱼为载体的贺年仪式性消费品,包含传统文化中“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

谁将是主角?

作为本届博览会的“策源地”,斗门区将打造并推出一批“年鱼”产品,创建“年鱼”品牌,创新探索“年鱼”经济发展模式,让“中国人过中国年,吃中国好鱼”观念广泛传播,把“年鱼”送上中国人的年夜饭。毫无疑问,这场“年鱼”盛宴的主角就是“白蕉海鲈”。这条发轫于白蕉镇、壮大于斗门区、扬名于全国的海鲈鱼,目前养殖面积达3.9万亩,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70亿元,年产量约占全国6成,成为珠海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一张靓丽的“菜篮子”名片,成就珠海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白蕉海鲈”又是一个丰收年。

抢时机、占滩头、赢未来。本届博览会亮点纷呈,精彩不已。

这是一场创新与实践结合的大会。作为全国首个以“年鱼”为主题的博览会和首个“年鱼”产销对接大会,博览会采取“会+展+鉴+赛+联”的方式,将举办成立中国“年鱼”联盟、揭牌中国“年鱼”交易中心,寻找“中华好年鱼”活动、举办“年鱼”展销会等系列活动。举办首届中国“年鱼”经济研讨会暨2022“白蕉海鲈”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论坛,探索“年鱼”经济落地模式。

这是一场全产业链融合的大会。构建全国性最具规模的“年鱼”产品展示平台,汇集企业、政府、媒体、协会等多方资源,从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全产业链打造“年鱼”品牌。全国超200家企业参展,涵盖海鲈鱼、金鲳鱼、鲟鳇鱼、三花五罗等全国鱼类特色产品,带你赴一场“年鱼”盛宴。

这是一场线上线下联动的大会。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哈尔滨、澳门等六城连线,全国400家企业汇聚云端,共同擦亮“年鱼”品牌。打造中国“年鱼”线上交易平台,创建线上鱼市,打造365天永不落幕的数字展馆。

这是一场“年鱼”微信送祝福的大会。《今年除夕吃什么鱼——中华年鱼步步高》微信小游戏将于明年1月落地,并于春节期间在微信、微博、抖音平台上发布以“中华年鱼红包雨”为主题的活动,为广大网友送去“年鱼”祝福。

获益良多

博览会将给斗门带来什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广东首创“年鱼”经济,正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以小切口激活乡村产业振兴的创新举措。

斗门区作为珠海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被寄予厚望,将借力博览会的东风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从“打造硬实力、提升软实力、运用巧实力”等三个维度,将“白蕉海鲈”打造成为有文化赋能、有情感加持的中华好“年鱼”,助力“年鱼”走进千家万户,游上全球餐桌,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一个维度:打造硬实力,大力发展省级预制菜产业园。

6月2日,《2022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正式公布,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等全省11个产业园成功获批。按照《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概念规划》,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以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20.9平方公里为发展腹地,预计总投资超70亿元,核心区规划总用地面积1250亩,打造年产值超300亿元的广东预制菜产业“灯塔园区”。目前,一二三期建设稳步推进。

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

好风凭借力,在大力发展省级预制菜产业园的同时,多项利好措施接踵而至。

7月28日,《加快推进斗门区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五条措施》出台,旨在用“真金白银”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9月14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珠海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将规划建设以斗门区为重点的预制菜产业园,力争在3年内全市新增建设5.0预制菜产业新空间用地4000亩,并给予入驻5.0产业新空间的预制菜企业租金优惠,推动珠海市形成质量安全、绿色健康、优势明显的预制菜特色产业高地。9月21日,由珠海农商银行牵头6家珠海本土法人金融机构,成立珠海预制菜产业金融服务联盟,为珠海预制菜产业发展注入金融动力。

企业预制菜加工产生车间。

第二个维度:提升软实力,塑造“国鲈”品牌形象。

前段时间,“国鲈”LOGO出炉,为博览会蓄力造势宣扬,而“国鲈”LOGO诠释的正是“白蕉海鲈”的独特气质。作为新晋“国鲈”,“白蕉海鲈”不再是一条普通的海鲈鱼。过去30年,“白蕉海鲈”发展的每一步,都伴随着中国产业崛起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见证,也是发扬伟大奋斗精神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国之鲈”。由此可以说,从2009年“白蕉海鲈”成为珠海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从2011年斗门区获授“中国海鲈之乡”称号,以及获得的诸多国字号荣誉……“白蕉海鲈”不管是文化积淀、营养价值,还是增收致富、产业延伸等方面,都是当之无愧的“鱼界顶流”。

斗门区将高水平举办博览会,发挥“中国年鱼策源地”“中国海鲈预制菜之都”优势,做强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和垂钓之都两大平台。通过线下活动与线上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国鲈”设计统一的VI标识、创新传播方式、创作文艺精品,塑造“国鲈”品牌,让“白蕉海鲈”成为广泛接受的美食品、文化品、情义品。

第三个维度:运用巧实力,搭乘“节庆”经济快车。

9月23日,广东省庆祝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斗门区圆满举行,在“丰收节”经济的加持下,“白蕉海鲈”实现量价齐飞,成为新晋“网红”。在国庆期间,“白蕉海鲈”的出塘价创下历史新高,养殖户获益更多;在预制菜深加工企业,各条生产线马力全开,加快研发预制菜新品,设计春节“年鱼”礼盒,快速抢占春节年货市场。聚焦博览会“年鱼”文化,让“白蕉海鲈”搭乘“年鱼”经济快车,将“白蕉海鲈”打造成为有文化赋能、有情感加持、万众瞩目的中华好“年鱼”。

顺势作为

“中国年鱼之都”的天时地利人和

借助博览会的东风浩荡,顺势而为,珠海提出打造“中国年鱼之都”,通过形成以“白蕉海鲈”为龙头的水产品集群集聚区,建设集市场信息服务、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服务中心,建成年鱼交易国际化、标准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平台,成为全国“年鱼”交易价格风向标,推动珠海乃至广东渔业、预制菜产业链的创新升级。

推动“年鱼”经济、打造“中国年鱼之都”,是水产养殖业从一产游向二产、游向三产的实体经济发展之路,也是新形势下蓝色粮仓、食品安全赋予珠海和斗门的新使命。

纲举而目张。打造“中国年鱼之都”的举措主要包括:

建设中国“年鱼”交易中心。聚集全产业链资源,培树专业人才,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打造“公平、公正、公开、诚信”的交易平台。

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成立中国“年鱼”联盟,培育“年鱼”先锋人物,着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分工协作,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形成“中国年鱼之都”产业集群效应。

强化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湾区标准”对接港澳的优势,建立“年鱼”行业标准体系、水产品生产溯源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常态化质量安全评估体系,推进“年鱼”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发展休闲渔业。中国钓鱼运动协会与斗门区人民政府已就钓鱼运动项目的合作事宜,签订有效期为五年的合作备忘录,将斗门区打造成为全国性钓鱼主题休闲旅游目的地,赋能斗门旅游产业及城乡经济发展。

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以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入选2022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为契机,斗门区开足马力,将建设以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20.9平方公里为发展腹地的预制菜产业园,预计总投资超70亿元,着力建设30万平方米水产品深加工厂房、2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白蕉海鲈”产业服务中心和“白蕉海鲈”产业流通中心,打造广东预制菜产业“灯塔园区”。斗门区委、区政府出台《加快推进斗门区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五条措施》,用“真金白银”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千川汇海阔,风正好扬帆。打造“中国年鱼之都”具备广阔的产业之路,也拥有天时地利人和,其中的每一步都不平凡。

从斗门区“中国海鲈之乡”到珠海“中国海鲈之都”,从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到珠海“中国海鲈预制菜之都”,从垂钓大赛到打造垂钓之都,从年鱼博览会到打造“中国年鱼之都”;从“丰收节”经济到“年鱼”经济,这“四都”“两经济”,浓缩了斗门区“白蕉海鲈”一条鱼的发轫之路,既有阶段性成效又有奋进新目标,以“白蕉海鲈”为主打的现代化渔业产业,将厚积薄发走向更广阔的发展壮大之路。

文字:张帆 图片:梁冠贤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