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鱼”为家人上一道美好吉祥——打造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年鱼”经济

最近,不少网友被“年鱼”洗脑了。相比起年花、年桔、年糕这些耳熟能详的春节标配,“年鱼”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说其陌生,是因为这个概念刚在广东诞生不久;说其熟悉,是因为它早就根植于我们的文化母体之中。

年鱼年鱼,年年有余。在丰富多彩的年俗文化中,“鱼”的形象随处可见。“鱼”和“余”同音,国人对鱼的喜爱,其实是对“盈余”的向往。过年吃鱼是无数家庭的固定节目,人们用“大鱼大肉”来表达热情,也用“年年有余”来传达新春祝愿。这种美好愿望,恰恰可以无缝移植到“年鱼”上——它并非以具体的鱼类出现,而是像年花一样化身为节庆经济的重要参与者——一个以鱼为媒介来传情达意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年鱼”经济就是节庆经济。

目前常见的节庆经济主要分三类:一是“继承型节庆”,中国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都属此类;二是“再生型节庆”,比如被称为情人节的“520”,就是现代人的推陈出新;三是“创造型节庆”,它伴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诞生,刚刚过去的“双12”购物节较为典型。当然,三者之间的界线并非泾渭分明。比如,“年鱼”虽借了继承型节庆的势,但背后的巧思创意又让它朝着创造型节庆奔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一旦与节庆消费、礼品消费等产生关联,特别是如能成为节庆标配,就能“鱼跃龙门”。无论继承型节庆,还是创造型节庆,参与者的最大交集就是消费。节庆为某些商品赋予特殊意义,购买商品则为节日增添氛围。大家熟知的中秋月饼、端午粽子、圣诞树、感恩节火鸡等,如果离开节庆因素,很难想象其价值如何体现。广东提出的“年鱼”概念,或许正是从中得到启发。原本普通的鱼在春节加持下,立马就会自带文化光环和情感价值,进而实现“鱼跃龙门身价增”,甚至撬动水产业升级。整个过程,就像完成一场点石成金的游戏。

也要看到,“年鱼”既然是一个节庆经济概念,就必须像其他节庆商品一样能够经受市场检验。目前来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年鱼”虽是一个延展性极强的概念,但它毕竟诞生未久,知名度、号召力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其次,“年鱼”的产品标准尚未明确,这就需要各市场主体不断在实践中完善;其三,风俗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面对“年鱼”这个历久弥新的概念,各界要保持开放态度,拿出足够的耐心。

至少在广东,我们看到了曙光。作为“年鱼”概念的诞生地,广东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有无数赶海养家、吃鱼成俗的居民,水产品总产量、水产养殖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南美白对虾、金鲳鱼、海鲈、生鱼、鳜鱼、加州鲈、鳗鱼、罗非鱼等产量均列全国首位,更有白蕉海鲈、湛江对虾等多个全国知名品牌。这里有粤港澳大湾区超大消费市场、发达的食品工业和商贸物流业,兼有蜚声中外的粤菜文化。这些优势通过“年鱼”概念不断放大,一问世便激起中国水产业一池春水。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年鱼”概念的提出,到“年鱼”产品的开发,再到“年鱼”品牌的强化,及至“年鱼”消费成风化俗,广东打造“年鱼”经济的目标清晰、步履坚定。尽管前路漫漫,但只要相关从业者坚守信念、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从产业价值的阶梯中,一步一步登高,最终走向节庆经济的顶峰。

文字:王猛 编辑:梁蔼欣 责任编辑:孙宁
上“年鱼”为家人上一道美好吉祥——打造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年鱼”经济
珠海特区报 2022-12-21 08:52

最近,不少网友被“年鱼”洗脑了。相比起年花、年桔、年糕这些耳熟能详的春节标配,“年鱼”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说其陌生,是因为这个概念刚在广东诞生不久;说其熟悉,是因为它早就根植于我们的文化母体之中。

年鱼年鱼,年年有余。在丰富多彩的年俗文化中,“鱼”的形象随处可见。“鱼”和“余”同音,国人对鱼的喜爱,其实是对“盈余”的向往。过年吃鱼是无数家庭的固定节目,人们用“大鱼大肉”来表达热情,也用“年年有余”来传达新春祝愿。这种美好愿望,恰恰可以无缝移植到“年鱼”上——它并非以具体的鱼类出现,而是像年花一样化身为节庆经济的重要参与者——一个以鱼为媒介来传情达意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年鱼”经济就是节庆经济。

目前常见的节庆经济主要分三类:一是“继承型节庆”,中国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都属此类;二是“再生型节庆”,比如被称为情人节的“520”,就是现代人的推陈出新;三是“创造型节庆”,它伴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诞生,刚刚过去的“双12”购物节较为典型。当然,三者之间的界线并非泾渭分明。比如,“年鱼”虽借了继承型节庆的势,但背后的巧思创意又让它朝着创造型节庆奔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一旦与节庆消费、礼品消费等产生关联,特别是如能成为节庆标配,就能“鱼跃龙门”。无论继承型节庆,还是创造型节庆,参与者的最大交集就是消费。节庆为某些商品赋予特殊意义,购买商品则为节日增添氛围。大家熟知的中秋月饼、端午粽子、圣诞树、感恩节火鸡等,如果离开节庆因素,很难想象其价值如何体现。广东提出的“年鱼”概念,或许正是从中得到启发。原本普通的鱼在春节加持下,立马就会自带文化光环和情感价值,进而实现“鱼跃龙门身价增”,甚至撬动水产业升级。整个过程,就像完成一场点石成金的游戏。

也要看到,“年鱼”既然是一个节庆经济概念,就必须像其他节庆商品一样能够经受市场检验。目前来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年鱼”虽是一个延展性极强的概念,但它毕竟诞生未久,知名度、号召力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其次,“年鱼”的产品标准尚未明确,这就需要各市场主体不断在实践中完善;其三,风俗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面对“年鱼”这个历久弥新的概念,各界要保持开放态度,拿出足够的耐心。

至少在广东,我们看到了曙光。作为“年鱼”概念的诞生地,广东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有无数赶海养家、吃鱼成俗的居民,水产品总产量、水产养殖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南美白对虾、金鲳鱼、海鲈、生鱼、鳜鱼、加州鲈、鳗鱼、罗非鱼等产量均列全国首位,更有白蕉海鲈、湛江对虾等多个全国知名品牌。这里有粤港澳大湾区超大消费市场、发达的食品工业和商贸物流业,兼有蜚声中外的粤菜文化。这些优势通过“年鱼”概念不断放大,一问世便激起中国水产业一池春水。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年鱼”概念的提出,到“年鱼”产品的开发,再到“年鱼”品牌的强化,及至“年鱼”消费成风化俗,广东打造“年鱼”经济的目标清晰、步履坚定。尽管前路漫漫,但只要相关从业者坚守信念、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从产业价值的阶梯中,一步一步登高,最终走向节庆经济的顶峰。

文字:王猛 编辑:梁蔼欣 责任编辑: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