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邻聚”计划,斗门白藤街道打造社区治理新模式

杂草丛生的闲置地建成社区公园、施划92个停车位、安装不锈钢防盗门和巷道摄像头、装设总长350米左右的围栏、坑洼不平的巷道沥青罩面……白藤街道团结社区幸福南路片区经过升级改造,这个始建于1992年,位于城乡结合部,管理难度大的自建房片区,摇身一变成为幸福园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随着幸福园小区社区治理试点的推进,白藤街道逐步探索针对零散杂弱、开放(自建房)片区围蔽自治管理的方法,通过实施“邻聚”计划,打造社区治理新模式:既有本土特色,又具备复制推广价值,有效解决社区治理实际问题。

自建房片区治理试点

幸福园小区社区公园面积约15000平方米,新步道、景观带、亲水空间相融。搭配栽植常绿及落叶乔木、落叶灌木、绿篱等近百株植物的野绿地带,提供清新怡人的休憩空间;景观池碧波荡漾,岸边点缀着睡莲、竹栏、圆石。

社区公园来之不易。此前这里杂草丛生、泥泞不堪、水质脏臭,居民出门避之三分。从今年3月开始,这片闲置空地先后历经填土、排水沟整治、绿化、景观湖改造、桥梁修建、绿道铺设等工程,实现华丽蜕变。

“幸福园小区是升级改造后新取的名字,这里以前叫团结社区幸福南路片区,属于开放式居住区域,没有实行物业管理,更没有小区名字。”团结社区党委书记杨文超介绍,该片区始建于1992年,其中商品房8栋197户,自建房60栋88户。由于邻近联港工业区,片区出租房需求较大,租住人员群体多元复杂,管理难度较大。此外,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停车难、治安差、卫生差和巷道破损等问题逐渐突出,居民对该片区升级改造的愿望日益强烈。

幸福园小区施划停车位及设置非机动车充电桩。

为此,白藤街道结合实际,采取系列措施将该片区打造成社区治理的试点,不断提高社区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协商共治实施五大类治理

“街道采取的措施之一,是凝聚党群力量,引导居民协商共治。”白藤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叶飞介绍说,从“让居民担当社区治理主角”的原则出发,街道党工委、团结社区党委推动片区居民自治,通过居民议事协商,议出急事难事及解决办法。目前,经居民推选,共选出18名议事代表(其中党员3名),从议事代表中推选出5人组成片区自管委员会,按照“党员+自管委员会+片区联络员”管理模式,议出管理规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通过走访调查、小组讨论、议事会议研究等形式,共征集居民迫切解决的8类27个问题,涵盖消防、治安、出租管理、停车、环境卫生、围蔽管理等内容。”议事代表芳姐说。

有了自管委员会,团结社区党委结合居民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区属国企合作共建、居民自筹发展基金等方式,对片区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主要包括五大类13个项目:

改善人居环境。对脏乱差地段进行整体提升,社区公园建设即为其中之一;规范车辆停放。在外围安装道闸4套,对空闲地块进行合理平整,施划停车位92个,设置非机动车充电桩,有效解决居民停车难问题;信息化手段提升安全性。针对片区治安及出租屋管理问题,安装围栏实行围合管理,为缺少防盗设施的楼栋单元安装11套不锈钢防盗门,安装具有人脸识别等功能的智感安防系统65套、巷道摄像头40个;修缮硬件设施。进行三线整治,对破损巷道进行沥青铺设,面貌焕然一新;增加片区小品。增设指示牌、小区门牌,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主人翁意识,生活气息愈加浓郁。

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

随着幸福园小区社区治理试点的推进,白藤街道逐步探索出一套针对零散杂弱、开放(自建房)片区围蔽自治管理的方法,形成社区治理新模式:引导居民自治-推选议事协商代表-成立居民自治管委会-征集意见-提升改造基础设施-形成片区管理规范。

在试点经验基础上,白藤街道进一步创新社区治理思路,出台《白藤街道社区建设“邻聚”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 在引导“邻”里齐心参与,汇“聚”党群力量,携手共创美好家园。《方案》包含社区建设同治理、物业管理提品质、无物业小区焕新颜、 自建房片区筑家园等四方面内容,涵盖白藤街道社区治理及各类型居住区提升的方方面面,目标是打造既有本土特色,又有可复制推广价值,能有效解决社区治理实际问题,造福一方居民的标准化社区建设体系。

更多内容,请点击阅读>>>

文字:张帆 图片:陈庆洋 实习生 陈鸿宇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张燕红
实施“邻聚”计划,斗门白藤街道打造社区治理新模式
珠江晚报 2022-11-14 16:29

杂草丛生的闲置地建成社区公园、施划92个停车位、安装不锈钢防盗门和巷道摄像头、装设总长350米左右的围栏、坑洼不平的巷道沥青罩面……白藤街道团结社区幸福南路片区经过升级改造,这个始建于1992年,位于城乡结合部,管理难度大的自建房片区,摇身一变成为幸福园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随着幸福园小区社区治理试点的推进,白藤街道逐步探索针对零散杂弱、开放(自建房)片区围蔽自治管理的方法,通过实施“邻聚”计划,打造社区治理新模式:既有本土特色,又具备复制推广价值,有效解决社区治理实际问题。

自建房片区治理试点

幸福园小区社区公园面积约15000平方米,新步道、景观带、亲水空间相融。搭配栽植常绿及落叶乔木、落叶灌木、绿篱等近百株植物的野绿地带,提供清新怡人的休憩空间;景观池碧波荡漾,岸边点缀着睡莲、竹栏、圆石。

社区公园来之不易。此前这里杂草丛生、泥泞不堪、水质脏臭,居民出门避之三分。从今年3月开始,这片闲置空地先后历经填土、排水沟整治、绿化、景观湖改造、桥梁修建、绿道铺设等工程,实现华丽蜕变。

“幸福园小区是升级改造后新取的名字,这里以前叫团结社区幸福南路片区,属于开放式居住区域,没有实行物业管理,更没有小区名字。”团结社区党委书记杨文超介绍,该片区始建于1992年,其中商品房8栋197户,自建房60栋88户。由于邻近联港工业区,片区出租房需求较大,租住人员群体多元复杂,管理难度较大。此外,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停车难、治安差、卫生差和巷道破损等问题逐渐突出,居民对该片区升级改造的愿望日益强烈。

幸福园小区施划停车位及设置非机动车充电桩。

为此,白藤街道结合实际,采取系列措施将该片区打造成社区治理的试点,不断提高社区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协商共治实施五大类治理

“街道采取的措施之一,是凝聚党群力量,引导居民协商共治。”白藤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叶飞介绍说,从“让居民担当社区治理主角”的原则出发,街道党工委、团结社区党委推动片区居民自治,通过居民议事协商,议出急事难事及解决办法。目前,经居民推选,共选出18名议事代表(其中党员3名),从议事代表中推选出5人组成片区自管委员会,按照“党员+自管委员会+片区联络员”管理模式,议出管理规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通过走访调查、小组讨论、议事会议研究等形式,共征集居民迫切解决的8类27个问题,涵盖消防、治安、出租管理、停车、环境卫生、围蔽管理等内容。”议事代表芳姐说。

有了自管委员会,团结社区党委结合居民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区属国企合作共建、居民自筹发展基金等方式,对片区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主要包括五大类13个项目:

改善人居环境。对脏乱差地段进行整体提升,社区公园建设即为其中之一;规范车辆停放。在外围安装道闸4套,对空闲地块进行合理平整,施划停车位92个,设置非机动车充电桩,有效解决居民停车难问题;信息化手段提升安全性。针对片区治安及出租屋管理问题,安装围栏实行围合管理,为缺少防盗设施的楼栋单元安装11套不锈钢防盗门,安装具有人脸识别等功能的智感安防系统65套、巷道摄像头40个;修缮硬件设施。进行三线整治,对破损巷道进行沥青铺设,面貌焕然一新;增加片区小品。增设指示牌、小区门牌,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主人翁意识,生活气息愈加浓郁。

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

随着幸福园小区社区治理试点的推进,白藤街道逐步探索出一套针对零散杂弱、开放(自建房)片区围蔽自治管理的方法,形成社区治理新模式:引导居民自治-推选议事协商代表-成立居民自治管委会-征集意见-提升改造基础设施-形成片区管理规范。

在试点经验基础上,白藤街道进一步创新社区治理思路,出台《白藤街道社区建设“邻聚”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 在引导“邻”里齐心参与,汇“聚”党群力量,携手共创美好家园。《方案》包含社区建设同治理、物业管理提品质、无物业小区焕新颜、 自建房片区筑家园等四方面内容,涵盖白藤街道社区治理及各类型居住区提升的方方面面,目标是打造既有本土特色,又有可复制推广价值,能有效解决社区治理实际问题,造福一方居民的标准化社区建设体系。

更多内容,请点击阅读>>>

文字:张帆 图片:陈庆洋 实习生 陈鸿宇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张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