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平安珠海新画卷!珠海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稳步推进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维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根据中央政法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于2020年启动,为期三年。试点建设以来,珠海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决策部署,发扬特区精神、勇担时代使命,把社会治理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全局中去谋划,融入大湾区建设特别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进程中去推进,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率先探索创新。珠海先后获得“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典范城市”“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城市”等称号,今年初又顺利通过了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建设中期评估。

在即将迎来试点收官之际,珠海将围绕“十四五”时期总体部署,紧紧抓住“四区”叠加重大历史发展机遇,锚定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总目标,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区位特点和珠海特色的社会治理模式,为“中国之治”提供更多可复制可借鉴的“珠海经验”。

珠海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作用,不断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法治护航 高位谋划

搭建市域社会治理“四梁八柱”

2020年5月,珠海市入选第一期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珠海市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平安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双合一”领导小组,并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在深入调研和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出台《珠海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十四五”规划》,谋划“十四五”期间推进珠海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目标任务、重点项目和重大行动。

“在市委领导下,全市坚持上下‘一盘棋’,全面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统筹协调和督导推进,并组建试点工作专班,制定全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具体工作任务措施103项,明确相关单位职责和任务分工,形成市级统筹主导、区级组织实施、镇街抓好落实的格局。”珠海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走法治化道路。作为经济特区,珠海充分发挥两个立法权优势,加强社会治理重点领域立法,相继推动出台《珠海经济特区出租屋管理条例》《珠海市文明行为条例》《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镇街综合行政执法的决定》等法规,修订完善《珠海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

此外,珠海先后出台《关于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实施意见》《珠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点治理镇(街)实施意见》《珠海市加快推进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自治强基 深化经验

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珠海模式”

走进位于斗门区白藤街道鹤洲社区的逸鸿花园小区,1385平方米的彩色公园引人注目。然而,在此之前,建成约20年的逸鸿花园长期处于无物业管理、无业委会的状态,小区内杂草丛生,车辆乱停乱放,居民逐渐搬离。

为了解除逸鸿花园居民的困境,鹤洲社区“两委”干部通过召开民主议事协商会议等方式,收集居民诉求,将逸鸿花园小区楼下公共区域改造申报为“民生微实事”项目,并于今年6月完成改造。“小区越看越顺眼,环境越住越安心,很合我们的心意。”居民梁先生表示。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基础部分。逸鸿花园的变化只是近年来珠海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一个缩影。

翻开珠海市率先在全省出台的《珠海市基层自治标准》,6章44页的翔实内容,覆盖了基层自治领域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等五方面事务,为全市城乡社区推进基层自治规范化提供实操指引……自治标准化也成为珠海打造市域社会治理“自治”长板项目众多举措中的一项务实之举。

同时,珠海推动出台《关于全面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珠海模式”的实施方案》《珠海市城乡社区示范点建设工作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基层社会治理政策体系日臻完善,目前已基本形成系统化设计、一体化协同、多元化参与、网格化管理、专业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社会治理“珠海模式”。

智治支撑 精细推进

发挥社会治理创新“乘数效应”

伴随每日出版的《珠海特区报》一同见报的还有一张“平安+市域社会治理指数”图表,图表中以数字化的形式向读者展示全市各区各镇街前一天的平安状况。每天像查天气一样查“平安+”指数,了解辖区平安情况,已成为很多珠海市民和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习惯。

从2014年开始,珠海市就构建了以违法犯罪警情、消防警情、交通警情以及城管事件数据为基础指标的平安指数每日发布机制和工作应用机制,成为全国首个每日发布镇街平安状况量化指数的城市。2019年,珠海市在平安指数的基础上,以市域社会治理为切入点,正式推出珠海“平安+”市域社会治理指数。

“新版的‘平安+’指数具体分为日度指数和月度指数,涵盖社会稳定、生态安全、治安指数、消防安全、消费评价、社会保障等14个一级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全方位评价全市各区各镇街平安建设成效。”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整合了公安、应急、市场监督等信息数据资源,建立了统一、开放、共享的信息系统,实现工作的全数字化。

“平安+”只是珠海以“智治支撑”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珠海市在智治方面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开发了“珠海市容缺审批系统”,推动构建“智慧反诈”机制等项目建设。

在各类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加持下,珠海整体违法犯罪警情数、道路交通事故数、火灾数和城管事件数均呈连续下降趋势,基层治理效率全面提升,走出了科技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又一实践路径,真正实现以“小指数”撬动“大平安”。

群治共享 定分止争

擦亮市域社会治理“平安底色”

今年4月,“小段调解室”在金湾区平沙镇正式挂牌。“小段”真名段孟玺,是平沙司法所的一名调解员,在十年从业中积累了良好经验,逐渐在群众中树立起良好口碑,成为平沙“做得好、信得过、叫得响”的人民调解工作品牌。

涂叔工作室妥善解决纠纷案件后收到锦旗。

像“小段”这样的调解员在珠海还有许许多多。基层治理中,“小事件”如不及时处置,便可能升级为“大矛盾”。在珠海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成为解决基层治理“小事件”的重要一环。

当前,珠海已经形成以镇(街)综治中心为主体平台,构建矛盾纠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排查大化解工作格局。同时,整合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资源,建立“走出去、常指导、无缝对接”的诉调对接工作机制。

以“小段调解室”为例,平沙镇相关单位经过前期调研,根据案件需要定期邀请擅长刑法、民法、经济法领域的3名专业律师进驻该调解室,实现“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为核心的“三所联调”模式,通过公安介入、司法所调解、律师说法等多元模式,建立当事人对调解室的信任基础,形成打击有震慑、调解有温度、法律有询处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合力。

除了金湾区“小段调解室”外,珠海还打造香洲区“涂叔工作室”、斗门区“郭青文工作室”、高新区“唐仁议事”等品牌调解工作室,全市现有人民调解委员会419个、人民调解工作室98个。

2021年,珠海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矛盾纠纷10836件,调解成功率99%以上。建成“粤心安”社会心理服务站(室)350个,实现全市所有镇街、社区100%全覆盖,把各类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文字:蒋毅槿 林琦琦 图片:市委政法委供图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
绘就平安珠海新画卷!珠海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稳步推进
珠海特区报 2022-10-28 14:05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维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根据中央政法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于2020年启动,为期三年。试点建设以来,珠海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决策部署,发扬特区精神、勇担时代使命,把社会治理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全局中去谋划,融入大湾区建设特别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进程中去推进,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率先探索创新。珠海先后获得“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典范城市”“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城市”等称号,今年初又顺利通过了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建设中期评估。

在即将迎来试点收官之际,珠海将围绕“十四五”时期总体部署,紧紧抓住“四区”叠加重大历史发展机遇,锚定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总目标,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区位特点和珠海特色的社会治理模式,为“中国之治”提供更多可复制可借鉴的“珠海经验”。

珠海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作用,不断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法治护航 高位谋划

搭建市域社会治理“四梁八柱”

2020年5月,珠海市入选第一期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珠海市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平安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双合一”领导小组,并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在深入调研和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出台《珠海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十四五”规划》,谋划“十四五”期间推进珠海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目标任务、重点项目和重大行动。

“在市委领导下,全市坚持上下‘一盘棋’,全面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统筹协调和督导推进,并组建试点工作专班,制定全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具体工作任务措施103项,明确相关单位职责和任务分工,形成市级统筹主导、区级组织实施、镇街抓好落实的格局。”珠海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走法治化道路。作为经济特区,珠海充分发挥两个立法权优势,加强社会治理重点领域立法,相继推动出台《珠海经济特区出租屋管理条例》《珠海市文明行为条例》《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镇街综合行政执法的决定》等法规,修订完善《珠海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

此外,珠海先后出台《关于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实施意见》《珠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点治理镇(街)实施意见》《珠海市加快推进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自治强基 深化经验

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珠海模式”

走进位于斗门区白藤街道鹤洲社区的逸鸿花园小区,1385平方米的彩色公园引人注目。然而,在此之前,建成约20年的逸鸿花园长期处于无物业管理、无业委会的状态,小区内杂草丛生,车辆乱停乱放,居民逐渐搬离。

为了解除逸鸿花园居民的困境,鹤洲社区“两委”干部通过召开民主议事协商会议等方式,收集居民诉求,将逸鸿花园小区楼下公共区域改造申报为“民生微实事”项目,并于今年6月完成改造。“小区越看越顺眼,环境越住越安心,很合我们的心意。”居民梁先生表示。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基础部分。逸鸿花园的变化只是近年来珠海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一个缩影。

翻开珠海市率先在全省出台的《珠海市基层自治标准》,6章44页的翔实内容,覆盖了基层自治领域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等五方面事务,为全市城乡社区推进基层自治规范化提供实操指引……自治标准化也成为珠海打造市域社会治理“自治”长板项目众多举措中的一项务实之举。

同时,珠海推动出台《关于全面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珠海模式”的实施方案》《珠海市城乡社区示范点建设工作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基层社会治理政策体系日臻完善,目前已基本形成系统化设计、一体化协同、多元化参与、网格化管理、专业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社会治理“珠海模式”。

智治支撑 精细推进

发挥社会治理创新“乘数效应”

伴随每日出版的《珠海特区报》一同见报的还有一张“平安+市域社会治理指数”图表,图表中以数字化的形式向读者展示全市各区各镇街前一天的平安状况。每天像查天气一样查“平安+”指数,了解辖区平安情况,已成为很多珠海市民和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习惯。

从2014年开始,珠海市就构建了以违法犯罪警情、消防警情、交通警情以及城管事件数据为基础指标的平安指数每日发布机制和工作应用机制,成为全国首个每日发布镇街平安状况量化指数的城市。2019年,珠海市在平安指数的基础上,以市域社会治理为切入点,正式推出珠海“平安+”市域社会治理指数。

“新版的‘平安+’指数具体分为日度指数和月度指数,涵盖社会稳定、生态安全、治安指数、消防安全、消费评价、社会保障等14个一级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全方位评价全市各区各镇街平安建设成效。”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整合了公安、应急、市场监督等信息数据资源,建立了统一、开放、共享的信息系统,实现工作的全数字化。

“平安+”只是珠海以“智治支撑”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珠海市在智治方面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开发了“珠海市容缺审批系统”,推动构建“智慧反诈”机制等项目建设。

在各类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加持下,珠海整体违法犯罪警情数、道路交通事故数、火灾数和城管事件数均呈连续下降趋势,基层治理效率全面提升,走出了科技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又一实践路径,真正实现以“小指数”撬动“大平安”。

群治共享 定分止争

擦亮市域社会治理“平安底色”

今年4月,“小段调解室”在金湾区平沙镇正式挂牌。“小段”真名段孟玺,是平沙司法所的一名调解员,在十年从业中积累了良好经验,逐渐在群众中树立起良好口碑,成为平沙“做得好、信得过、叫得响”的人民调解工作品牌。

涂叔工作室妥善解决纠纷案件后收到锦旗。

像“小段”这样的调解员在珠海还有许许多多。基层治理中,“小事件”如不及时处置,便可能升级为“大矛盾”。在珠海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成为解决基层治理“小事件”的重要一环。

当前,珠海已经形成以镇(街)综治中心为主体平台,构建矛盾纠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排查大化解工作格局。同时,整合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资源,建立“走出去、常指导、无缝对接”的诉调对接工作机制。

以“小段调解室”为例,平沙镇相关单位经过前期调研,根据案件需要定期邀请擅长刑法、民法、经济法领域的3名专业律师进驻该调解室,实现“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为核心的“三所联调”模式,通过公安介入、司法所调解、律师说法等多元模式,建立当事人对调解室的信任基础,形成打击有震慑、调解有温度、法律有询处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合力。

除了金湾区“小段调解室”外,珠海还打造香洲区“涂叔工作室”、斗门区“郭青文工作室”、高新区“唐仁议事”等品牌调解工作室,全市现有人民调解委员会419个、人民调解工作室98个。

2021年,珠海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矛盾纠纷10836件,调解成功率99%以上。建成“粤心安”社会心理服务站(室)350个,实现全市所有镇街、社区100%全覆盖,把各类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文字:蒋毅槿 林琦琦 图片:市委政法委供图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