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仁芳
清晨浇花,一束温暖的光聚在蔷薇上,深红的花瓣绽开着,明黄的花心宛转峨眉,凌子目睹流光泻在花间,旧日里思绪复苏,好像回到那一年。
凌子为启明远离家乡,启明为她,第一次顶撞父母。父母认为启明工作稳定,不需要找外地户口的女孩。启明却认为,父母供读大学,是为让自己拥有独立思想。这一次,他坚决选择与喜欢的女孩结婚。
创业艰难,只靠启明一份微薄的薪水,日子捉襟见肘。结婚那天,婆婆说:“我老了,以后就不帮你们带孩子了。”凌子听着,心如刀割。经济窘迫的日子,婆婆的决定真是雪上加霜。她打定主意:“必须先创业。”
凌子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未曾做过家务。到了异乡,水土不服,肠胃又娇弱,吃着婆婆做的饭,肚子疼得不行。于是,她越吃越少了,有时扒两口饭就出门:“妈,我吃饱了,得早点去店里。”
其实,凌子无需提早。她找了一家快餐店,点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
“不可能每天跑出来吃面条啊!再说,婆婆多么用心地送来午饭。”凌子想着。
于是,凌子努力习惯家里的饭菜,可肠胃总不争气。
有一天,店里有陌生女孩在购物。突然,凌子抽起纸巾,对女孩说:“请帮我看下店。”然后,顾不得回应,冲出去了。
她回来时,脸色苍白,手无力地扶着肚子。
女孩关心地问:“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呢?”
“唉,肠胃弱,吃到不干净的不舒服。”凌子虚弱地回答。
“你吃点药吧?”女孩说。
“不用了,等会儿就好了,谢谢你。”凌子捂着肚子,勉强地说。
“我家在附近,我去给你找点药来。”话音刚落,女孩风一样跑了。
没多久,女孩拿来一瓶行军散说:“你吃点吧,很有效的。”
女孩的热心把凌子怔住了,凌子凉凉的肚子像被热水袋暖暖地敷着,她打开话匣,和女孩互报姓名,女孩叫小薇,喜欢煮食。然后,她们惊喜地发现,两人竟是老乡,更是越聊越投机。
从那天起,小薇常煲糖水给凌子做下午茶点。凌子有时也去小薇家蹭吃。她跟小薇学包饺子、蒸鱼、炒菜……慢慢地,她也能做一手好菜,和婆婆探讨煮食。
有一次,凌子见小薇打开衣柜,惊讶地数起来:“呀!你就一件外套?这么脏还穿?走!姐带你买衣服。”
说完,拉起小薇逛街,她挑中一件有蔷薇的白衫送小薇,深红的花绽放着,恰似她们美好火热的友情。
凌子吩咐小薇:“脏衫洗不净,以后不要再穿了,脏衣服看不见你的美丽。”
渐渐地,小薇不断地变换形象,像多了个姐姐,教自己穿衣打扮。
小薇相亲那天,凌子陪她去做发型。柔顺的长发,甜美的打扮,小薇像从杂志走下来的迷人女子。
相亲第三天,男方要了小薇生辰八字。又三天后,就说要提亲。见男方这般着急,小薇母亲胆怯了,和朋友说起这桩婚事,朋友都说,男方家太显赫,担心小薇嫁过去被欺负,正犹豫婚事要不要继续。
那天,凌子和小薇聚餐,男子来到,三人聊了起来,男子虽有着显赫的生意,却彬彬有礼,并不跋扈。
回来后,凌子对小薇母亲说:“伯母,男的挺谦逊,小薇在私人公司当财务,工作不算稳定,找个家底殷实的也不错。”
没多久,小薇结婚,去了深圳。
婚后,小薇回娘家,再约凌子吃饭,聊的大抵是和新家磨合过程。
一个女子嫁出去,总有些不适应。凌子安慰小薇处理好婆媳关系。人与人,印象停留在外表和品味,长久相处靠的是品德。小薇朴实贤惠,时间久了,肯定招人喜欢。
可这次,她见到小薇却吓了一跳,头发蓬松凌乱,衣衫不得体,像回到初识时。
凌子问小薇:“怎么这般狼狈?”
小薇委屈地抱怨:“他们家老取笑我。他也老问我,为什么不把头发拉直?他父母质问我,为何总穿同一套衣服?催我去做美容,买衣服,还问我是不是没钱,没钱他们做父母的来付。”
凌子听完,笑了:“小薇,普通人过日子,勤俭节约是美德;跟富豪生活,也一样需要勇气。生意人应酬多,他们要求女主人形象好,这很正常。”
“花钱打扮?”小薇不解地问。
“对,从今天起,你有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用品味花钱打扮!”凌子笑着说。
小薇有点迷茫,她按照凌子的建议,挑衣服,做护理,探究服饰风格,翻阅美学书籍,看展览逛博物馆。
慢慢地,小薇不再找凌子哭诉。偶尔在电话里,惊讶地大声嚷:“他买了个Prada包给我,太重了,像提着块砖头!”“他买了劳力士手表送我,好麻烦,每天要上发条。”“他昨天问我要买路虎还是保时捷?”
凌子笑着回:“你这灰公主,要学会习惯过富贵生活。”
小薇逐渐融入男方家。随着公司发展,夫唱妇随。当然,小薇也不再为服饰花费心疼,更关心的是企业发展资讯。
多年后,再回忆起她们像姊妹一样的情谊。在稚嫩单纯的年华里,彼此给对方铆足劲儿加油,有彼此温暖的陪伴,生活像有了明媚阳光,又像盛满了美丽花朵,迎接着前进中的酸甜苦辣。有这样温暖的情谊,生活上的失落沮丧、生意场上的人情冷暖都压不垮内心,凌子的肠胃不再娇弱了,婆媳关系越来越好了。而小薇,逐渐适应各种新的挑战,不仅是先生的贤内助,更成为内外兼修的时尚丽人。只是想起曾经的如影随形,如今却各自忙碌,难得一见。当年的情谊与絮叨,犹如眼前这道隐约乍现的光影,在微风的交织中,斑驳地掠过一丝淡淡的忧伤。
——司空曙诗意图
□ 潘 军
司空曙诗意图 潘军 作品
这幅画曾经发表于《诗歌月刊》2017年12期的封底。这期刊物还选发了我的其他几幅画。我不是诗人,在几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唯一发表的诗作,是有一年《山花》杂志开办一个“三叶草”的栏目,主编何锐电话约稿,要求必须是小说、随笔、诗歌三样都有,于是就给逼出来了那么几首习作。记得其中有这么几句:
对诗的一见钟情今夜完成
肯定是迟了
烟过三支,诗过两首
错过的是与诗恋爱的季节
可见我是不自信的。2000年北京开我的作品讨论会,令人尊敬的诗人牛汉先生第一个到场,他发言时上来就说“潘军其实是一个诗人,《重瞳》不是小说,是诗。”我知道这是牛先生对我的抬爱,但我还是感到汗颜。《诗歌月刊》是安徽文联主办的刊物,去年岁末我回合肥,在一个朋友的饭局上,几家刊物向我约稿,其中就有《诗歌月刊》,我很意外,我说我是不能写诗的。他们说想发你的画呢。就这样拿去了几张画,很快就以“诗人的书画”名义,发于12期的封二、封三和封底,其中就有这幅《司空曙诗意图》。
司空曙的诗我读得很少,大学时代读过几首悲凉的,比如“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但能完整背诵的只是这首潇洒有趣的《江村即事》——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司空曙,字文明,一作文初,广平(今河北省永年县东南)人。曾举进士,后入剑南节度使韦皋幕中任职,历任洛阳主簿、水部郎中、虞部郎中等职。为唐代宗大历年间“十大才子”之一。查阅资料,除司空曙,十才子中我只知道李端、卢纶、韩翃、钱起。
对这首《江村即事》,中唐时期的诗僧皎然《诗式》有点评,抄录如下:
首句以“罢钓”二字作主,则以下纯从“罢钓”着笔。顾“罢钓”以后,从何处着笔?盖从钓船言,既已罢钓,正当系船,乃以“不系船”三字承之,则诗境翻空,出人意外。
凡做诗,意贵翻陈出新。若于“不系船”三字,非著一“不”字,则“罢钓”以后,便系船矣,以下无论如何刻划,总落恒蹊,断难如此灵妙。
皎然的点评与诗一样的高妙。
李可染先生曾经画过一幅《江村即事》,也是把全诗抄录于上,这似乎是“文人画”典型的一种做法。李先生很少画人物,但涉笔成趣。那幅画给我的印象很深,一直就想什么时候自己也画上一幅。另一个原因,是我喜欢画芦苇。我喜欢芦苇摇曳多姿和奔放的野性,于风中呼唤着自由。2009年我去河南巩义拍摄电视剧《河洛康家》,有一处外景地选在黄河滩,正是因为一大片荻花——我原以为荻花和芦花只是不同的叫法,其实二者还是略有区别,芦花是指禾本科植物芦苇的花,荻花则是禾本科植物芦竹的花。芦苇和芦竹究竟怎么个不同?我没有机会比较,感觉应该是锅贴和饺子的差异,但也有人说是可以混叫的,二者在形态上实在看不出差别。然而诗文之中,一字的改变,往往会毁掉全篇,如同棋局中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谁敢把白居易“霜叶荻花秋瑟瑟”和司空曙“只在芦花浅水边”,互换一下?
我的家乡是地处皖西南的安徽省怀宁县,县政府原先的所在是在古镇石牌。镇子的外围就是皖河,属于长江的一条支脉。皖河两岸有很多茂密的芦苇,秋天的时候,开出的芦花一片苍茫,很好看。皖河是我们儿时经常玩耍的处所,游泳、钓鱼、摘芦花、挖野藕,少时多半的记忆都与这条河有关。我在长篇小说《日晕》和《独白与手势》中,都以浓墨重彩写到了这条河。每次回乡,我都选择从皖河大堤上驾车行驶,遇见涨水的季节,途中还会停下来四下看看,拍点照片作为岁月的纪念。
三年前作这幅画,是在北京寓所。其时刚刚从皖南看完电影《草桥的杏》的外景回来,原计划秋天开机,信誓旦旦。可是等我们前期筹备大致结束时,主演的明星出了问题,原先答应得非常痛快,说看了剧本就觉得是为自己量身定制的,说怎么怎么地感人,并叮嘱我剧本不要再给别人看了,她会全力以赴。现在经纪人却突然通知我,因为身体原因,这个戏接不了,只能忍痛割爱。我竟也相信了,可是不久,网上就爆出了这位明星接了一部几千万的大活,我这才如梦初醒。这样一来,投资方也就失去了信心,他们本指望依靠明星来拉动票房,如今明星突然变卦了,他们当然也只能跟着变。再加上,投资方本来就对文艺片缺乏信心,觉得会有审查和票房的双重风险。我还能说什么呢?这部电影从剧本完成到现在,前后已达十年,如今再度搁浅。我想,凡事都是顺势而为,也就懒得操心了。而其他公司追着我拍电视剧,我又感到乏味,一一推掉了。那时就打定主意,今后专事书画。我曾经这么说过:书画最大的优势是拥有完全的独立性,不需要合作,不需要投资,不需要看人脸色,更不需要审查。上下五千年,中国的书画至今发达,究其原因,这是根本。
于是那个下午就想起了司空曙的《江村即事》,那是何等的潇洒!我有了作画的冲动,而且这回我不打算在画面里出现一个古人。
我羡慕笔下这位酣睡于船的老汉,他有好梦。而我没有。

□ 郑智兴
风吹开那页书的时候
书页上还有潮润的气息
书中的故事已旧
人已走远,再没有踪迹
原以为的人生
是一本能够随时打开的书
可以翻完目录和后记
然后从扉页后的前言开始
而今 紫薇静静开放的时候
只有树的喃喃自语
我想像过书中的若干场景
那时的世间辽远 天高海阔
时光可以拨弄出琴声的悠扬
繁茂的内心落英缤纷
有觉知的生活
有微笑的泪滴
我把书轻轻合上
像合上一生的回忆
青 岚
脸映桃花时
好像命中注定
目视低头的稻穗
想起内心的不可言说
于萍水相逢中收获善意
在熟悉的陌生里感受淡漠
托清风穿过层云
用醒着熬过长夜
黎明将启
不妨以青岚作笔
用诗意为吟啸着色
□ 崔 云
2022年虎年春节,儿子放假回家,随身带回了他心爱的蓝猫啵啵。蓝猫长得虎头虎脑,有着黑白相间的花纹,像个小熊猫似的,我一见开怀,虎年蓝猫来我家,这可是吉祥兆。
这只蓝猫出生没多久就被儿子领回了家,转眼已快一岁了,跟他这个小主人很是亲近,与他嬉戏玩耍,晚上还常常睡在他枕边,给他带去了不少欢乐。儿子之前曾通过视频让我看过它两次,这次真正见到它,如与久违的老友重逢,我心里满是欢喜。可当我把手伸过去想抱它时,它却怯生生地用圆圆的眼睛瞪着我,眼神里带着几分敌意,一下子从儿子怀里挣脱开,躲进卧室的床下了,任凭千呼万唤也不出来。
儿子说这是蓝猫的特性。它警惕性很高,只要到了陌生环境,它都会先进行“侦察”,确认安全后,才会慢慢跟人亲近。没想到它的自我防范意识及保护能力这么强。
蓝猫“警长”到家的第一天,就像个侦探似的,满屋巡视,它一会儿钻到床底,一会儿又躲到沙发下或窗帘后,总之哪里最隐蔽它就往哪里钻,似乎黑暗中才最安全,好像见不得人的小媳妇。我很是心疼,觉得大过年的,竟让这个小家伙担惊受怕,真正是委屈到家了。
儿子想尽办法才把它从阴暗角落里逼了出来,听到我的脚步声,它在儿子怀里吓得浑身颤抖,缩成一团。儿子说这是因为声音陌生,熟悉了就不会发抖了。我听了哈哈大笑,本来是猫科,却胆小如鼠,也是让我开眼界了,谁让人家是名贵的宠物猫呢!这就是猫与猫之间的区别呀!
小家伙的警惕程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来的当天,它不吃也不喝,只在家里东躲西藏,寻找最安全的地方隐身。我真担心它会饿坏了,结果第二天早上儿子告诉我,凌晨时分,小猫把摆放在他房间里的猫粮吃光了,水也喝完了。现在已钻进了专门为它准备的纸箱中酣睡哩。我听了很高兴,这个聪明狡猾的家伙,还挺会照顾自己的,人家只是对陌生人不信任,饿坏了它自然会大吃大喝,毫无顾忌。
观察了一整天,第二天醒来,啵啵在儿子的房间瑟缩着脑袋向在客厅和厨房间穿梭忙碌的我不停地张望,如此几番打量,见我并无恶意,应该不会对它的安全造成威胁,它便开始与我有意亲近起来,会让我摸摸它浑圆的身子、捋捋它光亮的胡须和毛发。小家伙长得圆滚滚的,体重近十斤,加上是矮脚,走起路来大摇大摆的,一副连滚带爬的样子,显得笨拙但萌态十足,十分招人怜爱。
慢慢混熟了,啵啵开始自由自在地在家中撒欢玩耍,还有意无意地走到我身边蹭我的衣服,会让我抱它、撸它,看它圆团团在我面前撒欢打滚卖萌的样子,逗得我哈哈直乐,也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养宠物猫,尤其是蓝猫,它真的会让人的心都萌化掉。
通过细心观察,我发现猫跟人的关系有点奇妙,它有自己严格的界限和交往底线,它离不开人却又绝不黏人,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玩累了之后,它会有意在你面前晃悠,以引起你的关注,你若轻抚它的身体,它会舒服地躺在地上,舒展着四肢,享受着片刻的快乐。你若抱着它抚摸许久不放,它会不耐烦地向你伸出它“金钢狼”一样锋利的爪子,这种示威式的“亮剑”方式吓得我拼命将身子往后仰,生怕被它抓破了相,倔强的它从怀中挣脱后,哧溜一下跑到一边耍去了,还不时以得胜者的姿态回望我,像个固执而调皮的顽童,自由自在,既想依赖人又不想被人束缚。这可是做猫的智慧呀!
闲暇,我最喜欢与猫对视,它铜铃似的眼睛闪闪发光,清澈明亮,一如纯真的孩童,尤其它爱干净的好习惯让我印象深刻。只要闲下来,它就会认真地用小舌头舔遍全身,连脚趾也不放过。它还会用两只前爪洗脸和挠头,把自己打理得清清爽爽的。是不是它担心不这样会遭主人嫌弃呢?做一只宠物猫也难啊!
从心理学角度讲,撸猫能有效缓解压力,与养花种草一样,但花草是静态,猫却能与人亲密互动,有温情和暖意,因而更招人喜欢。
春节我买了水仙花、马蹄莲、墨兰、风信子、菊花等摆在客厅,正值花期,花儿开得热烈奔放,色彩也耀眼,满室弥漫着淡淡的幽香。啵啵每天在这些花前流连,眼巴巴地打量着,抬头嗅一嗅,或是用小舌头舔一舔花瓣,专注的神情完全是一副花痴的模样。爱美之心,猫亦有之啊!我在一旁偷着乐。有花与猫相伴,夫复何求!
春节有了蓝猫,家里似乎多了不少喜气。虎年春晚最火爆的一个节目非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莫属,美轮美奂,清新淡雅,让人惊艳,刷爆了朋友圈。第二天我又回放了这个节目,我正看得津津有味,却发现啵啵不知什么时候从房间踱步出来,纵身一跃,跳到了电视柜上,侧身盯着电视画面竟也看得入了神。等我拿出手机想拍下这一幕时,它却猛一转身跳了下来,跑到阳台上晒太阳去了,原来节目已接近尾声了。没想到小猫还有如此高的鉴赏力,我不禁对它刮目相看。猫通人性,真是不服不行啊!
小家伙如此聪明可爱、讨人喜欢,按常理应该给予犒赏才对,况且正值春节,不能只吃一成不变的猫粮啊!我拿出从超市买回的一包干鱼丝,到打开包装,鱼香扑鼻。我只在啵啵面前轻轻一晃,它便一下子两眼放光,急不可耐地想夺过去吃。我将手缩了回来,它可怜兮兮地望着我,是那种乞食者的卑微姿态。儿子叮嘱说含油含盐含糖的食物尽量不给宠物猫吃,会影响它的健康。但我想,少吃一点应该没问题吧,便撕了两小片给它。结果它如饿狼扑食般,很快狼吞虎咽了下去。吃完,它咂咂嘴,抬头望着我,那意思是求求你再给点吧。但为了它的健康,我每次只给它一点点,见卖萌卖惨撒泼皆无效,它也就不再坚持,有些不舍与失望地离开了。接下来的几天,它总会对着那装着干鱼丝的袋子发呆,或者干脆跳到鱼袋上,有意把我的注意力吸引过去,示意我打开,见我并不理会,它便悻悻地溜之乎也。
猫爱吃鱼,这是猫族的天性,即使生下来从没有见过鱼儿,鱼儿却永远是它的最爱,任谁也挡不住这股狂热。爱便爱了,无怨无悔,任人评说。蓝猫这不加任何掩饰的真爱,反倒让作为人类的我们自叹弗如。
一周的春节假期转眼就结束了,儿子要返回单位上班,同时带走了他心爱的啵啵,家里一下子清静了下来,我却突然有了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 孙仁芳
清晨浇花,一束温暖的光聚在蔷薇上,深红的花瓣绽开着,明黄的花心宛转峨眉,凌子目睹流光泻在花间,旧日里思绪复苏,好像回到那一年。
凌子为启明远离家乡,启明为她,第一次顶撞父母。父母认为启明工作稳定,不需要找外地户口的女孩。启明却认为,父母供读大学,是为让自己拥有独立思想。这一次,他坚决选择与喜欢的女孩结婚。
创业艰难,只靠启明一份微薄的薪水,日子捉襟见肘。结婚那天,婆婆说:“我老了,以后就不帮你们带孩子了。”凌子听着,心如刀割。经济窘迫的日子,婆婆的决定真是雪上加霜。她打定主意:“必须先创业。”
凌子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未曾做过家务。到了异乡,水土不服,肠胃又娇弱,吃着婆婆做的饭,肚子疼得不行。于是,她越吃越少了,有时扒两口饭就出门:“妈,我吃饱了,得早点去店里。”
其实,凌子无需提早。她找了一家快餐店,点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
“不可能每天跑出来吃面条啊!再说,婆婆多么用心地送来午饭。”凌子想着。
于是,凌子努力习惯家里的饭菜,可肠胃总不争气。
有一天,店里有陌生女孩在购物。突然,凌子抽起纸巾,对女孩说:“请帮我看下店。”然后,顾不得回应,冲出去了。
她回来时,脸色苍白,手无力地扶着肚子。
女孩关心地问:“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呢?”
“唉,肠胃弱,吃到不干净的不舒服。”凌子虚弱地回答。
“你吃点药吧?”女孩说。
“不用了,等会儿就好了,谢谢你。”凌子捂着肚子,勉强地说。
“我家在附近,我去给你找点药来。”话音刚落,女孩风一样跑了。
没多久,女孩拿来一瓶行军散说:“你吃点吧,很有效的。”
女孩的热心把凌子怔住了,凌子凉凉的肚子像被热水袋暖暖地敷着,她打开话匣,和女孩互报姓名,女孩叫小薇,喜欢煮食。然后,她们惊喜地发现,两人竟是老乡,更是越聊越投机。
从那天起,小薇常煲糖水给凌子做下午茶点。凌子有时也去小薇家蹭吃。她跟小薇学包饺子、蒸鱼、炒菜……慢慢地,她也能做一手好菜,和婆婆探讨煮食。
有一次,凌子见小薇打开衣柜,惊讶地数起来:“呀!你就一件外套?这么脏还穿?走!姐带你买衣服。”
说完,拉起小薇逛街,她挑中一件有蔷薇的白衫送小薇,深红的花绽放着,恰似她们美好火热的友情。
凌子吩咐小薇:“脏衫洗不净,以后不要再穿了,脏衣服看不见你的美丽。”
渐渐地,小薇不断地变换形象,像多了个姐姐,教自己穿衣打扮。
小薇相亲那天,凌子陪她去做发型。柔顺的长发,甜美的打扮,小薇像从杂志走下来的迷人女子。
相亲第三天,男方要了小薇生辰八字。又三天后,就说要提亲。见男方这般着急,小薇母亲胆怯了,和朋友说起这桩婚事,朋友都说,男方家太显赫,担心小薇嫁过去被欺负,正犹豫婚事要不要继续。
那天,凌子和小薇聚餐,男子来到,三人聊了起来,男子虽有着显赫的生意,却彬彬有礼,并不跋扈。
回来后,凌子对小薇母亲说:“伯母,男的挺谦逊,小薇在私人公司当财务,工作不算稳定,找个家底殷实的也不错。”
没多久,小薇结婚,去了深圳。
婚后,小薇回娘家,再约凌子吃饭,聊的大抵是和新家磨合过程。
一个女子嫁出去,总有些不适应。凌子安慰小薇处理好婆媳关系。人与人,印象停留在外表和品味,长久相处靠的是品德。小薇朴实贤惠,时间久了,肯定招人喜欢。
可这次,她见到小薇却吓了一跳,头发蓬松凌乱,衣衫不得体,像回到初识时。
凌子问小薇:“怎么这般狼狈?”
小薇委屈地抱怨:“他们家老取笑我。他也老问我,为什么不把头发拉直?他父母质问我,为何总穿同一套衣服?催我去做美容,买衣服,还问我是不是没钱,没钱他们做父母的来付。”
凌子听完,笑了:“小薇,普通人过日子,勤俭节约是美德;跟富豪生活,也一样需要勇气。生意人应酬多,他们要求女主人形象好,这很正常。”
“花钱打扮?”小薇不解地问。
“对,从今天起,你有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用品味花钱打扮!”凌子笑着说。
小薇有点迷茫,她按照凌子的建议,挑衣服,做护理,探究服饰风格,翻阅美学书籍,看展览逛博物馆。
慢慢地,小薇不再找凌子哭诉。偶尔在电话里,惊讶地大声嚷:“他买了个Prada包给我,太重了,像提着块砖头!”“他买了劳力士手表送我,好麻烦,每天要上发条。”“他昨天问我要买路虎还是保时捷?”
凌子笑着回:“你这灰公主,要学会习惯过富贵生活。”
小薇逐渐融入男方家。随着公司发展,夫唱妇随。当然,小薇也不再为服饰花费心疼,更关心的是企业发展资讯。
多年后,再回忆起她们像姊妹一样的情谊。在稚嫩单纯的年华里,彼此给对方铆足劲儿加油,有彼此温暖的陪伴,生活像有了明媚阳光,又像盛满了美丽花朵,迎接着前进中的酸甜苦辣。有这样温暖的情谊,生活上的失落沮丧、生意场上的人情冷暖都压不垮内心,凌子的肠胃不再娇弱了,婆媳关系越来越好了。而小薇,逐渐适应各种新的挑战,不仅是先生的贤内助,更成为内外兼修的时尚丽人。只是想起曾经的如影随形,如今却各自忙碌,难得一见。当年的情谊与絮叨,犹如眼前这道隐约乍现的光影,在微风的交织中,斑驳地掠过一丝淡淡的忧伤。
——司空曙诗意图
□ 潘 军
司空曙诗意图 潘军 作品
这幅画曾经发表于《诗歌月刊》2017年12期的封底。这期刊物还选发了我的其他几幅画。我不是诗人,在几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唯一发表的诗作,是有一年《山花》杂志开办一个“三叶草”的栏目,主编何锐电话约稿,要求必须是小说、随笔、诗歌三样都有,于是就给逼出来了那么几首习作。记得其中有这么几句:
对诗的一见钟情今夜完成
肯定是迟了
烟过三支,诗过两首
错过的是与诗恋爱的季节
可见我是不自信的。2000年北京开我的作品讨论会,令人尊敬的诗人牛汉先生第一个到场,他发言时上来就说“潘军其实是一个诗人,《重瞳》不是小说,是诗。”我知道这是牛先生对我的抬爱,但我还是感到汗颜。《诗歌月刊》是安徽文联主办的刊物,去年岁末我回合肥,在一个朋友的饭局上,几家刊物向我约稿,其中就有《诗歌月刊》,我很意外,我说我是不能写诗的。他们说想发你的画呢。就这样拿去了几张画,很快就以“诗人的书画”名义,发于12期的封二、封三和封底,其中就有这幅《司空曙诗意图》。
司空曙的诗我读得很少,大学时代读过几首悲凉的,比如“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但能完整背诵的只是这首潇洒有趣的《江村即事》——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司空曙,字文明,一作文初,广平(今河北省永年县东南)人。曾举进士,后入剑南节度使韦皋幕中任职,历任洛阳主簿、水部郎中、虞部郎中等职。为唐代宗大历年间“十大才子”之一。查阅资料,除司空曙,十才子中我只知道李端、卢纶、韩翃、钱起。
对这首《江村即事》,中唐时期的诗僧皎然《诗式》有点评,抄录如下:
首句以“罢钓”二字作主,则以下纯从“罢钓”着笔。顾“罢钓”以后,从何处着笔?盖从钓船言,既已罢钓,正当系船,乃以“不系船”三字承之,则诗境翻空,出人意外。
凡做诗,意贵翻陈出新。若于“不系船”三字,非著一“不”字,则“罢钓”以后,便系船矣,以下无论如何刻划,总落恒蹊,断难如此灵妙。
皎然的点评与诗一样的高妙。
李可染先生曾经画过一幅《江村即事》,也是把全诗抄录于上,这似乎是“文人画”典型的一种做法。李先生很少画人物,但涉笔成趣。那幅画给我的印象很深,一直就想什么时候自己也画上一幅。另一个原因,是我喜欢画芦苇。我喜欢芦苇摇曳多姿和奔放的野性,于风中呼唤着自由。2009年我去河南巩义拍摄电视剧《河洛康家》,有一处外景地选在黄河滩,正是因为一大片荻花——我原以为荻花和芦花只是不同的叫法,其实二者还是略有区别,芦花是指禾本科植物芦苇的花,荻花则是禾本科植物芦竹的花。芦苇和芦竹究竟怎么个不同?我没有机会比较,感觉应该是锅贴和饺子的差异,但也有人说是可以混叫的,二者在形态上实在看不出差别。然而诗文之中,一字的改变,往往会毁掉全篇,如同棋局中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谁敢把白居易“霜叶荻花秋瑟瑟”和司空曙“只在芦花浅水边”,互换一下?
我的家乡是地处皖西南的安徽省怀宁县,县政府原先的所在是在古镇石牌。镇子的外围就是皖河,属于长江的一条支脉。皖河两岸有很多茂密的芦苇,秋天的时候,开出的芦花一片苍茫,很好看。皖河是我们儿时经常玩耍的处所,游泳、钓鱼、摘芦花、挖野藕,少时多半的记忆都与这条河有关。我在长篇小说《日晕》和《独白与手势》中,都以浓墨重彩写到了这条河。每次回乡,我都选择从皖河大堤上驾车行驶,遇见涨水的季节,途中还会停下来四下看看,拍点照片作为岁月的纪念。
三年前作这幅画,是在北京寓所。其时刚刚从皖南看完电影《草桥的杏》的外景回来,原计划秋天开机,信誓旦旦。可是等我们前期筹备大致结束时,主演的明星出了问题,原先答应得非常痛快,说看了剧本就觉得是为自己量身定制的,说怎么怎么地感人,并叮嘱我剧本不要再给别人看了,她会全力以赴。现在经纪人却突然通知我,因为身体原因,这个戏接不了,只能忍痛割爱。我竟也相信了,可是不久,网上就爆出了这位明星接了一部几千万的大活,我这才如梦初醒。这样一来,投资方也就失去了信心,他们本指望依靠明星来拉动票房,如今明星突然变卦了,他们当然也只能跟着变。再加上,投资方本来就对文艺片缺乏信心,觉得会有审查和票房的双重风险。我还能说什么呢?这部电影从剧本完成到现在,前后已达十年,如今再度搁浅。我想,凡事都是顺势而为,也就懒得操心了。而其他公司追着我拍电视剧,我又感到乏味,一一推掉了。那时就打定主意,今后专事书画。我曾经这么说过:书画最大的优势是拥有完全的独立性,不需要合作,不需要投资,不需要看人脸色,更不需要审查。上下五千年,中国的书画至今发达,究其原因,这是根本。
于是那个下午就想起了司空曙的《江村即事》,那是何等的潇洒!我有了作画的冲动,而且这回我不打算在画面里出现一个古人。
我羡慕笔下这位酣睡于船的老汉,他有好梦。而我没有。

□ 郑智兴
风吹开那页书的时候
书页上还有潮润的气息
书中的故事已旧
人已走远,再没有踪迹
原以为的人生
是一本能够随时打开的书
可以翻完目录和后记
然后从扉页后的前言开始
而今 紫薇静静开放的时候
只有树的喃喃自语
我想像过书中的若干场景
那时的世间辽远 天高海阔
时光可以拨弄出琴声的悠扬
繁茂的内心落英缤纷
有觉知的生活
有微笑的泪滴
我把书轻轻合上
像合上一生的回忆
青 岚
脸映桃花时
好像命中注定
目视低头的稻穗
想起内心的不可言说
于萍水相逢中收获善意
在熟悉的陌生里感受淡漠
托清风穿过层云
用醒着熬过长夜
黎明将启
不妨以青岚作笔
用诗意为吟啸着色
□ 崔 云
2022年虎年春节,儿子放假回家,随身带回了他心爱的蓝猫啵啵。蓝猫长得虎头虎脑,有着黑白相间的花纹,像个小熊猫似的,我一见开怀,虎年蓝猫来我家,这可是吉祥兆。
这只蓝猫出生没多久就被儿子领回了家,转眼已快一岁了,跟他这个小主人很是亲近,与他嬉戏玩耍,晚上还常常睡在他枕边,给他带去了不少欢乐。儿子之前曾通过视频让我看过它两次,这次真正见到它,如与久违的老友重逢,我心里满是欢喜。可当我把手伸过去想抱它时,它却怯生生地用圆圆的眼睛瞪着我,眼神里带着几分敌意,一下子从儿子怀里挣脱开,躲进卧室的床下了,任凭千呼万唤也不出来。
儿子说这是蓝猫的特性。它警惕性很高,只要到了陌生环境,它都会先进行“侦察”,确认安全后,才会慢慢跟人亲近。没想到它的自我防范意识及保护能力这么强。
蓝猫“警长”到家的第一天,就像个侦探似的,满屋巡视,它一会儿钻到床底,一会儿又躲到沙发下或窗帘后,总之哪里最隐蔽它就往哪里钻,似乎黑暗中才最安全,好像见不得人的小媳妇。我很是心疼,觉得大过年的,竟让这个小家伙担惊受怕,真正是委屈到家了。
儿子想尽办法才把它从阴暗角落里逼了出来,听到我的脚步声,它在儿子怀里吓得浑身颤抖,缩成一团。儿子说这是因为声音陌生,熟悉了就不会发抖了。我听了哈哈大笑,本来是猫科,却胆小如鼠,也是让我开眼界了,谁让人家是名贵的宠物猫呢!这就是猫与猫之间的区别呀!
小家伙的警惕程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来的当天,它不吃也不喝,只在家里东躲西藏,寻找最安全的地方隐身。我真担心它会饿坏了,结果第二天早上儿子告诉我,凌晨时分,小猫把摆放在他房间里的猫粮吃光了,水也喝完了。现在已钻进了专门为它准备的纸箱中酣睡哩。我听了很高兴,这个聪明狡猾的家伙,还挺会照顾自己的,人家只是对陌生人不信任,饿坏了它自然会大吃大喝,毫无顾忌。
观察了一整天,第二天醒来,啵啵在儿子的房间瑟缩着脑袋向在客厅和厨房间穿梭忙碌的我不停地张望,如此几番打量,见我并无恶意,应该不会对它的安全造成威胁,它便开始与我有意亲近起来,会让我摸摸它浑圆的身子、捋捋它光亮的胡须和毛发。小家伙长得圆滚滚的,体重近十斤,加上是矮脚,走起路来大摇大摆的,一副连滚带爬的样子,显得笨拙但萌态十足,十分招人怜爱。
慢慢混熟了,啵啵开始自由自在地在家中撒欢玩耍,还有意无意地走到我身边蹭我的衣服,会让我抱它、撸它,看它圆团团在我面前撒欢打滚卖萌的样子,逗得我哈哈直乐,也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养宠物猫,尤其是蓝猫,它真的会让人的心都萌化掉。
通过细心观察,我发现猫跟人的关系有点奇妙,它有自己严格的界限和交往底线,它离不开人却又绝不黏人,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玩累了之后,它会有意在你面前晃悠,以引起你的关注,你若轻抚它的身体,它会舒服地躺在地上,舒展着四肢,享受着片刻的快乐。你若抱着它抚摸许久不放,它会不耐烦地向你伸出它“金钢狼”一样锋利的爪子,这种示威式的“亮剑”方式吓得我拼命将身子往后仰,生怕被它抓破了相,倔强的它从怀中挣脱后,哧溜一下跑到一边耍去了,还不时以得胜者的姿态回望我,像个固执而调皮的顽童,自由自在,既想依赖人又不想被人束缚。这可是做猫的智慧呀!
闲暇,我最喜欢与猫对视,它铜铃似的眼睛闪闪发光,清澈明亮,一如纯真的孩童,尤其它爱干净的好习惯让我印象深刻。只要闲下来,它就会认真地用小舌头舔遍全身,连脚趾也不放过。它还会用两只前爪洗脸和挠头,把自己打理得清清爽爽的。是不是它担心不这样会遭主人嫌弃呢?做一只宠物猫也难啊!
从心理学角度讲,撸猫能有效缓解压力,与养花种草一样,但花草是静态,猫却能与人亲密互动,有温情和暖意,因而更招人喜欢。
春节我买了水仙花、马蹄莲、墨兰、风信子、菊花等摆在客厅,正值花期,花儿开得热烈奔放,色彩也耀眼,满室弥漫着淡淡的幽香。啵啵每天在这些花前流连,眼巴巴地打量着,抬头嗅一嗅,或是用小舌头舔一舔花瓣,专注的神情完全是一副花痴的模样。爱美之心,猫亦有之啊!我在一旁偷着乐。有花与猫相伴,夫复何求!
春节有了蓝猫,家里似乎多了不少喜气。虎年春晚最火爆的一个节目非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莫属,美轮美奂,清新淡雅,让人惊艳,刷爆了朋友圈。第二天我又回放了这个节目,我正看得津津有味,却发现啵啵不知什么时候从房间踱步出来,纵身一跃,跳到了电视柜上,侧身盯着电视画面竟也看得入了神。等我拿出手机想拍下这一幕时,它却猛一转身跳了下来,跑到阳台上晒太阳去了,原来节目已接近尾声了。没想到小猫还有如此高的鉴赏力,我不禁对它刮目相看。猫通人性,真是不服不行啊!
小家伙如此聪明可爱、讨人喜欢,按常理应该给予犒赏才对,况且正值春节,不能只吃一成不变的猫粮啊!我拿出从超市买回的一包干鱼丝,到打开包装,鱼香扑鼻。我只在啵啵面前轻轻一晃,它便一下子两眼放光,急不可耐地想夺过去吃。我将手缩了回来,它可怜兮兮地望着我,是那种乞食者的卑微姿态。儿子叮嘱说含油含盐含糖的食物尽量不给宠物猫吃,会影响它的健康。但我想,少吃一点应该没问题吧,便撕了两小片给它。结果它如饿狼扑食般,很快狼吞虎咽了下去。吃完,它咂咂嘴,抬头望着我,那意思是求求你再给点吧。但为了它的健康,我每次只给它一点点,见卖萌卖惨撒泼皆无效,它也就不再坚持,有些不舍与失望地离开了。接下来的几天,它总会对着那装着干鱼丝的袋子发呆,或者干脆跳到鱼袋上,有意把我的注意力吸引过去,示意我打开,见我并不理会,它便悻悻地溜之乎也。
猫爱吃鱼,这是猫族的天性,即使生下来从没有见过鱼儿,鱼儿却永远是它的最爱,任谁也挡不住这股狂热。爱便爱了,无怨无悔,任人评说。蓝猫这不加任何掩饰的真爱,反倒让作为人类的我们自叹弗如。
一周的春节假期转眼就结束了,儿子要返回单位上班,同时带走了他心爱的啵啵,家里一下子清静了下来,我却突然有了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