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张波:插秧机的故事
张波

1954年8月生,辽宁省锦州市人。1970年入伍,先后服役于武汉军区和广州军区。1999年转业。现居珠海。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广州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主任,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创作一级职称。

至今已创作发表长篇小说《平常人家》,长篇报告文学《1997,驻军香港》,以及电视连续剧剧本《和平年代》(合作)等作品约300余万字。出版文学作品13部。其作品曾获得庄重文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飞天奖、金鹰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秦牧散文奖等奖项。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曾经制造过插秧机。

那是在1971年的早春,我们连队奉命执行军农生产任务。“军农生产”其实就是到部队农场种地,为时一年,每个连队轮流去。当时我入伍才几个月,就恰逢轮到我们连去农场了。

农场名襄北农场。顾名思义,它位于襄阳北部,鄂豫两省交界处。严格来说,襄北农场不是一个农场,而是一个农场群落。

熟悉江汉流域农村生活的人都知道,一年之中最忙最累最要命的是“双抢”,即抢收抢种。抢收,是收麦子;抢种,是种水稻。收麦子还好,虽然累,但还有好玩之处:全连形成一个大包围圈,一百多把镰刀飞舞起来,一齐向中间割,待割到中间一点,总能从最后的麦棵中收获几只肥嘟嘟的野兔子……相比之下,水稻插秧就不好玩了,“双抢”时节正值盛夏,水田里的水都像是要开锅了,太阳晒,水面烤,面朝泥水背朝天地干上一天,个个腰疼得要死要活,话都不想多说一句。

有天晚上看露天电影。那时候正片开始前都会放个短片,叫《新闻简报》。说老实话,都插了一天秧了,弟兄们个个都疲惫不堪,所以对前面的短片无所谓,都等着看正片呢。可有一个人却是看得无比认真,因为,那天的《新闻简报》播放的是机械化插秧!

这个人不是我,是我的排长付林厚。付林厚是河南南阳人,个子不高,小鼻子小眼的。别看他其貌不扬,却是正儿八经的老高中生。在当时的部队里,绝对算是大知识分子了。他是1968年的兵,1971年已经是排长,在通信兵部队中进步算是相当快的。不过,听说是因为他家有点什么成分之类的问题,他的正式任命一直没有下,所以严格地说,付林厚是我们一排的代理排长。

那天电影里的机械化插秧让大知识分子代理排长付林厚突发奇想,他决定做一台插秧机!连长听到这个消息,立即表态:全力支持。整成了,给你报功。

说干就干。第二天出工前,全排集合。付排长踌躇满志地宣布了研发插秧机的计划,首席设计师和工程师当然是他本人,但他说还需要一个助手。他的目光从排头扫视到排尾,指着我说:就你吧。

付排长耳朵上夹根铅笔,手里拿根尺子,开始在一张白纸上画草图。他一根接一根地抽一种叫“白河桥”的两毛钱一包的纸烟。待到烟头满地,付排长已经勾勒出了“付氏”插秧机的大致轮廓。

不得不说,这老高中生就是过硬,付林厚就是个天才!他不过是在电影里面看到了插秧机工作的画面,就连猜带想地把插秧机的工作原理给琢磨出来了,并做了改造和发挥。首先,动力系统采用人力。用一辆板车改造,胶皮轮改为木轮加齿,有利于在水田里行走。我想这一思路来源于他家乡的“旱地行舟”,据说也就是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即人力拉的板车;其次,传动系统同样是人力。利用两个偏转轮,将车轮转动时产生的前后运动力转为秧苗盒子的左右运动力,并同时带动插秧齿的环形运动,达到循环插秧的目的。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他是怎么琢磨出来的?

还有更牛的,付排长的这个设计,整个插秧机没有一点金属,完全是木头做的,从头到脚不用花一分钱!

付排长带着我斧锛锯刨地干了差不多一周时间。我怀疑他家祖上有木匠血统,因为这一套木工活儿他干得有模有样,包括最考验木匠们功力的榫卯结构——车轮上的抓地齿就是榫卯的。至于我,就是个打下手的,帮着打打砂纸,吊吊墨线,熬熬胶水啥的。

插秧机的惊艳亮相是在某天傍晚。我记得当时天上红霞铺陈,晚风徐来驱赶着暑热。付排长和我抬着插秧机,被全连官兵簇拥着来到一块尚未插秧的水田里,开始了我们这台土插秧机的“处女秀”。

付排长和我挽起裤腿走进水田,在秧苗盒里放上秧苗。付排长让一名战士拉动板车,然后站在插秧机旁边观察运行情况……一切都如他设计的那样,带齿的车轮抓地良好,偏转轮带动秧苗盒子反复平行运动,插秧齿轴呈圆形循环,叉住秧苗摁进泥土中……正在被繁重的插秧劳作所折磨的战友们,惊喜地看到了半机械化插秧的希望,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惊呼……然而,意外的画面出现了——秧苗虽然被插秧齿一次次摁进了泥土,却随即又被插秧齿带了起来,狼狈地散落在水面上……

欢呼声戛然而止。

付排长看着水面上的点点绿色急得一头大汗。我想在那一刻他也乱了方寸,他摸摸这弄弄那,在这台土插秧机上反复折腾,让拉车的战士一会儿快拉一会儿慢跑,他蹲着、跪着甚至是趴在泥水里,试图找出症结所在。

连长及时站出来解围:“一排长,失败是成功他娘。抬回去找找原因,接着搞。”

插秧机被抬回工具房……两天后,付排长直勾勾地看着我,把工具一摔,说了句:“弄不成。”那一刻,他的眼中盈满了遗憾和伤感。

转眼一年期满。连队离开农场那天,我特意到工具房看了一眼。那台插秧机静静地呆在墙角,上面落满了灰尘。

次年底,付排长因为家庭问题政审终是未能通过,仍作为士兵复员了。从此,我与他再未谋面。

若干年后,我已经在大军区机关工作的时候,有一次下部队,途中看到路边的水田里有插秧机正在插秧。我让车停下来,先是在田埂上跟着看,又请人家停下来凑到跟前看……看着看着,我竟一下子找到了当年我们那台土插秧机的问题所在,人家真正的插秧机上的插秧齿并不是一根直杆,而是上下两截由卯钉连接,有点儿类似人的胳膊肘,大臂带动小臂。“胳膊肘”直立时叉秧苗入土,然后“胳膊肘”弯曲把秧苗留在土中,循环往复……

一瞬间,我欲哭无泪,付排长啊,你的插秧机就少了一个小小的铆钉啊!

前几年老部队战友聚会,没看到付林厚老排长。我向他同乡战友打听,得知他复员后招工到县化肥厂,后来当了厂长。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孙宁
湾韵|张波:插秧机的故事
珠海特区报 2022-08-01 11:59
张波

1954年8月生,辽宁省锦州市人。1970年入伍,先后服役于武汉军区和广州军区。1999年转业。现居珠海。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广州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主任,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创作一级职称。

至今已创作发表长篇小说《平常人家》,长篇报告文学《1997,驻军香港》,以及电视连续剧剧本《和平年代》(合作)等作品约300余万字。出版文学作品13部。其作品曾获得庄重文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飞天奖、金鹰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秦牧散文奖等奖项。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曾经制造过插秧机。

那是在1971年的早春,我们连队奉命执行军农生产任务。“军农生产”其实就是到部队农场种地,为时一年,每个连队轮流去。当时我入伍才几个月,就恰逢轮到我们连去农场了。

农场名襄北农场。顾名思义,它位于襄阳北部,鄂豫两省交界处。严格来说,襄北农场不是一个农场,而是一个农场群落。

熟悉江汉流域农村生活的人都知道,一年之中最忙最累最要命的是“双抢”,即抢收抢种。抢收,是收麦子;抢种,是种水稻。收麦子还好,虽然累,但还有好玩之处:全连形成一个大包围圈,一百多把镰刀飞舞起来,一齐向中间割,待割到中间一点,总能从最后的麦棵中收获几只肥嘟嘟的野兔子……相比之下,水稻插秧就不好玩了,“双抢”时节正值盛夏,水田里的水都像是要开锅了,太阳晒,水面烤,面朝泥水背朝天地干上一天,个个腰疼得要死要活,话都不想多说一句。

有天晚上看露天电影。那时候正片开始前都会放个短片,叫《新闻简报》。说老实话,都插了一天秧了,弟兄们个个都疲惫不堪,所以对前面的短片无所谓,都等着看正片呢。可有一个人却是看得无比认真,因为,那天的《新闻简报》播放的是机械化插秧!

这个人不是我,是我的排长付林厚。付林厚是河南南阳人,个子不高,小鼻子小眼的。别看他其貌不扬,却是正儿八经的老高中生。在当时的部队里,绝对算是大知识分子了。他是1968年的兵,1971年已经是排长,在通信兵部队中进步算是相当快的。不过,听说是因为他家有点什么成分之类的问题,他的正式任命一直没有下,所以严格地说,付林厚是我们一排的代理排长。

那天电影里的机械化插秧让大知识分子代理排长付林厚突发奇想,他决定做一台插秧机!连长听到这个消息,立即表态:全力支持。整成了,给你报功。

说干就干。第二天出工前,全排集合。付排长踌躇满志地宣布了研发插秧机的计划,首席设计师和工程师当然是他本人,但他说还需要一个助手。他的目光从排头扫视到排尾,指着我说:就你吧。

付排长耳朵上夹根铅笔,手里拿根尺子,开始在一张白纸上画草图。他一根接一根地抽一种叫“白河桥”的两毛钱一包的纸烟。待到烟头满地,付排长已经勾勒出了“付氏”插秧机的大致轮廓。

不得不说,这老高中生就是过硬,付林厚就是个天才!他不过是在电影里面看到了插秧机工作的画面,就连猜带想地把插秧机的工作原理给琢磨出来了,并做了改造和发挥。首先,动力系统采用人力。用一辆板车改造,胶皮轮改为木轮加齿,有利于在水田里行走。我想这一思路来源于他家乡的“旱地行舟”,据说也就是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即人力拉的板车;其次,传动系统同样是人力。利用两个偏转轮,将车轮转动时产生的前后运动力转为秧苗盒子的左右运动力,并同时带动插秧齿的环形运动,达到循环插秧的目的。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他是怎么琢磨出来的?

还有更牛的,付排长的这个设计,整个插秧机没有一点金属,完全是木头做的,从头到脚不用花一分钱!

付排长带着我斧锛锯刨地干了差不多一周时间。我怀疑他家祖上有木匠血统,因为这一套木工活儿他干得有模有样,包括最考验木匠们功力的榫卯结构——车轮上的抓地齿就是榫卯的。至于我,就是个打下手的,帮着打打砂纸,吊吊墨线,熬熬胶水啥的。

插秧机的惊艳亮相是在某天傍晚。我记得当时天上红霞铺陈,晚风徐来驱赶着暑热。付排长和我抬着插秧机,被全连官兵簇拥着来到一块尚未插秧的水田里,开始了我们这台土插秧机的“处女秀”。

付排长和我挽起裤腿走进水田,在秧苗盒里放上秧苗。付排长让一名战士拉动板车,然后站在插秧机旁边观察运行情况……一切都如他设计的那样,带齿的车轮抓地良好,偏转轮带动秧苗盒子反复平行运动,插秧齿轴呈圆形循环,叉住秧苗摁进泥土中……正在被繁重的插秧劳作所折磨的战友们,惊喜地看到了半机械化插秧的希望,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惊呼……然而,意外的画面出现了——秧苗虽然被插秧齿一次次摁进了泥土,却随即又被插秧齿带了起来,狼狈地散落在水面上……

欢呼声戛然而止。

付排长看着水面上的点点绿色急得一头大汗。我想在那一刻他也乱了方寸,他摸摸这弄弄那,在这台土插秧机上反复折腾,让拉车的战士一会儿快拉一会儿慢跑,他蹲着、跪着甚至是趴在泥水里,试图找出症结所在。

连长及时站出来解围:“一排长,失败是成功他娘。抬回去找找原因,接着搞。”

插秧机被抬回工具房……两天后,付排长直勾勾地看着我,把工具一摔,说了句:“弄不成。”那一刻,他的眼中盈满了遗憾和伤感。

转眼一年期满。连队离开农场那天,我特意到工具房看了一眼。那台插秧机静静地呆在墙角,上面落满了灰尘。

次年底,付排长因为家庭问题政审终是未能通过,仍作为士兵复员了。从此,我与他再未谋面。

若干年后,我已经在大军区机关工作的时候,有一次下部队,途中看到路边的水田里有插秧机正在插秧。我让车停下来,先是在田埂上跟着看,又请人家停下来凑到跟前看……看着看着,我竟一下子找到了当年我们那台土插秧机的问题所在,人家真正的插秧机上的插秧齿并不是一根直杆,而是上下两截由卯钉连接,有点儿类似人的胳膊肘,大臂带动小臂。“胳膊肘”直立时叉秧苗入土,然后“胳膊肘”弯曲把秧苗留在土中,循环往复……

一瞬间,我欲哭无泪,付排长啊,你的插秧机就少了一个小小的铆钉啊!

前几年老部队战友聚会,没看到付林厚老排长。我向他同乡战友打听,得知他复员后招工到县化肥厂,后来当了厂长。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