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丨孙善文:深圳买房记(之二)
孙善文

广东人,现居深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散文》《散文选刊》《天涯》《山花》《延河》《山东文学》《诗刊》《星星》等报刊,入选多种散文、散文诗年度选本。出版作品集《行走的树》《在隧洞中穿行》。

应该说深圳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城市,但机会有时就是这样在不经意之间,悄然而来,又悄然而去了。

到了2013年,我已在品红花园住了15个年头了。

在楼下那棵老榕树的注视下,我结婚、生子,送走青春的影子,迎来中年的安稳与疲倦。在某一日,突然发现,楼房越来越高,而自己的躯壳越来越渺小,岁月,已经不饶人了。

如果某一天,你突然有了从一个熟悉的地方搬到他处生活的念头,有时其实与情感无关,比如说自己的故乡,离开,在很多时候就是为了活出一个更好的自己。

住在品红花园,我最心悸的是每次过年时,从老家回来那一整车的行李和特产,由于没有电梯,楼上楼下来回爬了几次,感觉像从鬼门关走了几趟。

随着小孩的出生长大,改善居住环境,也成为必要。住上一套带电梯的房子,这也成为我置业的驱动力。

这一年,老城区有两个物业在准备开盘,考虑到小孩学位的问题,我们放弃了大家普遍认同的中尚花园,选择了观感相对差一点的达达花园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此时,中尚花园的开盘均价才18000元。我在达达花园一期售楼处交了10万块诚意金,想着,再怎么样,这里也就2万一平方米可以买到的。但开盘那天,房价让我大跌眼镜,所卖出的单元竟然是29000元一平方米。

郁闷的一个月过去了。这天,我接到了达达花园售楼小姐的电话。我问她是什么房价。她笑着说,来吧来吧,不会让你失望啦!这次他们开卖了另外一幢,价格就2万一平方米。我选了自己满意的楼层。当电话叫太太过来签名时,她似乎有点不可思议,感觉天上掉下来一个大馅饼。我们卖掉了品红花园的老物业,用那100万元的房款作为这套住房的首期。

这一片区的房价也是节节升高。原先开盘29000元的单元,在后面却已变成了地板价,并且很快售罄了。

二弟也为了小孩能够读到称心的学校,决定从福永搬回宝城。

也是2013年的6月。他们看中了一个老物业金旋花园的一个单元。这是一套拍卖房,因为业主拖欠了银行的贷款,银行强行拍卖了他抵押的物业。二弟请父亲也过去实地看看,提点参考意见,父亲都不想再去了。父亲说:这个小区4000块的时候,我都陪你们去过了,你是买不成啦!老父亲对二弟在宝城买房似乎已失去了信心。在过去的10多年,父亲陪二弟看过的物业应该也有30多套了。

拍卖会的那天,我同二弟去了。这是一套128平方米的物业,起拍价是350万元。一共有五人交了押金。刚坐下,旁边有一个人悄悄同我们说,你们几个都不举牌了,我这边每人给你们1万块钱。

这种情况我们都没有经历过,二弟也有点心动了。但他在最后时刻还算顶住了诱惑,他随口说,那我给你们每人1万吧。那边其中一个人说,每人2万。二弟没有表态了。

起拍了,实际上在这里面真正有心买房的只有两人,其他几个可能就是想着报个名过来分点钱的。每次举牌加1万,房价从350万一直拍到了372万。二弟同我说,如果他们再举牌,就给他们算了。这套住房最后以372万成交。加上交易税等等,共花了400万。这与当时那个片区的物业价格相差也不大了。

二弟终于买到城区的房,父亲是最开心的,说这些年终于买成了一次。

我家小弟入职为公务员,参加工作时间不太长,他也是买不起这几万块一平方米的住房。我们都庆幸他能在2014年听从我们的劝说,终于下定决心,在城区以8000块一平方米的价格买了一套村里建设的统建楼。物业没有房产证,但整体环境不错,反正是用于居住嘛。

一名黄姓记者,是在报纸的地产版面工作的,自信对地产行业的研究最深入,认定房地产业为泡沫行业,房价应该很快迎来暴跌期,他不但自己不买,而且还劝说有意买房的几个朋友过几年再一起出手。现在黄记者还是租用别人的物业,在老婆的面前,他最怕提起房子两字。当然。朋友们的老婆个个对他也是一派怨言。

表哥阿炳算是很幸运的,在2009年搭上了经济适用房的末班车,以5000多元一平方米的价格分配到南山一套80多平方米的保障房。50万元的总房价对于一个困难家庭来说,已是不少了。他们筹集了首期房款后,一人打上了两份工,现在房款已付清了。他说,人的潜力还真的是被逼出来的。

表妹阿兰在2009年看到房价上升了,看着之前买的南山区的一套住房已赚60万,大喜过望,果断出手。表妹想等房价跌下来再买,但她至今再也无法买回差不多条件的住房了。

……

生活大舞台,生旦净末丑,现在与从前,买房的故事天天在这个城市里火热地重演。

回家过年,有朋友听了深圳的房价,惊叹不已。事实上,我也就这么一套有房产证且真正用于居住的住房,现在还供着呢!多少钱一平方米对一个普通市民来说有何实际意义呢?如果我们卖掉了,住哪里呢?作为工薪阶层,我突然觉得在房价和月供款的面前自己活得是那样地卑微。有相同感觉的,还包括了一大批住在这座城市中价值上千万元一套的房子里,精打细算地算计着在哪可以多节约几块钱的小市民。房子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在深圳的璀璨灯火处,一幢幢高楼大厦中,或许就住着一个个享受着高昂房价,却永远也无法与你分担郁积的灵魂。

前几天,朋友丽姐打来电话,说前海的公寓还是值得购买的,要拉我一起去看看,那里的房价已是10多万一平方米了。我这才想起,自己上次去看房已是2017年的事了,我在深圳买房的念想,跟随着曲曲转转的时光,就在那一年“咔”的一声停了下来。这次,我最终也没有去成。

2019年1月,我家楼下的一家房屋中介机构因经营不善关门了。

又有另一家房屋中介机构租用了同一门面。前几天,它开业了。晚上11点多了,我经过这里,招牌霓虹闪烁,里面依然灯火通明。一个年轻人看我在店门口停下了脚步,给我递上了一张名片,让我有需求时第一时间联系他。他的眼神,很是炽热,我的心底,却猛然一阵悲凉,或许,在他们身上,还在重复我当年的梦想。

我快步离开,不敢回头,深圳的街头,霓虹灯下,依然人来人往。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
湾韵丨孙善文:深圳买房记(之二)
珠海特区报 2022-07-04 12:22
孙善文

广东人,现居深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散文》《散文选刊》《天涯》《山花》《延河》《山东文学》《诗刊》《星星》等报刊,入选多种散文、散文诗年度选本。出版作品集《行走的树》《在隧洞中穿行》。

应该说深圳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城市,但机会有时就是这样在不经意之间,悄然而来,又悄然而去了。

到了2013年,我已在品红花园住了15个年头了。

在楼下那棵老榕树的注视下,我结婚、生子,送走青春的影子,迎来中年的安稳与疲倦。在某一日,突然发现,楼房越来越高,而自己的躯壳越来越渺小,岁月,已经不饶人了。

如果某一天,你突然有了从一个熟悉的地方搬到他处生活的念头,有时其实与情感无关,比如说自己的故乡,离开,在很多时候就是为了活出一个更好的自己。

住在品红花园,我最心悸的是每次过年时,从老家回来那一整车的行李和特产,由于没有电梯,楼上楼下来回爬了几次,感觉像从鬼门关走了几趟。

随着小孩的出生长大,改善居住环境,也成为必要。住上一套带电梯的房子,这也成为我置业的驱动力。

这一年,老城区有两个物业在准备开盘,考虑到小孩学位的问题,我们放弃了大家普遍认同的中尚花园,选择了观感相对差一点的达达花园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此时,中尚花园的开盘均价才18000元。我在达达花园一期售楼处交了10万块诚意金,想着,再怎么样,这里也就2万一平方米可以买到的。但开盘那天,房价让我大跌眼镜,所卖出的单元竟然是29000元一平方米。

郁闷的一个月过去了。这天,我接到了达达花园售楼小姐的电话。我问她是什么房价。她笑着说,来吧来吧,不会让你失望啦!这次他们开卖了另外一幢,价格就2万一平方米。我选了自己满意的楼层。当电话叫太太过来签名时,她似乎有点不可思议,感觉天上掉下来一个大馅饼。我们卖掉了品红花园的老物业,用那100万元的房款作为这套住房的首期。

这一片区的房价也是节节升高。原先开盘29000元的单元,在后面却已变成了地板价,并且很快售罄了。

二弟也为了小孩能够读到称心的学校,决定从福永搬回宝城。

也是2013年的6月。他们看中了一个老物业金旋花园的一个单元。这是一套拍卖房,因为业主拖欠了银行的贷款,银行强行拍卖了他抵押的物业。二弟请父亲也过去实地看看,提点参考意见,父亲都不想再去了。父亲说:这个小区4000块的时候,我都陪你们去过了,你是买不成啦!老父亲对二弟在宝城买房似乎已失去了信心。在过去的10多年,父亲陪二弟看过的物业应该也有30多套了。

拍卖会的那天,我同二弟去了。这是一套128平方米的物业,起拍价是350万元。一共有五人交了押金。刚坐下,旁边有一个人悄悄同我们说,你们几个都不举牌了,我这边每人给你们1万块钱。

这种情况我们都没有经历过,二弟也有点心动了。但他在最后时刻还算顶住了诱惑,他随口说,那我给你们每人1万吧。那边其中一个人说,每人2万。二弟没有表态了。

起拍了,实际上在这里面真正有心买房的只有两人,其他几个可能就是想着报个名过来分点钱的。每次举牌加1万,房价从350万一直拍到了372万。二弟同我说,如果他们再举牌,就给他们算了。这套住房最后以372万成交。加上交易税等等,共花了400万。这与当时那个片区的物业价格相差也不大了。

二弟终于买到城区的房,父亲是最开心的,说这些年终于买成了一次。

我家小弟入职为公务员,参加工作时间不太长,他也是买不起这几万块一平方米的住房。我们都庆幸他能在2014年听从我们的劝说,终于下定决心,在城区以8000块一平方米的价格买了一套村里建设的统建楼。物业没有房产证,但整体环境不错,反正是用于居住嘛。

一名黄姓记者,是在报纸的地产版面工作的,自信对地产行业的研究最深入,认定房地产业为泡沫行业,房价应该很快迎来暴跌期,他不但自己不买,而且还劝说有意买房的几个朋友过几年再一起出手。现在黄记者还是租用别人的物业,在老婆的面前,他最怕提起房子两字。当然。朋友们的老婆个个对他也是一派怨言。

表哥阿炳算是很幸运的,在2009年搭上了经济适用房的末班车,以5000多元一平方米的价格分配到南山一套80多平方米的保障房。50万元的总房价对于一个困难家庭来说,已是不少了。他们筹集了首期房款后,一人打上了两份工,现在房款已付清了。他说,人的潜力还真的是被逼出来的。

表妹阿兰在2009年看到房价上升了,看着之前买的南山区的一套住房已赚60万,大喜过望,果断出手。表妹想等房价跌下来再买,但她至今再也无法买回差不多条件的住房了。

……

生活大舞台,生旦净末丑,现在与从前,买房的故事天天在这个城市里火热地重演。

回家过年,有朋友听了深圳的房价,惊叹不已。事实上,我也就这么一套有房产证且真正用于居住的住房,现在还供着呢!多少钱一平方米对一个普通市民来说有何实际意义呢?如果我们卖掉了,住哪里呢?作为工薪阶层,我突然觉得在房价和月供款的面前自己活得是那样地卑微。有相同感觉的,还包括了一大批住在这座城市中价值上千万元一套的房子里,精打细算地算计着在哪可以多节约几块钱的小市民。房子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在深圳的璀璨灯火处,一幢幢高楼大厦中,或许就住着一个个享受着高昂房价,却永远也无法与你分担郁积的灵魂。

前几天,朋友丽姐打来电话,说前海的公寓还是值得购买的,要拉我一起去看看,那里的房价已是10多万一平方米了。我这才想起,自己上次去看房已是2017年的事了,我在深圳买房的念想,跟随着曲曲转转的时光,就在那一年“咔”的一声停了下来。这次,我最终也没有去成。

2019年1月,我家楼下的一家房屋中介机构因经营不善关门了。

又有另一家房屋中介机构租用了同一门面。前几天,它开业了。晚上11点多了,我经过这里,招牌霓虹闪烁,里面依然灯火通明。一个年轻人看我在店门口停下了脚步,给我递上了一张名片,让我有需求时第一时间联系他。他的眼神,很是炽热,我的心底,却猛然一阵悲凉,或许,在他们身上,还在重复我当年的梦想。

我快步离开,不敢回头,深圳的街头,霓虹灯下,依然人来人往。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