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省
推动在穗科研人员的成果从“纸上”到“地上”,广州有了新举措。4月初,《广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出台,科技成果转化净收入的七成以上可奖励给成果完成人、科研人员可通过离岗创业或兼职等方式从事成果转化活动……一系列利好政策,旨在推动建立符合科技创新发展规律、高效完备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科技成果好不好,只有用过才知道。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只有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全方位对接,才能真正发挥科技对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五年来,广东在体系建设、机制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高速路”,科技成果转化活跃度显著提升。
科技成果进入生产车间
4月26日,由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生物岛实验室)和医药创新企业共建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疫苗技术产业转化中心在广州揭牌。
“作为一个为疫苗科研提供成果转化及市场化服务的平台,中心将聚焦大湾区生物疫苗产业需求,完善建设疫苗分析测试平台及中试平台,推动海内外优秀疫苗项目在大湾区落地。”生物岛实验室有关负责人说。
在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省的过程中,一大批类似的产业转化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在广东各地涌现,成为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进入生产车间的重要力量。
作为国内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体系最完备的区域之一,广东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不断通过平台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
一年前,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广州揭牌,大湾区再添一个科技创新的“国字号”平台。作为国家重点布局建设的三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致力于推动科学到技术的转化,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培育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多个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在广东落地。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外,2018年5月,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获科技部批复同意建设,成为首批9个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之一。
示范区如何起到引领带动作用?广东从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中找答案。建设启动以来,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一方面加强粤港澳合作,打造技术转移国际合作试验区,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发达优势,打造先进制造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区,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
在顶层设计与体制机制方面,2017年3月1日起,《广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我省首次制定出台地方性科技成果转化法规,标志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进入法制化新阶段。
建设技术育成孵化体系
在今年举办的北京冬奥会中,由深圳科技企业力合云记生产的一种新型自消杀抗病毒功能材料——“环境抗体”应用在冬奥村和场馆防疫。这款给环境穿上“保护衣”的科技产品,来自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一项最新科技成果的转化。“研究院鼓励科研人员办企业,科研人员也主动将科研成果在这里进行产业化。”研发团队核心成员赵祖珍说。
基于“把科研放在离市场最近的地方”的理念,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集应用研发、人才培养、投资孵化、产业合作等功能板块于一体,促进大量科研成果不断走入市场。
在业内专家看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成功实践表明,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技术育成孵化体系十分重要。
以科研人员开办企业为例,创业第一桶金从何而来?科学家不懂经营、经营者不懂技术的难题怎么解决?收益如何分配?
作为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改革的国家试点单位,广东省科学院自2015年新组建以来,一直在尝试破题。“在近年来的探索实践中,我们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育成孵化体系。”省科学院党委书记、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廖兵说。
在这一体系中,“利益捆绑、利益共享”是一个关键原则。例如,省科学院探索给科研人员提前赋权,科研人员从成果转让收入中可提取的比例不低于70%、上不封顶,远高于国家不低于50%的规定;在成果转化的不同阶段由不同专业人员负责,通过创设“科研团队控股+技术经理(经纪)人持股、跟投”等股权激励模式,激活了技术经理(经纪)人主观能动性,保障了科学家安心做科研,实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在该体系的支撑下,近6年省科学院已孵化以中科云图为代表的高技术企业120家,技术服务企业3.8万家(次)/年,“四技”(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收入达37.9亿元。
创新主体“双向奔赴”
“科技特派员进驻后,优化陶瓷基本配方,攻克技术难题,已帮助企业申请发明专利2件,预计新产品推出后将为公司带来2000万—4000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谈起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潘利敏说。
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将符合特定条件的科研工作者派驻到企业从事技术服务,将研究成果直接转化在企业车间。广东自2008年起在全国率先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2020年4月,计划“2.0版”启动实施,依托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全国首个企业科技特派员线上精准对接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让企业精准“定制”科技特派员成为可能。
“这是一种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截至去年12月底,平台已集聚来自清华、北大及港澳地区的4081名高端科研人才,推动1172项关键技术成果对接转化,实现技术交易额超过4亿元。”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副总经理李奎说。
广东是产业大省、制造业大省,近年来通过顺畅科技成果转化渠道,进一步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内,各类创新主体积极“双向奔赴”,大胆探索。
在佛山,2019年4月,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与广东仕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共建“企业工作站”,双方紧密合作,开展技术攻关。有了企业工作站,再遇到客户提出的技术需求、科研难点,企业负责人坦言“心里有底了”。
去年,省科技厅还牵头举办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通过“难题招贤+揭榜比拼”的创新机制,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解决方案,全年共挖掘企业技术创新需求893项,联动100多家科研院所,促成意向合作签约83项,意向合作金额达2.57亿元。
一组数据表明,我省科技成果转化活跃度显著提升:2021年,全省全年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42961项,预计合同成交额约4290亿元,增幅继续超20%,其中技术交易额约3240亿元,继续保持全国第二。
蹲点记
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
聚焦产业升级技术需求
4月22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共有149家机构入选,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佛山产研院”)上榜。作为广东省科学院建立的首个地方性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不足4年便入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记者近日走访发现,把科研团队的利益通过商业模式设计,与市场、研究所和佛山产研院的发展结合到一起,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佛山产研院的重要经验。
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的佛山产研院运营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截至2021年已累计进驻60余家科技型企业。
“围绕佛山产业优化升级的重大技术需求,整合省科学院及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我们主要聚焦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健康四大产业领域,全力推进高新科技成果在佛山转移转化。”佛山产研院院长肖仁俊说。
以智能制造为例,针对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佛山产研院集中转化了一批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数字化制造、装备可靠性等相关领域项目,扶持资金规模2000万元。
去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创办的中科云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云图”)新一代5G网联无人机系统智能制造中心在佛山举行开工仪式。从科研成果到产业化,周成虎顺畅的创业路离不开佛山产研院的支撑。
2019年10月,以周成虎为法人代表的“佛山市中科云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落地佛山。作为重点孵化与投资项目之一,佛山产研院协助项目团队进行股权架构设计、遴选生产场地、公司日常运营管理等多方面工作,周成虎与项目团队主要精力集中在原创技术和基础研究。通过佛山产研院与项目团队分工合作,项目场地建设及业务拓展稳步推进。
“研发机制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的结合非常重要。”在周成虎看来,佛山产研院推动了两者的结合。
肖仁俊表示,通过合理的股权设计理念,实现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佛山产研院还将继续探索研发与孵化并举、金融与产业融合的新途径。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省
推动在穗科研人员的成果从“纸上”到“地上”,广州有了新举措。4月初,《广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出台,科技成果转化净收入的七成以上可奖励给成果完成人、科研人员可通过离岗创业或兼职等方式从事成果转化活动……一系列利好政策,旨在推动建立符合科技创新发展规律、高效完备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科技成果好不好,只有用过才知道。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只有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全方位对接,才能真正发挥科技对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五年来,广东在体系建设、机制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高速路”,科技成果转化活跃度显著提升。
科技成果进入生产车间
4月26日,由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生物岛实验室)和医药创新企业共建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疫苗技术产业转化中心在广州揭牌。
“作为一个为疫苗科研提供成果转化及市场化服务的平台,中心将聚焦大湾区生物疫苗产业需求,完善建设疫苗分析测试平台及中试平台,推动海内外优秀疫苗项目在大湾区落地。”生物岛实验室有关负责人说。
在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省的过程中,一大批类似的产业转化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在广东各地涌现,成为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进入生产车间的重要力量。
作为国内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体系最完备的区域之一,广东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不断通过平台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
一年前,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广州揭牌,大湾区再添一个科技创新的“国字号”平台。作为国家重点布局建设的三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致力于推动科学到技术的转化,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培育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多个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在广东落地。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外,2018年5月,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获科技部批复同意建设,成为首批9个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之一。
示范区如何起到引领带动作用?广东从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中找答案。建设启动以来,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一方面加强粤港澳合作,打造技术转移国际合作试验区,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发达优势,打造先进制造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区,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
在顶层设计与体制机制方面,2017年3月1日起,《广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我省首次制定出台地方性科技成果转化法规,标志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进入法制化新阶段。
建设技术育成孵化体系
在今年举办的北京冬奥会中,由深圳科技企业力合云记生产的一种新型自消杀抗病毒功能材料——“环境抗体”应用在冬奥村和场馆防疫。这款给环境穿上“保护衣”的科技产品,来自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一项最新科技成果的转化。“研究院鼓励科研人员办企业,科研人员也主动将科研成果在这里进行产业化。”研发团队核心成员赵祖珍说。
基于“把科研放在离市场最近的地方”的理念,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集应用研发、人才培养、投资孵化、产业合作等功能板块于一体,促进大量科研成果不断走入市场。
在业内专家看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成功实践表明,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技术育成孵化体系十分重要。
以科研人员开办企业为例,创业第一桶金从何而来?科学家不懂经营、经营者不懂技术的难题怎么解决?收益如何分配?
作为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改革的国家试点单位,广东省科学院自2015年新组建以来,一直在尝试破题。“在近年来的探索实践中,我们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育成孵化体系。”省科学院党委书记、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廖兵说。
在这一体系中,“利益捆绑、利益共享”是一个关键原则。例如,省科学院探索给科研人员提前赋权,科研人员从成果转让收入中可提取的比例不低于70%、上不封顶,远高于国家不低于50%的规定;在成果转化的不同阶段由不同专业人员负责,通过创设“科研团队控股+技术经理(经纪)人持股、跟投”等股权激励模式,激活了技术经理(经纪)人主观能动性,保障了科学家安心做科研,实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在该体系的支撑下,近6年省科学院已孵化以中科云图为代表的高技术企业120家,技术服务企业3.8万家(次)/年,“四技”(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收入达37.9亿元。
创新主体“双向奔赴”
“科技特派员进驻后,优化陶瓷基本配方,攻克技术难题,已帮助企业申请发明专利2件,预计新产品推出后将为公司带来2000万—4000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谈起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潘利敏说。
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将符合特定条件的科研工作者派驻到企业从事技术服务,将研究成果直接转化在企业车间。广东自2008年起在全国率先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2020年4月,计划“2.0版”启动实施,依托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全国首个企业科技特派员线上精准对接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让企业精准“定制”科技特派员成为可能。
“这是一种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截至去年12月底,平台已集聚来自清华、北大及港澳地区的4081名高端科研人才,推动1172项关键技术成果对接转化,实现技术交易额超过4亿元。”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副总经理李奎说。
广东是产业大省、制造业大省,近年来通过顺畅科技成果转化渠道,进一步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内,各类创新主体积极“双向奔赴”,大胆探索。
在佛山,2019年4月,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与广东仕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共建“企业工作站”,双方紧密合作,开展技术攻关。有了企业工作站,再遇到客户提出的技术需求、科研难点,企业负责人坦言“心里有底了”。
去年,省科技厅还牵头举办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通过“难题招贤+揭榜比拼”的创新机制,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解决方案,全年共挖掘企业技术创新需求893项,联动100多家科研院所,促成意向合作签约83项,意向合作金额达2.57亿元。
一组数据表明,我省科技成果转化活跃度显著提升:2021年,全省全年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42961项,预计合同成交额约4290亿元,增幅继续超20%,其中技术交易额约3240亿元,继续保持全国第二。
蹲点记
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
聚焦产业升级技术需求
4月22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共有149家机构入选,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佛山产研院”)上榜。作为广东省科学院建立的首个地方性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不足4年便入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记者近日走访发现,把科研团队的利益通过商业模式设计,与市场、研究所和佛山产研院的发展结合到一起,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佛山产研院的重要经验。
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的佛山产研院运营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截至2021年已累计进驻60余家科技型企业。
“围绕佛山产业优化升级的重大技术需求,整合省科学院及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我们主要聚焦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健康四大产业领域,全力推进高新科技成果在佛山转移转化。”佛山产研院院长肖仁俊说。
以智能制造为例,针对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佛山产研院集中转化了一批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数字化制造、装备可靠性等相关领域项目,扶持资金规模2000万元。
去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创办的中科云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云图”)新一代5G网联无人机系统智能制造中心在佛山举行开工仪式。从科研成果到产业化,周成虎顺畅的创业路离不开佛山产研院的支撑。
2019年10月,以周成虎为法人代表的“佛山市中科云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落地佛山。作为重点孵化与投资项目之一,佛山产研院协助项目团队进行股权架构设计、遴选生产场地、公司日常运营管理等多方面工作,周成虎与项目团队主要精力集中在原创技术和基础研究。通过佛山产研院与项目团队分工合作,项目场地建设及业务拓展稳步推进。
“研发机制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的结合非常重要。”在周成虎看来,佛山产研院推动了两者的结合。
肖仁俊表示,通过合理的股权设计理念,实现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佛山产研院还将继续探索研发与孵化并举、金融与产业融合的新途径。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