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悦读(2022年4月27日)

用眼和耳观察的奈保尔

□ 曹元勇

大师亦有迟暮时。2014年8月10日,当奈保尔抵达浦东国际机场,由接待人员搀扶着、颤颤巍巍地准备上车的背影第一时间在微信、微博上传开时,相信很多对大师仰慕已久的中国读者都会顿生感慨。这毕竟是奈保尔平生首次来到中国;而且按照他的年龄和身体状态,这想必也将是他今生唯一一次在中国显身。不过,尽管很多时候坐在轮椅上,言语也不多,奈保尔还是参加了上海国际文学周的几场活动,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82岁庆生会。

因为工作关系,我得以有三次机会近距离观察奈保尔:一次是在8月12日招待国际文学周嘉宾的晚宴上,一次是15日上海书展·诗歌之夜开始前在贵宾室请他签名时,还有一次是在思南公馆为他82岁华诞举办的庆生会上。或许是因为年事已高、并且置身于陌生的语言环境,奈保尔面孔略显浮肿,眼睑滞重,眼袋下垂,神情疲塌而乏力。他的夫人娜迪拉女士在身旁陪伴时,他表现得如同一个被大人悉心照管的乖顺儿童。只要娜迪拉女士撇下他,走到一边与其他人侃侃而谈时,他基本上都是安静地坐在座位或轮椅上,手指交叉相扣,双唇紧闭,仿佛置身事外,一副对周围正在进行的一切漠不关心的样子。但是,如果你走上前向他致以问候时,他会抬起老年人特有的绵软而温暖的手,客气地微笑着与你握握手。要是你说到的某个字词或某句话引起他的兴趣,他本来倦怠无神的眼睛会在刹那间聚集起一股深邃的亮光,逼视地打量你一眼。也正是在这种时刻,奈保尔的本真一面,一个敏锐的观察者会出乎意料地在这个外表垂垂老矣的老人身上显露出来:耳朵依然灵敏,眼神仍旧锐利。

奈保尔写过一本由其切身体会出发、思考作家观察与感知方式的随笔作品。在这本名叫《作家看人》的书里,他试图对各种各样的观察与感知方式加以描述。这些方式与种族、文化、时代的联系牢固而紧密,同时与作家的经历、悟性、局限之间存在隐秘的关系;这些方式可以决定作家文学写作的命运,甚至可以改变世界的格局。但是从奈保尔的众多作品看,我以为他的观察方式也可以概括为两种:用耳朵的观察和用眼睛的观察。相比较对而言,诉诸耳朵/听觉的观察,富于对生活的感性化感受,饱满生动,会让你始终记忆犹新;而诉诸眼睛/视觉的观察,则长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性认知,敏锐深刻,会逐渐转化为鲜明的观念。

奈保尔的早期作品与中后期作品在风格上呈现出不同的特质,显然与他在不同阶段对这两种观察方式的不同偏重息息相关。比如,他那些以《米格尔大街》为代表的早期作品不仅生活气息跃然纸上,而且最为特别是的充满了声音效果。阅读《米格尔大街》那样的作品,一个个饱满的人物故事不只是像过电影似的让你感到如在眼前,同时还会诉诸你的听觉,让你听到故事里的所有声响,你就仿佛置身于一家具有环绕立体声音响效果的影院,听着一幕幕故事在你眼前上演。即便多少年过去之后,许多场景也会以声音意象的方式从记忆中浮现而出。但是在奈保尔以《河湾》、《抵达之谜》为代表的中后期作品中,包括著名的“印度三部曲”和《在信徒的国度》等行旅作品中,诉诸眼睛的观察和诉诸理智的透析显然变得越来越突出,诉诸听觉的声音则变得越来越单薄和次要。这也就使得《河湾》、《抵达之谜》等作品,更多的是将知识分子的精神视野置于生活现实的其他诸多感性方面之上,呈现出敏锐的思考、深刻的洞察、机智的剖析等特质。就像他的晚辈作家拉什迪在评论《抵达之谜》时所说:这类作品的主体是叙述者的意识;虽然作品里有其他角色,但这些角色是被远距离地观察到的,他们生命中的大事都是在叙述者的舞台之外发生的。因此,作为一种结果,作者自己的意识独白就成了作品的主体。

当然,作为一个从加勒比海岛国迁徙至英国文明世界的后殖民时代的印裔作家,奈保尔的观察方式和作品特质发生上述重心转移,并不奇怪,反倒是意义非凡。

饶有趣味的是,奈保尔进入中国的过程就像一个三部曲。在我的印象中,他最早进入中国是在1992年,通过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一个小开本《米格尔大街》。那时,距离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还需要十年。那本小书只印了1500册;到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布前,出版社仓库里还有近千册没有卖出去。可以说,奈保尔与大陆读者的初次交际甚为遗憾,并不成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奈保尔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大陆读者的视野,大量的作品——包括《河湾》、“印度三部曲”等——被陆续翻译进来。2014 年,奈保尔的真身终于也来过中国了。遗憾的是,人生苦短,他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用他的方式深入观察中国这块土地,甚至写一本有关中国的书了。

无聊的“正当防卫

□ 蓝宝生

作家王海玲的《正当防卫》(载《羊城晚报》2008年3月30日)正是以这些道具为素材,娓娓叙说了一个让人猝不及防的故事——

许晓悦来自北方,她因为考不上大学而离家出走,她来到滨海,她来到滨海宾馆。她认识了一个叫李霞的人,李霞介绍许晓悦到歌舞厅工作,许晓悦糊里糊涂到歌舞厅工作,许晓悦故作矜持,许晓悦无法把握自己,许晓悦从歌舞厅跑出去。她在电话亭遭遇一个猥亵她的男人,她悄悄用电话线把男人勒死,她被判十三年有期徒刑。

故事就写三个人:许晓悦、李霞和一个爱好猥亵女人的男人——三个因为无聊所以无耻的都市人。于是,百无聊赖,它几乎是贯穿《正当防卫》的一个主词。欲望起源于情感的颓废,然而,在情感先颓废以前,思想已经先贫困了,这时欲望才乘虚而入,日益膨胀成为生存的主体。在这么一个浅薄而且失去了永恒信念和神圣感的时代,现代人的信心似乎已经腐朽,无法冲破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隔膜。没有人回到自己的内心,一切都越来越外在化了。就这样,许晓悦因为用电话线勒死猥亵她的男人而走进监狱。

在这里,王海玲将她的小说世界描画成了一个现代文化的浮世绘世界,清晰明确地表现了作家批判的本质主题。在这里,王海玲描述了迷幻城市里迷幻的心灵,以及迷失在欲望中的俗男俗女,描述了丑陋的都市男人。

读王海玲的小说,我总是能够读到一种诗性的叙述,《正当防卫》尤其明显。这样的叙述,质地凌厉而富于骨感,文字从容并直指内心,充满智性,精妙可感的细节、精致的开头和寓意凸现的精彩结尾,都给读者意外的惊喜,也体现了作家出色的文学表现力。我还常常发现,王海玲的小说是有骨头、有力度的;许多时候,为了使自己的小说“骨感”更为显著,她甚至来不及为自己的叙事添加更多的肌理和血肉,而直接就将生存的粗线条呈现在读者面前。所以,阅读王海玲的小说,你会为她的尖锐和突兀而感到不舒服,她似乎有些狠心,不仅不给生活留任何情面,而且将生活的一切掩饰物全部撕毁,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窘境,一种难以挽回的窘境。

王海玲笔下的主人公大都不展示突出的个性,他们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他们是芸芸众生中毫不起眼的存在。显然,王海玲是在表示这种人、这种生活在当今社会中的广泛性,她的主人公就像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的生活是我们这个时代中最普遍的现象。事实上,她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和各种困境都与时代密切相关。人是时代精神的表现者,也是时代精神的产物,作家表现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孤独、无聊、焦虑感和本能的丧失,表现人们精神的空虚和变异,展示了对现代社会精神的无情批判。

《正当防卫》给我们的东西不仅是挽歌,不仅仅是在一个向前和向后的方位上采取的情感取向,而是一个站在此地,站在广大的无聊的中心,感受到这种无聊的压迫,为此而焦虑,为此而无耻,为此而不知所措——读者也因此而错愕因此而不知所措。王海玲以手术刀般的犀利,将生活中的温情和凡俗外表尖锐地撕裂,暴露出人们掩盖在日常生活之下的空虚、孤独,相互之间的厌倦和冷漠,以及被损害和异化的人性世界。

与岁月和生命对话

刘向忠散文集《天籁回音》阅读印象

□ 赵炳庭

刘向忠的散文,视野开阔,题材丰富。他的文字朴实坦诚,真挚自然。擅长从细微之处见真知,生活中的琐事、杂事,他都能细细品味,有所感悟,并且诉诸笔端,在细微之处显示出独特的人生见解。

在向忠的散文中,故乡是深藏在内心的柔软。他关注的是“西海固”纯朴的土地、人情,以及生长在那里令作者熟稔的各类植物。无论是自然之美,还是心灵感悟,一旦进入他的视域,总会散发出无穷的韵味——一粒砂砾,洞见世界,半瓣花中,道说人情。譬如,“天籁”一辑中,《白雪覆盖的大地》《桃花烂漫北象山》《清凉寺笔记》《北象山抒怀》《 听到鸟鸣的快乐》等,这些平平常常的人事和景物,让他怦然心动,感怀不已。故乡是他心的图腾,也是他所有梦想的地理背景。故乡的一花一树、一草一木、一缕炊烟、一声犬吠、一壶老酒,这些浸透在作者骨子里那浓得化不开的乡情、乡愁,都让作者情牵梦绕。

在当下的散文创作领域,到乡村田园风光中去寻找宁静优美的诗意,或到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去寻找悠远的情思的作品,实不在少数,且大同小异,但向忠的散文之所以能够打动读者,是因为他把饱含人性关怀的笔触伸向故土,用真诚淳朴的言辞诉说着城乡巨变之下的故土情怀、自然植物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心性。他的散文中有因乡村的凋敝而引发的对城市文明的反思,但更多的是表达对正在逝去的乡土的深沉的爱。他是乡村的真诚守望者,他的散文中充满了一种让人读后无法释怀的宁静、无奈而感伤的诗意。譬如,《与五月的乡村擦肩而过》一文,除了对乡村自然景观的描写,作者面对乡村无可挽回的破败,使他深刻体会到,让古老的乡村内蕴了现代城市和新农村无法具备的复杂的文化意蕴和忧伤气氛。

亲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情感是散文的血脉。具体到散文领域中,尽管有抒情散文、说理散文之分,但至高境界应该都是“真情实感”。真情,古往今来,是散文的魂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在向忠的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父亲的病》《回老家看望母亲》《柴火》《与五月的乡村插肩而过》等篇目,字字关情,句句含情。作者以温润的笔调,抒写了乡情、亲情、友情对自己“润物细无声”的成长滋润,在许多细小和温暖的细节记忆里,透出了乡情、亲情、友情的温暖与珍贵,生命的丰饶与坚韧。

所谓见字如面。多年以前,他早通过彼此的文字,与诸位文学编辑成为忘年交了,是他亲眼目睹和见证了作家、诗人、作者之间的友好、互相尊重、对文学的虔诚和痴迷、同道者的亲和力。其中,最令我动容的是《只有香如故——怀念李成福先生》和《秋天的怀念——忆朱世忠先生》两篇,在《只有香如故——怀念李成福先生》一文中,作者回顾了他与李先生的交往过程,他钦敬李先生的情怀风骨、书香雅韵、襟怀与气度,他曾受益于先生在文学创作中的引导和鼓励。

向忠对帮助过他的人,宁可感念于心而不形诸于口头,也很典型地表现了他的为人之忠厚。在《秋天的怀念——忆朱世忠先生》一文,他曾回忆了与朱世忠的一面之缘,他仰慕先生笑容可掬和激情荡漾的风采。

乡村老屋升起的袅袅炊烟,每一寸土地,每一棵树,每一株草,每一缕风,都被赋予诗性,显得天真烂漫。他力图挖掘本土风物、民俗文化元素,让古老遗存突出历史洞见或哲理思考。譬如《村庄里的窖》《瓦房》《风匣》《土炕》《面柜》《架子车》等,这些闪烁着烟火气息的人居及物什,使人一下子回到了农耕时代,农耕文明的质朴淳厚,一点一滴进入到读者的阅读视野,充满了岁月的质感。

一个作家,从文学的自发转入到文学的自觉,必须经历时间霜色的浸润。向忠的文字背后,是故园质朴的乡土,是广泛的阅读积累,前者给了他朴实、真诚,后者淬炼了他丰厚的学养和写作潜能。而海量的阅读,给他提供了许多参照与背景,使得他像庖丁解牛,深中肯綮,像老吏断狱,明察秋毫。他将世界文学巨匠带入他的阅读视野,让他的文字因为汲取了丰富养分而变得血肉丰满、更具张力。从他所读的书目中可以看出,大凡小说、诗歌、散文、传记等皆在他涵泳的视野之内,这使他突破了某种局限,触角无限敞开,获得了一种大格局、大眼界。

写作就是用心血去熬文字的苦活累活。向忠的许多散文,融化在他对人生况味的体认和生命经验的感悟文字中,处处隐现哲思之光。包括对人生的思考,以及精神层面的敏锐关注和细腻捕捉。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赵思华
湾韵|悦读(2022年4月27日)
珠海特区报 2022-04-27 09:31

用眼和耳观察的奈保尔

□ 曹元勇

大师亦有迟暮时。2014年8月10日,当奈保尔抵达浦东国际机场,由接待人员搀扶着、颤颤巍巍地准备上车的背影第一时间在微信、微博上传开时,相信很多对大师仰慕已久的中国读者都会顿生感慨。这毕竟是奈保尔平生首次来到中国;而且按照他的年龄和身体状态,这想必也将是他今生唯一一次在中国显身。不过,尽管很多时候坐在轮椅上,言语也不多,奈保尔还是参加了上海国际文学周的几场活动,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82岁庆生会。

因为工作关系,我得以有三次机会近距离观察奈保尔:一次是在8月12日招待国际文学周嘉宾的晚宴上,一次是15日上海书展·诗歌之夜开始前在贵宾室请他签名时,还有一次是在思南公馆为他82岁华诞举办的庆生会上。或许是因为年事已高、并且置身于陌生的语言环境,奈保尔面孔略显浮肿,眼睑滞重,眼袋下垂,神情疲塌而乏力。他的夫人娜迪拉女士在身旁陪伴时,他表现得如同一个被大人悉心照管的乖顺儿童。只要娜迪拉女士撇下他,走到一边与其他人侃侃而谈时,他基本上都是安静地坐在座位或轮椅上,手指交叉相扣,双唇紧闭,仿佛置身事外,一副对周围正在进行的一切漠不关心的样子。但是,如果你走上前向他致以问候时,他会抬起老年人特有的绵软而温暖的手,客气地微笑着与你握握手。要是你说到的某个字词或某句话引起他的兴趣,他本来倦怠无神的眼睛会在刹那间聚集起一股深邃的亮光,逼视地打量你一眼。也正是在这种时刻,奈保尔的本真一面,一个敏锐的观察者会出乎意料地在这个外表垂垂老矣的老人身上显露出来:耳朵依然灵敏,眼神仍旧锐利。

奈保尔写过一本由其切身体会出发、思考作家观察与感知方式的随笔作品。在这本名叫《作家看人》的书里,他试图对各种各样的观察与感知方式加以描述。这些方式与种族、文化、时代的联系牢固而紧密,同时与作家的经历、悟性、局限之间存在隐秘的关系;这些方式可以决定作家文学写作的命运,甚至可以改变世界的格局。但是从奈保尔的众多作品看,我以为他的观察方式也可以概括为两种:用耳朵的观察和用眼睛的观察。相比较对而言,诉诸耳朵/听觉的观察,富于对生活的感性化感受,饱满生动,会让你始终记忆犹新;而诉诸眼睛/视觉的观察,则长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性认知,敏锐深刻,会逐渐转化为鲜明的观念。

奈保尔的早期作品与中后期作品在风格上呈现出不同的特质,显然与他在不同阶段对这两种观察方式的不同偏重息息相关。比如,他那些以《米格尔大街》为代表的早期作品不仅生活气息跃然纸上,而且最为特别是的充满了声音效果。阅读《米格尔大街》那样的作品,一个个饱满的人物故事不只是像过电影似的让你感到如在眼前,同时还会诉诸你的听觉,让你听到故事里的所有声响,你就仿佛置身于一家具有环绕立体声音响效果的影院,听着一幕幕故事在你眼前上演。即便多少年过去之后,许多场景也会以声音意象的方式从记忆中浮现而出。但是在奈保尔以《河湾》、《抵达之谜》为代表的中后期作品中,包括著名的“印度三部曲”和《在信徒的国度》等行旅作品中,诉诸眼睛的观察和诉诸理智的透析显然变得越来越突出,诉诸听觉的声音则变得越来越单薄和次要。这也就使得《河湾》、《抵达之谜》等作品,更多的是将知识分子的精神视野置于生活现实的其他诸多感性方面之上,呈现出敏锐的思考、深刻的洞察、机智的剖析等特质。就像他的晚辈作家拉什迪在评论《抵达之谜》时所说:这类作品的主体是叙述者的意识;虽然作品里有其他角色,但这些角色是被远距离地观察到的,他们生命中的大事都是在叙述者的舞台之外发生的。因此,作为一种结果,作者自己的意识独白就成了作品的主体。

当然,作为一个从加勒比海岛国迁徙至英国文明世界的后殖民时代的印裔作家,奈保尔的观察方式和作品特质发生上述重心转移,并不奇怪,反倒是意义非凡。

饶有趣味的是,奈保尔进入中国的过程就像一个三部曲。在我的印象中,他最早进入中国是在1992年,通过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一个小开本《米格尔大街》。那时,距离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还需要十年。那本小书只印了1500册;到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布前,出版社仓库里还有近千册没有卖出去。可以说,奈保尔与大陆读者的初次交际甚为遗憾,并不成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奈保尔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大陆读者的视野,大量的作品——包括《河湾》、“印度三部曲”等——被陆续翻译进来。2014 年,奈保尔的真身终于也来过中国了。遗憾的是,人生苦短,他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用他的方式深入观察中国这块土地,甚至写一本有关中国的书了。

无聊的“正当防卫

□ 蓝宝生

作家王海玲的《正当防卫》(载《羊城晚报》2008年3月30日)正是以这些道具为素材,娓娓叙说了一个让人猝不及防的故事——

许晓悦来自北方,她因为考不上大学而离家出走,她来到滨海,她来到滨海宾馆。她认识了一个叫李霞的人,李霞介绍许晓悦到歌舞厅工作,许晓悦糊里糊涂到歌舞厅工作,许晓悦故作矜持,许晓悦无法把握自己,许晓悦从歌舞厅跑出去。她在电话亭遭遇一个猥亵她的男人,她悄悄用电话线把男人勒死,她被判十三年有期徒刑。

故事就写三个人:许晓悦、李霞和一个爱好猥亵女人的男人——三个因为无聊所以无耻的都市人。于是,百无聊赖,它几乎是贯穿《正当防卫》的一个主词。欲望起源于情感的颓废,然而,在情感先颓废以前,思想已经先贫困了,这时欲望才乘虚而入,日益膨胀成为生存的主体。在这么一个浅薄而且失去了永恒信念和神圣感的时代,现代人的信心似乎已经腐朽,无法冲破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隔膜。没有人回到自己的内心,一切都越来越外在化了。就这样,许晓悦因为用电话线勒死猥亵她的男人而走进监狱。

在这里,王海玲将她的小说世界描画成了一个现代文化的浮世绘世界,清晰明确地表现了作家批判的本质主题。在这里,王海玲描述了迷幻城市里迷幻的心灵,以及迷失在欲望中的俗男俗女,描述了丑陋的都市男人。

读王海玲的小说,我总是能够读到一种诗性的叙述,《正当防卫》尤其明显。这样的叙述,质地凌厉而富于骨感,文字从容并直指内心,充满智性,精妙可感的细节、精致的开头和寓意凸现的精彩结尾,都给读者意外的惊喜,也体现了作家出色的文学表现力。我还常常发现,王海玲的小说是有骨头、有力度的;许多时候,为了使自己的小说“骨感”更为显著,她甚至来不及为自己的叙事添加更多的肌理和血肉,而直接就将生存的粗线条呈现在读者面前。所以,阅读王海玲的小说,你会为她的尖锐和突兀而感到不舒服,她似乎有些狠心,不仅不给生活留任何情面,而且将生活的一切掩饰物全部撕毁,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窘境,一种难以挽回的窘境。

王海玲笔下的主人公大都不展示突出的个性,他们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他们是芸芸众生中毫不起眼的存在。显然,王海玲是在表示这种人、这种生活在当今社会中的广泛性,她的主人公就像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的生活是我们这个时代中最普遍的现象。事实上,她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和各种困境都与时代密切相关。人是时代精神的表现者,也是时代精神的产物,作家表现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孤独、无聊、焦虑感和本能的丧失,表现人们精神的空虚和变异,展示了对现代社会精神的无情批判。

《正当防卫》给我们的东西不仅是挽歌,不仅仅是在一个向前和向后的方位上采取的情感取向,而是一个站在此地,站在广大的无聊的中心,感受到这种无聊的压迫,为此而焦虑,为此而无耻,为此而不知所措——读者也因此而错愕因此而不知所措。王海玲以手术刀般的犀利,将生活中的温情和凡俗外表尖锐地撕裂,暴露出人们掩盖在日常生活之下的空虚、孤独,相互之间的厌倦和冷漠,以及被损害和异化的人性世界。

与岁月和生命对话

刘向忠散文集《天籁回音》阅读印象

□ 赵炳庭

刘向忠的散文,视野开阔,题材丰富。他的文字朴实坦诚,真挚自然。擅长从细微之处见真知,生活中的琐事、杂事,他都能细细品味,有所感悟,并且诉诸笔端,在细微之处显示出独特的人生见解。

在向忠的散文中,故乡是深藏在内心的柔软。他关注的是“西海固”纯朴的土地、人情,以及生长在那里令作者熟稔的各类植物。无论是自然之美,还是心灵感悟,一旦进入他的视域,总会散发出无穷的韵味——一粒砂砾,洞见世界,半瓣花中,道说人情。譬如,“天籁”一辑中,《白雪覆盖的大地》《桃花烂漫北象山》《清凉寺笔记》《北象山抒怀》《 听到鸟鸣的快乐》等,这些平平常常的人事和景物,让他怦然心动,感怀不已。故乡是他心的图腾,也是他所有梦想的地理背景。故乡的一花一树、一草一木、一缕炊烟、一声犬吠、一壶老酒,这些浸透在作者骨子里那浓得化不开的乡情、乡愁,都让作者情牵梦绕。

在当下的散文创作领域,到乡村田园风光中去寻找宁静优美的诗意,或到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去寻找悠远的情思的作品,实不在少数,且大同小异,但向忠的散文之所以能够打动读者,是因为他把饱含人性关怀的笔触伸向故土,用真诚淳朴的言辞诉说着城乡巨变之下的故土情怀、自然植物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心性。他的散文中有因乡村的凋敝而引发的对城市文明的反思,但更多的是表达对正在逝去的乡土的深沉的爱。他是乡村的真诚守望者,他的散文中充满了一种让人读后无法释怀的宁静、无奈而感伤的诗意。譬如,《与五月的乡村擦肩而过》一文,除了对乡村自然景观的描写,作者面对乡村无可挽回的破败,使他深刻体会到,让古老的乡村内蕴了现代城市和新农村无法具备的复杂的文化意蕴和忧伤气氛。

亲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情感是散文的血脉。具体到散文领域中,尽管有抒情散文、说理散文之分,但至高境界应该都是“真情实感”。真情,古往今来,是散文的魂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在向忠的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父亲的病》《回老家看望母亲》《柴火》《与五月的乡村插肩而过》等篇目,字字关情,句句含情。作者以温润的笔调,抒写了乡情、亲情、友情对自己“润物细无声”的成长滋润,在许多细小和温暖的细节记忆里,透出了乡情、亲情、友情的温暖与珍贵,生命的丰饶与坚韧。

所谓见字如面。多年以前,他早通过彼此的文字,与诸位文学编辑成为忘年交了,是他亲眼目睹和见证了作家、诗人、作者之间的友好、互相尊重、对文学的虔诚和痴迷、同道者的亲和力。其中,最令我动容的是《只有香如故——怀念李成福先生》和《秋天的怀念——忆朱世忠先生》两篇,在《只有香如故——怀念李成福先生》一文中,作者回顾了他与李先生的交往过程,他钦敬李先生的情怀风骨、书香雅韵、襟怀与气度,他曾受益于先生在文学创作中的引导和鼓励。

向忠对帮助过他的人,宁可感念于心而不形诸于口头,也很典型地表现了他的为人之忠厚。在《秋天的怀念——忆朱世忠先生》一文,他曾回忆了与朱世忠的一面之缘,他仰慕先生笑容可掬和激情荡漾的风采。

乡村老屋升起的袅袅炊烟,每一寸土地,每一棵树,每一株草,每一缕风,都被赋予诗性,显得天真烂漫。他力图挖掘本土风物、民俗文化元素,让古老遗存突出历史洞见或哲理思考。譬如《村庄里的窖》《瓦房》《风匣》《土炕》《面柜》《架子车》等,这些闪烁着烟火气息的人居及物什,使人一下子回到了农耕时代,农耕文明的质朴淳厚,一点一滴进入到读者的阅读视野,充满了岁月的质感。

一个作家,从文学的自发转入到文学的自觉,必须经历时间霜色的浸润。向忠的文字背后,是故园质朴的乡土,是广泛的阅读积累,前者给了他朴实、真诚,后者淬炼了他丰厚的学养和写作潜能。而海量的阅读,给他提供了许多参照与背景,使得他像庖丁解牛,深中肯綮,像老吏断狱,明察秋毫。他将世界文学巨匠带入他的阅读视野,让他的文字因为汲取了丰富养分而变得血肉丰满、更具张力。从他所读的书目中可以看出,大凡小说、诗歌、散文、传记等皆在他涵泳的视野之内,这使他突破了某种局限,触角无限敞开,获得了一种大格局、大眼界。

写作就是用心血去熬文字的苦活累活。向忠的许多散文,融化在他对人生况味的体认和生命经验的感悟文字中,处处隐现哲思之光。包括对人生的思考,以及精神层面的敏锐关注和细腻捕捉。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