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闯关山万千重——写在珠海市产业发展大会召开之际

凌云纵笔起长卷,日出江海万重新。

在斗门富山工业园,总投资超50亿元的得尔塔光电智能制造产业园预计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实现投产;在南屏科技工业园,格力冷水机组、德凌智能等14个总投资87亿元的高端产业项目加足马力建设;在珠海高新区,联东U谷·数字智造产业园动工建设、首批入驻企业签约,打响了“拿地即开工、开工即招商”的第一炮……

坚持“产业第一”,全面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这是国家使命下的珠海担当,这是一座城市腾飞超越的进击号角,这是新一代特区人昂扬奋发的行动宣言!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多次亲临广东、珠海视察,亲切勉励经济特区要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赋予珠海在重大国家战略中新的使命任务,要求加快珠海经济特区发展。

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特区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作出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重大部署,要求我们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改革开放,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打造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全省新的重要增长极。

百舸争流,唯有弄潮儿能永立潮头;风过隘口,唯有奔跑者能乘势而上!

2022年一季度,我市全力克服疫情冲击不利影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珠三角前列。其中,工业增加值351.86亿元,同比增长9.8%;工业投资99.05亿元,同比增长45.2%。在敢闯敢试、拼搏实干中,珠海以全新姿态驶入产业发展快车道,为全力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推动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今天,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全市产业发展大会,重磅发布“1+5+3”产业发展系列政策文件,包括1个实施方案和5个十条试行措施、3个考评方案,以更清晰的“路线图”、更明确的“任务书”、更紧迫的“时间表”,激励全市上下紧扣“产业第一”,积极谋划、凝心聚力、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争分夺秒、全力攻坚!

号角嘹亮:
全面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

珠江奔腾,湾区潮涌。

作为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40多年来珠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排头兵”和“试验田”。如今,珠海更迎来“四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努力书写新时代“春天的故事”。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必须看到,产业基础仍然较为薄弱,经济结构亟待优化,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是珠海要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争先进位必须破解的首要问题;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新形势、新挑战,珠海更需要深刻领会“国之大者”,在大风大浪中开好顶风船、打好主动仗,在服务全国全省大局上展现更大作为。

与时间赛跑,用奋斗作答,向未来进军!

2021年12月,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隆重召开,明确把“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作为全市工作总抓手,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创新主导,吹响全面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的嘹亮号角。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珠海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抓住‘产业第一’这个‘牛鼻子’,把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作为经济发展主战场,把所有要素资源向产业发展倾斜,努力打造产业大市。”市委书记吕玉印掷地有声地强调。

今年1月举行的珠海市两会上,市长黄志豪在作市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坚持“产业第一”,以实体经济提速发展为牵引,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快速提升城市能级和量级,力争未来5年进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万亿俱乐部行列。

这是一次风雨兼程的奋进,这是一次心潮澎湃的出发。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迅速统一思想,迅速贯彻落实,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抓“第一”,争“第一”,全面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

实体经济是“高频词”,工厂车间是“第一线”,园区布局、招商引资、项目服务是“组合拳”……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吕玉印、黄志豪等市领导密集奔赴基层一线,深入调研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加快落实重大项目市四套班子挂点联系工作制度,先后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务虚会、产业发展专题会议、企业家座谈会,动员全市上下牢固树立“抓产业就是抓发展,谋产业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共识。

坚持问题导向,紧扣关键环节。市委市政府此次出台实施“1+5+3”产业发展系列政策文件,包括《关于坚持“产业第一”加快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5个十条试行措施:《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效率十条措施》《创新驱动促进产业发展十条措施》《加快产业创新人才集聚十条措施》《创新自然资源要素配置加快产业发展十条措施》《市政府推动工作流程再造提速提效十条措施》;3个考评方案:《珠海市2022年各区(功能区)落实“产业第一”招商引资工作综合考评方案》《珠海市2022年市直单位落实“产业第一”招商落地综合考评方案》《珠海市2022年工业经济综合考评方案》。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突出惟实、惟效、惟快工作要求,加快政府工作流程再造,强化要素保障机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坚持“产业第一”,珠海要保持定力、增强活力、开足马力发展实体经济——

聚焦做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四大主导产业,做强智能家电、装备制造、精细化工三大优势产业,到202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新增15家以上百亿级制造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4000家。

坚持“产业第一”,珠海以更广视野、更大格局、更高标准谋划发展蓝图——

香洲区强化主城区核心作用,加快建设高端制造业高地、创新创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集聚高地;

金湾区加快构建“5+2+N”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成为全市产业发展的主战场;

斗门区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三大核心产业,全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高新区高标准建设后环未来科技城、前环科技金银湾,当好全市高质量发展龙头;

鹤洲一体化区域高起点规划建设“洪保十”片区,深化与港澳产业合作,当好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支撑区、服务区、拓展区……

从组建土地整备、财政金融、项目招引、企业服务等工作专班到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和“双容双承诺”制度;从成立市招商署,加强产业项目全流程跟踪服务、全周期闭环管理到按照1年100亿元、5年不少于500亿元标准,大力实施园区投入倍增工程……在“开局就是冲刺”的精气神中,一股干事创业、抢抓先机的昂扬与澎湃扑面而来。

奋勇争先:
以大项目大投入牵引大发展大跨越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视察时强调。

如今,走进格力电器(珠海高栏港)产业园,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大型机械轰鸣作响,这家被寄予厚望的“智慧工厂”,一期工程预计将于今年10月实现竣工并进入试生产阶段,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181亿元。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近年来,珠海经济发展不断进位提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3.2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2100家。2021年,珠海新签约重点产业项目136个、投资总额超千亿元,推动591个项目加快建设,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20%,跑出了“十四五”开局起步的快节奏与加速度。

最是奋斗动人心。从日产百万张硅片的金湾高景太阳能生产基地到16天实现“拿地即开工”的越亚半导体项目;从如火如荼建设的三溪科创小镇到高效运转的景旺电子智能化工厂车间……虎年伊始,走进全市各大生产企业、在建重大项目和工业园区,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奋斗场景。

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以大投入牵引大跨越,新时代的“珠海速度”不断升级。

珠海市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紧密协同,空中客车直升机中国总部等12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香洲区产业金融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上线,现场签约金额超400亿元;金湾区一季度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8个,总投资达271.36亿元;斗门区32个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约254亿元;高新区一季度新引进项目投资总额破100亿元;鹤洲一体化区域推动中电建市政院总部项目、中铁建港航总部科研办公基地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4亿元……

一场场签约仪式,一幕幕动工现场,激荡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气象,更传递出一个强劲信号:珠海推动“产业第一”有信心、有决心,更有新招、有绝招!

面对疫情大考,珠海经济闯关夺隘的决心未减,奋勇争先的势头蓄积。3月16日,全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成立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专班,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实实在在解决企业瓶颈困难,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知重负重、知责担责,各区各部门惠企惠民政策持续加码。以“双统筹”实现“双胜利”,成为这座城市上下同心、同频共振的呼声和行动。

走进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数条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操作仪器,将电路板零器件一一组装送往模拟器质检。“政府、企业、产业工人正在形成合力,让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该公司负责人唐明云说。

耕耘更知韶光贵,不用扬鞭自奋蹄。连日来,珠海产业发展迎来一个又一个好消息——

3月11日,珠海市政府与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签署项目投资协议——这个超百亿元投资的动力电池项目落地,将进一步助力珠海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补链强链”;

4月1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再批准一批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注册上市,由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名列榜上;

4月19日,三溪科创小镇举办重点产业配套项目动工仪式,将进一步补齐园区产业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功能生活品质,全力保障产业发展和人才引入……

建设正酣的产业项目,塔架林立、桩机轰鸣;创新涌动的创意园区,人才集聚、活力迸发;光影绚烂的繁华商圈,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这样的青春之城、活力珠海,不断演绎“产业兴则经济兴,项目来则经济活”的新精彩。

聚力攻坚:
推动“产业第一”加速跑起来

风雷激荡的时代,激情飞扬的征程,总会催生不同寻常的光景。

走进人来人往的珠海市政务服务大厅,一个新增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吸引了前来办事市民的目光。不时有人前来咨询,办事员一一记录,并现场与相关窗口或部门联系,商讨解决方案。“有这样一个兜底窗口,畅通公众诉求反馈渠道,办事体验感好了许多。”刚刚办理完道路运输证过户的市民任小姐由衷点赞。

4月2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珠海招商引资企业代表座谈会在市机关大院举行。会上,11位来自新能源、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不同领域行业的企业家代表先后发言,探讨形势、剖析问题,更多的是直言不讳,当场提出需要帮助协调或者解决的事项、问题。

一个细节,体现这次会议的“特殊用心”——市委、市政府领导与企业代表围坐一起,仔细听,认真记,深入细致交流。摆在桌面的名单,也把11位企业家排在最前。

让企业家站上“C位”,实实在在帮助解决企业发展瓶颈困难,正是珠海积极推动实施“1+5+3”产业发展系列政策文件要求,着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惠商发展环境,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产业发展浓厚氛围的又一生动注脚。

在推动招商引资中谋发展,在加快项目建设中见真招,在夯实园区配套中聚人才,在完善产业链条中寻突破……对标中央、省委各项部署要求,珠海更要拿出再创新局的韧劲和闯劲,拿出迎接挑战的底气和实力,拿出展翅腾飞的自信与勇气,推动“产业第一”加速跑起来,推动实体经济加快强起来!

——完善领导体制,压实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产业发展第一责任人职责,以上率下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推动流程再造,建立容缺办理、并联审批新机制,再造涉企“一站式”政务服务网络,试点“阳光代办”机制,设立“不能办”兜底窗口,出台重大项目落地标准化流程。

——聚力招商引资,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西南等重点地区,建立重大项目“一事一议”直报机制,确保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

——加强用地保障,以特区立法划定工业用地红线,加强土地整备保障,力争5年内统筹新增和盘活工业用地约50平方公里,2年新建、改造、提升2000万平方米新型标准厂房。

——拓展产业空间,加快推进深中通道连接线、港珠澳大桥西延线、市域轨道环线等战略通道及其衔接路网规划建设,以大交通助推产业大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以需求为牵引、产业化为目的的创新资源投入机制,探索开展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加速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促进产业升级,优存量、扩增量,全力支持企业增资扩产和技术改造,建立投资、产值、税收三大“倍增名录”,让企业深耕珠海、做大做强。

——加速集聚人才,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着力打造产业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技能人才、青年人才4支重点人才队伍。

紧扣“产业第一”,坚持“向实而行”,对照“1+5+3”产业发展系列政策文件的工作要求,一项项任务的落细落实、一个个项目的跟踪服务、一个个难点痛点的聚力攻坚,都将如涓滴入海,汇聚珠海经济持久而强大的浪潮,为这座城市蓄势腾飞带来了更强烈的“推背感”。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今天的珠海,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面打好打赢产业发展攻坚战,全力推进“双统筹”、奋力夺取“双胜利”。

让我们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勇担使命,加快发展,当好尖兵,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文字:钟夏 图片:吴长赋 赵梓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田海
再闯关山万千重——写在珠海市产业发展大会召开之际
珠海特区报 2022-04-24 07:01

凌云纵笔起长卷,日出江海万重新。

在斗门富山工业园,总投资超50亿元的得尔塔光电智能制造产业园预计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实现投产;在南屏科技工业园,格力冷水机组、德凌智能等14个总投资87亿元的高端产业项目加足马力建设;在珠海高新区,联东U谷·数字智造产业园动工建设、首批入驻企业签约,打响了“拿地即开工、开工即招商”的第一炮……

坚持“产业第一”,全面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这是国家使命下的珠海担当,这是一座城市腾飞超越的进击号角,这是新一代特区人昂扬奋发的行动宣言!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多次亲临广东、珠海视察,亲切勉励经济特区要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赋予珠海在重大国家战略中新的使命任务,要求加快珠海经济特区发展。

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特区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作出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重大部署,要求我们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改革开放,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打造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全省新的重要增长极。

百舸争流,唯有弄潮儿能永立潮头;风过隘口,唯有奔跑者能乘势而上!

2022年一季度,我市全力克服疫情冲击不利影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珠三角前列。其中,工业增加值351.86亿元,同比增长9.8%;工业投资99.05亿元,同比增长45.2%。在敢闯敢试、拼搏实干中,珠海以全新姿态驶入产业发展快车道,为全力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推动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今天,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全市产业发展大会,重磅发布“1+5+3”产业发展系列政策文件,包括1个实施方案和5个十条试行措施、3个考评方案,以更清晰的“路线图”、更明确的“任务书”、更紧迫的“时间表”,激励全市上下紧扣“产业第一”,积极谋划、凝心聚力、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争分夺秒、全力攻坚!

号角嘹亮:
全面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

珠江奔腾,湾区潮涌。

作为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40多年来珠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排头兵”和“试验田”。如今,珠海更迎来“四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努力书写新时代“春天的故事”。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必须看到,产业基础仍然较为薄弱,经济结构亟待优化,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是珠海要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争先进位必须破解的首要问题;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新形势、新挑战,珠海更需要深刻领会“国之大者”,在大风大浪中开好顶风船、打好主动仗,在服务全国全省大局上展现更大作为。

与时间赛跑,用奋斗作答,向未来进军!

2021年12月,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隆重召开,明确把“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作为全市工作总抓手,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创新主导,吹响全面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的嘹亮号角。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珠海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抓住‘产业第一’这个‘牛鼻子’,把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作为经济发展主战场,把所有要素资源向产业发展倾斜,努力打造产业大市。”市委书记吕玉印掷地有声地强调。

今年1月举行的珠海市两会上,市长黄志豪在作市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坚持“产业第一”,以实体经济提速发展为牵引,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快速提升城市能级和量级,力争未来5年进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万亿俱乐部行列。

这是一次风雨兼程的奋进,这是一次心潮澎湃的出发。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迅速统一思想,迅速贯彻落实,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抓“第一”,争“第一”,全面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

实体经济是“高频词”,工厂车间是“第一线”,园区布局、招商引资、项目服务是“组合拳”……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吕玉印、黄志豪等市领导密集奔赴基层一线,深入调研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加快落实重大项目市四套班子挂点联系工作制度,先后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务虚会、产业发展专题会议、企业家座谈会,动员全市上下牢固树立“抓产业就是抓发展,谋产业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共识。

坚持问题导向,紧扣关键环节。市委市政府此次出台实施“1+5+3”产业发展系列政策文件,包括《关于坚持“产业第一”加快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5个十条试行措施:《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效率十条措施》《创新驱动促进产业发展十条措施》《加快产业创新人才集聚十条措施》《创新自然资源要素配置加快产业发展十条措施》《市政府推动工作流程再造提速提效十条措施》;3个考评方案:《珠海市2022年各区(功能区)落实“产业第一”招商引资工作综合考评方案》《珠海市2022年市直单位落实“产业第一”招商落地综合考评方案》《珠海市2022年工业经济综合考评方案》。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突出惟实、惟效、惟快工作要求,加快政府工作流程再造,强化要素保障机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坚持“产业第一”,珠海要保持定力、增强活力、开足马力发展实体经济——

聚焦做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四大主导产业,做强智能家电、装备制造、精细化工三大优势产业,到202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新增15家以上百亿级制造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4000家。

坚持“产业第一”,珠海以更广视野、更大格局、更高标准谋划发展蓝图——

香洲区强化主城区核心作用,加快建设高端制造业高地、创新创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集聚高地;

金湾区加快构建“5+2+N”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成为全市产业发展的主战场;

斗门区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三大核心产业,全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高新区高标准建设后环未来科技城、前环科技金银湾,当好全市高质量发展龙头;

鹤洲一体化区域高起点规划建设“洪保十”片区,深化与港澳产业合作,当好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支撑区、服务区、拓展区……

从组建土地整备、财政金融、项目招引、企业服务等工作专班到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和“双容双承诺”制度;从成立市招商署,加强产业项目全流程跟踪服务、全周期闭环管理到按照1年100亿元、5年不少于500亿元标准,大力实施园区投入倍增工程……在“开局就是冲刺”的精气神中,一股干事创业、抢抓先机的昂扬与澎湃扑面而来。

奋勇争先:
以大项目大投入牵引大发展大跨越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视察时强调。

如今,走进格力电器(珠海高栏港)产业园,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大型机械轰鸣作响,这家被寄予厚望的“智慧工厂”,一期工程预计将于今年10月实现竣工并进入试生产阶段,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181亿元。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近年来,珠海经济发展不断进位提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3.2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2100家。2021年,珠海新签约重点产业项目136个、投资总额超千亿元,推动591个项目加快建设,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20%,跑出了“十四五”开局起步的快节奏与加速度。

最是奋斗动人心。从日产百万张硅片的金湾高景太阳能生产基地到16天实现“拿地即开工”的越亚半导体项目;从如火如荼建设的三溪科创小镇到高效运转的景旺电子智能化工厂车间……虎年伊始,走进全市各大生产企业、在建重大项目和工业园区,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奋斗场景。

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以大投入牵引大跨越,新时代的“珠海速度”不断升级。

珠海市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紧密协同,空中客车直升机中国总部等12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香洲区产业金融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上线,现场签约金额超400亿元;金湾区一季度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8个,总投资达271.36亿元;斗门区32个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约254亿元;高新区一季度新引进项目投资总额破100亿元;鹤洲一体化区域推动中电建市政院总部项目、中铁建港航总部科研办公基地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4亿元……

一场场签约仪式,一幕幕动工现场,激荡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气象,更传递出一个强劲信号:珠海推动“产业第一”有信心、有决心,更有新招、有绝招!

面对疫情大考,珠海经济闯关夺隘的决心未减,奋勇争先的势头蓄积。3月16日,全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成立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专班,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实实在在解决企业瓶颈困难,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知重负重、知责担责,各区各部门惠企惠民政策持续加码。以“双统筹”实现“双胜利”,成为这座城市上下同心、同频共振的呼声和行动。

走进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数条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操作仪器,将电路板零器件一一组装送往模拟器质检。“政府、企业、产业工人正在形成合力,让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该公司负责人唐明云说。

耕耘更知韶光贵,不用扬鞭自奋蹄。连日来,珠海产业发展迎来一个又一个好消息——

3月11日,珠海市政府与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签署项目投资协议——这个超百亿元投资的动力电池项目落地,将进一步助力珠海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补链强链”;

4月1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再批准一批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注册上市,由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名列榜上;

4月19日,三溪科创小镇举办重点产业配套项目动工仪式,将进一步补齐园区产业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功能生活品质,全力保障产业发展和人才引入……

建设正酣的产业项目,塔架林立、桩机轰鸣;创新涌动的创意园区,人才集聚、活力迸发;光影绚烂的繁华商圈,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这样的青春之城、活力珠海,不断演绎“产业兴则经济兴,项目来则经济活”的新精彩。

聚力攻坚:
推动“产业第一”加速跑起来

风雷激荡的时代,激情飞扬的征程,总会催生不同寻常的光景。

走进人来人往的珠海市政务服务大厅,一个新增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吸引了前来办事市民的目光。不时有人前来咨询,办事员一一记录,并现场与相关窗口或部门联系,商讨解决方案。“有这样一个兜底窗口,畅通公众诉求反馈渠道,办事体验感好了许多。”刚刚办理完道路运输证过户的市民任小姐由衷点赞。

4月2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珠海招商引资企业代表座谈会在市机关大院举行。会上,11位来自新能源、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不同领域行业的企业家代表先后发言,探讨形势、剖析问题,更多的是直言不讳,当场提出需要帮助协调或者解决的事项、问题。

一个细节,体现这次会议的“特殊用心”——市委、市政府领导与企业代表围坐一起,仔细听,认真记,深入细致交流。摆在桌面的名单,也把11位企业家排在最前。

让企业家站上“C位”,实实在在帮助解决企业发展瓶颈困难,正是珠海积极推动实施“1+5+3”产业发展系列政策文件要求,着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惠商发展环境,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产业发展浓厚氛围的又一生动注脚。

在推动招商引资中谋发展,在加快项目建设中见真招,在夯实园区配套中聚人才,在完善产业链条中寻突破……对标中央、省委各项部署要求,珠海更要拿出再创新局的韧劲和闯劲,拿出迎接挑战的底气和实力,拿出展翅腾飞的自信与勇气,推动“产业第一”加速跑起来,推动实体经济加快强起来!

——完善领导体制,压实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产业发展第一责任人职责,以上率下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推动流程再造,建立容缺办理、并联审批新机制,再造涉企“一站式”政务服务网络,试点“阳光代办”机制,设立“不能办”兜底窗口,出台重大项目落地标准化流程。

——聚力招商引资,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西南等重点地区,建立重大项目“一事一议”直报机制,确保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

——加强用地保障,以特区立法划定工业用地红线,加强土地整备保障,力争5年内统筹新增和盘活工业用地约50平方公里,2年新建、改造、提升2000万平方米新型标准厂房。

——拓展产业空间,加快推进深中通道连接线、港珠澳大桥西延线、市域轨道环线等战略通道及其衔接路网规划建设,以大交通助推产业大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以需求为牵引、产业化为目的的创新资源投入机制,探索开展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加速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促进产业升级,优存量、扩增量,全力支持企业增资扩产和技术改造,建立投资、产值、税收三大“倍增名录”,让企业深耕珠海、做大做强。

——加速集聚人才,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着力打造产业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技能人才、青年人才4支重点人才队伍。

紧扣“产业第一”,坚持“向实而行”,对照“1+5+3”产业发展系列政策文件的工作要求,一项项任务的落细落实、一个个项目的跟踪服务、一个个难点痛点的聚力攻坚,都将如涓滴入海,汇聚珠海经济持久而强大的浪潮,为这座城市蓄势腾飞带来了更强烈的“推背感”。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今天的珠海,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面打好打赢产业发展攻坚战,全力推进“双统筹”、奋力夺取“双胜利”。

让我们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勇担使命,加快发展,当好尖兵,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文字:钟夏 图片:吴长赋 赵梓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