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公草
□ 曾维浩
我的劳动从扯虾公草开始。
母亲说:“你5岁了,要开始做事。”
我说:“好。”
母亲从15里外的黄桥铺镇买回一只竹篾背筛,高了些,我背着有些拖地。没关系,我在一天一天长高。新鲜的竹篾散发出清香。我十分高兴。这是母亲送给我5岁的礼物。我在成长!
夏天的一个上午,偶尔有云,太阳不算特别厉害。母亲把我带到椅子岭。地里的红薯藤两尺来长。母亲和几个生产队员的工作是锄草,上午有两块地的任务。母亲指着那些吐着红须儿的小草说:“认清楚,这是虾公草。你把这些草扯下来,放到筛子里去。”母亲说完蹲下身子来手把手地教我。
这是全新的童年体验:我可以帮着母亲做点事情了。
劳动是愉快的。不远处的山林里有蝉鸣和鸟叫。
中间有一会儿休息,母亲到山塘里边的土壁上找泉水喝,又用桐子树叶给我兜了点水来喝。我有时会放下虾公草去追跳跃的蚱蜢。母亲并不批评。第一个小时是新鲜的,第二个小时,劳动就变得单调。我的手指被砂石轻轻划伤,不出血,但会疼痛,可看到细细的划痕。
我累了,第二天不想去了。然而,我不去不行了。
我以为背着新的背筛去扯虾公草只是游戏,其实是母亲安排劳动:跟着大孩子们去扯猪草,我就不再需要祖母看管,还能解决猪饲料的短缺。岩头江一般人家每年要喂养两头猪,一头按统一征购价卖给政府,以便让父亲那样的国家工作人员能凭票买到肉吃,另一头杀了供自家过年熏腊肉吃。养猪的农民没有肉票,买不到食品站的肉,只能吃自家熏的腊肉。
过些天,母亲不再带着我跟她出工,把我交给我的堂姐姐、堂姑姑们。她们最小的比我大5岁,主要给家里砍柴扯猪草。我不知道她们是否小学毕业,反正已不再上学。
从5岁开始,我有了一份工作:扯猪草。
或者换一种说法:5岁时,我开始为一头猪努力工作。
如果我是受雇的,毫无疑问是一个童工。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童工现象是“人类文明的耻辱”,很多人也这么认为,但这仅限于企业主雇佣儿童,不包括我。我参加的是家庭内部的劳动,由家长安排。这类儿童劳动自古就有。我扯猪草喂养的猪,长到120斤重,会送去卖给政府设立的食品站。岩头江村每户每年都有政府布置的一头“征购猪”。这是养猪卖钱的唯一渠道,没有人拒绝。食品站以每斤4角5分钱的价格结算,将钱付给我们。120斤的生猪可卖54元,除去几个月前买小猪仔的成本14元,可挣40元毛利。一个成年男性劳动者每个劳动日只值2角钱,卖猪的收入相当于他辛勤劳动200天,这是个惊人的对比。食品站以每斤8角钱向有肉票的购买者卖出猪肉。
如果说我5岁开始工作,听上去很夸张,但本质上就是如此。我用我的劳动为国家基层管理服务人员提供了肉食。
计划经济的神经末梢就这样准确无误地抵达我5岁的指尖。
有时我想:还有谁比我为这个国家工作得更早吗?
扯够猪草,堂姐姐、堂姑姑们结队走进山林里去采野果吃。她们嫌我小,怕我走进野刺蓬、灌木丛里找不见人,不让我跟着去。她们把装满猪草的背筛拢到一起,让我看管:“千万别让人抢走了。要是有人抢,你就大声喊叫。”她们说采到的刺莓和其他山果都会分给我一份。我眼睁睁看着她们的身影一个一个消失在林子里。
太阳热辣辣的。除了蝉鸣,还有偶尔几声鹌鹑叫。鹌鹑叫声像一个遇到伤心事的老男人捏着鼻子捂着嘴恸哭。在旷野,成年人听起来都会感到毛骨悚然。在我听来,鸟的叫声鹌鹑的最恐怖,其次是猫头鹰,第三才是乌鸦。当旷野里四下无人时,我感到自己的身子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往树林里张望,开始还能看得见采野山果的人拨动枝叶。后来她们就似乎被吞噬了。我呼喊,她们懒得应声。当鹌鹑再次叫起,一批乌鸦在我的头顶盘旋聒噪并久久挥之不去时,我哭了。
我告诉后来分给我山果的人:我害怕!
若干年后我才知道:这一年,令人害怕的不是椅子岭的空旷,不是鹌鹑的怪叫和乌鸦的聒噪。在繁华都市,许多人比我更害怕。这年4月,在美国的一所高中,教师Ron Jones进行了一场实验:重建一个微型的纳粹德国。他让学生亲身体会法西斯的恐怖与魅力。他向班级灌输纪律性和集体精神,鼓励为集体利益互相告密,只用5天,就将学生“培养成优秀的纳粹”。这年7月,底特律的警察在凌晨闯进黑人区逮捕数十名黑人。数百名黑人向警察愤怒地投掷石块和砖头。事件造成40余人死亡350人受伤。
这一年,离第三帝国的灭亡已经22年。
这一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13.8%,农业总产值增长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8年,是举行成人礼的年份。
我应该感谢神明!这一年的夏天,我不在底特律大街上,也不在任何城市。我在椅子岭上,扯虾公草,害怕乌鸦,分享山果。
世界那么乱,椅子岭安全、静谧。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仍然相信:有乌鸦的地方不一定有厄运。没乌鸦的地方不一定安全。
家事追忆
□ 王海玲
母亲是江西省广丰县人氏,家庭出身不好,我二十岁时,在家里一个小箱子看到了母亲的干部履历表,在出身这一栏上赫然写着:地主,历史反革命。我看了心里一个悸动,吓了一大跳。我二十岁时是1976年,有好几天,我看母亲心里都有异样的感觉,想我妈妈怎么是地主家的人。那个年代,所谓地主所谓历史反革命犹如洪水猛兽。到现在,我才明白,母亲的一生为什么小心翼翼,母亲一直是一个老好人,总是吃亏在先。对于我们五个孩子,母亲是慈母那是无疑的,但母亲对我们总是太温和,总是好说话。我想母亲天性中的张扬及活泼一定因为这个病灶般的出身而有所改变。母亲年岁渐长,我发现母亲是那样幽默及喜欢玩乐,母亲喜欢麻将喜欢旅游,喜欢去高档的酒楼吃饭,我现在想起来最安慰的就是带母亲吃遍了珠海的大小酒楼,而且别人家老人可能节约,舍不得点好菜。我母亲就从来在这一点上没有舍不得。每回母亲总是认真看菜谱,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菜肴。对每一家酒楼的特色记忆犹新。这是我每每回想时,心头最大的安慰,如今暗自忖度也是地主出身潜藏的影子吧。
母亲是哪年嫁给父亲的?我只能自己推断,姐姐是1955年1月出生,在姐姐之前母亲还生了一个男孩子,名叫王卫国,因为那时正是抗美援朝之时,所以取了这么一个时代感强的名字。可惜我的卫国哥哥出生后几个月就夭折了。母亲是这样说的,那孩子生下来小,才四斤多,也不会带,所以去世了。母亲说,这个孩子长得很像爸爸,母亲还说她在生卫国的几小时之前,看见房间的地上有一只很大的色彩美丽的虫子在爬,虫子在地上慢慢蠕动,再仔细看,就不知所踪了。母亲叹口气说,可惜了这个孩子。因为之后,母亲接连生了姐姐、我及大妹,让渴望男孩的父亲一再失望。母亲谈到父亲,总是说,你爸爸这一点好,虽然我连着生了三个女儿,你爸爸可一点没有不高兴。
回到爸爸、妈妈的结婚时间,由卫国哥哥出生,我断定父亲及母亲结婚的时间是1952年。父亲是四野的,我记得父亲在四野时曾做过邓华的警卫排长。解放广丰县时,父亲是部队的一个营长。父亲名王德,山东海阳县盘石公社人,这是老地址,海阳早已改为市了。父亲生于1925年,小时候,我记得父亲说,他小时候给地主扛活,因为在地里割豆子被地主打骂,十八岁的小青年一生气,跺跺脚跑到了部队,就这样一路南下到了母亲家乡江西省广丰县,部队当时就驻扎在广丰县。按照父母结婚的时间算,1952年,父亲入伍九年,时年二十有七。母亲年方十九。母亲家是恶劣成分,历史反革命兼地主,可是母亲漂亮,有文化,所谓文化也就是读了当地的高小,母亲写得一手好字,这在当时也是了不起的。母亲告诉我,当时追求她的都是官员,什么县委书记呀县粮食局长呀。母亲格外说了那个粮食局长,说那个人一脸大胡子,让人不喜欢。介绍了好几个小城的新贵,母亲都是拒绝拒绝。直到别人将父亲介绍给她。我和姐妹们都笑着问母亲,为什么介绍别人不同意,介绍父亲就同意了,是不是我们爸爸长得好,母亲打了我们几下,然后笑着点点头。关于父亲与母亲的恋爱细节我只知道两点,一是,母亲说,父亲对她瞒了岁数,她结婚后才知道父亲比她大了八岁。二是,母亲说,父亲经常骑自行车带她,但是父亲不会背后带人,只会前面带,所以她只能坐在车前横梁上,父亲则将自行车骑得飞快,一路响着铃。写到这里,我眼里浮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年轻的父母在春日明媚的田野里,父亲以一种近乎搂抱的骑车方式带着美丽年轻的妻子或未婚妻在田间小路骑行,他们那么年轻,一个是解放军年轻的营长,一个是地主家美丽的女儿,所谓的英雄美人说的就是当时的父母。
记得母亲说,父亲不会背后带人时,姐姐鼻子哼了一声,我们随着这哼声都笑了起来,我们说,爸爸是故意的。母亲说,谁知道呢?因为父亲严厉,所以父亲在世之日,我们不敢问父亲。现在父亲不在了,母亲也不在了,这桩“案子”已无澄清之日了。
我拾起散落在时光中的记忆(外一章)
□ 钟建平
岁月流逝,多少沉淀在时光中的关于青春,关于成长,关于爱情,关于理想,关于生命种种起伏跌宕的故事……
时间辗转,那些无法忘怀的记忆纷纷散落在时光中。
在生命的四季,我拾起散落在时光中的记忆:
时光有时是静静的,如润物无声的春雨,滋养万物,洗涤灵魂;
时光有时是沉甸的,如轰隆轰隆的夏雷,响亮而迅疾,豪迈而悲壮;
时光有时是急促的,如横扫落叶的秋风,一阵秋雨一阵冷呀,荡涤一切枯败,留下健壮的生命;
时光有时是轻轻的,如飘飘洒洒的冬雪,雪落无痕,不经意间,厚厚地覆盖了大地。
我们每个人,每一个人生阶段,都会在时光的长河里留下一些痕迹,或深或浅,或喜悦或忧伤。
除了记忆,还有什么呢?留下的不只是记忆呀,还有爱,藏于彼此生命中的深处,每次触摸都是温暖的,爱是生命中最美丽的记忆。
此时此地,时光无言,思绪静默。就让我们把最美丽的故事定格在有限的生命中吧,就让怀念成为我们对渐行渐远的生命最好的致意吧!
等你像成熟的果子从枝头落下
在萧瑟的秋风中,黄叶纷纷飘落。
在锋利无比的时间中,成熟的果子纷纷坠落。
黄叶的飘落总是给人一种无限的无奈与忧伤,而成熟的果子坠落却给予人喜悦与沉实。前者意味着生命的飘零、枯败、终结,后者却意味着成熟、收获、新生命的开始。
青涩的果子,等待采摘;成熟的果子,在风中坠落。这是自然界最寻常不过的景象。
其实,人类社会中爱也一样,爱需要成长,需要培育,需要等待,等待季节的轮回,时间在枝头上行进、发酵、成熟。
成熟的生命告别枝头,向未来沉静地走去,朝春天的方向翘首。
在我的生命里,我愿意守候在你的树下,那怕耗费我一生的时间。
等你像成熟的果子从枝头落下,那是人世间最美丽的风景,也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刻!
纵横(外一首)
□ 卢卫平
我一介书生
性情柔弱
悲天悯人
我只在写别人时
常用纵横驰骋
纵横捭阖
纵横天下
这些与纵横有关的词
我第一次为自己
用到纵横这个词
是一年夏天
我在一座城市迷路
这座城市的立交桥
纵横交错
让我分不清南北西东
写这首诗时
我再次为自己
用上纵横
想起半世的风霜
岁月的犁耙
在我脸上留下
一垄垄皱纹的沟坎
我老泪纵横
醒 悟
如果我知道
我一睁开眼睛
梦中那场漫山遍野的大火
就会熄灭,连灰烬也不会留下
我就不会在梦中为找到
那个点燃这场火的人
翻山越岭,寻问我遇见的每一个人
为扑灭这场火,我舀干了
梦中池塘里的每一滴水
如果我知道
我一睁开眼睛
我烧伤的左手就能痊愈
不留下疤痕,我就不会在梦中
因无人呼叫救护车
跟一辈子的朋友断绝关系
如果我知道
我一睁开眼睛
就能看见阳光明媚
太阳没有被那场火的浓烟抹黑脸颊
我就不会在梦中写一首诗
多次用到与黑暗有关的词
延伸与抵达(外一首)
□ 唐晓虹
时间之锤不停地敲打沙砾
万物寂静,沙砾穿越寂静
投进浅淡的水色天光
此刻,堤岸延伸城市的梦想
像时光的漏斗过滤了存在
我们依随自由浪漫的向往
堤岸之上,太阳邀约城市
还有飞奔易逝的时光
去赶赴一个庄严的仪式,去眺望
伫立海滨身着素装的灯塔
相遇如期,海水拍击堤岸
灯塔发出光芒,变幻的景致似流云
点染水色天光,无数秘密
深藏沉默不言的灯塔
谁能读懂他的心语?
太阳说,灯塔承载希望之光
照耀天地,抚慰心灵忧伤
城市说,灯塔安置验潮之井
观察波涛的起伏,守候平安吉祥
时光说,灯塔似沙砾流逝的漏斗
刻录人生的匆匆与永恒
光影深处,城市拥抱着生命
灯塔将我们引领,通往内心升腾的
恢弘理想以及平常的愿望
灯塔说,去照彻人性吧!
见证生命的真实,摒弃世间的浮华
我们朝向灯塔,牵手城市握住时光
感受爱和崇高的延伸与抵达
狗尾草
站立大道边,看太阳从东方天际
透过来,几丛草得意地弯腰并摇摆
像是一群精灵,欢舞于路的中央
那些金黄的穗儿是抒情诗中的一个词语
顿时,家乡的山岭和小河在眼前晃过
看见孩提时的我趴在泥地,编串狗尾草
编串可能成形的动物,比如熊猫和骏马
几丛狗尾草,不是这座城市简单的点缀
它们弯腰并摇摆的姿态,令我亲近了故乡
那些金黄的穗儿,成为诗集里抹不去的光亮
山中(外一首)
□ 唐不遇
他在黎明的群山中醒来
没有马上起身,而是躺着,
望着那只鸟慢悠悠地
飞过空气,如穿越灵魂。
陡峭而漫长的过去
已变得像云一样模糊,
一个回声般急促的记忆
正气喘吁吁地攀登他的头。
而他像一棵树站起来
沿着山谷的边缘漫步,
不停地摇落身上的露珠
就像一路丢弃石头的河流。
燕子
当这些石头露出水面,
你踩着它们,
跳跃着,越来越轻,
倒影迅疾流去。
漫步在河边的人
看见河水长出了支流。
春天,最清晰的是野草。
最模糊以至于无的
是河流中的人。
母亲
□ 花果山桃
一个最神圣的称谓
一个最动人的呼声
一个生而开口发出的第一音
一个死而呼唤的最后一声
妈妈 母亲
圆满 温暖 纯洁 神圣
没有什么恩情能相比
没有什么伟大能夸耀
没有什么过往能想起
没有什么点滴能忘记
一声妈妈让冰雪融化
一声妈妈叫铁树开花
一声妈妈可以举重若轻
一声妈妈让我们勇闯天涯
曾经的藤条让我们快快长大
曾经的唠叨让我们铁汉柔情
曾经的临行密密缝温暖我们一生
曾经的目送让我们不忘初心
这就是妈妈
这就是母亲
心中永远的神
虾公草
□ 曾维浩
我的劳动从扯虾公草开始。
母亲说:“你5岁了,要开始做事。”
我说:“好。”
母亲从15里外的黄桥铺镇买回一只竹篾背筛,高了些,我背着有些拖地。没关系,我在一天一天长高。新鲜的竹篾散发出清香。我十分高兴。这是母亲送给我5岁的礼物。我在成长!
夏天的一个上午,偶尔有云,太阳不算特别厉害。母亲把我带到椅子岭。地里的红薯藤两尺来长。母亲和几个生产队员的工作是锄草,上午有两块地的任务。母亲指着那些吐着红须儿的小草说:“认清楚,这是虾公草。你把这些草扯下来,放到筛子里去。”母亲说完蹲下身子来手把手地教我。
这是全新的童年体验:我可以帮着母亲做点事情了。
劳动是愉快的。不远处的山林里有蝉鸣和鸟叫。
中间有一会儿休息,母亲到山塘里边的土壁上找泉水喝,又用桐子树叶给我兜了点水来喝。我有时会放下虾公草去追跳跃的蚱蜢。母亲并不批评。第一个小时是新鲜的,第二个小时,劳动就变得单调。我的手指被砂石轻轻划伤,不出血,但会疼痛,可看到细细的划痕。
我累了,第二天不想去了。然而,我不去不行了。
我以为背着新的背筛去扯虾公草只是游戏,其实是母亲安排劳动:跟着大孩子们去扯猪草,我就不再需要祖母看管,还能解决猪饲料的短缺。岩头江一般人家每年要喂养两头猪,一头按统一征购价卖给政府,以便让父亲那样的国家工作人员能凭票买到肉吃,另一头杀了供自家过年熏腊肉吃。养猪的农民没有肉票,买不到食品站的肉,只能吃自家熏的腊肉。
过些天,母亲不再带着我跟她出工,把我交给我的堂姐姐、堂姑姑们。她们最小的比我大5岁,主要给家里砍柴扯猪草。我不知道她们是否小学毕业,反正已不再上学。
从5岁开始,我有了一份工作:扯猪草。
或者换一种说法:5岁时,我开始为一头猪努力工作。
如果我是受雇的,毫无疑问是一个童工。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童工现象是“人类文明的耻辱”,很多人也这么认为,但这仅限于企业主雇佣儿童,不包括我。我参加的是家庭内部的劳动,由家长安排。这类儿童劳动自古就有。我扯猪草喂养的猪,长到120斤重,会送去卖给政府设立的食品站。岩头江村每户每年都有政府布置的一头“征购猪”。这是养猪卖钱的唯一渠道,没有人拒绝。食品站以每斤4角5分钱的价格结算,将钱付给我们。120斤的生猪可卖54元,除去几个月前买小猪仔的成本14元,可挣40元毛利。一个成年男性劳动者每个劳动日只值2角钱,卖猪的收入相当于他辛勤劳动200天,这是个惊人的对比。食品站以每斤8角钱向有肉票的购买者卖出猪肉。
如果说我5岁开始工作,听上去很夸张,但本质上就是如此。我用我的劳动为国家基层管理服务人员提供了肉食。
计划经济的神经末梢就这样准确无误地抵达我5岁的指尖。
有时我想:还有谁比我为这个国家工作得更早吗?
扯够猪草,堂姐姐、堂姑姑们结队走进山林里去采野果吃。她们嫌我小,怕我走进野刺蓬、灌木丛里找不见人,不让我跟着去。她们把装满猪草的背筛拢到一起,让我看管:“千万别让人抢走了。要是有人抢,你就大声喊叫。”她们说采到的刺莓和其他山果都会分给我一份。我眼睁睁看着她们的身影一个一个消失在林子里。
太阳热辣辣的。除了蝉鸣,还有偶尔几声鹌鹑叫。鹌鹑叫声像一个遇到伤心事的老男人捏着鼻子捂着嘴恸哭。在旷野,成年人听起来都会感到毛骨悚然。在我听来,鸟的叫声鹌鹑的最恐怖,其次是猫头鹰,第三才是乌鸦。当旷野里四下无人时,我感到自己的身子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往树林里张望,开始还能看得见采野山果的人拨动枝叶。后来她们就似乎被吞噬了。我呼喊,她们懒得应声。当鹌鹑再次叫起,一批乌鸦在我的头顶盘旋聒噪并久久挥之不去时,我哭了。
我告诉后来分给我山果的人:我害怕!
若干年后我才知道:这一年,令人害怕的不是椅子岭的空旷,不是鹌鹑的怪叫和乌鸦的聒噪。在繁华都市,许多人比我更害怕。这年4月,在美国的一所高中,教师Ron Jones进行了一场实验:重建一个微型的纳粹德国。他让学生亲身体会法西斯的恐怖与魅力。他向班级灌输纪律性和集体精神,鼓励为集体利益互相告密,只用5天,就将学生“培养成优秀的纳粹”。这年7月,底特律的警察在凌晨闯进黑人区逮捕数十名黑人。数百名黑人向警察愤怒地投掷石块和砖头。事件造成40余人死亡350人受伤。
这一年,离第三帝国的灭亡已经22年。
这一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13.8%,农业总产值增长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8年,是举行成人礼的年份。
我应该感谢神明!这一年的夏天,我不在底特律大街上,也不在任何城市。我在椅子岭上,扯虾公草,害怕乌鸦,分享山果。
世界那么乱,椅子岭安全、静谧。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仍然相信:有乌鸦的地方不一定有厄运。没乌鸦的地方不一定安全。
家事追忆
□ 王海玲
母亲是江西省广丰县人氏,家庭出身不好,我二十岁时,在家里一个小箱子看到了母亲的干部履历表,在出身这一栏上赫然写着:地主,历史反革命。我看了心里一个悸动,吓了一大跳。我二十岁时是1976年,有好几天,我看母亲心里都有异样的感觉,想我妈妈怎么是地主家的人。那个年代,所谓地主所谓历史反革命犹如洪水猛兽。到现在,我才明白,母亲的一生为什么小心翼翼,母亲一直是一个老好人,总是吃亏在先。对于我们五个孩子,母亲是慈母那是无疑的,但母亲对我们总是太温和,总是好说话。我想母亲天性中的张扬及活泼一定因为这个病灶般的出身而有所改变。母亲年岁渐长,我发现母亲是那样幽默及喜欢玩乐,母亲喜欢麻将喜欢旅游,喜欢去高档的酒楼吃饭,我现在想起来最安慰的就是带母亲吃遍了珠海的大小酒楼,而且别人家老人可能节约,舍不得点好菜。我母亲就从来在这一点上没有舍不得。每回母亲总是认真看菜谱,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菜肴。对每一家酒楼的特色记忆犹新。这是我每每回想时,心头最大的安慰,如今暗自忖度也是地主出身潜藏的影子吧。
母亲是哪年嫁给父亲的?我只能自己推断,姐姐是1955年1月出生,在姐姐之前母亲还生了一个男孩子,名叫王卫国,因为那时正是抗美援朝之时,所以取了这么一个时代感强的名字。可惜我的卫国哥哥出生后几个月就夭折了。母亲是这样说的,那孩子生下来小,才四斤多,也不会带,所以去世了。母亲说,这个孩子长得很像爸爸,母亲还说她在生卫国的几小时之前,看见房间的地上有一只很大的色彩美丽的虫子在爬,虫子在地上慢慢蠕动,再仔细看,就不知所踪了。母亲叹口气说,可惜了这个孩子。因为之后,母亲接连生了姐姐、我及大妹,让渴望男孩的父亲一再失望。母亲谈到父亲,总是说,你爸爸这一点好,虽然我连着生了三个女儿,你爸爸可一点没有不高兴。
回到爸爸、妈妈的结婚时间,由卫国哥哥出生,我断定父亲及母亲结婚的时间是1952年。父亲是四野的,我记得父亲在四野时曾做过邓华的警卫排长。解放广丰县时,父亲是部队的一个营长。父亲名王德,山东海阳县盘石公社人,这是老地址,海阳早已改为市了。父亲生于1925年,小时候,我记得父亲说,他小时候给地主扛活,因为在地里割豆子被地主打骂,十八岁的小青年一生气,跺跺脚跑到了部队,就这样一路南下到了母亲家乡江西省广丰县,部队当时就驻扎在广丰县。按照父母结婚的时间算,1952年,父亲入伍九年,时年二十有七。母亲年方十九。母亲家是恶劣成分,历史反革命兼地主,可是母亲漂亮,有文化,所谓文化也就是读了当地的高小,母亲写得一手好字,这在当时也是了不起的。母亲告诉我,当时追求她的都是官员,什么县委书记呀县粮食局长呀。母亲格外说了那个粮食局长,说那个人一脸大胡子,让人不喜欢。介绍了好几个小城的新贵,母亲都是拒绝拒绝。直到别人将父亲介绍给她。我和姐妹们都笑着问母亲,为什么介绍别人不同意,介绍父亲就同意了,是不是我们爸爸长得好,母亲打了我们几下,然后笑着点点头。关于父亲与母亲的恋爱细节我只知道两点,一是,母亲说,父亲对她瞒了岁数,她结婚后才知道父亲比她大了八岁。二是,母亲说,父亲经常骑自行车带她,但是父亲不会背后带人,只会前面带,所以她只能坐在车前横梁上,父亲则将自行车骑得飞快,一路响着铃。写到这里,我眼里浮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年轻的父母在春日明媚的田野里,父亲以一种近乎搂抱的骑车方式带着美丽年轻的妻子或未婚妻在田间小路骑行,他们那么年轻,一个是解放军年轻的营长,一个是地主家美丽的女儿,所谓的英雄美人说的就是当时的父母。
记得母亲说,父亲不会背后带人时,姐姐鼻子哼了一声,我们随着这哼声都笑了起来,我们说,爸爸是故意的。母亲说,谁知道呢?因为父亲严厉,所以父亲在世之日,我们不敢问父亲。现在父亲不在了,母亲也不在了,这桩“案子”已无澄清之日了。
我拾起散落在时光中的记忆(外一章)
□ 钟建平
岁月流逝,多少沉淀在时光中的关于青春,关于成长,关于爱情,关于理想,关于生命种种起伏跌宕的故事……
时间辗转,那些无法忘怀的记忆纷纷散落在时光中。
在生命的四季,我拾起散落在时光中的记忆:
时光有时是静静的,如润物无声的春雨,滋养万物,洗涤灵魂;
时光有时是沉甸的,如轰隆轰隆的夏雷,响亮而迅疾,豪迈而悲壮;
时光有时是急促的,如横扫落叶的秋风,一阵秋雨一阵冷呀,荡涤一切枯败,留下健壮的生命;
时光有时是轻轻的,如飘飘洒洒的冬雪,雪落无痕,不经意间,厚厚地覆盖了大地。
我们每个人,每一个人生阶段,都会在时光的长河里留下一些痕迹,或深或浅,或喜悦或忧伤。
除了记忆,还有什么呢?留下的不只是记忆呀,还有爱,藏于彼此生命中的深处,每次触摸都是温暖的,爱是生命中最美丽的记忆。
此时此地,时光无言,思绪静默。就让我们把最美丽的故事定格在有限的生命中吧,就让怀念成为我们对渐行渐远的生命最好的致意吧!
等你像成熟的果子从枝头落下
在萧瑟的秋风中,黄叶纷纷飘落。
在锋利无比的时间中,成熟的果子纷纷坠落。
黄叶的飘落总是给人一种无限的无奈与忧伤,而成熟的果子坠落却给予人喜悦与沉实。前者意味着生命的飘零、枯败、终结,后者却意味着成熟、收获、新生命的开始。
青涩的果子,等待采摘;成熟的果子,在风中坠落。这是自然界最寻常不过的景象。
其实,人类社会中爱也一样,爱需要成长,需要培育,需要等待,等待季节的轮回,时间在枝头上行进、发酵、成熟。
成熟的生命告别枝头,向未来沉静地走去,朝春天的方向翘首。
在我的生命里,我愿意守候在你的树下,那怕耗费我一生的时间。
等你像成熟的果子从枝头落下,那是人世间最美丽的风景,也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刻!
纵横(外一首)
□ 卢卫平
我一介书生
性情柔弱
悲天悯人
我只在写别人时
常用纵横驰骋
纵横捭阖
纵横天下
这些与纵横有关的词
我第一次为自己
用到纵横这个词
是一年夏天
我在一座城市迷路
这座城市的立交桥
纵横交错
让我分不清南北西东
写这首诗时
我再次为自己
用上纵横
想起半世的风霜
岁月的犁耙
在我脸上留下
一垄垄皱纹的沟坎
我老泪纵横
醒 悟
如果我知道
我一睁开眼睛
梦中那场漫山遍野的大火
就会熄灭,连灰烬也不会留下
我就不会在梦中为找到
那个点燃这场火的人
翻山越岭,寻问我遇见的每一个人
为扑灭这场火,我舀干了
梦中池塘里的每一滴水
如果我知道
我一睁开眼睛
我烧伤的左手就能痊愈
不留下疤痕,我就不会在梦中
因无人呼叫救护车
跟一辈子的朋友断绝关系
如果我知道
我一睁开眼睛
就能看见阳光明媚
太阳没有被那场火的浓烟抹黑脸颊
我就不会在梦中写一首诗
多次用到与黑暗有关的词
延伸与抵达(外一首)
□ 唐晓虹
时间之锤不停地敲打沙砾
万物寂静,沙砾穿越寂静
投进浅淡的水色天光
此刻,堤岸延伸城市的梦想
像时光的漏斗过滤了存在
我们依随自由浪漫的向往
堤岸之上,太阳邀约城市
还有飞奔易逝的时光
去赶赴一个庄严的仪式,去眺望
伫立海滨身着素装的灯塔
相遇如期,海水拍击堤岸
灯塔发出光芒,变幻的景致似流云
点染水色天光,无数秘密
深藏沉默不言的灯塔
谁能读懂他的心语?
太阳说,灯塔承载希望之光
照耀天地,抚慰心灵忧伤
城市说,灯塔安置验潮之井
观察波涛的起伏,守候平安吉祥
时光说,灯塔似沙砾流逝的漏斗
刻录人生的匆匆与永恒
光影深处,城市拥抱着生命
灯塔将我们引领,通往内心升腾的
恢弘理想以及平常的愿望
灯塔说,去照彻人性吧!
见证生命的真实,摒弃世间的浮华
我们朝向灯塔,牵手城市握住时光
感受爱和崇高的延伸与抵达
狗尾草
站立大道边,看太阳从东方天际
透过来,几丛草得意地弯腰并摇摆
像是一群精灵,欢舞于路的中央
那些金黄的穗儿是抒情诗中的一个词语
顿时,家乡的山岭和小河在眼前晃过
看见孩提时的我趴在泥地,编串狗尾草
编串可能成形的动物,比如熊猫和骏马
几丛狗尾草,不是这座城市简单的点缀
它们弯腰并摇摆的姿态,令我亲近了故乡
那些金黄的穗儿,成为诗集里抹不去的光亮
山中(外一首)
□ 唐不遇
他在黎明的群山中醒来
没有马上起身,而是躺着,
望着那只鸟慢悠悠地
飞过空气,如穿越灵魂。
陡峭而漫长的过去
已变得像云一样模糊,
一个回声般急促的记忆
正气喘吁吁地攀登他的头。
而他像一棵树站起来
沿着山谷的边缘漫步,
不停地摇落身上的露珠
就像一路丢弃石头的河流。
燕子
当这些石头露出水面,
你踩着它们,
跳跃着,越来越轻,
倒影迅疾流去。
漫步在河边的人
看见河水长出了支流。
春天,最清晰的是野草。
最模糊以至于无的
是河流中的人。
母亲
□ 花果山桃
一个最神圣的称谓
一个最动人的呼声
一个生而开口发出的第一音
一个死而呼唤的最后一声
妈妈 母亲
圆满 温暖 纯洁 神圣
没有什么恩情能相比
没有什么伟大能夸耀
没有什么过往能想起
没有什么点滴能忘记
一声妈妈让冰雪融化
一声妈妈叫铁树开花
一声妈妈可以举重若轻
一声妈妈让我们勇闯天涯
曾经的藤条让我们快快长大
曾经的唠叨让我们铁汉柔情
曾经的临行密密缝温暖我们一生
曾经的目送让我们不忘初心
这就是妈妈
这就是母亲
心中永远的神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