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第一·一把手访|潘伟明:紧扣“产业第一”推进“三到三服务”

吸引更多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让劳动者获得更好的就业和薪酬是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21年以来,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产业第一”工作总抓手,“一把手”创新提出“三到三服务”工作法。

‘三到三服务’即是到基层、到企业、到困难群众家中;服务产业、服务城市、服务人才。”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潘伟明说,该局紧扣“产业第一” ,提早谋划、靠前服务、主动作为,厚植人才发展沃土,构筑人才集聚新高地;以实招打造技能型社会,促进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抓紧抓实企业用工服务,支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铁腕治理企业欠薪,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切实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撑。

实现“5+1”重点产业精准引才

人才是企业创新、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潘伟明说,多年来,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始终秉承“用好人才‘第一资源’,才能激活产业‘第一动力’”的理念,持续实施人才优先引进入户政策,2021年珠海新引进各类人才6.5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新引进博士452人、硕士3385人,高端人才加速集聚,珠海人才结构持续优化,为珠海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引才方面,我市以政策为引领精准发力,下大力气为企业留住创新人才,助力丽珠、健帆、光库、英诺赛科、纳思达等‘5+1’重点产业企业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和优秀企业家。目前,我市已集聚各类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等高端人才9万余名,其中从事科技研发和现代管理的高层次人才952名,包括顶尖人才4名,超过80%的人才是来自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珠海产业做大做强提供坚实动能。”潘伟明说,同时该局强化服务意识,推出班子带头进企业,走访重点人才,开展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一对一”细致针对性强的解决方案。

潘伟明介绍说,为确保人才留得住,我市还对新引进本科以上的学历人才、高技能人才给予租房和生活补贴;对我市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根据税收贡献给予奖励,2021年我市共发放各类人才奖补约4.78亿元。

千方百计“暖心”服务,保障企业发展用工

用工稳,则企业稳;企业稳,则产业进步经济稳。潘伟明介绍说,为了全力保障企业节后用工,春节前,我市开展“迎春送暖”行动,向留珠过年的42.2万异地务工人员派发200元暖心券,共涉及资金8440万元,并对春节期间留守的非本市户籍建筑工人也给予200元一次性补助,帮助企业“留人”。春节后,我市加大劳务输入扶持力度,出台重点企业招工补贴政策,我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中属于“5+1”产业集群的重点用工企业从市外引进新劳动力的,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招工补贴。支持人力资源中介积极输入新劳动力,对有组织开展劳务输入的,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补贴,以实招硬招帮助企业“引人”。市区两级预计全年发放各类招工补贴超过1亿元。

此外,我市还通过“线上线下”全天候招工平台,助企业“招人”,对5000余名登记失业人员点对点精准推送岗位逾万个。节后还开展“点对点、一站式”返岗行动,安排专车、专列接运务工人员来珠返珠就业,协调专列2列次、专车25辆次,从遵义等地接回返岗来珠务工人员近2600余名。

“百万行”滚动培训行动,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潘伟明说,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深化人才评价制度改革,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助力企业“用才”。我市创新产业青年优秀人才、珠海工匠等评价方式,企业自评名额分别占总名额的50%和80%。贯通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支持建成市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培养)基地3家、技能大师工作室7家、技师工作站7家。推进社会化职称评审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改革,已下放18个系列或专业的职称评审权,建立9个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联盟。

“今年将面向全市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产业工人等各类人员,开展‘百万行’滚动培训行动,主要培训内容有安全生产、适岗技能提升等,预计今年底将完成培训30万人次,到2024年底共完成100万人次培训,实现产业工人培训的全覆盖,为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支知识型、高素质、技术过硬的产业工人队伍。”潘伟明表示。

多措并举铁腕治理欠薪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石。潘伟明说,去年以来,该局在健全劳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灵活应对纠纷方面狠下功夫。一方面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劳动关系纠纷化解工作,密切关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受国家“双减”政策影响的校外培训机构,调解前置,促进劳资矛盾多元化解。另一方面争取在我市开展电子劳动合同试点,搭建电子劳动合同服务平台,推动劳动合同签订全覆盖。还加强对新业态劳动用工和短时工的研究引导监测,及时预防化解劳动争议。

此外,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铁腕治理欠薪,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2021年,共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74宗,将20家情节严重的用人单位和15名自然人纳入拖欠异地务工人员工资“黑名单”目录。

文字:王芳 图片:李建束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
产业第一·一把手访|潘伟明:紧扣“产业第一”推进“三到三服务”
珠海特区报 2022-03-29 07:24

吸引更多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让劳动者获得更好的就业和薪酬是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21年以来,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产业第一”工作总抓手,“一把手”创新提出“三到三服务”工作法。

‘三到三服务’即是到基层、到企业、到困难群众家中;服务产业、服务城市、服务人才。”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潘伟明说,该局紧扣“产业第一” ,提早谋划、靠前服务、主动作为,厚植人才发展沃土,构筑人才集聚新高地;以实招打造技能型社会,促进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抓紧抓实企业用工服务,支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铁腕治理企业欠薪,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切实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撑。

实现“5+1”重点产业精准引才

人才是企业创新、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潘伟明说,多年来,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始终秉承“用好人才‘第一资源’,才能激活产业‘第一动力’”的理念,持续实施人才优先引进入户政策,2021年珠海新引进各类人才6.5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新引进博士452人、硕士3385人,高端人才加速集聚,珠海人才结构持续优化,为珠海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引才方面,我市以政策为引领精准发力,下大力气为企业留住创新人才,助力丽珠、健帆、光库、英诺赛科、纳思达等‘5+1’重点产业企业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和优秀企业家。目前,我市已集聚各类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等高端人才9万余名,其中从事科技研发和现代管理的高层次人才952名,包括顶尖人才4名,超过80%的人才是来自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珠海产业做大做强提供坚实动能。”潘伟明说,同时该局强化服务意识,推出班子带头进企业,走访重点人才,开展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一对一”细致针对性强的解决方案。

潘伟明介绍说,为确保人才留得住,我市还对新引进本科以上的学历人才、高技能人才给予租房和生活补贴;对我市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根据税收贡献给予奖励,2021年我市共发放各类人才奖补约4.78亿元。

千方百计“暖心”服务,保障企业发展用工

用工稳,则企业稳;企业稳,则产业进步经济稳。潘伟明介绍说,为了全力保障企业节后用工,春节前,我市开展“迎春送暖”行动,向留珠过年的42.2万异地务工人员派发200元暖心券,共涉及资金8440万元,并对春节期间留守的非本市户籍建筑工人也给予200元一次性补助,帮助企业“留人”。春节后,我市加大劳务输入扶持力度,出台重点企业招工补贴政策,我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中属于“5+1”产业集群的重点用工企业从市外引进新劳动力的,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招工补贴。支持人力资源中介积极输入新劳动力,对有组织开展劳务输入的,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补贴,以实招硬招帮助企业“引人”。市区两级预计全年发放各类招工补贴超过1亿元。

此外,我市还通过“线上线下”全天候招工平台,助企业“招人”,对5000余名登记失业人员点对点精准推送岗位逾万个。节后还开展“点对点、一站式”返岗行动,安排专车、专列接运务工人员来珠返珠就业,协调专列2列次、专车25辆次,从遵义等地接回返岗来珠务工人员近2600余名。

“百万行”滚动培训行动,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潘伟明说,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深化人才评价制度改革,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助力企业“用才”。我市创新产业青年优秀人才、珠海工匠等评价方式,企业自评名额分别占总名额的50%和80%。贯通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支持建成市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培养)基地3家、技能大师工作室7家、技师工作站7家。推进社会化职称评审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改革,已下放18个系列或专业的职称评审权,建立9个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联盟。

“今年将面向全市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产业工人等各类人员,开展‘百万行’滚动培训行动,主要培训内容有安全生产、适岗技能提升等,预计今年底将完成培训30万人次,到2024年底共完成100万人次培训,实现产业工人培训的全覆盖,为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支知识型、高素质、技术过硬的产业工人队伍。”潘伟明表示。

多措并举铁腕治理欠薪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石。潘伟明说,去年以来,该局在健全劳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灵活应对纠纷方面狠下功夫。一方面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劳动关系纠纷化解工作,密切关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受国家“双减”政策影响的校外培训机构,调解前置,促进劳资矛盾多元化解。另一方面争取在我市开展电子劳动合同试点,搭建电子劳动合同服务平台,推动劳动合同签订全覆盖。还加强对新业态劳动用工和短时工的研究引导监测,及时预防化解劳动争议。

此外,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铁腕治理欠薪,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2021年,共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74宗,将20家情节严重的用人单位和15名自然人纳入拖欠异地务工人员工资“黑名单”目录。

文字:王芳 图片:李建束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