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银拿出来 深圳预计返还超25亿元助中小企业渡难关

日前,广东省政府官网发布了关于印发《广东省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从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开拓市场需求、加强企业权益保障、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强化企业人才支撑等七个方面共提出了25条支持政策。

记者注意到,25条具体措施中,关于降低成本、增加融资、培育创新等相关措施力度大,提振企业信心。作为广东省中小企业数量和“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深圳一直不遗余力支持企业发展。据透露,深圳更是拿出真金白银,将预计返还超25亿元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减”“降”“返”“补”成核心关键字

25条政策措施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场地成本和缓解经营压力等措施首当其冲。而且,此次主要通过财税政策和融资渠道持续降低企业各项经营成本。

对深圳而言,降低企业成本的核心关键字是“减”“降”“返”“补”。

“降”和“返”。在近日举行的深圳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就疫情期间助企业纾难解困等问题明确表示,疫情以来,深圳各部门持续在减轻企业负担上做“减法”,在落实惠企政策和企业服务上做“加法”。减法重点是在“降”和“返”上发力。其中,“降”是指延续实施失业保险、工伤保险阶段性降低费率政策,并同步实施浮动费率,预计两项合计可为全市企业减负19.53亿元。“返”是指实施失业保险的稳岗返还,2021年深圳已为76万户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5.13亿元,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2022年,深圳将延续实施这项政策,同时着重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预计全年返还资金将超过25亿元。

“减”。2021年,深圳全年地域税费收入突破万亿元,为近6万户企业办理缓缴税款约33亿元。据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深圳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增强,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21万亿元,同比增长29.7%。2021年共有51户银行企业因发放符合免税条件贷款,全年累计减免贷款利息收入增值税7.36亿元。

“补”。为应对疫情,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牵头制定并实施《深圳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项目实施办法》,对全市中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于2020年2月到4月获得的银行新增贷款,按实际支付利息的50%给予总额最高100万元的贴息支持,贴息期限不超过6个月。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深圳已完成对辖区2.6万家商事主体、总计4.5万笔贷款进行利息补贴,补贴金额总计10.8亿元,覆盖新增中小微企业贷款超过1300亿元。

全方位提升金融举措服务中小微企业

金融活,则实体经济活。《政策措施》在融资方面提出了5条具体措施。其中,进一步加大信贷风险补偿和融资担保支持力度,对风险补偿实施情况较好的地区给予奖励。深圳在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发展方面,早动手、执行力强,积极加大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力度。

2019年,深圳设立了规模为50亿元的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对辖区银行机构为我市中小微企业放贷形成的不良贷款总体按30%的比例给予风险补偿。为应对疫情影响,将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的受益范围扩大至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将风险损失补偿比例上限由50%提高到80%。

根据深圳市中小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风险补偿资金池共实现了43家银行签约加盟,资金池管理系统中已入库加盟银行38家。线上系统在库贷款项目约39.81万个,贷款总额约7308亿元,涵盖深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约15.58万家。惠及40家(次)银行1150家中小微企业,撬动新增银行信贷超过900亿元。2021年,深圳又新增2家银行加盟资金池,使得加盟银行达到43家。其中,38家加盟银行当年入库贷款项目超过20万个,贷款总额近3150亿元,涵盖我市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约9万家。

随着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进入深水区,深圳市场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圳融资担保基金通过与微众银行、国任保险合作推出了全国首创的“线上融资额度保险再担保”业务,结合金融科技、保险分险、财政增信三方优势,同担贷款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容忍度,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截至2021年10月,深圳融资担保基金累计撬动银行贷款75.95亿元,对应项目32045笔,扶持企业17658家,免收国任保险再担保保费720万元。

为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为深圳对符合项目准入条件的科创型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深圳融资担保基金于2021年7月打造了业内首个线上化、批量化的“政银担”融资担保业务,在第一个合作年度提供“随借随还”贷款额度10亿元。截至2021年10月,累计撬动银行贷款6679万元,新业务模式为科创小微企业减压赋能。

今年1月10日,深圳征信服务有限公司通过备案,正式运行。围绕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不断深化数据归集、加工整理、精准“画像”、授权使用等一体化功能,提升企业数据资产价值,为企业融资提质增效。截至2022年1月10日,深圳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已完成对37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5.42亿条涉企信用数据的归集,实现深圳380多万家商事主体全覆盖。

培育“专精特新”和辅导上市两手抓

此次,关于“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政策措施》有2条专门指出:在政策倾斜以及融资方面,广东对国家新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投融资对接机制,力争5年推动300家中小企业挂牌上市融资。

“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广东是全国经济最富有活力的地区之一,不仅产业基础雄厚,区域创新能力也强劲。在深圳,中小企业数量超过250万家,位居全省之首,也是极具活力和创新力的企业群体,全市90%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0%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都是中小企业,60%以上的中国驰名商标与中国名牌产品、80%的创新载体也来自中小企业。深圳累计有169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位列全省第一。

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不仅是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圳市培育创新的重要举措。目前,深圳已形成包括政策扶持、完善培育梯队、加强公共服务、加强上市培育、搭建发展平台以及加强企业人才培训在内的一整套完备的培育发展体系。

在培育和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方面,深圳目前已有16家机构推出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专项产品和服务。包括北京银行深圳分行推出的首个“专精特新贷”产品,已累计为24家企业授信达6.2亿元。中国银行深圳分行推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贷”,免抵押授信额度最高1000万元,最长可达3年;市担保集团推出“专精特新”融资担保产品等。

深圳市中小局探索扶持企业专项资金“免申即享”的创新举措,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实现惠企政策更高效、更便捷、更精准送达企业。据统计,该局通过“免申即享”方式,完成对169家小巨人企业和16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的资助,共计拨付资金1.17亿元。

深圳将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链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纳入深圳市中小企业培育体系,予以重点培育。

培育上市是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根据深圳市中小局提供的数据,在深圳287家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有73家企业成长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27家企业上市;49家企业完成股改拟上市。

上市培育的工作重心在前端、上市培育的立足点在培育。截至2021年12月31日,深圳市境内外上市企业合计495家,首发募集资金合计4579.01亿元。其中境内A股上市企业372家,上交所主板23家,深交所主板183家,创业板134家,科创板29家,北交所3家;境外上市123家。

在深圳主板和创业板上市的深圳企业总量连续15年排在国内大中城市首位。截至2021年12月31日,深圳共新增47家境内外上市企业,创历史新高,首发募集资金合计313.96亿元。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蓝辉龙
真金白银拿出来 深圳预计返还超25亿元助中小企业渡难关
读特客户端 2022-03-11 11:27

日前,广东省政府官网发布了关于印发《广东省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从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开拓市场需求、加强企业权益保障、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强化企业人才支撑等七个方面共提出了25条支持政策。

记者注意到,25条具体措施中,关于降低成本、增加融资、培育创新等相关措施力度大,提振企业信心。作为广东省中小企业数量和“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深圳一直不遗余力支持企业发展。据透露,深圳更是拿出真金白银,将预计返还超25亿元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减”“降”“返”“补”成核心关键字

25条政策措施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场地成本和缓解经营压力等措施首当其冲。而且,此次主要通过财税政策和融资渠道持续降低企业各项经营成本。

对深圳而言,降低企业成本的核心关键字是“减”“降”“返”“补”。

“降”和“返”。在近日举行的深圳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就疫情期间助企业纾难解困等问题明确表示,疫情以来,深圳各部门持续在减轻企业负担上做“减法”,在落实惠企政策和企业服务上做“加法”。减法重点是在“降”和“返”上发力。其中,“降”是指延续实施失业保险、工伤保险阶段性降低费率政策,并同步实施浮动费率,预计两项合计可为全市企业减负19.53亿元。“返”是指实施失业保险的稳岗返还,2021年深圳已为76万户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5.13亿元,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2022年,深圳将延续实施这项政策,同时着重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预计全年返还资金将超过25亿元。

“减”。2021年,深圳全年地域税费收入突破万亿元,为近6万户企业办理缓缴税款约33亿元。据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深圳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增强,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21万亿元,同比增长29.7%。2021年共有51户银行企业因发放符合免税条件贷款,全年累计减免贷款利息收入增值税7.36亿元。

“补”。为应对疫情,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牵头制定并实施《深圳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项目实施办法》,对全市中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于2020年2月到4月获得的银行新增贷款,按实际支付利息的50%给予总额最高100万元的贴息支持,贴息期限不超过6个月。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深圳已完成对辖区2.6万家商事主体、总计4.5万笔贷款进行利息补贴,补贴金额总计10.8亿元,覆盖新增中小微企业贷款超过1300亿元。

全方位提升金融举措服务中小微企业

金融活,则实体经济活。《政策措施》在融资方面提出了5条具体措施。其中,进一步加大信贷风险补偿和融资担保支持力度,对风险补偿实施情况较好的地区给予奖励。深圳在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发展方面,早动手、执行力强,积极加大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力度。

2019年,深圳设立了规模为50亿元的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对辖区银行机构为我市中小微企业放贷形成的不良贷款总体按30%的比例给予风险补偿。为应对疫情影响,将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的受益范围扩大至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将风险损失补偿比例上限由50%提高到80%。

根据深圳市中小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风险补偿资金池共实现了43家银行签约加盟,资金池管理系统中已入库加盟银行38家。线上系统在库贷款项目约39.81万个,贷款总额约7308亿元,涵盖深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约15.58万家。惠及40家(次)银行1150家中小微企业,撬动新增银行信贷超过900亿元。2021年,深圳又新增2家银行加盟资金池,使得加盟银行达到43家。其中,38家加盟银行当年入库贷款项目超过20万个,贷款总额近3150亿元,涵盖我市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约9万家。

随着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进入深水区,深圳市场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圳融资担保基金通过与微众银行、国任保险合作推出了全国首创的“线上融资额度保险再担保”业务,结合金融科技、保险分险、财政增信三方优势,同担贷款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容忍度,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截至2021年10月,深圳融资担保基金累计撬动银行贷款75.95亿元,对应项目32045笔,扶持企业17658家,免收国任保险再担保保费720万元。

为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为深圳对符合项目准入条件的科创型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深圳融资担保基金于2021年7月打造了业内首个线上化、批量化的“政银担”融资担保业务,在第一个合作年度提供“随借随还”贷款额度10亿元。截至2021年10月,累计撬动银行贷款6679万元,新业务模式为科创小微企业减压赋能。

今年1月10日,深圳征信服务有限公司通过备案,正式运行。围绕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不断深化数据归集、加工整理、精准“画像”、授权使用等一体化功能,提升企业数据资产价值,为企业融资提质增效。截至2022年1月10日,深圳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已完成对37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5.42亿条涉企信用数据的归集,实现深圳380多万家商事主体全覆盖。

培育“专精特新”和辅导上市两手抓

此次,关于“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政策措施》有2条专门指出:在政策倾斜以及融资方面,广东对国家新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投融资对接机制,力争5年推动300家中小企业挂牌上市融资。

“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广东是全国经济最富有活力的地区之一,不仅产业基础雄厚,区域创新能力也强劲。在深圳,中小企业数量超过250万家,位居全省之首,也是极具活力和创新力的企业群体,全市90%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0%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都是中小企业,60%以上的中国驰名商标与中国名牌产品、80%的创新载体也来自中小企业。深圳累计有169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位列全省第一。

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不仅是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圳市培育创新的重要举措。目前,深圳已形成包括政策扶持、完善培育梯队、加强公共服务、加强上市培育、搭建发展平台以及加强企业人才培训在内的一整套完备的培育发展体系。

在培育和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方面,深圳目前已有16家机构推出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专项产品和服务。包括北京银行深圳分行推出的首个“专精特新贷”产品,已累计为24家企业授信达6.2亿元。中国银行深圳分行推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贷”,免抵押授信额度最高1000万元,最长可达3年;市担保集团推出“专精特新”融资担保产品等。

深圳市中小局探索扶持企业专项资金“免申即享”的创新举措,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实现惠企政策更高效、更便捷、更精准送达企业。据统计,该局通过“免申即享”方式,完成对169家小巨人企业和16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的资助,共计拨付资金1.17亿元。

深圳将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链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纳入深圳市中小企业培育体系,予以重点培育。

培育上市是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根据深圳市中小局提供的数据,在深圳287家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有73家企业成长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27家企业上市;49家企业完成股改拟上市。

上市培育的工作重心在前端、上市培育的立足点在培育。截至2021年12月31日,深圳市境内外上市企业合计495家,首发募集资金合计4579.01亿元。其中境内A股上市企业372家,上交所主板23家,深交所主板183家,创业板134家,科创板29家,北交所3家;境外上市123家。

在深圳主板和创业板上市的深圳企业总量连续15年排在国内大中城市首位。截至2021年12月31日,深圳共新增47家境内外上市企业,创历史新高,首发募集资金合计313.96亿元。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蓝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