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新能源产业链条 金湾区着力培育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人勤春早奋进时。2月7日,新春复工首日,走进位于金湾区三灶镇机场东路的高景50GW大尺寸太阳能硅片生产基地的一期厂房内,眼前一片忙碌的现代化生产场景——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正保持高速运转,以日产百万件的速度打磨出一片片薄如蝉翼的大尺寸单晶硅片。

这些代表着行业顶级品质的太阳能硅片,将从金湾的生产基地运送至下游产业链的光伏产品企业,制成光伏发电的关键原件,助力全国新能源行业稳步发展。

记者了解到,在珠海锚定“产业第一”发展方向并将新能源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集群之一的大背景下,金湾区正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过去的2021年,金湾区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9.12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工业增加值27.72亿元,同比增长17.9%。在令人瞩目的成绩背后,金湾区新能源产业将在珠海市新一轮产业战略布局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成为珠海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找准发展路径 擘画新能源产业集群蓝图

金湾区三灶岛南侧海域上海风阵阵,只见55台单机容量为5.5兆瓦国产抗台风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在这片辽阔海域上迎风屹立,它们和陆上集控中心、海上升压站等组成发电体系,最大限度捕捉南海的风,最终将其转化成电能。

这一带有科幻色彩的海上风电场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大容量海上风电场项目——珠海金湾海上风电场项目。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后,预计年上网电量达7.29亿千瓦时,满足约100万珠海市民一年生活用电需求,如按火力发电标准煤消耗量计算,每年可节约标煤22.9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5.63万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而这只是金湾新能源产业开发建设的冰山一角。

珠海金湾海上风电场。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新能源产业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能源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一代能源技术竞争的制高点和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当前,珠海市正紧紧抓住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爆发期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加速发展的市场机遇期,全力以赴引进一批引领性强、带动能力强的造血型项目,系统构建新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体系,新能源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集群之一。2020年,珠海市新能源产业规上企业总产值616.47亿元。

具体而言,金湾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一方面,坚持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核心,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风电产业、智能电网产业及新能源服务业,形成“一个核心、四个重点”的新能源产业结构;另一方面,积极拓展传统产业边界,将着力引进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光伏设备等新兴新能源产业项目,系统构建新能源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金湾区新能源产业链已经覆盖上游的能源生产、中游的能源传输和储能以及下游的应用,如上游的粤港澳大湾区装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珠海金湾海上风电场项目,中游的全球最大的锂电池隔离膜制造商珠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游的广通客车、格力钛新能源、中兴智能汽车等多家整车生产企业。

中兴智能汽车。

拓宽挖潜途径 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效应

金湾新能源产业版图不止于此。在发挥现有的新能源产业优势的同时,金湾区正在有针对性地引进新能源产业知名企业,使得新能源产业要素不断积聚,进一步实现“强链”“补链”,形成愈发清晰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效应。

在金湾区发布的2022年1月招商成绩单中,记者看到,新签约企业包括了深圳新宙邦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新能源锂电池头部企业,这将助力金湾完善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链。其中,新宙邦作为全球锂电池电解液龙头企业,计划总投资12亿元,将建设半导体化学品与高性能锂电池电解液的生产研发项目,预计达产后实现产值超30亿元。

此外,由光华科技投资的中力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也签约落地金湾,计划投资不少于10亿元。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领域的“先行者”,该项目将建设新能源材料和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为主导的高端专用化学品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产值超46亿元。

记者获悉,金湾区未来力争完善新能源产业生态圈,用好珠海国际动力港,建立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提质增效,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着力培育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同时,大力提升整车研发与产业化水平,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纯电动、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领城开展跨行业、跨领域的合资合作,搭建完整的新能源产业生态体系。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金湾区依托珠海格力钛新能源、中兴智能汽车、黎明云路新能源等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加快打造涵盖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LNG液化天然气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变压器等热交换设备,节能设备及LED(发光二极管)灯等领域、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的产业体系。

银隆新能源生产基地。

另外,华南唯一实现动力电池及电机检测全覆盖的国家级检测平台、总投资为4.29亿元的国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电驱动系统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项目暨珠海国际动力港投入使用后,可为新能源汽车质检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的服务和保障。

夯实保障体系 促进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

从2021年1月29日高景50GW大尺寸单晶硅片生产基地一期厂房正式动工建设,在当年6月18日成功试生产出第一张大尺寸硅片。140天,项目从0到1,刷新了行业记录。经过数月的发展,高景太阳能一期已基本实现了初期15GW的产能目标,在全国大硅片生产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高景50GW大尺寸太阳能硅片生产基地的一期厂房。

在维持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如何寻求产业发展上更大的突破?金湾区依托省、市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在人才、资金等要素上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保障的同时,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推出产业集群“群主制”,旨在开展精准招商,更好地服务企业,创新方法促进产业升级。

产业集群“群主制”是指在安排专人对接产业发展,以建链、补链、延链、融链、强链为主线,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加快区内各产业实现集中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群主”主要负责“吃透”产业,研究制定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的“四图”作战机制,通过商协会和重点企业“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等多渠道大力招商选资,提出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及协调解决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中的共性问题,推动产业集群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

“下一步,依托金湾丰富的滩涂、海岛、海洋资源,我与团队成员将继续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海上光伏发电、氢能、生物质能等新产业业态,维持现有的优势产业发展基础。”金湾区“新能源”群主甄文康告诉记者,在做好企业服务工作的同时,他正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谋划为产业内龙头企业引进更多配套企业,实现“强链”“补链”的目标。

文字:蒋毅槿 图片:张洲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
完善新能源产业链条 金湾区着力培育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珠海特区报 2022-02-18 10:21

人勤春早奋进时。2月7日,新春复工首日,走进位于金湾区三灶镇机场东路的高景50GW大尺寸太阳能硅片生产基地的一期厂房内,眼前一片忙碌的现代化生产场景——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正保持高速运转,以日产百万件的速度打磨出一片片薄如蝉翼的大尺寸单晶硅片。

这些代表着行业顶级品质的太阳能硅片,将从金湾的生产基地运送至下游产业链的光伏产品企业,制成光伏发电的关键原件,助力全国新能源行业稳步发展。

记者了解到,在珠海锚定“产业第一”发展方向并将新能源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集群之一的大背景下,金湾区正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过去的2021年,金湾区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9.12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工业增加值27.72亿元,同比增长17.9%。在令人瞩目的成绩背后,金湾区新能源产业将在珠海市新一轮产业战略布局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成为珠海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找准发展路径 擘画新能源产业集群蓝图

金湾区三灶岛南侧海域上海风阵阵,只见55台单机容量为5.5兆瓦国产抗台风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在这片辽阔海域上迎风屹立,它们和陆上集控中心、海上升压站等组成发电体系,最大限度捕捉南海的风,最终将其转化成电能。

这一带有科幻色彩的海上风电场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大容量海上风电场项目——珠海金湾海上风电场项目。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后,预计年上网电量达7.29亿千瓦时,满足约100万珠海市民一年生活用电需求,如按火力发电标准煤消耗量计算,每年可节约标煤22.9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5.63万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而这只是金湾新能源产业开发建设的冰山一角。

珠海金湾海上风电场。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新能源产业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能源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一代能源技术竞争的制高点和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当前,珠海市正紧紧抓住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爆发期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加速发展的市场机遇期,全力以赴引进一批引领性强、带动能力强的造血型项目,系统构建新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体系,新能源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集群之一。2020年,珠海市新能源产业规上企业总产值616.47亿元。

具体而言,金湾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一方面,坚持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核心,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风电产业、智能电网产业及新能源服务业,形成“一个核心、四个重点”的新能源产业结构;另一方面,积极拓展传统产业边界,将着力引进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光伏设备等新兴新能源产业项目,系统构建新能源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金湾区新能源产业链已经覆盖上游的能源生产、中游的能源传输和储能以及下游的应用,如上游的粤港澳大湾区装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珠海金湾海上风电场项目,中游的全球最大的锂电池隔离膜制造商珠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游的广通客车、格力钛新能源、中兴智能汽车等多家整车生产企业。

中兴智能汽车。

拓宽挖潜途径 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效应

金湾新能源产业版图不止于此。在发挥现有的新能源产业优势的同时,金湾区正在有针对性地引进新能源产业知名企业,使得新能源产业要素不断积聚,进一步实现“强链”“补链”,形成愈发清晰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效应。

在金湾区发布的2022年1月招商成绩单中,记者看到,新签约企业包括了深圳新宙邦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新能源锂电池头部企业,这将助力金湾完善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链。其中,新宙邦作为全球锂电池电解液龙头企业,计划总投资12亿元,将建设半导体化学品与高性能锂电池电解液的生产研发项目,预计达产后实现产值超30亿元。

此外,由光华科技投资的中力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也签约落地金湾,计划投资不少于10亿元。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领域的“先行者”,该项目将建设新能源材料和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为主导的高端专用化学品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产值超46亿元。

记者获悉,金湾区未来力争完善新能源产业生态圈,用好珠海国际动力港,建立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提质增效,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着力培育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同时,大力提升整车研发与产业化水平,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纯电动、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领城开展跨行业、跨领域的合资合作,搭建完整的新能源产业生态体系。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金湾区依托珠海格力钛新能源、中兴智能汽车、黎明云路新能源等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加快打造涵盖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LNG液化天然气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变压器等热交换设备,节能设备及LED(发光二极管)灯等领域、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的产业体系。

银隆新能源生产基地。

另外,华南唯一实现动力电池及电机检测全覆盖的国家级检测平台、总投资为4.29亿元的国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电驱动系统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项目暨珠海国际动力港投入使用后,可为新能源汽车质检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的服务和保障。

夯实保障体系 促进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

从2021年1月29日高景50GW大尺寸单晶硅片生产基地一期厂房正式动工建设,在当年6月18日成功试生产出第一张大尺寸硅片。140天,项目从0到1,刷新了行业记录。经过数月的发展,高景太阳能一期已基本实现了初期15GW的产能目标,在全国大硅片生产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高景50GW大尺寸太阳能硅片生产基地的一期厂房。

在维持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如何寻求产业发展上更大的突破?金湾区依托省、市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在人才、资金等要素上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保障的同时,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推出产业集群“群主制”,旨在开展精准招商,更好地服务企业,创新方法促进产业升级。

产业集群“群主制”是指在安排专人对接产业发展,以建链、补链、延链、融链、强链为主线,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加快区内各产业实现集中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群主”主要负责“吃透”产业,研究制定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的“四图”作战机制,通过商协会和重点企业“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等多渠道大力招商选资,提出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及协调解决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中的共性问题,推动产业集群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

“下一步,依托金湾丰富的滩涂、海岛、海洋资源,我与团队成员将继续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海上光伏发电、氢能、生物质能等新产业业态,维持现有的优势产业发展基础。”金湾区“新能源”群主甄文康告诉记者,在做好企业服务工作的同时,他正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谋划为产业内龙头企业引进更多配套企业,实现“强链”“补链”的目标。

文字:蒋毅槿 图片:张洲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