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新年贺卡背后的珠海“人才经”

虎年伊始,一份特别的礼物在朋友圈刷屏。

新年开工返岗之际,珠海近600名高层次人才,收到了温暖的新春祝福:一张由珠海市委书记、珠海市市长签名的新年贺卡,以及一份遵义珠海协作特产。

在这支人才队伍里,既有企业家、科研者、技术能手等人才,他们是行业中的佼佼者,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还有教师、医生、专家等人才,他们是专业领域中的带头人,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城市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人才。向人才致敬,就是致敬城市的未来。对人才进行节日问候,在各地并不鲜见。但以市委、市政府这样高规格的致信,却不多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从一张贺卡透视珠海改革发展的“人才经”。

一个信号
在全市掀起爱才尊才重才的社会氛围

“细节见真情,真切感受到珠海对人才的重视!”珠海市高层次人才、科研人员梁伟凡收到这份新年贺卡和礼物时,直呼惊喜和感动。他细心地发现,贺卡的落款处有市委书记和市长的签名。

“我在很多城市待过,但是像珠海这样如此高规格地重视人才,还是第一次遇到。”他说。

重才、尊才、爱才、惜才,是珠海历来的优良传统。珠海经济特区因人才而立,因人才而兴,珠海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英才辈出的创业史。20多年前,珠海推出“百万重奖科技人才”政策,引来人才东南飞的热潮;20多年后,“珠海十大英才”惊艳亮相,“国之重器”总设计师等英才入选,引领城市创新潮流。

一以贯之的人才观,让珠海加速吸引人才聚集,为建设“青春之城、活力之都”注入源头活水。去年以来,“人才点亮珠海”活动持续开展,即在重大节日来临之际,珠海市委、市政府开展高层次人才慰问活动,旨在依托系列活动推动形成尊才爱才的社会氛围。

今年初,在珠海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上,珠海市委书记吕玉印亲自为新入选的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代表,分别颁发英才卡和立项证书,向为珠海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才表达感谢。

历年以来,珠海人才工作亮点纷呈:全国率先出台人才立法、“英才计划”引才成效卓著、促进澳珠人才协同发展……可以说,珠海的人才事业一直与特区改革发展的进程同频共振。

无论是一张贺卡、一份礼品、一场活动,还是一个称号、一份荣誉、一项政策,都指向了同一个中心思想:当下的珠海,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更渴望人才,也更能为人才发展提供广阔平台。

新春之际,珠海主动向人才发出问候与祝福,无疑是以实际行动再次向社会各界宣告:珠海对人才关心关爱的力度不减、为人才提供高水平服务的步伐更实、张开怀抱拥抱人才的动作更频。

一个背景
拥抱“四区叠加”发展机遇广聚英才

去年9月底,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对新时代人才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擘画了新蓝图。在新一轮招才引智的城市竞局下,珠海如何书写这道时代命题?目标明确、思路明晰,方能做出满意答卷。

笔者认为,核心是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珠海为何如此渴望人才?第二是珠海究竟需要哪些人才?

如果说,上世纪重奖科技人才的举措,是珠海的前瞻之举,那如今的求贤若渴,则是珠海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珠海正迎来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四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

拥抱历史机遇,珠海的底子不错。近年来,随着人才政策力度加大,珠海人才净流入率连年位居全省前列,去年珠海市、区两级财政投入人才资金超过29亿元。

招才引智有底气,但面临的挑战仍不小。横向来看,受限于城市发展体量,相较于大湾区周边城市,珠海的人才规模总体偏小;纵向来看,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描绘了未来五年发展的路线图:要以“产业第一”为总抓手,五年内经济总量突破6000亿元。

无论是抢抓机遇实现城市突围,还是锚定目标提升能级量级,旗帜鲜明地加大力度招引人才,是助力珠海实现关键一跃的重要任务。

中心命题跃然纸上,解题思路关乎速度和效率。当前珠海需要重点吸引哪类人才?珠海在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的部署中,为招才引智工作划出重点:即实施产业牵引人才行动,集聚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壮大优秀青年人才队伍,造就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快聚集支撑产业发展的各类人才。

毫无疑问,珠海的人才事业,是关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要事、急事。蓝图绘就、方向锚定、使命在肩,接下来首先考验的是各级部门执行与落实的思路、速度、温度。

一个突破
打破体制机制壁垒走澳珠人才协同道路

“来珠海快四年了,这几年城市变化很大,当初选择来这里是正确的!”从事集成电路研发工作的香港青年黄敬源,是英诺赛科(珠海)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曾长期供职于国际一流的芯片企业。

这次他同样收到了来自珠海的新春慰问,欣喜之余评价道,“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资源。珠海如此重视人才,将会极大增强城市的发展后劲。”

当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扬帆起航。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认为,毗邻港澳的珠海,可以借助合作区建设契机,提高珠海的国际知名度,吸引更多国际高端人才。

长期以来,珠海以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突出对澳“跨境元素”创新,努力化解珠澳规则制度的衔接障碍,在澳珠人才跨境协同发展中做出了诸多探索。

近两年来,以建筑、律师、导游、医师等领域为突破口,珠海研究制定了港澳专业人士跨境执业办法、率先试点对港澳相应资质专业人士单向认可,加快港澳专业人士共享内地发展机遇。

去年,珠澳携手成立澳珠人才发展促进会,联动两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业社团、企事业单位各类高层次人才和海外归国留学人员,打造了人才融合发展的新平台。

不仅是市级发力,区级也加大力度融入湾区建设。以珠海高新区港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为例,仅2021年,该基地便新引进港澳创新创业项目15个,设立首期规模3000万元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专项基金,港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入驻企业达43家。

可以预见的是,澳珠两地将会有更大力度、更深层次的跨境人才协作。珠海明确提出,要加强珠琴澳人才协同发展,强化珠澳港人才工作协同联动,推动与合作区人才规划、人才工程共商共推。

谋势而动、顺势而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推动下,珠海吸引高素质人才的优势凸显,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一个理念
以最优服务机制筑就人才友好型城市

“珠海为我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平台,这里也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梁伟凡,在珠海进行博士后培养后便选择继续留珠发展。

对于扎根珠海的这个选择,他说,“这里有和我专业相吻合的产业,更重要的是,这里有适宜人才发展的土壤和环境。”梁伟凡举例说,前不久珠海南屏发生疫情,身为管控区中的一员,他接到了市委人才办专门打来的慰问电话,主动向他了解有无困难和所需帮助,“类似这样的工作细节,让我们感觉真的很暖心。”

当前城市间的产业竞争,实质上是营商环境的比拼。而城市的人才争夺,也转向了对人才环境的综合考验。珠海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并提出要打造“人才友好型”的城市引才环境。

越来越多如同梁伟凡一样的人才,感受到珠海对他们的暖意。比如,在“青年人才驿站”,外地来珠海就业创业的青年人才可享用最长7天的免费住宿;在珠海高新区,正在打造一片可供就业创业、居住、教育等一体化的示范型社区,建成后最多将为5000名人才提供更优发展平台。

事实上,珠海求贤若渴、招贤纳士的诚意和决心,同样感召一批又一批的才俊,将个人命运与珠海的城市未来紧密相连。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在珠海工作的中国两院院士和发达国家院士近30人,国家级和省级人才数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据悉,今年珠海将对“英才计划”进行整体优化升级,以期为来珠在珠发展的人才提供更优环境,市、区两级将大力实施人才服务升级行动,优化服务人才机制,全方位关心关爱人才,让人才在珠海工作安心、生活舒心、办事顺心。

■相关

打出政策“组合拳”
加快建设人才强区

打造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推进人才强区建设,全方位“引育留用”人才……2月16日,珠海高新区党工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以“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为工作总抓手,对珠海高新区建设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进行研究部署、推动落实。

记者获悉,珠海高新区将承担起打造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使命,以建设珠海未来科技城为重要抓手,扎实推进人才强区建设,全方位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为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来高新区创新创业最高享600万元住房补贴

最高600万元住房补贴、为求职青年提供7天内免费食宿,顶尖人才免费入住200平方米住房,6折租住安居住房……为做好人才服务工作,提高人才吸引力,今年初,珠海高新区推出《珠海高新区建设未来科技城·人才友好青年友好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从发展环境、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社交婚恋等方面切实解决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以6大方面36项具体举措,致力打造青年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全过程全方位服务体系,让青年人才在高新区实现“来无忧”“居无忧”“业无忧”“学无忧”“乐无忧”“留无忧”。

《行动计划》指出,珠海高新区要建设1个至2个校友经济产业园,校友引才最高给予奖励100万元;聘请顶尖高端人才担任高新产业顾问和专家导师,以人才峰会、人才校招、网络招聘等形式快速集聚人才。

“我们要让青年人才有信心留下来创新创业,珠海高新区会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珠海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赵适剑表示,珠海高新区始终把人才引育留用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全区建设取得实效。

近年来,珠海高新区持续完善人才政策,大力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去年新增市级以上人才120人,力争2025年总数突破1200人。

产业人才最高享80万元生活补贴

实现“产业第一”的发展。目前,人才资源至关重要。建设未来科技城,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服务青年人才为中心,紧扣青年人才发展需求先行探索人才工作新模式。

同期,珠海高新区出台《珠海高新区引进培育企业人才若干措施(试行)》,作为《行动计划》专项人才配套政策,该政策紧扣人才发展需求提出引进培育企业人才的24项具体举措,安排近3亿元作为年度人才专项经费预算。

该政策精准聚焦企业引进培育人才,通过拓宽引才培育渠道、搭建招才引智平台,为人才提供社会保障、住房安居、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全方位保障服务,涵盖高层次人才、高级技能人才、高学历人才和重点产业人才等。

产业人才最高享80万元生活补贴,最高300%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人才,人才服务“零跑动”“秒到账”,筹集1万套保障性住房,设立“凤凰人才”工作站……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细致高效的人才服务,为落户高新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

“新的人才政策出台振奋人心,我相信会对企业今后向外寻求项目合作、招商引资有相当大的吸引力。”珠海金山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求伟芹告诉记者,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更优人才政策将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而进一步推动产业的繁荣发展。

2021年珠海高新区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均超60%,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占全市32%,高企“树标提质”成效显著,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占全市36%,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全市26%,有效发明专利大幅增长。

■数读

珠海招才引智“成绩单”

●珠海市拥有人才总量约70万人,其中高端人才总量达9万人,人才净流入率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

●截至2021年底,珠海累计选拔培养产业青年优秀人才1755名,市创新创业团队127个。

●截至2021年底,珠海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实验室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9家。

●截至2021年底,珠海拥有院士工作站1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点82家,博士工作站34家。

●“珠海英才计划”实施3年来,新引进各类人才26万人。

●截至2021年底,珠海市共为512名人才发放“珠海英才卡”,并服务1800余名持卡人。

编辑:梁蔼欣 责任编辑:宋显晖
一张新年贺卡背后的珠海“人才经”
南方日报 2022-02-17 11:27

虎年伊始,一份特别的礼物在朋友圈刷屏。

新年开工返岗之际,珠海近600名高层次人才,收到了温暖的新春祝福:一张由珠海市委书记、珠海市市长签名的新年贺卡,以及一份遵义珠海协作特产。

在这支人才队伍里,既有企业家、科研者、技术能手等人才,他们是行业中的佼佼者,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还有教师、医生、专家等人才,他们是专业领域中的带头人,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城市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人才。向人才致敬,就是致敬城市的未来。对人才进行节日问候,在各地并不鲜见。但以市委、市政府这样高规格的致信,却不多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从一张贺卡透视珠海改革发展的“人才经”。

一个信号
在全市掀起爱才尊才重才的社会氛围

“细节见真情,真切感受到珠海对人才的重视!”珠海市高层次人才、科研人员梁伟凡收到这份新年贺卡和礼物时,直呼惊喜和感动。他细心地发现,贺卡的落款处有市委书记和市长的签名。

“我在很多城市待过,但是像珠海这样如此高规格地重视人才,还是第一次遇到。”他说。

重才、尊才、爱才、惜才,是珠海历来的优良传统。珠海经济特区因人才而立,因人才而兴,珠海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英才辈出的创业史。20多年前,珠海推出“百万重奖科技人才”政策,引来人才东南飞的热潮;20多年后,“珠海十大英才”惊艳亮相,“国之重器”总设计师等英才入选,引领城市创新潮流。

一以贯之的人才观,让珠海加速吸引人才聚集,为建设“青春之城、活力之都”注入源头活水。去年以来,“人才点亮珠海”活动持续开展,即在重大节日来临之际,珠海市委、市政府开展高层次人才慰问活动,旨在依托系列活动推动形成尊才爱才的社会氛围。

今年初,在珠海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上,珠海市委书记吕玉印亲自为新入选的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代表,分别颁发英才卡和立项证书,向为珠海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才表达感谢。

历年以来,珠海人才工作亮点纷呈:全国率先出台人才立法、“英才计划”引才成效卓著、促进澳珠人才协同发展……可以说,珠海的人才事业一直与特区改革发展的进程同频共振。

无论是一张贺卡、一份礼品、一场活动,还是一个称号、一份荣誉、一项政策,都指向了同一个中心思想:当下的珠海,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更渴望人才,也更能为人才发展提供广阔平台。

新春之际,珠海主动向人才发出问候与祝福,无疑是以实际行动再次向社会各界宣告:珠海对人才关心关爱的力度不减、为人才提供高水平服务的步伐更实、张开怀抱拥抱人才的动作更频。

一个背景
拥抱“四区叠加”发展机遇广聚英才

去年9月底,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对新时代人才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擘画了新蓝图。在新一轮招才引智的城市竞局下,珠海如何书写这道时代命题?目标明确、思路明晰,方能做出满意答卷。

笔者认为,核心是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珠海为何如此渴望人才?第二是珠海究竟需要哪些人才?

如果说,上世纪重奖科技人才的举措,是珠海的前瞻之举,那如今的求贤若渴,则是珠海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珠海正迎来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四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

拥抱历史机遇,珠海的底子不错。近年来,随着人才政策力度加大,珠海人才净流入率连年位居全省前列,去年珠海市、区两级财政投入人才资金超过29亿元。

招才引智有底气,但面临的挑战仍不小。横向来看,受限于城市发展体量,相较于大湾区周边城市,珠海的人才规模总体偏小;纵向来看,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描绘了未来五年发展的路线图:要以“产业第一”为总抓手,五年内经济总量突破6000亿元。

无论是抢抓机遇实现城市突围,还是锚定目标提升能级量级,旗帜鲜明地加大力度招引人才,是助力珠海实现关键一跃的重要任务。

中心命题跃然纸上,解题思路关乎速度和效率。当前珠海需要重点吸引哪类人才?珠海在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的部署中,为招才引智工作划出重点:即实施产业牵引人才行动,集聚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壮大优秀青年人才队伍,造就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快聚集支撑产业发展的各类人才。

毫无疑问,珠海的人才事业,是关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要事、急事。蓝图绘就、方向锚定、使命在肩,接下来首先考验的是各级部门执行与落实的思路、速度、温度。

一个突破
打破体制机制壁垒走澳珠人才协同道路

“来珠海快四年了,这几年城市变化很大,当初选择来这里是正确的!”从事集成电路研发工作的香港青年黄敬源,是英诺赛科(珠海)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曾长期供职于国际一流的芯片企业。

这次他同样收到了来自珠海的新春慰问,欣喜之余评价道,“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资源。珠海如此重视人才,将会极大增强城市的发展后劲。”

当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扬帆起航。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认为,毗邻港澳的珠海,可以借助合作区建设契机,提高珠海的国际知名度,吸引更多国际高端人才。

长期以来,珠海以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突出对澳“跨境元素”创新,努力化解珠澳规则制度的衔接障碍,在澳珠人才跨境协同发展中做出了诸多探索。

近两年来,以建筑、律师、导游、医师等领域为突破口,珠海研究制定了港澳专业人士跨境执业办法、率先试点对港澳相应资质专业人士单向认可,加快港澳专业人士共享内地发展机遇。

去年,珠澳携手成立澳珠人才发展促进会,联动两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业社团、企事业单位各类高层次人才和海外归国留学人员,打造了人才融合发展的新平台。

不仅是市级发力,区级也加大力度融入湾区建设。以珠海高新区港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为例,仅2021年,该基地便新引进港澳创新创业项目15个,设立首期规模3000万元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专项基金,港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入驻企业达43家。

可以预见的是,澳珠两地将会有更大力度、更深层次的跨境人才协作。珠海明确提出,要加强珠琴澳人才协同发展,强化珠澳港人才工作协同联动,推动与合作区人才规划、人才工程共商共推。

谋势而动、顺势而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推动下,珠海吸引高素质人才的优势凸显,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一个理念
以最优服务机制筑就人才友好型城市

“珠海为我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平台,这里也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梁伟凡,在珠海进行博士后培养后便选择继续留珠发展。

对于扎根珠海的这个选择,他说,“这里有和我专业相吻合的产业,更重要的是,这里有适宜人才发展的土壤和环境。”梁伟凡举例说,前不久珠海南屏发生疫情,身为管控区中的一员,他接到了市委人才办专门打来的慰问电话,主动向他了解有无困难和所需帮助,“类似这样的工作细节,让我们感觉真的很暖心。”

当前城市间的产业竞争,实质上是营商环境的比拼。而城市的人才争夺,也转向了对人才环境的综合考验。珠海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并提出要打造“人才友好型”的城市引才环境。

越来越多如同梁伟凡一样的人才,感受到珠海对他们的暖意。比如,在“青年人才驿站”,外地来珠海就业创业的青年人才可享用最长7天的免费住宿;在珠海高新区,正在打造一片可供就业创业、居住、教育等一体化的示范型社区,建成后最多将为5000名人才提供更优发展平台。

事实上,珠海求贤若渴、招贤纳士的诚意和决心,同样感召一批又一批的才俊,将个人命运与珠海的城市未来紧密相连。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在珠海工作的中国两院院士和发达国家院士近30人,国家级和省级人才数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据悉,今年珠海将对“英才计划”进行整体优化升级,以期为来珠在珠发展的人才提供更优环境,市、区两级将大力实施人才服务升级行动,优化服务人才机制,全方位关心关爱人才,让人才在珠海工作安心、生活舒心、办事顺心。

■相关

打出政策“组合拳”
加快建设人才强区

打造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推进人才强区建设,全方位“引育留用”人才……2月16日,珠海高新区党工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以“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为工作总抓手,对珠海高新区建设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进行研究部署、推动落实。

记者获悉,珠海高新区将承担起打造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使命,以建设珠海未来科技城为重要抓手,扎实推进人才强区建设,全方位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为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来高新区创新创业最高享600万元住房补贴

最高600万元住房补贴、为求职青年提供7天内免费食宿,顶尖人才免费入住200平方米住房,6折租住安居住房……为做好人才服务工作,提高人才吸引力,今年初,珠海高新区推出《珠海高新区建设未来科技城·人才友好青年友好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从发展环境、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社交婚恋等方面切实解决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以6大方面36项具体举措,致力打造青年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全过程全方位服务体系,让青年人才在高新区实现“来无忧”“居无忧”“业无忧”“学无忧”“乐无忧”“留无忧”。

《行动计划》指出,珠海高新区要建设1个至2个校友经济产业园,校友引才最高给予奖励100万元;聘请顶尖高端人才担任高新产业顾问和专家导师,以人才峰会、人才校招、网络招聘等形式快速集聚人才。

“我们要让青年人才有信心留下来创新创业,珠海高新区会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珠海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赵适剑表示,珠海高新区始终把人才引育留用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全区建设取得实效。

近年来,珠海高新区持续完善人才政策,大力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去年新增市级以上人才120人,力争2025年总数突破1200人。

产业人才最高享80万元生活补贴

实现“产业第一”的发展。目前,人才资源至关重要。建设未来科技城,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服务青年人才为中心,紧扣青年人才发展需求先行探索人才工作新模式。

同期,珠海高新区出台《珠海高新区引进培育企业人才若干措施(试行)》,作为《行动计划》专项人才配套政策,该政策紧扣人才发展需求提出引进培育企业人才的24项具体举措,安排近3亿元作为年度人才专项经费预算。

该政策精准聚焦企业引进培育人才,通过拓宽引才培育渠道、搭建招才引智平台,为人才提供社会保障、住房安居、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全方位保障服务,涵盖高层次人才、高级技能人才、高学历人才和重点产业人才等。

产业人才最高享80万元生活补贴,最高300%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人才,人才服务“零跑动”“秒到账”,筹集1万套保障性住房,设立“凤凰人才”工作站……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细致高效的人才服务,为落户高新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

“新的人才政策出台振奋人心,我相信会对企业今后向外寻求项目合作、招商引资有相当大的吸引力。”珠海金山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求伟芹告诉记者,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更优人才政策将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而进一步推动产业的繁荣发展。

2021年珠海高新区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均超60%,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占全市32%,高企“树标提质”成效显著,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占全市36%,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全市26%,有效发明专利大幅增长。

■数读

珠海招才引智“成绩单”

●珠海市拥有人才总量约70万人,其中高端人才总量达9万人,人才净流入率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

●截至2021年底,珠海累计选拔培养产业青年优秀人才1755名,市创新创业团队127个。

●截至2021年底,珠海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实验室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9家。

●截至2021年底,珠海拥有院士工作站1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点82家,博士工作站34家。

●“珠海英才计划”实施3年来,新引进各类人才26万人。

●截至2021年底,珠海市共为512名人才发放“珠海英才卡”,并服务1800余名持卡人。

编辑:梁蔼欣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