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逛菜市场去!”每天下午4时左右,在金湾区西湖市场附近居住的张大妈就会叫上老姐妹,一起去逛菜市场。在她看来,现在的西湖市场干净敞亮,设施完善,就像逛超市一样方便。
农贸市场,作为广大群众平日买菜购物必不可少的去处,不仅是事关民生福祉的“大事”,更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近年来,金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立足农贸市场实际,从改善环境卫生、完善设施、规范经营、营造氛围等方面入手,加大市场监管及整治力度,全力提升农贸市场卫生环境和经营秩序,力求让群众买菜更舒心、更放心。
以人为本
“菜篮子”不断提档升级
12月22日下午5时,金湾区西湖市场里人头攒动。走进市场,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广告随处可见,整齐有序的摊位、干净整洁的地面让人眼前一亮,就连水产区附近的地面,也没有积水的现象。
众所周知,水产区往往是农贸市场内积水积污的重灾区,甚至让人难以下脚。西湖市场是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的?原来,针对群众反映比较多的市场内积水问题,今年以来,金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引导市场开办单位,尝试案台内排水、安装摊前挡水板、安设沉砂井等多种方法,有效解决了排水排污难题。

细节处更整洁便民,在提升市民消费体验的同时,也给经营户带来了更多客流。“这里每个摊位外围都设有专门的排水孔,还经常看到保洁员进行清洁,作为消费者来买海鲜更舒心了。”经常到西湖市场采购的王先生告诉记者。
从治“水”入手破解“脏乱差”,是金湾区纵深推进农贸市场环境提升的生动截面。记者了解到,为了给群众提供更加干净舒适的购物环境,金湾区近年来已对全区15家农贸市场进行了综合整治和改造提升。然而农贸市场提升工作并非一蹴而就,今年以来,对照创文标准,聚焦部分市场建设短板、整治成效动态保持难等问题,金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以人为本,从细微处入手,持续推动农贸市场提档升级。
细微处的人文关怀,正让城市文明更有温度。近期,西湖市场的不少老顾客发现,市场的公厕不仅环境改善了,还新增了无障碍卫生间,设置了轮椅如厕坡道。一系列举措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点赞。
“截至目前,全区15家农贸市场内,有公厕的市场已基本实现无障碍卫生间全覆盖。”金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经营和市场管理室主任谭斌介绍,针对部分农贸市场公共卫生间设施简陋、卫生条件差等问题,该局积极引导市场开办方及时进行升级改造,并落实了责任人定期巡查制度。
为进一步做好农贸市场疫情防控工作,金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还通过集中开会、现场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压实市场开办单位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入场扫描、测温、戴口罩等各项措施;督促辖区内各农贸市场严格落实“一日一清洁、一周一大扫除、一月一大清洁”的规定,引导全区15家农贸市场集中开展清洁消毒活动。
今年7月起,金湾区还在各大农贸市场入口处设置了便民口罩领取点,为入场消费者提供免费便民口罩,截至目前已派发便民口罩18565个。
创新管理
共建共治共享文明市场
作为全区首家投用的智慧农贸市场,广安便民市场从进门起就让人感觉到与众不同。入口处的电子显示屏上,一店一码、一品一码、追溯查询、菜价公示等各种功能一应俱全,不仅可以检测到产品的来源地,还可查询农残检测情况等信息。
不止如此,记者还注意到,不少摊位前还配备了电子屏幕,显示的内容包括店主姓名照片、营业执照、今日蔬菜价格、付款二维码等。各项举措联合发力,为广大消费者营造了一个经营秩序规范、消费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
在市场的一角,海鲜档主黄女士正忙着称重、装袋。“市场环境更干净了,管理也更规范了,很高兴我也是参与者之一。”在广安便民市场摆摊多年,黄女士一路见证这里的文明氛围越来越浓。
这是金湾区积极构建农贸市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一个缩影。通过广泛动员市场开办方、经营户和群众参与,金湾区正不断扩大农贸市场综合治理的社会参与面,力争把一个个农贸市场打造成为文明新典范。

农贸市场规范管理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重点和难点。致力于提升农贸市场管理水平,今年以来,金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相关单位和市场开办方,明确了市场整治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人;指导辖区各市场成立了垃圾分类领导小组,不仅明确了相关成员,还全面推进“制度上墙”;组织多场志愿者活动,对农贸市场及周边进行大清扫、整治乱停乱放、清除小广告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营造全民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为进一步营造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今年9月,在金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组织下,辖区农贸市场的市场管理方、经营户还签订了承诺书,进一步落实诚信经营、食品安全等方面规章制度。据统计,今年以来,金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向市场开办方和经营户发放文明城市建设告知书3000份、农贸市场食品经营告知书3000份、禁止活禽经营告知书300份。
引导共建共治是一方面,强化监督管理是另一方面。今年以来,金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农贸市场实施“专人驻场”监管,加强综合管理和指导,对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对症下药。同时,结合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金湾区对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开展快速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在农贸市场公告栏进行公示。今年以来,全区已检查农贸市场2249家次,检查市场内经营户21798户次,检测食用农产品64014批次。
如今,漫步金湾区各农贸市场,“争做文明市民”“垃圾分类靠大家”等温馨提示牌随处可见,朗朗上口的文明标语潜移默化地引导着经营者和消费者。文明新风在刮进市民“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的同时,也刮进越来越多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走,逛菜市场去!”每天下午4时左右,在金湾区西湖市场附近居住的张大妈就会叫上老姐妹,一起去逛菜市场。在她看来,现在的西湖市场干净敞亮,设施完善,就像逛超市一样方便。
农贸市场,作为广大群众平日买菜购物必不可少的去处,不仅是事关民生福祉的“大事”,更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近年来,金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立足农贸市场实际,从改善环境卫生、完善设施、规范经营、营造氛围等方面入手,加大市场监管及整治力度,全力提升农贸市场卫生环境和经营秩序,力求让群众买菜更舒心、更放心。
以人为本
“菜篮子”不断提档升级
12月22日下午5时,金湾区西湖市场里人头攒动。走进市场,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广告随处可见,整齐有序的摊位、干净整洁的地面让人眼前一亮,就连水产区附近的地面,也没有积水的现象。
众所周知,水产区往往是农贸市场内积水积污的重灾区,甚至让人难以下脚。西湖市场是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的?原来,针对群众反映比较多的市场内积水问题,今年以来,金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引导市场开办单位,尝试案台内排水、安装摊前挡水板、安设沉砂井等多种方法,有效解决了排水排污难题。

细节处更整洁便民,在提升市民消费体验的同时,也给经营户带来了更多客流。“这里每个摊位外围都设有专门的排水孔,还经常看到保洁员进行清洁,作为消费者来买海鲜更舒心了。”经常到西湖市场采购的王先生告诉记者。
从治“水”入手破解“脏乱差”,是金湾区纵深推进农贸市场环境提升的生动截面。记者了解到,为了给群众提供更加干净舒适的购物环境,金湾区近年来已对全区15家农贸市场进行了综合整治和改造提升。然而农贸市场提升工作并非一蹴而就,今年以来,对照创文标准,聚焦部分市场建设短板、整治成效动态保持难等问题,金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以人为本,从细微处入手,持续推动农贸市场提档升级。
细微处的人文关怀,正让城市文明更有温度。近期,西湖市场的不少老顾客发现,市场的公厕不仅环境改善了,还新增了无障碍卫生间,设置了轮椅如厕坡道。一系列举措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点赞。
“截至目前,全区15家农贸市场内,有公厕的市场已基本实现无障碍卫生间全覆盖。”金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经营和市场管理室主任谭斌介绍,针对部分农贸市场公共卫生间设施简陋、卫生条件差等问题,该局积极引导市场开办方及时进行升级改造,并落实了责任人定期巡查制度。
为进一步做好农贸市场疫情防控工作,金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还通过集中开会、现场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压实市场开办单位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入场扫描、测温、戴口罩等各项措施;督促辖区内各农贸市场严格落实“一日一清洁、一周一大扫除、一月一大清洁”的规定,引导全区15家农贸市场集中开展清洁消毒活动。
今年7月起,金湾区还在各大农贸市场入口处设置了便民口罩领取点,为入场消费者提供免费便民口罩,截至目前已派发便民口罩18565个。
创新管理
共建共治共享文明市场
作为全区首家投用的智慧农贸市场,广安便民市场从进门起就让人感觉到与众不同。入口处的电子显示屏上,一店一码、一品一码、追溯查询、菜价公示等各种功能一应俱全,不仅可以检测到产品的来源地,还可查询农残检测情况等信息。
不止如此,记者还注意到,不少摊位前还配备了电子屏幕,显示的内容包括店主姓名照片、营业执照、今日蔬菜价格、付款二维码等。各项举措联合发力,为广大消费者营造了一个经营秩序规范、消费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
在市场的一角,海鲜档主黄女士正忙着称重、装袋。“市场环境更干净了,管理也更规范了,很高兴我也是参与者之一。”在广安便民市场摆摊多年,黄女士一路见证这里的文明氛围越来越浓。
这是金湾区积极构建农贸市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一个缩影。通过广泛动员市场开办方、经营户和群众参与,金湾区正不断扩大农贸市场综合治理的社会参与面,力争把一个个农贸市场打造成为文明新典范。

农贸市场规范管理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重点和难点。致力于提升农贸市场管理水平,今年以来,金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相关单位和市场开办方,明确了市场整治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人;指导辖区各市场成立了垃圾分类领导小组,不仅明确了相关成员,还全面推进“制度上墙”;组织多场志愿者活动,对农贸市场及周边进行大清扫、整治乱停乱放、清除小广告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营造全民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为进一步营造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今年9月,在金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组织下,辖区农贸市场的市场管理方、经营户还签订了承诺书,进一步落实诚信经营、食品安全等方面规章制度。据统计,今年以来,金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向市场开办方和经营户发放文明城市建设告知书3000份、农贸市场食品经营告知书3000份、禁止活禽经营告知书300份。
引导共建共治是一方面,强化监督管理是另一方面。今年以来,金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农贸市场实施“专人驻场”监管,加强综合管理和指导,对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对症下药。同时,结合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金湾区对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开展快速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在农贸市场公告栏进行公示。今年以来,全区已检查农贸市场2249家次,检查市场内经营户21798户次,检测食用农产品64014批次。
如今,漫步金湾区各农贸市场,“争做文明市民”“垃圾分类靠大家”等温馨提示牌随处可见,朗朗上口的文明标语潜移默化地引导着经营者和消费者。文明新风在刮进市民“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的同时,也刮进越来越多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