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为民解难题 斗门区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近日,斗门区莲洲镇光明村的村民们喜笑颜开。得益于“民生微实事”,村里最后一条泥泞不堪的机耕路实现硬底化,插秧机、收割机等现代化农机可以到田里了,运输车辆也能直接到田头,村民生产出行更便利了。

莲洲镇光明村的机耕路实现硬底化,村民在路边观察水稻长势。

一个农村道路的硬底化改造工程,既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环境,又提高了生产质量,更提升了村容村貌,成为斗门区从可操作易见效的“小切口”入手,快速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推动民生建设水平实现“大变化”的生动缩影。

斗门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民生微实事”工作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创新性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建设工作,以提升群众对珠海市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为导向,快速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事,切实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

“民生微实事”着力服务困难群众

10月20日,斗门镇小濠冲村村民邝强(化名)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邝强的双胞胎儿子邝保和邝佑(均为化名)今年19岁,患先天性智力一级重度残疾,妻子也患有疾病。多年以来,这个家庭都缺少欢乐。

今年5月,通过“民生微实事”斗门镇残疾人社会适应性服务项目,斗门区四叶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肖治秀上门为兄弟俩提供居家生活技能训练服务。通过几个月的训练,邝保和邝佑逐步掌握一项项技能,性格也发生了变化。

“我觉得邝保和邝佑最大的变化有两方面,一是懂得了感恩,知道了父母有病需要照顾。二是脾气好多了,愿意简单地与人交流。”肖治秀介绍,现在他们已经会写字、会手语、会唱歌、会用微信、会坐公交车,也会帮父母做事情。“几个月的服务颇有成效,邝保将要去斗门镇残疾人康园中心接受培训,为就业作准备。”斗门镇残联理事长邝杰宏介绍。

据了解,斗门镇残疾人社会适应性服务项目实施以来,已经为21名服务对象提供康复治疗及居家生活技能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自强自立。

乾务镇湾口村,专业护理人员为失能老人提供康复护理服务。

而在乾务镇湾口村,因病卧床已有12年时间的村民梁娟好,则在家中得到了专业的护理和助浴服务,大大降低压疮、褥疮发生的风险。护理人员还为老人提供一些基础按摩理疗,缓解卧床带来的不适。

通过“民生微实事”湾口村失能群体康复护理项目,湾口村里包括梁娟好在内的6户失能人员均可享受到康复护理上门服务。专业的康复护理团队每周上门3次,通过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助洁助急助医等形式提供服务,提高失能人员的生活质量。“感谢你们总想着我们老年人,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在湾口村,93岁的黄群英激动地说。

斗门镇残疾人社会适应性服务项目和湾口村失能群体康复护理项目,是斗门区11个服务残障人士的“民生微实事”项目中的两个典型案例。

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指引,斗门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厚植“人民至上”情怀,全市首创“党委主导+群众点单+民主决策+多元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将“民生微实事”落地实施项目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内容清单,紧盯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时效性强的惠民项目,推动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农村,快速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组织各行各业各单位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工作,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扎实办好每件“民生微实事”,斗门区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促进公共资源着力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倾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

今年,斗门区拟累计投入1.24亿元办好一批“民生微实事”。截至目前,斗门区共征集“民生微实事”项目需求3427个,确定实施项目666个,涉及金额近1.22亿元

莲洲镇大胜村休闲宣传小公园内,村民利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

“惠从党来”构建社会治理大格局

10月19日晚,斗门区理论夜校宣讲活动走进井岸镇坭湾村,为村民带来理论宣讲的同时,还组织开展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精彩节目吸引超400名村民现场参与。

此次活动还设置了“学习强国”App及斗门区“民生微实事”项目的宣传摊位。现场,不少村民围在摊位前,仔细聆听志愿者讲解“民生微实事”项目的意义目的及参与方式。得知“民生微实事”可以自行申报后,部分村民立即就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打开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小程序,进入“民生微实事”板块提交自己的需求。而在摊位一旁的项目展示区里,也有村民正在驻足观看展板,了解斗门区“民生微实事”项目的最新进展。

“这些项目改造前后的对比都十分明显,切切实实把我们老百姓家门口的事办好了,现在村里正在进行路灯和安全护栏安装,都是‘民生微实事’项目,许多新装的路灯已经通电亮灯了,大大便利了夜间出行,我们的获得感特别强。”在项目展示区,坭湾村村民黄女士表示。

以“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斗门区在“理论夜校”村居全覆盖、“斗门革命斗争史”基层巡展,“强国大屏”100部红色电影展播等活动现场,固定设置“民生微实事”宣传推广环节,强化“民生微实事”与党史学习教育在基层的空间互动和区域黏性,让群众在接受党史学习教育的同时通过“民生微实事”知道“惠从党来”。

而在数百米外的井岸镇南潮村,两段总长约200米的围墙最近“颜值”大大提升。在画师的巧手描绘下,原本单调的围墙上穿上了色彩明亮、风格清新的“外衣”。中国航展、珠海渔女、斗门市民公园等元素成为了墙绘的“主角”,配上缤纷多彩的主题图画,组成了一条“珠海改革开放发展史”主题文化长廊。

井岸镇南潮村以墙绘打造“珠海改革开放发展史”主题文化长廊。

各式各样的墙绘吸引了不少人的眼光,成了附近居民新的“打卡”地,一些年轻人还特地前来合影留念。“从艺术墙绘就可以了解珠海的发展史和斗门的风土人情,既起到宣传教育作用,又美化了环境。很有特色。”南潮村村民姚小姐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墙绘的起点和中点拐角处,均挂有“民生微实事”项目现场标识牌,上面印有“民生微实事”统一视觉标识,市民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对应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情况和实施主体,还能了解具体的施工、管养、维护单位及投诉电话,甚至还能看到项目施工前的实景图片,如同项目的“简历”一般。

二维码的背后,是斗门区对“民生微实事”项目的高标准、严要求、精细化管理。

斗门区设计并广泛应用“民生微实事”统一视觉标识,将“文明城市,为你而创”标语和“民生微实事”线上云平台二维码融入标识,并在348个已完工项目现场广泛应用。群众通过扫码,可以查看每一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建设管理情况,提升群众对“民生微实事”项目的满意度,让所有“民生微实事”项目同时也成为文明城市建设的惠民成果,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文明城市建设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井岸镇南潮村以墙绘打造“珠海改革开放发展史”主题文化长廊。

为紧密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建设,斗门区将“民生微实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委宣传部,利用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协调优势,对所有征集项目进行初审、交办和全流程跟踪督导。目前,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一公里”平台作为遍布全区、深入农村的刚性阵地,每天两次将“民生微实事”需求征集方式及典型案例推广到村民家、榕树下、广场上、稻田里。

“自选动作”推动党员干部服务群众

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过程中,斗门区瞄准重点难点问题,注重方式方法创新,构建“五四三”总体工作架构,建强“五大阵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基层,坚持“四个结合”办好为民实事,抓实“三项举措”发掘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以务实举措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其中,斗门区各职能部门将“岗位建功”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积极开展岗位学雷锋活动,建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创新开展“自选动作”,结合本职工作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5000余件,主动参与协助镇(街道)开展工作,更快更好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

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依托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小程序,因地制宜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198支,常态化参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文明城市建设等志愿服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斗门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260场次,参与志愿者39000余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10.8万小时。

一张写字台、一辆自行车、一个新书包……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斗门区妇联开展“星星点灯”村居困境儿童“微心愿”认领活动,借助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力量,征集370个区内困境儿童“微心愿”,并通过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小程序发布。在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截至目前,370个“微心愿”已全部得到实现,累计撬动社会资金投入约125万元,为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建设走深走实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斗门镇小濠冲村邀请专业厨师提升村民厨艺水平。

斗门区卫生健康局开展“名中医斗门行”大型义诊活动,邀请17位国家级、省级专家到斗门区侨立中医院为群众提供16个专科的医疗服务,现场耐心为市民听诊把脉、针灸治疗,并耐心叮嘱治疗注意事项,为需要进一步治疗的群众提供指引,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平时一号难求的专家诊疗服务。

斗门区教育局开展“关爱学生成长 名师进村居”实践活动,坚持“微”处着力,紧紧围绕入学招生、心理辅导、家庭教育等六大方面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问题,延伸教育服务精细化的触角。

珠海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在今年“五一”“十一”假期期间,在黄杨河湿地公园、斗门旧街、斗门体育公园举办主题集市系列活动,集合“文创集市+动漫巡游+乐队演唱+墙绘涂鸦”多元主题元素,内容涵盖美食、文创、手工、精品、非遗等,一站式满足市民游客休闲娱乐的全方位需求,打造品牌集市经济名片。

文字:廖明山 吴梓昊 图片:吴梓昊 通讯员 斗宣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赵思华
凝心聚力为民解难题 斗门区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珠海特区报 2021-10-21 11:11

近日,斗门区莲洲镇光明村的村民们喜笑颜开。得益于“民生微实事”,村里最后一条泥泞不堪的机耕路实现硬底化,插秧机、收割机等现代化农机可以到田里了,运输车辆也能直接到田头,村民生产出行更便利了。

莲洲镇光明村的机耕路实现硬底化,村民在路边观察水稻长势。

一个农村道路的硬底化改造工程,既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环境,又提高了生产质量,更提升了村容村貌,成为斗门区从可操作易见效的“小切口”入手,快速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推动民生建设水平实现“大变化”的生动缩影。

斗门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民生微实事”工作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创新性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建设工作,以提升群众对珠海市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为导向,快速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事,切实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

“民生微实事”着力服务困难群众

10月20日,斗门镇小濠冲村村民邝强(化名)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邝强的双胞胎儿子邝保和邝佑(均为化名)今年19岁,患先天性智力一级重度残疾,妻子也患有疾病。多年以来,这个家庭都缺少欢乐。

今年5月,通过“民生微实事”斗门镇残疾人社会适应性服务项目,斗门区四叶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肖治秀上门为兄弟俩提供居家生活技能训练服务。通过几个月的训练,邝保和邝佑逐步掌握一项项技能,性格也发生了变化。

“我觉得邝保和邝佑最大的变化有两方面,一是懂得了感恩,知道了父母有病需要照顾。二是脾气好多了,愿意简单地与人交流。”肖治秀介绍,现在他们已经会写字、会手语、会唱歌、会用微信、会坐公交车,也会帮父母做事情。“几个月的服务颇有成效,邝保将要去斗门镇残疾人康园中心接受培训,为就业作准备。”斗门镇残联理事长邝杰宏介绍。

据了解,斗门镇残疾人社会适应性服务项目实施以来,已经为21名服务对象提供康复治疗及居家生活技能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自强自立。

乾务镇湾口村,专业护理人员为失能老人提供康复护理服务。

而在乾务镇湾口村,因病卧床已有12年时间的村民梁娟好,则在家中得到了专业的护理和助浴服务,大大降低压疮、褥疮发生的风险。护理人员还为老人提供一些基础按摩理疗,缓解卧床带来的不适。

通过“民生微实事”湾口村失能群体康复护理项目,湾口村里包括梁娟好在内的6户失能人员均可享受到康复护理上门服务。专业的康复护理团队每周上门3次,通过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助洁助急助医等形式提供服务,提高失能人员的生活质量。“感谢你们总想着我们老年人,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在湾口村,93岁的黄群英激动地说。

斗门镇残疾人社会适应性服务项目和湾口村失能群体康复护理项目,是斗门区11个服务残障人士的“民生微实事”项目中的两个典型案例。

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指引,斗门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厚植“人民至上”情怀,全市首创“党委主导+群众点单+民主决策+多元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将“民生微实事”落地实施项目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内容清单,紧盯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时效性强的惠民项目,推动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农村,快速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组织各行各业各单位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工作,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扎实办好每件“民生微实事”,斗门区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促进公共资源着力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倾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

今年,斗门区拟累计投入1.24亿元办好一批“民生微实事”。截至目前,斗门区共征集“民生微实事”项目需求3427个,确定实施项目666个,涉及金额近1.22亿元

莲洲镇大胜村休闲宣传小公园内,村民利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

“惠从党来”构建社会治理大格局

10月19日晚,斗门区理论夜校宣讲活动走进井岸镇坭湾村,为村民带来理论宣讲的同时,还组织开展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精彩节目吸引超400名村民现场参与。

此次活动还设置了“学习强国”App及斗门区“民生微实事”项目的宣传摊位。现场,不少村民围在摊位前,仔细聆听志愿者讲解“民生微实事”项目的意义目的及参与方式。得知“民生微实事”可以自行申报后,部分村民立即就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打开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小程序,进入“民生微实事”板块提交自己的需求。而在摊位一旁的项目展示区里,也有村民正在驻足观看展板,了解斗门区“民生微实事”项目的最新进展。

“这些项目改造前后的对比都十分明显,切切实实把我们老百姓家门口的事办好了,现在村里正在进行路灯和安全护栏安装,都是‘民生微实事’项目,许多新装的路灯已经通电亮灯了,大大便利了夜间出行,我们的获得感特别强。”在项目展示区,坭湾村村民黄女士表示。

以“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斗门区在“理论夜校”村居全覆盖、“斗门革命斗争史”基层巡展,“强国大屏”100部红色电影展播等活动现场,固定设置“民生微实事”宣传推广环节,强化“民生微实事”与党史学习教育在基层的空间互动和区域黏性,让群众在接受党史学习教育的同时通过“民生微实事”知道“惠从党来”。

而在数百米外的井岸镇南潮村,两段总长约200米的围墙最近“颜值”大大提升。在画师的巧手描绘下,原本单调的围墙上穿上了色彩明亮、风格清新的“外衣”。中国航展、珠海渔女、斗门市民公园等元素成为了墙绘的“主角”,配上缤纷多彩的主题图画,组成了一条“珠海改革开放发展史”主题文化长廊。

井岸镇南潮村以墙绘打造“珠海改革开放发展史”主题文化长廊。

各式各样的墙绘吸引了不少人的眼光,成了附近居民新的“打卡”地,一些年轻人还特地前来合影留念。“从艺术墙绘就可以了解珠海的发展史和斗门的风土人情,既起到宣传教育作用,又美化了环境。很有特色。”南潮村村民姚小姐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墙绘的起点和中点拐角处,均挂有“民生微实事”项目现场标识牌,上面印有“民生微实事”统一视觉标识,市民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对应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情况和实施主体,还能了解具体的施工、管养、维护单位及投诉电话,甚至还能看到项目施工前的实景图片,如同项目的“简历”一般。

二维码的背后,是斗门区对“民生微实事”项目的高标准、严要求、精细化管理。

斗门区设计并广泛应用“民生微实事”统一视觉标识,将“文明城市,为你而创”标语和“民生微实事”线上云平台二维码融入标识,并在348个已完工项目现场广泛应用。群众通过扫码,可以查看每一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建设管理情况,提升群众对“民生微实事”项目的满意度,让所有“民生微实事”项目同时也成为文明城市建设的惠民成果,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文明城市建设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井岸镇南潮村以墙绘打造“珠海改革开放发展史”主题文化长廊。

为紧密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建设,斗门区将“民生微实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委宣传部,利用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协调优势,对所有征集项目进行初审、交办和全流程跟踪督导。目前,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一公里”平台作为遍布全区、深入农村的刚性阵地,每天两次将“民生微实事”需求征集方式及典型案例推广到村民家、榕树下、广场上、稻田里。

“自选动作”推动党员干部服务群众

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过程中,斗门区瞄准重点难点问题,注重方式方法创新,构建“五四三”总体工作架构,建强“五大阵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基层,坚持“四个结合”办好为民实事,抓实“三项举措”发掘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以务实举措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其中,斗门区各职能部门将“岗位建功”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积极开展岗位学雷锋活动,建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创新开展“自选动作”,结合本职工作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5000余件,主动参与协助镇(街道)开展工作,更快更好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

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依托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小程序,因地制宜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198支,常态化参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文明城市建设等志愿服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斗门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260场次,参与志愿者39000余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10.8万小时。

一张写字台、一辆自行车、一个新书包……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斗门区妇联开展“星星点灯”村居困境儿童“微心愿”认领活动,借助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力量,征集370个区内困境儿童“微心愿”,并通过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小程序发布。在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截至目前,370个“微心愿”已全部得到实现,累计撬动社会资金投入约125万元,为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建设走深走实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斗门镇小濠冲村邀请专业厨师提升村民厨艺水平。

斗门区卫生健康局开展“名中医斗门行”大型义诊活动,邀请17位国家级、省级专家到斗门区侨立中医院为群众提供16个专科的医疗服务,现场耐心为市民听诊把脉、针灸治疗,并耐心叮嘱治疗注意事项,为需要进一步治疗的群众提供指引,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平时一号难求的专家诊疗服务。

斗门区教育局开展“关爱学生成长 名师进村居”实践活动,坚持“微”处着力,紧紧围绕入学招生、心理辅导、家庭教育等六大方面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问题,延伸教育服务精细化的触角。

珠海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在今年“五一”“十一”假期期间,在黄杨河湿地公园、斗门旧街、斗门体育公园举办主题集市系列活动,集合“文创集市+动漫巡游+乐队演唱+墙绘涂鸦”多元主题元素,内容涵盖美食、文创、手工、精品、非遗等,一站式满足市民游客休闲娱乐的全方位需求,打造品牌集市经济名片。

文字:廖明山 吴梓昊 图片:吴梓昊 通讯员 斗宣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