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政珠海》聚焦医疗卫生事业 “把脉”珠海医联体建设“病症”

10月18日晚,由市委、市政府主办,珠海传媒集团承办的大型电视问政节目《问政珠海》第四期在珠海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ZHTV-1)、珠海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FM95.1频率)及观海APP、《珠海特区报》视频号同步播出。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热烈,众多网友通过网络平台留言、点赞。

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这一主题,本期《问政珠海》节目继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群众和企业关心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聚焦医疗卫生事业,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匮乏、体制不顺、定位不清,机构之间存在不正当竞争等问题展开问政,并就如何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水平、推动医联体改革落地见效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9名相关单位负责人到场,就节目中反映的问题,接受问政。

“具有离家近、价格低优势的社区医院,为何叫好难叫座?”“社区医院缘何门庭冷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短缺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短板如何弥补?大医院的资源如何下沉对接?”“如何完善门诊统筹制度,更好地发挥它在医联体中的作用?”“如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够享受到大医院的高品质服务?”问政现场,记者暗访的短片视频播出后,一个个犀利的问题接连抛出。

相关单位负责人和问政嘉宾针对短片曝光的问题,深入探讨如何推动医联体建设落地见效,破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顽疾,让门诊统筹制度发挥更大作用,为珠海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医疗保障部门和卫健部门负责人表示,将针对节目中曝光的问题尽快整改,同时,针对老百姓的呼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着力建设民生幸福新特区,进一步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树形象。

第三期《问政珠海》整改务实效果突出

当晚的节目首先通报了第三期《问政珠海》曝光问题的整改情况。

2020年6月5日,电视问政节目《问政珠海》第三期播出。节目围绕横琴行政服务中心停车难、公办幼儿园学位不足、房产过户难、企业办证难等问题,对横琴、市自然资源局、南屏科技工业园等单位进行了问政。

节目播出后,市纪委监委迅速跟进,部署整改落实工作。珠海传媒集团跟踪报道整改落实情况,全力做好电视问政“后半篇文章”。

针对节目中曝光的“公办幼儿园学位不足”问题,横琴通过借址提前开办、充分挖掘现有资源、购买民办园学位扩充公办学位等方式,多措并举扩大学位容量增量,共增加270个公办幼儿园学位。针对“横琴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停车难”问题,横琴本着以干部的不方便换得群众方便的理念,迅速整合周边区域车位资源,设置群众办事、就医专用停车位,群众办事集中点禁止机关工作人员停车,安排专人调配停车资源,提高车位周转率,最大限度满足办事群众停车需求。

针对“企业办证难”问题,市自然资源局积极协助香洲区南屏科技工业园收集整理汇总园区企业问题清单,研究制定解决措施,明确责任主体和解决时限,一项一项解决、一件一件销号。第三期节目播出后不到一周,乐星电子公司就顺利领取了新厂房不动产权证。为建立长效机制,香洲区南屏科技工业园设立建设服务机构,实行专班专员挂图作战,帮助指导园区35个新建扩建项目以及后续建设项目从报建、建设到竣工投产全过程跟踪服务,园区松下马达、三井金属等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办证效率显著提高。香洲区建立园区服务企业专员制度,成立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项目建设专项工作小组,将园区规模以上企业服务分解到每个干部,确保园区企业“时时有人问,事事有人管”。

针对“房产过户难”问题,市自然资源局针对吕再军案例中出现的划拨房地产误登记为出让性质的错误,立即组织力量清查用地档案资料,梳理类似错误,积极指导当事群众办结房产转让手续。2020年6月下旬,《问政珠海》第三期中曝光的相关问题一一得到解决。电视问政中反映出来的个别党员干部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市自然资源局召开全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大会,进行思想作风专项教育,推动机关作风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其间,横琴对有关部门领导、相关工作人员开展了提醒谈话。香洲区对南屏科技工业园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对南屏科技工业园建设管理局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并对南屏科技工业园发出纪检监察建议。市自然资源局对该局香洲分局中层以上干部进行了谈话提醒。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对时任分管领导和时任经办科室负责人进行了谈话提醒,并对中心各科室开展集体谈话,进行思想作风教育。

一问:

社区医院缘何门庭冷落?

痛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短缺

节目首先播放了一个暗访短片。2009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香洲区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57家。主城区覆盖率较高,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然而短片中,记者走访了香洲区多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时发现,相比于各大三甲医院门诊部大厅人头攒动的场面,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庭冷落,前来看病的群众寥寥无几。有群众反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是开开药、打打针,跟药店服务范围差不多。

“平时我们所做的工作有基本医疗,还有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居民一般健康档案建立、孕产妇健康管理,以及健康教育、卫生监督、中药的管理等。其实小病在社区医院就能诊治,但有的群众还是习惯一有病就去大医院看专家。”香洲区香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主治医师刘逢表示。

香洲区拱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周敏表示,社区居民患一些基础病、小病,他可能直接去三级医院看普通门诊,如此,基层医疗机构没有真正地发挥“健康守门人”的功能。

《问政珠海》第四期节目现场

从采访情况看,不少居民存在就医误区,对社区医院医疗水平不信任或不认可,怕耽误病情,更愿意到大医院就诊,哪怕费事、多花钱,这是造成大医院患者扎堆、社区医院受冷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短片中,记者走访还发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不足、待遇偏低,常常出现招人难、医生频繁跳槽等现象,全科医生以及康复、理疗、药剂、检验、影像等卫生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

香洲区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表示,社区医院待遇低,年轻人就业嫌收入少不愿来。周敏反映道,社区医院人才引进比较难,不仅缺全科医生,其他各类人才都比较缺乏。

据了解,为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事业,201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医联体建设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坚持公益、创新机制;资源下沉、提升能力;便民惠民、群众受益的基本原则。

2019年8月,全国确定了118个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城市,广东有7个城市入选,珠海就是其中之一。随后广东省、珠海市分别出台了相关文件,开展城市医联体试点工作。

2020年,香洲区制定了医联体建设工作方案,以镇街为单位,由香洲区7家综合医院牵头,分别与香洲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建区域医联体。以“小手牵大手”的方式,帮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但从记者了解的情况看,香洲区医联体建设在双向对接、落地见效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医联体中关于三甲医院高职称医生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坐诊等问题,就很难落实到位。

资料图 赵梓摄

医联体建设是推动资源下沉、提升能力、便民惠民的重大举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短板如何弥补,大医院的资源如何下沉对接,相关政策如何引导,是医联体能否落地见效的关键。本期问政节目,首先就重点围绕香洲区医联体建设落地见效展开了讨论。

医联体建设当中最基础的就是要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实做强,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人才。现场主持人向香洲区卫生健康局局长胡文锋提问:“短片中我们刚刚看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短缺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

胡文锋回应道:“香洲区现有注册的全科医生276名,基本可以达到每万名居民拥有3名以上全科医生的要求。刚才片中所提到的人才短缺的问题,的确存在于个别的民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个问题是部分民营机构的平台小、体量小,培养的医生机会少,其发展空间也有限,医护人员的归属感不强。所以下一步,我们希望通过医联体建设和大医院、公立医院一起,整合强化基层人员队伍。”

主持人追问:“有没有一些特殊的保障措施来补短板强弱项,帮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引进人才、留住人才?”胡文锋回应称,在引进人才方面,近5年来香洲区通过公开招聘,累计招录了180多名医疗人才。

“我们还加强基层实用型人才培养,完善全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有近20名全科医生已经完成了规培,充实到全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另一方面,在日常的培训中,2019年至2021年,我们引进了英国的BMJ全科能力培训系统,全面开展香洲区基层医生全科能力培训,累计有4800多名基层医生和医护人员参加了培训活动。”胡文锋表示。

问政嘉宾、全国人大代表廖贵平现场提问:“在基层社区公共医疗建设方面,在医疗设备医生配置方面,政府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对此,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党委副书记崔敏结合该医院做法现场分享了经验。

“我们的医疗集团成立以后,它主要的管理架构就是十统一,所谓的十统一最主要的就是法人要统一、人财物统一,包括我们的党建也是统一的,这样我们人员的下派、流转、招聘就非常顺利。”崔敏说,“就拿海岛来说,以前万山海岛医院招人,没人愿意去海岛。2016年我们接手以后,就派人轮流去海岛,且外伶仃、桂山、东澳各岛轮转。整个万山社区医疗服务能力因此得以大大提高,在去年、前年的公共卫生考核中获得了第一名。”

据崔敏透露,在香洲区卫生健康局的指导下,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正抓紧筹建翠香社康中心和石山社康中心,“将来这两个中心由我们统一管理,人财物统一管理了,便好招人、不缺人。”

问政嘉宾、省人大代表徐凌现场提问:“刚刚短片里提到一些民营医疗机构的用房、租赁成本比较高。我想问一下,有什么具体的方式方法能够尽快地解决这些医疗机构用房紧缺的问题?”

对此,胡文锋回应表示,一直以来香洲区对民营医疗机构都是有定额补助的,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大概有5万元至30万元不等。“针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经营成本压力,下一步我们打算把现有的定额补助改成以事定费,综合考虑他们的房租成本、运营压力,还有所提供的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政府对民营医疗机构的补助。”

胡文锋还透露,“我们将与国资、财政等部门沟通,看能否把我们现有的一些公用房拿出来,供我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其实现在我们有部分机构已经这样做了,比如翠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在的用房就是原来翠香街道办的用房,所以租金比较低,大大降低了房租成本。”胡文锋表示,新建小区配套应保障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共用房,可以免费或以较低房租提供给民营医疗机构使用。

二问:

双向转诊为何执行不到位?

痛点: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医联体建设其实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提升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能力和水平。通过短片可以看到,让大医院的专家到基层卫生社区中心坐诊,这个制度执行得并不是很好,为什么执行得不好?可能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很复杂的,但是不是制度本身就有问题,也不好操作?”问政嘉宾、珠海传媒集团融媒采访中心首席记者邓婉莹现场提出疑惑。

资料图 赵梓摄

“比如,我们都知道大专家自己的出诊是门庭若市的,有的甚至要限号,如果硬性地要求大专家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坐诊,可能本身有些地方病人也不多,这样就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不符合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功能和定位。所以我在想,在提升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人员能力这一块时,我们的思路是不是可以更加广一些?”邓婉莹拿出一组数据来作比较,“2020年珠海市每千人医师数量达到了3.27、注册护士数达到了3.84,这两组数据都是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就是说我们珠海三级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是相对充足的,而且我们有非常好的教学优势,所以我想问一下各大医院的负责人,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能不能成立一个专门的帮扶团队?在帮扶的过程中,我们的计划是连续性的,而且是分阶段地进行。”

针对邓婉莹现场抛出的问题,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书记李子松回应道:“从去年开始,为提升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我们已经免费做了4场培训,不管是公立的还是民营的,每一期培训参加者都超过100人。我们和香洲区签了12个养老机构,医养结合以医联体的形式来推进,我们还派出固定的团队去帮他们巡查、查房,双向转诊对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来说具有非常大的支持力度。”但他坦言,医联体建设仍在改革的路上,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逐步改善提升,把双方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尤其是香洲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是民营的,所以双方要建立一种能调动积极性、双方意愿的一种机制、一种制度。”

针对邓婉莹的提问,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副院长田琳分享了该院的做法,“我们医院是广东省首家全科医生师资的培训基地,我们跟高新区在全科医生的培训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专家的资源是非常宝贵的,疑难重症的病人也比较多,所以专家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培训和带教的作用。专家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坐诊是‘输血’,我们现在要把基层全科医生培养好是在‘造血’。我们现在把全科医生的培养作为一个重点,通过带教的形式,让我们全科医学的专科专家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培训带教,让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医生来我们医院观摩学习。这种模式经过初步试验,效果是非常好的,我们希望把这个模式在全市推广开。”

问政嘉宾、香洲区政协委员禹华超现场提问:“从现实来看,大医院是越做越强、门庭若市,而我们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是越来越小、门可罗雀,形成了虹吸效应,这其中就有双向转诊执行得不到位的问题。我想问,如何让医联体成员单位不仅是联体,而且要心连心,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够享受到大医院的同质化服务。特别是如何打通向上转诊‘最后一公里’的绿色通道。对此,我们的大医院是否有有效措施?”

《问政珠海》第四期节目现场

崔敏分享医院经验,“我们在医联体建设上还有一个创新,就是通过我们的专科优势,和30多家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建立了专科联盟。这个专科联盟包括心脑血管、卒中创伤,及时打通转诊通道。”

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徐超龙现场回应道,“我们设计的目标是社区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所以医联体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式、一种方法。我们要建老百姓信得过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这一点很重要。”

徐超龙介绍了3种医联体的改革模式。“一种是我们珠海的创新,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通过管理体制创新,解决了海岛医生配置的问题。海岛的医生不需要考虑自己待遇问题,也不需要考虑‘药开出去要给谁算账’的问题,所以海岛医生精神状态很好。第二个就像高新区这种县域医共体模式,医疗资源上下贯通,老百姓在村里就可以享受到省级专家医疗诊治服务,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不断增强。第三种模式是专科联盟一起来研究同类的病种。”

徐超龙表示,目前这3种医联体的改革模式在我市都在不同程度地推进,各个区推进情况不同、有差异,有的落实得好,有的落实得差,“所以,我觉得要推进医联体改革,首先各级政府真正要把这个责任承担起来,因为涉及到很多部门。”

三问:

基层医疗机构缘何服务打折扣?

痛点:门诊统筹制度尚不够完善

现场播放的暗访短片显示,如何更好地发挥门诊统筹制度在医联体建设中的推动作用,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2009年,我市制定并实施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办法,参保人在指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看病,可报销70%医疗费用。门诊统筹极大地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起到了引导群众到社区医院首诊的积极作用。记者暗访发现,这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个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了不做“亏本生意”,在对市民的服务方面打了折扣,应当开的药不开或少开。

问政嘉宾、省人大代表徐凌现场发问:“短片反映的个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开药、少开药现象是怎么产生的?有没有什么方法来解决这种不合理的情况?”

市社保中心主任张国斌回应道:“这涉及到对门诊统筹政策的误读。因为我们门诊统筹有两个机制可以保证,第一个机制,我们按人头付费就需要医疗机构必须因病施治、合理治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只有通过提高服务定点医疗机构的水平,改善定点医疗机构的形象,群众才更愿意到那里去。群众愿意去,我们社保基金帮他付的钱就多,这是第一个机制保证。第二个就是就医选定点,参保人选定点不是强制的,是由本人来选定,一旦选定就是一年,如果参保人看病觉得自己选的这个医疗机构服务水平质量不行,那么第二年他可以选择不去了。下一步,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珠海目前有200万参保人,现在来参保选定点的只有近130万人,还有70多万人没有选,要让群众抓紧选。另外,我们要加大监管力度,对于应该开药不开的行为,要加大惩罚力度。”

问政嘉宾、市政协委员、珠海市监察委员会特约监察员沈继光表示,门诊统筹制度是我市的首创,是非常好的一项惠民制度。

资料图 赵梓摄

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更好地发挥它在医联体中的作用?沈继光认为,一是要引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能力和水平,机构之间可以互相竞争,但不应该发生短片中出现的这种不正当竞争,要规范行为,要建立联合监管、联合执法、联合惩戒制度。除此之外,还要提升政策知晓率。

沈继光现场提问,“对于如何更好地发挥门诊统筹政策对医联体建设的支持引导作用,使更多的群众受益,市医保局有什么具体措施?”

市医保局局长程智涛回应表示,门诊统筹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第一个在政策方面进行完善,“今年我们个人账户要进行改革,就是进一步增强门诊统筹的供给,我们还准备进一步提高门诊统筹的待遇水平。”第二个方面是从人才着手强基层,“我们希望在对社区的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的培养,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传帮带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针对高血压和糖尿病这两类疾病,我们会在结算方面进行一些医保支付制度的探索,就是到大医院只是去复诊,然后社区医生对病人进行健康管理。”第三个方面是更好地畅通和做实双向转诊通道,“现在我们是有这么一个机制,但是双向转诊要怎么去对接科室、怎么去对接医生,让社区医院跟大医院之间双向转诊更畅通?接下来,我们医疗保障部门要和卫健部门好好配合,进一步完善。”

禹华超针对短片中曝光的个别社区卫生医疗机构拉客的问题,现场提问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有没有方法来避免?”

程智涛回应表示,目前门诊统筹签约主动权其实在个人,个人可以自由选择任意一家。一些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可能签约的人数不够多,就可能去拓展服务客源,“下一步我们会完善门诊统筹签约政策,公布各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的特点、参保人对它的满意度等信息,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度。”

四问:

如何提高专家参与慢病指导的积极性?

痛点:很多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是非营利机构,但又是私人的

邓婉莹现场提问:“在医联体当中急慢分治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防慢病是健康中国一个很重要的基石。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慢性病的治疗费用在医保当中的支出逐年增加,如何能让专家更愿意参与慢病防治指导?如何提高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治慢病的积极性?”

对此,徐超龙作出回应,“国家老年慢病医养医联体落户珠海,对慢病的管理、医养结合,珠海市有新的探索。我们既有平沙模式,也有社区养老模式,还有居家养老模式。随着5G的广泛应用,我们将在慢病防治中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开展居家护理的服务。”徐超龙透露。

“今天听了大家的讨论感到很欣慰。”问政嘉宾、珠海科技学院教授刘云德表示,“医联体这个问题它要解决什么?就是要解决我们医疗现在最大的一个难关——分级诊疗。如果不进行分级诊疗,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结合自身体会,刘云德颇为感慨,“居民和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信任是逐渐建立起来的,现在我们全家已习惯去社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看病,我们小区一些居民也习惯小病就去社区医院看。这说明我们目前机构建设是有成效的,逐步完善需要一个过程。”

刘云德分析认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治慢病方面之所以缺乏积极性,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在于“它是非营利机构,但是它又是私人的”。矛盾怎么解决?刘云德建议在机制创新上寻求突破口。

“珠海不妨在这方面做一些探讨,首先想方设法建立起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和居民之间的信任,双方应建立起双向互动,比如我所在小区有300户住户,社区医院最好能把这300户住户的健康档案都建起来,同时密切关注社区住户的健康状况。哪家住户有个头疼脑热的,谁家太太怀孕了,可以主动望闻问切,逐渐建立起信任。这对于构建‘社区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分流机制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老百姓来说,看病费用和时间成本也更趋合理。”刘云德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对医联体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我们奋斗的目标。”问政嘉宾、市委党校讲师闫辰听了大家的发言感叹道,建议相关部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医联体改革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工作抓实抓好、见地落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真正做到资源下沉、能力提升,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助力珠海打造民生幸福样板城市。”

扫描下面二维码了解节目相关内容

统筹:宋雪梅
采写:宋雪梅 林琦琦 见习记者 杨宇星
摄影:李建束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宋显晖
《问政珠海》聚焦医疗卫生事业 “把脉”珠海医联体建设“病症”
珠海特区报 2021-10-19 08:30

10月18日晚,由市委、市政府主办,珠海传媒集团承办的大型电视问政节目《问政珠海》第四期在珠海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ZHTV-1)、珠海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FM95.1频率)及观海APP、《珠海特区报》视频号同步播出。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热烈,众多网友通过网络平台留言、点赞。

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这一主题,本期《问政珠海》节目继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群众和企业关心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聚焦医疗卫生事业,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匮乏、体制不顺、定位不清,机构之间存在不正当竞争等问题展开问政,并就如何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水平、推动医联体改革落地见效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9名相关单位负责人到场,就节目中反映的问题,接受问政。

“具有离家近、价格低优势的社区医院,为何叫好难叫座?”“社区医院缘何门庭冷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短缺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短板如何弥补?大医院的资源如何下沉对接?”“如何完善门诊统筹制度,更好地发挥它在医联体中的作用?”“如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够享受到大医院的高品质服务?”问政现场,记者暗访的短片视频播出后,一个个犀利的问题接连抛出。

相关单位负责人和问政嘉宾针对短片曝光的问题,深入探讨如何推动医联体建设落地见效,破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顽疾,让门诊统筹制度发挥更大作用,为珠海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医疗保障部门和卫健部门负责人表示,将针对节目中曝光的问题尽快整改,同时,针对老百姓的呼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着力建设民生幸福新特区,进一步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树形象。

第三期《问政珠海》整改务实效果突出

当晚的节目首先通报了第三期《问政珠海》曝光问题的整改情况。

2020年6月5日,电视问政节目《问政珠海》第三期播出。节目围绕横琴行政服务中心停车难、公办幼儿园学位不足、房产过户难、企业办证难等问题,对横琴、市自然资源局、南屏科技工业园等单位进行了问政。

节目播出后,市纪委监委迅速跟进,部署整改落实工作。珠海传媒集团跟踪报道整改落实情况,全力做好电视问政“后半篇文章”。

针对节目中曝光的“公办幼儿园学位不足”问题,横琴通过借址提前开办、充分挖掘现有资源、购买民办园学位扩充公办学位等方式,多措并举扩大学位容量增量,共增加270个公办幼儿园学位。针对“横琴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停车难”问题,横琴本着以干部的不方便换得群众方便的理念,迅速整合周边区域车位资源,设置群众办事、就医专用停车位,群众办事集中点禁止机关工作人员停车,安排专人调配停车资源,提高车位周转率,最大限度满足办事群众停车需求。

针对“企业办证难”问题,市自然资源局积极协助香洲区南屏科技工业园收集整理汇总园区企业问题清单,研究制定解决措施,明确责任主体和解决时限,一项一项解决、一件一件销号。第三期节目播出后不到一周,乐星电子公司就顺利领取了新厂房不动产权证。为建立长效机制,香洲区南屏科技工业园设立建设服务机构,实行专班专员挂图作战,帮助指导园区35个新建扩建项目以及后续建设项目从报建、建设到竣工投产全过程跟踪服务,园区松下马达、三井金属等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办证效率显著提高。香洲区建立园区服务企业专员制度,成立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项目建设专项工作小组,将园区规模以上企业服务分解到每个干部,确保园区企业“时时有人问,事事有人管”。

针对“房产过户难”问题,市自然资源局针对吕再军案例中出现的划拨房地产误登记为出让性质的错误,立即组织力量清查用地档案资料,梳理类似错误,积极指导当事群众办结房产转让手续。2020年6月下旬,《问政珠海》第三期中曝光的相关问题一一得到解决。电视问政中反映出来的个别党员干部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市自然资源局召开全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大会,进行思想作风专项教育,推动机关作风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其间,横琴对有关部门领导、相关工作人员开展了提醒谈话。香洲区对南屏科技工业园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对南屏科技工业园建设管理局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并对南屏科技工业园发出纪检监察建议。市自然资源局对该局香洲分局中层以上干部进行了谈话提醒。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对时任分管领导和时任经办科室负责人进行了谈话提醒,并对中心各科室开展集体谈话,进行思想作风教育。

一问:

社区医院缘何门庭冷落?

痛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短缺

节目首先播放了一个暗访短片。2009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香洲区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57家。主城区覆盖率较高,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然而短片中,记者走访了香洲区多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时发现,相比于各大三甲医院门诊部大厅人头攒动的场面,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庭冷落,前来看病的群众寥寥无几。有群众反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是开开药、打打针,跟药店服务范围差不多。

“平时我们所做的工作有基本医疗,还有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居民一般健康档案建立、孕产妇健康管理,以及健康教育、卫生监督、中药的管理等。其实小病在社区医院就能诊治,但有的群众还是习惯一有病就去大医院看专家。”香洲区香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主治医师刘逢表示。

香洲区拱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周敏表示,社区居民患一些基础病、小病,他可能直接去三级医院看普通门诊,如此,基层医疗机构没有真正地发挥“健康守门人”的功能。

《问政珠海》第四期节目现场

从采访情况看,不少居民存在就医误区,对社区医院医疗水平不信任或不认可,怕耽误病情,更愿意到大医院就诊,哪怕费事、多花钱,这是造成大医院患者扎堆、社区医院受冷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短片中,记者走访还发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不足、待遇偏低,常常出现招人难、医生频繁跳槽等现象,全科医生以及康复、理疗、药剂、检验、影像等卫生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

香洲区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表示,社区医院待遇低,年轻人就业嫌收入少不愿来。周敏反映道,社区医院人才引进比较难,不仅缺全科医生,其他各类人才都比较缺乏。

据了解,为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事业,201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医联体建设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坚持公益、创新机制;资源下沉、提升能力;便民惠民、群众受益的基本原则。

2019年8月,全国确定了118个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城市,广东有7个城市入选,珠海就是其中之一。随后广东省、珠海市分别出台了相关文件,开展城市医联体试点工作。

2020年,香洲区制定了医联体建设工作方案,以镇街为单位,由香洲区7家综合医院牵头,分别与香洲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建区域医联体。以“小手牵大手”的方式,帮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但从记者了解的情况看,香洲区医联体建设在双向对接、落地见效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医联体中关于三甲医院高职称医生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坐诊等问题,就很难落实到位。

资料图 赵梓摄

医联体建设是推动资源下沉、提升能力、便民惠民的重大举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短板如何弥补,大医院的资源如何下沉对接,相关政策如何引导,是医联体能否落地见效的关键。本期问政节目,首先就重点围绕香洲区医联体建设落地见效展开了讨论。

医联体建设当中最基础的就是要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实做强,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人才。现场主持人向香洲区卫生健康局局长胡文锋提问:“短片中我们刚刚看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短缺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

胡文锋回应道:“香洲区现有注册的全科医生276名,基本可以达到每万名居民拥有3名以上全科医生的要求。刚才片中所提到的人才短缺的问题,的确存在于个别的民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个问题是部分民营机构的平台小、体量小,培养的医生机会少,其发展空间也有限,医护人员的归属感不强。所以下一步,我们希望通过医联体建设和大医院、公立医院一起,整合强化基层人员队伍。”

主持人追问:“有没有一些特殊的保障措施来补短板强弱项,帮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引进人才、留住人才?”胡文锋回应称,在引进人才方面,近5年来香洲区通过公开招聘,累计招录了180多名医疗人才。

“我们还加强基层实用型人才培养,完善全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有近20名全科医生已经完成了规培,充实到全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另一方面,在日常的培训中,2019年至2021年,我们引进了英国的BMJ全科能力培训系统,全面开展香洲区基层医生全科能力培训,累计有4800多名基层医生和医护人员参加了培训活动。”胡文锋表示。

问政嘉宾、全国人大代表廖贵平现场提问:“在基层社区公共医疗建设方面,在医疗设备医生配置方面,政府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对此,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党委副书记崔敏结合该医院做法现场分享了经验。

“我们的医疗集团成立以后,它主要的管理架构就是十统一,所谓的十统一最主要的就是法人要统一、人财物统一,包括我们的党建也是统一的,这样我们人员的下派、流转、招聘就非常顺利。”崔敏说,“就拿海岛来说,以前万山海岛医院招人,没人愿意去海岛。2016年我们接手以后,就派人轮流去海岛,且外伶仃、桂山、东澳各岛轮转。整个万山社区医疗服务能力因此得以大大提高,在去年、前年的公共卫生考核中获得了第一名。”

据崔敏透露,在香洲区卫生健康局的指导下,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正抓紧筹建翠香社康中心和石山社康中心,“将来这两个中心由我们统一管理,人财物统一管理了,便好招人、不缺人。”

问政嘉宾、省人大代表徐凌现场提问:“刚刚短片里提到一些民营医疗机构的用房、租赁成本比较高。我想问一下,有什么具体的方式方法能够尽快地解决这些医疗机构用房紧缺的问题?”

对此,胡文锋回应表示,一直以来香洲区对民营医疗机构都是有定额补助的,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大概有5万元至30万元不等。“针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经营成本压力,下一步我们打算把现有的定额补助改成以事定费,综合考虑他们的房租成本、运营压力,还有所提供的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政府对民营医疗机构的补助。”

胡文锋还透露,“我们将与国资、财政等部门沟通,看能否把我们现有的一些公用房拿出来,供我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其实现在我们有部分机构已经这样做了,比如翠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在的用房就是原来翠香街道办的用房,所以租金比较低,大大降低了房租成本。”胡文锋表示,新建小区配套应保障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共用房,可以免费或以较低房租提供给民营医疗机构使用。

二问:

双向转诊为何执行不到位?

痛点: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医联体建设其实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提升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能力和水平。通过短片可以看到,让大医院的专家到基层卫生社区中心坐诊,这个制度执行得并不是很好,为什么执行得不好?可能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很复杂的,但是不是制度本身就有问题,也不好操作?”问政嘉宾、珠海传媒集团融媒采访中心首席记者邓婉莹现场提出疑惑。

资料图 赵梓摄

“比如,我们都知道大专家自己的出诊是门庭若市的,有的甚至要限号,如果硬性地要求大专家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坐诊,可能本身有些地方病人也不多,这样就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不符合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功能和定位。所以我在想,在提升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人员能力这一块时,我们的思路是不是可以更加广一些?”邓婉莹拿出一组数据来作比较,“2020年珠海市每千人医师数量达到了3.27、注册护士数达到了3.84,这两组数据都是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就是说我们珠海三级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是相对充足的,而且我们有非常好的教学优势,所以我想问一下各大医院的负责人,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能不能成立一个专门的帮扶团队?在帮扶的过程中,我们的计划是连续性的,而且是分阶段地进行。”

针对邓婉莹现场抛出的问题,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书记李子松回应道:“从去年开始,为提升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我们已经免费做了4场培训,不管是公立的还是民营的,每一期培训参加者都超过100人。我们和香洲区签了12个养老机构,医养结合以医联体的形式来推进,我们还派出固定的团队去帮他们巡查、查房,双向转诊对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来说具有非常大的支持力度。”但他坦言,医联体建设仍在改革的路上,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逐步改善提升,把双方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尤其是香洲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是民营的,所以双方要建立一种能调动积极性、双方意愿的一种机制、一种制度。”

针对邓婉莹的提问,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副院长田琳分享了该院的做法,“我们医院是广东省首家全科医生师资的培训基地,我们跟高新区在全科医生的培训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专家的资源是非常宝贵的,疑难重症的病人也比较多,所以专家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培训和带教的作用。专家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坐诊是‘输血’,我们现在要把基层全科医生培养好是在‘造血’。我们现在把全科医生的培养作为一个重点,通过带教的形式,让我们全科医学的专科专家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培训带教,让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医生来我们医院观摩学习。这种模式经过初步试验,效果是非常好的,我们希望把这个模式在全市推广开。”

问政嘉宾、香洲区政协委员禹华超现场提问:“从现实来看,大医院是越做越强、门庭若市,而我们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是越来越小、门可罗雀,形成了虹吸效应,这其中就有双向转诊执行得不到位的问题。我想问,如何让医联体成员单位不仅是联体,而且要心连心,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够享受到大医院的同质化服务。特别是如何打通向上转诊‘最后一公里’的绿色通道。对此,我们的大医院是否有有效措施?”

《问政珠海》第四期节目现场

崔敏分享医院经验,“我们在医联体建设上还有一个创新,就是通过我们的专科优势,和30多家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建立了专科联盟。这个专科联盟包括心脑血管、卒中创伤,及时打通转诊通道。”

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徐超龙现场回应道,“我们设计的目标是社区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所以医联体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式、一种方法。我们要建老百姓信得过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这一点很重要。”

徐超龙介绍了3种医联体的改革模式。“一种是我们珠海的创新,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通过管理体制创新,解决了海岛医生配置的问题。海岛的医生不需要考虑自己待遇问题,也不需要考虑‘药开出去要给谁算账’的问题,所以海岛医生精神状态很好。第二个就像高新区这种县域医共体模式,医疗资源上下贯通,老百姓在村里就可以享受到省级专家医疗诊治服务,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不断增强。第三种模式是专科联盟一起来研究同类的病种。”

徐超龙表示,目前这3种医联体的改革模式在我市都在不同程度地推进,各个区推进情况不同、有差异,有的落实得好,有的落实得差,“所以,我觉得要推进医联体改革,首先各级政府真正要把这个责任承担起来,因为涉及到很多部门。”

三问:

基层医疗机构缘何服务打折扣?

痛点:门诊统筹制度尚不够完善

现场播放的暗访短片显示,如何更好地发挥门诊统筹制度在医联体建设中的推动作用,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2009年,我市制定并实施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办法,参保人在指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看病,可报销70%医疗费用。门诊统筹极大地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起到了引导群众到社区医院首诊的积极作用。记者暗访发现,这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个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了不做“亏本生意”,在对市民的服务方面打了折扣,应当开的药不开或少开。

问政嘉宾、省人大代表徐凌现场发问:“短片反映的个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开药、少开药现象是怎么产生的?有没有什么方法来解决这种不合理的情况?”

市社保中心主任张国斌回应道:“这涉及到对门诊统筹政策的误读。因为我们门诊统筹有两个机制可以保证,第一个机制,我们按人头付费就需要医疗机构必须因病施治、合理治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只有通过提高服务定点医疗机构的水平,改善定点医疗机构的形象,群众才更愿意到那里去。群众愿意去,我们社保基金帮他付的钱就多,这是第一个机制保证。第二个就是就医选定点,参保人选定点不是强制的,是由本人来选定,一旦选定就是一年,如果参保人看病觉得自己选的这个医疗机构服务水平质量不行,那么第二年他可以选择不去了。下一步,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珠海目前有200万参保人,现在来参保选定点的只有近130万人,还有70多万人没有选,要让群众抓紧选。另外,我们要加大监管力度,对于应该开药不开的行为,要加大惩罚力度。”

问政嘉宾、市政协委员、珠海市监察委员会特约监察员沈继光表示,门诊统筹制度是我市的首创,是非常好的一项惠民制度。

资料图 赵梓摄

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更好地发挥它在医联体中的作用?沈继光认为,一是要引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能力和水平,机构之间可以互相竞争,但不应该发生短片中出现的这种不正当竞争,要规范行为,要建立联合监管、联合执法、联合惩戒制度。除此之外,还要提升政策知晓率。

沈继光现场提问,“对于如何更好地发挥门诊统筹政策对医联体建设的支持引导作用,使更多的群众受益,市医保局有什么具体措施?”

市医保局局长程智涛回应表示,门诊统筹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第一个在政策方面进行完善,“今年我们个人账户要进行改革,就是进一步增强门诊统筹的供给,我们还准备进一步提高门诊统筹的待遇水平。”第二个方面是从人才着手强基层,“我们希望在对社区的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的培养,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传帮带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针对高血压和糖尿病这两类疾病,我们会在结算方面进行一些医保支付制度的探索,就是到大医院只是去复诊,然后社区医生对病人进行健康管理。”第三个方面是更好地畅通和做实双向转诊通道,“现在我们是有这么一个机制,但是双向转诊要怎么去对接科室、怎么去对接医生,让社区医院跟大医院之间双向转诊更畅通?接下来,我们医疗保障部门要和卫健部门好好配合,进一步完善。”

禹华超针对短片中曝光的个别社区卫生医疗机构拉客的问题,现场提问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有没有方法来避免?”

程智涛回应表示,目前门诊统筹签约主动权其实在个人,个人可以自由选择任意一家。一些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可能签约的人数不够多,就可能去拓展服务客源,“下一步我们会完善门诊统筹签约政策,公布各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的特点、参保人对它的满意度等信息,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度。”

四问:

如何提高专家参与慢病指导的积极性?

痛点:很多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是非营利机构,但又是私人的

邓婉莹现场提问:“在医联体当中急慢分治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防慢病是健康中国一个很重要的基石。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慢性病的治疗费用在医保当中的支出逐年增加,如何能让专家更愿意参与慢病防治指导?如何提高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治慢病的积极性?”

对此,徐超龙作出回应,“国家老年慢病医养医联体落户珠海,对慢病的管理、医养结合,珠海市有新的探索。我们既有平沙模式,也有社区养老模式,还有居家养老模式。随着5G的广泛应用,我们将在慢病防治中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开展居家护理的服务。”徐超龙透露。

“今天听了大家的讨论感到很欣慰。”问政嘉宾、珠海科技学院教授刘云德表示,“医联体这个问题它要解决什么?就是要解决我们医疗现在最大的一个难关——分级诊疗。如果不进行分级诊疗,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结合自身体会,刘云德颇为感慨,“居民和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信任是逐渐建立起来的,现在我们全家已习惯去社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看病,我们小区一些居民也习惯小病就去社区医院看。这说明我们目前机构建设是有成效的,逐步完善需要一个过程。”

刘云德分析认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治慢病方面之所以缺乏积极性,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在于“它是非营利机构,但是它又是私人的”。矛盾怎么解决?刘云德建议在机制创新上寻求突破口。

“珠海不妨在这方面做一些探讨,首先想方设法建立起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和居民之间的信任,双方应建立起双向互动,比如我所在小区有300户住户,社区医院最好能把这300户住户的健康档案都建起来,同时密切关注社区住户的健康状况。哪家住户有个头疼脑热的,谁家太太怀孕了,可以主动望闻问切,逐渐建立起信任。这对于构建‘社区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分流机制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老百姓来说,看病费用和时间成本也更趋合理。”刘云德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对医联体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我们奋斗的目标。”问政嘉宾、市委党校讲师闫辰听了大家的发言感叹道,建议相关部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医联体改革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工作抓实抓好、见地落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真正做到资源下沉、能力提升,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助力珠海打造民生幸福样板城市。”

扫描下面二维码了解节目相关内容

统筹:宋雪梅
采写:宋雪梅 林琦琦 见习记者 杨宇星
摄影:李建束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