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产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是一个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脊梁。对于迎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等重大战略机遇的珠海而言,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更需要珠海打破常规、创新突破,夯实实体经济,壮大新兴产业,集聚强劲动能,加快从“小而美”迈向“大而强”,为全国全省大局多作贡献。

“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继续在招项目、建项目、抓项目上见实效、求突破,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提升珠海经济能级量级提供有力支撑,以优异成绩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表示。

云洲智能科技无人船系统。

稳固“基本盘” 全力以赴推动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7月18日,总投资50亿元的景旺珠海高多层电路板工厂、类载板与IC封装基板工厂在金湾区投产。“该项目的投产,标志着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向世界先进之列跨进了一大步。”活动现场,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名誉秘书长王龙基给予高度评价。

景旺项目的快速投产是珠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珠海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决策部署,负重奋进,克难前行,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经济运行呈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稳定恢复、稳中向好”,交出了一份浸透着艰辛、汗水的“期中卷”。

8月19日上午,高景太阳能50GW大尺寸硅片项目一期试投产暨二期开工仪式在金湾区举行,标志着这个总投资170亿元的光伏新能源重点产业项目正式进入生产运营新阶段。

“短短140天,项目‘从0到1、从无到有’,刷新了行业纪录。这正是‘珠海速度’‘珠海温度’的体现。”高景太阳能董事长徐志群表示。

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33.80亿元,同比增长18.5%,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两年平均增长5.0%,在珠三角排名第6位。“工业对珠海经济增长依然起到重要支撑,发挥了积极的正向拉动作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表示。

韧性从何而来?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发挥了“定海神针”作用。从支柱产业看,七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499.9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8.9%,同比增长19.4%。全市前200家企业中有168家正增长,占比84%;全市十大龙头企业中,4家增速超过30%。

动能从何而来?上半年,珠海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19.3%,两年平均增长9.0%、5.4%。珠海冠宇电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全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8家,全市设立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达到644家,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8%。

开启“十四五”,踏上新征程,珠海正抢抓“三区”叠加重大机遇,以全新姿态驶入发展快车道,掀起经济特区建设的新高潮。在制造业领域,如何将“新蓝图”变成“施工图”?

今年以来,我市建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珠海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的珠海市“5+1”产业集群专班和20个由分管市领导挂帅的协调服务小组,逐一对接省“链长制”战略性产业集群联动协调机制,一方面突出我市产业特色和重点,另一方面对接全省战略大局,形成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1+2”的工作构架。

通过构建市领导挂点联系服务重点培育企业机制,市四套班子领导与全市重点企业直接沟通、定期走访,“一对一”地协调解决企业和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推动企业加快发展。上半年,我市推动兴盛科技封装基板与通讯板、冠宇软包聚合物锂电池、光库科技铌酸锂高速调制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等14个项目落地动工,总投资175.2亿元。

横琴先进智能计算中心。

重大项目如同“超级引擎”,不仅是稳投资、促增长的“压舱石”,更是加速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心剂”。8月20日,在珠海高新区2021年第三季度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25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达209亿元,预计达产产值560亿元,涵盖深珠协作、软件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总部经济等多个领域。

“要解决当前工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关键要抓好优质增量引进、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做好新投产项目服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要发挥国有资本作用“以投促引”“以投促产”,大力实施战略性产业集群项目招商;另一方面,出台制造业投资奖补政策,推行重点工业投资项目“挂图作战”,鼓励重大工业投资项目落户珠海,形成了扶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支撑体系。

下半年,我市将推动爱旭太阳能电池项目、闻泰光电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越亚IC封装载板项目、珠海摩天宇第二产区项目等重大项目早日开工,推动珠海兴盛科技封装基板与通讯板项目等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力争全年工业投资实现增速30%以上。

厚植产业发展的沃土,才能让一颗颗生机勃勃的“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今年上半年,我市民营经济完成工业增加值329.34亿元,同比增长20%,逐渐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据介绍,在《珠海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基础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陆续推动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着力破除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制约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并积极建立2021年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围绕259家重点小升规培育目标做好全方位服务。

夯实“新阵地” 加快培育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持实体经济导向,构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打印设备五大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培育壮大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着力打造和引进一批产业链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以新的竞争优势推动珠海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中,明确要求珠海“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并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培育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海洋经济示范区等方面,为珠海擘画出清晰的发展路径。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翻开珠海经济“成绩单”,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同时,呈现出新动能蓄势发展的特征。上半年,冠宇电池、恩捷新材料、三一海洋重工、泰坦新动力等高成长创新型(独角兽)企业保持良好成长势头,产值保持50%甚至100%以上增速。从行业来看,集成电路圆片、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光学仪器等上游高技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0.0%、62.7%、28.3%和266.0%,创新引领的新经济、新活力进一步凸显。

在“新鲜出炉”的《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珠海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布局中及“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中,共有8大产业将珠海列为核心布局城市。

不断积蓄的经济新动能,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拓展更大空间。据介绍,我市正加快构建推进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五个一”工作体系,围绕每个产业集群制定了一张龙头骨干企业清单、一份重点项目清单、一套创新体系、一个政策工具包,并配备一家战略咨询支持机构,切实推动资源要素向产业集群集聚、政策措施向产业集群倾斜、工作力量向产业集群聚焦。

一手抓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树深扎根”,珠海集中力量在产业链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促进上下游配套产业和资源要素聚集,助力传统优势产业打造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介绍,我市编制制造业“十四五”规划和数字经济规划。在对珠海“十四五”和中长期发展的战略战术、发展路径和重点任务进行再认识、再谋划、再提升的基础上,理清我市“5+1”产业链条,编制“5+1”产业的招商目标库,绘制珠海市“5+1”产业图谱,做好我市产业发展的布局规划,“一产一策”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我市也将落实好《广东省加快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建设若干政策措施》、市级工业投资奖补政策和“5+1”产业集群专项政策,通过省、市政策叠加,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加快引进一批投资潜力大、产业引领强、增加值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优质企业,布局一批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领域的未来产业项目,加速打造我市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体系。

“对于珠海而言,打造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未来要做的是培优培强,把战略性支柱产业做成优势产业,带动全省特别是珠江口西岸地区发展,将它们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向晓梅表示。

点燃“新引擎”

加快布局“新基建”及应用生态

前不久,由广州“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华为珠海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联合创新中心等联合举办的2021鲲鹏应用创新大赛广东赛区总决赛举行。来自珠海远光软件的创新团队凭借在企业数字化领域的独到成果,获得2021鲲鹏应用创新大赛广东赛区大企业赛道一等奖。

珠海高新区的华为珠海智慧视觉联创中心。

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要素交汇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5G产业东风遒劲,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层出不穷。省委省政府《意见》提出,支持珠海市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省级信创产业示范区、5G产业园。建设云计算中心、低时延类中型以下或边缘计算数据中心。支持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无人船海测基地、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等项目建设。

一连串政策“组合拳”接连打出,不断释放珠海做大做强数字经济的“强信号”。去年,我市出台《珠海市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支持信创产业做大做强。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华为珠海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联合创新中心资源供给办法》《华为珠海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联合创新中心服务目录》《鲲鹏生态企业引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与制度的出台,共推动108家企业的120项软件应用进行迁移适配,累计举办19场人才培养活动、6场创新中心系列活动。

一系列重大平台相继落地,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横琴新区环岛西路东侧,一栋总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高9层的大楼正拔地而起,这是由横琴新区管委会与中科院计算所合作建设的横琴先进智能计算中心三期项目建设现场——在横琴林立的摩天大楼中,它的外型看上去并不起眼,却肩负着一项注定将令世界瞩目的科技重任:打造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

“从长远发展来看,珠海要在5G、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加快布局,形成软硬协同的良性循环发展环境,并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一方面能够优化产业结构,带来新的动能;另一方面也会对智能家电、集成电路、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提供更多智能化支持。”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表示。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壮大的基石,近年来,珠海市5G网络、智能计算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2020年,珠海市5G网络覆盖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年建成并开通5G基站逾6000座,超额完成年度建设目标,全市区域基本实现5G网络连续覆盖,主城区、重点商用区域5G信号覆盖率超90%。

下半年,我市将进一步超前布局5G网络基础设施和5G场景应用,力争在2021年底前新增5G基站1.1万座,实现全市区域5G网络全覆盖。5G具有的“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广连接”等特性,也有助于珠海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建设智慧工厂,打造全国智慧城市标杆。

与此同时,我市将与华为、中国电科、中国平安、中软国际、中国普天等企业合作,在构建鲲鹏产业生态、建设信创产业实验室、设立开放式软件平台等领域开展系列战略合作,推动5G运营与信息创新应用落地,聚集形成信创产业生态。

强主体:

立足园区打造产业

集群发展的主平台

今年1月,我市工业园区的阵营再添“实力派”——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珠海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这是我市继富山工业园、联港工业区后的第三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该园区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千亿级智能制造示范区,将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

规划建设大型产业园区,是省委、省政府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的重要战略抓手。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提出,在珠海-江门布局建设大型产业园区,坚持高起点规划建设、以一流园区承载世界级产业集群。

我市建立了分管市领导为组长的珠海-江门大型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工作专班,编制了大型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方案,初步划定了大园区辖区范围,明确大园区发展定位、目标和实施路径,全力争取在大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主导权,争取省政府在建设资金、用能、用地指标和产业政策上对我市的支持和倾斜。

为进一步加快打造产业发展的优质载体,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正在草拟出台《珠海市促进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导园区加快提质增效,并会同市自然资源局划定全市约180平方公里的工业控制线,印发了《珠海市工业用地指南(2020版)》,严控单位土地产出强度,保障实体经济发展空间,打造产业发展优质载体。

数据

1-7月,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40.43亿元,同比增速17.2%,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5.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

1-7月,珠海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主营业务收入516.13亿元,同比增长22.4%。软件业务收入278.79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集成电路主营收入62.46亿元,同比增长47.1%。集成电路设计业主营收入57.17亿元,同比增长53.1%。

1-7月,“四位一体”融资平台为我市586家中小微企业提供了917笔47.31亿元贷款或转贷资金,降低融资成本6930万元。

文字:钟夏 图片:钟凡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王朝辉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珠海特区报 2021-08-26 11:34

产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是一个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脊梁。对于迎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等重大战略机遇的珠海而言,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更需要珠海打破常规、创新突破,夯实实体经济,壮大新兴产业,集聚强劲动能,加快从“小而美”迈向“大而强”,为全国全省大局多作贡献。

“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继续在招项目、建项目、抓项目上见实效、求突破,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提升珠海经济能级量级提供有力支撑,以优异成绩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表示。

云洲智能科技无人船系统。

稳固“基本盘” 全力以赴推动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7月18日,总投资50亿元的景旺珠海高多层电路板工厂、类载板与IC封装基板工厂在金湾区投产。“该项目的投产,标志着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向世界先进之列跨进了一大步。”活动现场,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名誉秘书长王龙基给予高度评价。

景旺项目的快速投产是珠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珠海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决策部署,负重奋进,克难前行,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经济运行呈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稳定恢复、稳中向好”,交出了一份浸透着艰辛、汗水的“期中卷”。

8月19日上午,高景太阳能50GW大尺寸硅片项目一期试投产暨二期开工仪式在金湾区举行,标志着这个总投资170亿元的光伏新能源重点产业项目正式进入生产运营新阶段。

“短短140天,项目‘从0到1、从无到有’,刷新了行业纪录。这正是‘珠海速度’‘珠海温度’的体现。”高景太阳能董事长徐志群表示。

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33.80亿元,同比增长18.5%,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两年平均增长5.0%,在珠三角排名第6位。“工业对珠海经济增长依然起到重要支撑,发挥了积极的正向拉动作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表示。

韧性从何而来?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发挥了“定海神针”作用。从支柱产业看,七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499.9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8.9%,同比增长19.4%。全市前200家企业中有168家正增长,占比84%;全市十大龙头企业中,4家增速超过30%。

动能从何而来?上半年,珠海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19.3%,两年平均增长9.0%、5.4%。珠海冠宇电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全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8家,全市设立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达到644家,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8%。

开启“十四五”,踏上新征程,珠海正抢抓“三区”叠加重大机遇,以全新姿态驶入发展快车道,掀起经济特区建设的新高潮。在制造业领域,如何将“新蓝图”变成“施工图”?

今年以来,我市建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珠海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的珠海市“5+1”产业集群专班和20个由分管市领导挂帅的协调服务小组,逐一对接省“链长制”战略性产业集群联动协调机制,一方面突出我市产业特色和重点,另一方面对接全省战略大局,形成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1+2”的工作构架。

通过构建市领导挂点联系服务重点培育企业机制,市四套班子领导与全市重点企业直接沟通、定期走访,“一对一”地协调解决企业和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推动企业加快发展。上半年,我市推动兴盛科技封装基板与通讯板、冠宇软包聚合物锂电池、光库科技铌酸锂高速调制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等14个项目落地动工,总投资175.2亿元。

横琴先进智能计算中心。

重大项目如同“超级引擎”,不仅是稳投资、促增长的“压舱石”,更是加速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心剂”。8月20日,在珠海高新区2021年第三季度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25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达209亿元,预计达产产值560亿元,涵盖深珠协作、软件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总部经济等多个领域。

“要解决当前工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关键要抓好优质增量引进、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做好新投产项目服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要发挥国有资本作用“以投促引”“以投促产”,大力实施战略性产业集群项目招商;另一方面,出台制造业投资奖补政策,推行重点工业投资项目“挂图作战”,鼓励重大工业投资项目落户珠海,形成了扶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支撑体系。

下半年,我市将推动爱旭太阳能电池项目、闻泰光电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越亚IC封装载板项目、珠海摩天宇第二产区项目等重大项目早日开工,推动珠海兴盛科技封装基板与通讯板项目等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力争全年工业投资实现增速30%以上。

厚植产业发展的沃土,才能让一颗颗生机勃勃的“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今年上半年,我市民营经济完成工业增加值329.34亿元,同比增长20%,逐渐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据介绍,在《珠海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基础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陆续推动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着力破除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制约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并积极建立2021年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围绕259家重点小升规培育目标做好全方位服务。

夯实“新阵地” 加快培育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持实体经济导向,构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打印设备五大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培育壮大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着力打造和引进一批产业链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以新的竞争优势推动珠海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中,明确要求珠海“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并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培育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海洋经济示范区等方面,为珠海擘画出清晰的发展路径。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翻开珠海经济“成绩单”,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同时,呈现出新动能蓄势发展的特征。上半年,冠宇电池、恩捷新材料、三一海洋重工、泰坦新动力等高成长创新型(独角兽)企业保持良好成长势头,产值保持50%甚至100%以上增速。从行业来看,集成电路圆片、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光学仪器等上游高技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0.0%、62.7%、28.3%和266.0%,创新引领的新经济、新活力进一步凸显。

在“新鲜出炉”的《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珠海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布局中及“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中,共有8大产业将珠海列为核心布局城市。

不断积蓄的经济新动能,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拓展更大空间。据介绍,我市正加快构建推进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五个一”工作体系,围绕每个产业集群制定了一张龙头骨干企业清单、一份重点项目清单、一套创新体系、一个政策工具包,并配备一家战略咨询支持机构,切实推动资源要素向产业集群集聚、政策措施向产业集群倾斜、工作力量向产业集群聚焦。

一手抓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树深扎根”,珠海集中力量在产业链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促进上下游配套产业和资源要素聚集,助力传统优势产业打造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介绍,我市编制制造业“十四五”规划和数字经济规划。在对珠海“十四五”和中长期发展的战略战术、发展路径和重点任务进行再认识、再谋划、再提升的基础上,理清我市“5+1”产业链条,编制“5+1”产业的招商目标库,绘制珠海市“5+1”产业图谱,做好我市产业发展的布局规划,“一产一策”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我市也将落实好《广东省加快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建设若干政策措施》、市级工业投资奖补政策和“5+1”产业集群专项政策,通过省、市政策叠加,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加快引进一批投资潜力大、产业引领强、增加值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优质企业,布局一批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领域的未来产业项目,加速打造我市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体系。

“对于珠海而言,打造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未来要做的是培优培强,把战略性支柱产业做成优势产业,带动全省特别是珠江口西岸地区发展,将它们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向晓梅表示。

点燃“新引擎”

加快布局“新基建”及应用生态

前不久,由广州“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华为珠海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联合创新中心等联合举办的2021鲲鹏应用创新大赛广东赛区总决赛举行。来自珠海远光软件的创新团队凭借在企业数字化领域的独到成果,获得2021鲲鹏应用创新大赛广东赛区大企业赛道一等奖。

珠海高新区的华为珠海智慧视觉联创中心。

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要素交汇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5G产业东风遒劲,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层出不穷。省委省政府《意见》提出,支持珠海市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省级信创产业示范区、5G产业园。建设云计算中心、低时延类中型以下或边缘计算数据中心。支持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无人船海测基地、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等项目建设。

一连串政策“组合拳”接连打出,不断释放珠海做大做强数字经济的“强信号”。去年,我市出台《珠海市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支持信创产业做大做强。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华为珠海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联合创新中心资源供给办法》《华为珠海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联合创新中心服务目录》《鲲鹏生态企业引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与制度的出台,共推动108家企业的120项软件应用进行迁移适配,累计举办19场人才培养活动、6场创新中心系列活动。

一系列重大平台相继落地,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横琴新区环岛西路东侧,一栋总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高9层的大楼正拔地而起,这是由横琴新区管委会与中科院计算所合作建设的横琴先进智能计算中心三期项目建设现场——在横琴林立的摩天大楼中,它的外型看上去并不起眼,却肩负着一项注定将令世界瞩目的科技重任:打造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

“从长远发展来看,珠海要在5G、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加快布局,形成软硬协同的良性循环发展环境,并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一方面能够优化产业结构,带来新的动能;另一方面也会对智能家电、集成电路、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提供更多智能化支持。”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表示。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壮大的基石,近年来,珠海市5G网络、智能计算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2020年,珠海市5G网络覆盖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年建成并开通5G基站逾6000座,超额完成年度建设目标,全市区域基本实现5G网络连续覆盖,主城区、重点商用区域5G信号覆盖率超90%。

下半年,我市将进一步超前布局5G网络基础设施和5G场景应用,力争在2021年底前新增5G基站1.1万座,实现全市区域5G网络全覆盖。5G具有的“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广连接”等特性,也有助于珠海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建设智慧工厂,打造全国智慧城市标杆。

与此同时,我市将与华为、中国电科、中国平安、中软国际、中国普天等企业合作,在构建鲲鹏产业生态、建设信创产业实验室、设立开放式软件平台等领域开展系列战略合作,推动5G运营与信息创新应用落地,聚集形成信创产业生态。

强主体:

立足园区打造产业

集群发展的主平台

今年1月,我市工业园区的阵营再添“实力派”——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珠海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这是我市继富山工业园、联港工业区后的第三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该园区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千亿级智能制造示范区,将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

规划建设大型产业园区,是省委、省政府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的重要战略抓手。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提出,在珠海-江门布局建设大型产业园区,坚持高起点规划建设、以一流园区承载世界级产业集群。

我市建立了分管市领导为组长的珠海-江门大型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工作专班,编制了大型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方案,初步划定了大园区辖区范围,明确大园区发展定位、目标和实施路径,全力争取在大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主导权,争取省政府在建设资金、用能、用地指标和产业政策上对我市的支持和倾斜。

为进一步加快打造产业发展的优质载体,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正在草拟出台《珠海市促进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导园区加快提质增效,并会同市自然资源局划定全市约180平方公里的工业控制线,印发了《珠海市工业用地指南(2020版)》,严控单位土地产出强度,保障实体经济发展空间,打造产业发展优质载体。

数据

1-7月,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40.43亿元,同比增速17.2%,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5.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

1-7月,珠海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主营业务收入516.13亿元,同比增长22.4%。软件业务收入278.79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集成电路主营收入62.46亿元,同比增长47.1%。集成电路设计业主营收入57.17亿元,同比增长53.1%。

1-7月,“四位一体”融资平台为我市586家中小微企业提供了917笔47.31亿元贷款或转贷资金,降低融资成本6930万元。

文字:钟夏 图片:钟凡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王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