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香洲区把疫情处置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区领导以上率下、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学史力行,把党旗插在抗疫一线。全区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教师、志愿者迅速响应,发扬连续作战、敢打硬仗的作风,日夜奋战、攻坚克难,全力开展原封控区内核酸检测、大规模人员排查等各项工作。自8月4日实施封控管理以来,全区共投入3万多人次参与防控工作,累计核酸采样8万多人次,全部为阴性,经报批准,拱北原封控区域已于8月11日6时正式解封,群众生活恢复正常。

疫情还未结束,防控仍在继续。接下来,香洲区将继续严格落实上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坚决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统筹各项工作,压紧压实责任,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闻令而动:
建立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指挥体系
疫情牵动着珠海人民的心。香洲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在拱北街道成立现场指挥部,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强担任现场总指挥,香洲区委书记李伟辉、区长刘齐英任常务副总指挥,指挥部每日及时研判疫情发展态势,研究制定防控措施,确保防控措施落细落实。

战“疫”能否成功,关键在抓落实。
疫情发生后,香洲区坚持上下一盘棋,将封控区域划分为8个责任片区,由区领导牵头统筹,8个支援镇街牵头负责,并将每个片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参照社区三人小组模式,由基层工作人员、抽调支援队员、公安民警搭配成立网格工作小组。实行楼栋长负责制,在每栋楼设立楼栋长,包楼包户、责任到人,及时摸清楼栋单元居民底数,对一些特殊群体持续跟进服务,确保各项管控措施精准有效。
严密措施:
全力开展防疫管控及核酸检测工作
8月10日凌晨,南屏镇150多名防疫人员到达拱北原8号封控区的指定地点后,紧急开展岗前培训和现场演习,清晨6时开始对原封控区内居民进行核酸检测采样。
“你好,我们是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请你们戴好口罩,下楼做核酸检测”……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敲开居民的家门,通知居民进行核酸检测。
当天上午,拱北下起了雨,但气温并没有明显下降,防疫工作人员在老旧小区逐层爬楼梯,逐户敲门通知群众做核酸检测。穿着防护服就像蒸桑拿,异常湿热,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请大家提前准备好粤核酸码,有秩序地排好队,等待检测。”另一边的核酸检测点,防疫工作人员边维持秩序边重复喊着这句简单的话,声音都带着些许沙哑。大家的衣服湿透了,但没有人提出要换装休息。
“再累也要顶住!”南屏镇党委副书记蒙冠宇满眼血丝,他带着防疫队伍已经在这里驻扎了6个昼夜,没有睡过一个整觉。
8月10日,是封控的第七天,也是开展第三轮核酸检测的日子。事关拱北解封,香洲人再次集结,力争6小时内完成拱北封控区3万多居民采样工作。
香洲区共计3422名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交警、人民教师、国企员工、环卫工作者、志愿者、物业工作人员……从凌晨4时许陆续抵达拱北,支援此次核酸采样工作。
开展三轮全员核酸检测,是重要防疫举措,也是解除封控措施的前提条件之一。
记者从香洲区获悉,开展防疫管控工作以来,该区及时管控密接及次密接人员,实现100%管控。根据原封控区全体人员第1、4、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的要求,按照网格片区划分,设置25个核酸检测点,共96个采样台,先后开展三轮核酸检测,共采样8万余人次,均为阴性。

同时,依托公安人屋“智管+”数据系统,先后投入1万余人次开展两轮大规模扫楼行动,逐门逐户上门开展人员信息登记,精准查找未做核酸的人员,积极上门动员做核酸,对行动不便、年老的居民,安排医生上门检测,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据统计,全区共投入3万多人次进入原封控区参与现场防控工作,其中仅香洲区教育系统就有5840名教师主动报名并参与拱北原封控区防疫工作。
8月11日清晨6时,随着拱北街道党工委书记李磊宣布解封,拱北原封控区的所有出入口同时打开,拱北原封控区及18个封闭区调整为警戒区。
“感谢在抗疫道路上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一线工作人员,正是有了他们,才迎来胜利的曙光。”一位做完核酸检测的澳门居民说道。
贴心服务:
周密安排保障群众生活需求
生菜3.98元/斤、玉米10元/4根、京包菜1.98元/斤……8月7日上午,鲜一街超市(新市店)里有不少市民在选购商品,身穿防护服的超市工作人员正在整理货架:“忙起来就想不起自己在封控区域里了,除了要做好防护,跟平常的工作没什么不同,附近的居民都是老客户,闲聊时觉得大家心态都挺好。”
为做好管控期间生活物资保障工作,指挥部物资保障工作组全力保障原封控区内居民物资正常供给,共设置8个固定物资供应点、2个流动物资供应点、8个外卖接驳点,保障27家重点超市全部正常营业,累计为居民接送物资5796批次。
除了保障居民的“菜篮子”外,还要照顾特殊人群的需求。
“我是9月1日的预产期,明天要产检,我能不能出去?”“我家两岁的宝宝得了疱疹性咽峡炎,需要去看医生。”“我的手指感染发黑,能不能去看医生?”……8月7日上午10时许,原4号封控区的一顶帐篷里,来自香洲区第二人民医院的护士罗依绵正在一一记录和处理群众的各种特殊就诊需求。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保障特殊人群需求,香洲区专门成立8支医疗救援及心理咨询队,24小时随时待命,确保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同时加大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累计安排上门诊疗111人次,将一名孕妇安全转运至市人民医院生产,对原防控区域内无住所、无亲友投靠的人员,提供平价酒店住宿,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提供免费基本生活物资保障。
此外,为充分保障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和权益,珠海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开设疫情防控专线,24小时接听群众疫情相关诉求。香洲区及时解答群众疑问,回应群众关切,共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2467个。
“社区的服务非常周到,虽然隔离在家,但是我们没有压力,生活物资由社区工作人员点对点送上门,我们没有后顾之忧,感谢社区工作人员无微不至的服务。”华发新城居民陈先生感激地说道。
下一步工作:
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心手相牵打硬仗,同舟共济渡时艰。当前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期,接下来,香洲区仍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实施最严密的防控措施、最果断的应急处置、最严格的责任落实,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首先是继续做好警戒区的管控,从严抓好集中隔离、居家隔离人员管理服务,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任务;同时,注重健全基层防控体系,配强基层疾控力量,增加疾控队伍,按各镇街人口比例进行科学分配,将疾控工作力量覆盖至各镇街;再次是全面提高全员核酸检测效率,目前香洲区已制定了《珠海市香洲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预案》,计划依托本地核酸采样检测力量,积极发挥第三方实验室作用,适时开展全员核酸采样工作,充分发挥核酸检测“排雷”“防线”作用。
“最后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经济发展工作。合理调配人员力量,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效率,努力把握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平衡点,为香洲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香洲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人物采访:
8月11日,拱北街道原封控区及18个封闭点调整为警戒区域。“解封”后,香洲区各政企单位代表第一时间与记者分享了他们各自在“战疫前线”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香洲区人力资源中心张云龙:
配合医护人员完成
2400余人的采样工作
“8月10日凌晨4时10分,我们中心班子带领35名同志率先赶到原1号封控区,穿好防护服,进入指定的龙珠达酒店广场,开展核酸检测信息采集、人员组织、秩序维护等工作,一直奋战到次日凌晨,中途大家一起顶住了检测人数众多的压力,以及暴雨和酷热的侵袭,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2400余人的采样工作。”
香洲区人力资源中心主任张云龙告诉记者,这段时间的防疫工作让他更加深切体会到,应对疫情防控的惊涛骇浪时,党组织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任何时候只要紧紧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我坚信,只要大家坚守自己的岗位,就能为阻击病毒筑起一道道安全之盾、防护之盾、平安之盾。”张云龙表示。
珠海正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李江生:
单次最长摸排工作
时间超过15小时
8月6日凌晨时分,珠海正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江生接到正方集团紧急通知,要求凌晨2时迅速集结100人到达拱北指定集合地点并连夜执行“扫楼”任务。一大批同事在深夜接到通知后积极响应,火速到位,等任务结束后已是早上6时许,彻夜未眠的同事们稍作休息,又马上投入到了新一轮的抗疫工作中。
此后直至8月10日,李江生和同事们以轮岗轮班的方式,科学组织,合理调配,派出了多支队伍支援梅华街道办挂点的拱北侨光社区,对原封控区的所有住宅进行了“地毯式”的摸排,单次最长工作时间超过15小时。
“最让我感动的是香洲正方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执行力,不管什么时间,只要一声号令,大家从四面八方迅速集合,在闷热的天气里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深入到疫情防控的一线通宵达旦地执行任务,从来没有半句怨言。”李江生说。
云峰小学张丽慧:
留珠教师参加防疫
支援服务逾百人次
自8月4日起,云峰小学校长张丽慧在学校工作群里积极发动在珠海的教职工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在她的动员下,云峰小学留珠教师全员参与,8月4日至10日累计43人参加防疫志愿服务,参加防疫支援服务106人次。
8月7日,张丽慧带领16名教师志愿者在原封控区开展“扫楼”行动,配合指挥部完成居民的核酸采样工作。逐楼逐层逐户地“扫楼”排查,全副武装下的教师们汗流浃背。云峰小学教师志愿者投身抗疫一线,彰显了党员干部担当,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张丽慧说:“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榜样,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无论什么时候,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竭尽所能去付出。”
拱北街道侨光社区林军烽:
完成任务很有成就感
从8月3日凌晨开始,拱北街道侨光社区党委书记林军烽作为侨光北区的社区负责人,负责对接街道办指挥部和为居民提供帮助。他穿梭在封控区域的哨点和指挥部之间,在严格遵守封控规则的前提下,尽力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
侨光社区有户居民一家四口,父母在澳门务工,晚上才回珠海,封闭社区时,孩子的父母还没回来,工作人员在“扫楼”排查中及时发现了这个情况,林军烽立刻安排社区三人工作小组每天保障孩子们的饮食起居和居家安全。
“这7天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也碰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成功完成了封控任务,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林军烽告诉记者,从去年疫情暴发一直到现在,社区的工作人员从来没有放松过,对于这次社区的封闭,大家都有条不紊地按指令完成任务。虽然封控结束了,但后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次的封控让居民更了解到社区工作的重要性和不易,也拉近了工作人员和居民的距离。”林军烽说。
正圆城市服务有限公司梁思远:
不计成本投入抗疫行动
4日凌晨,正圆城市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思远匆忙赶到原封控区现场,开始了七天六夜的支援工作。
这次支援行动,正圆公司主要负责统筹凤山和前山两个街道对应支援区域的外围封闭管理和整个封控区的日常保洁及垃圾清运。为此,正圆公司全力投入人力物力,甚至一度停产,只为尽快完成原封控区里的各项工作。
“记得在‘解封’前一天下午,当我们的同事拖着疲惫身躯回到现场指挥部时,一位热心市民专程打的来到现场,放下一大袋奶茶就离开了,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却让我们心里感觉暖暖的。”梁思远回忆说。
“这次参与拱北的疫情防控工作,我的感触很深。”梁思远表示,当无数政企单位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从互不相识到并肩作战,从一同汗流浃背到互相勉励、决战昼夜更替,这都是香洲精神的具体体现。
香洲区人民医院周超:
医疗组从未松懈,也不敢松懈
自8月3日接到任务后,香洲区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周超和同事们担负起保障原封控区群众的医疗、保健的任务,小到一痛一痒、心理变化,大到病情危重,都需要医疗组(一医一护一心理医生)尽职尽责。
周超告诉记者:“在防疫工作中,我们随时出诊,不分昼夜,医疗组从未松懈,也不敢松懈。每次出诊时,居民群众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我们就觉得心里暖暖的。”
吉大派出所钟日辉:
定点把守口岸周边区域
吉大派出所主要负责围基村、昌盛花园周边区域封控工作,协助出入口定点把守、政策宣讲、周界沿线巡查,确保人员“只进不出,严禁聚集”。
接到工作任务后,吉大派出所所长钟日辉第一时间带领干警前往现场布控,全所每天投入3个组,每组警力8人,全天三班倒轮值,每天投入警力80多人次。钟日辉对记者说:“这是人员最多的区域,临近拱北口岸,赴澳门务工人员和临时逗留准备坐城轨回家的旅客较多,工作压力特别大。”4日上午,一位从澳门入境回中山的男子不配合封控工作,与一些旅客反复要求离开,经钟日辉和同事不断做思想工作,阐明防疫形势和规定,并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诉求,最终让他们安顿下来配合工作。
“7天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我们的布控工作组织很严密,运作很顺畅,非常感谢居民的理解和配合,很多居民见到我们都会亲切问候,心里感到异常温暖,也更加坚定,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钟日辉表示。
前山街道邓本杰:
全区一盘棋,拧成一股绳
香洲区坚持党建引领,全区一盘棋,拧成一股绳,各镇街组织精干力量到拱北支援。封控工作展开时,前山街道第一时间到原1号封控区开展现场指挥管控工作,该封控区域地处珠海“一国两制”最前沿和改革开放的窗口,是8个封控片区里人口最多、结构最复杂、管控难度最大的片区。
前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邓本杰向记者介绍:“在封控的7天里,我们的活动轨迹就是单位、指挥部两点一线,一周以来不敢有丝毫懈怠;在‘扫楼’的48小时内,我们连夜部署,制定方案,召集人马,上门‘扫楼’,录入数据,一气呵成,全程不眠;在第三轮核酸检测的6小时中,暴雨与烈日夹杂,汗水与雨水齐下,动员与管制并举,我们超额完成了全员检测任务。”
“如今拱北街道群众的生活回归正轨,重新有了烟火的气息。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绝不能有丝毫懈怠,作为基层干部,我们都是疫情防控的守夜人,永远初心如始,坚守最后一公里,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邓本杰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香洲区把疫情处置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区领导以上率下、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学史力行,把党旗插在抗疫一线。全区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教师、志愿者迅速响应,发扬连续作战、敢打硬仗的作风,日夜奋战、攻坚克难,全力开展原封控区内核酸检测、大规模人员排查等各项工作。自8月4日实施封控管理以来,全区共投入3万多人次参与防控工作,累计核酸采样8万多人次,全部为阴性,经报批准,拱北原封控区域已于8月11日6时正式解封,群众生活恢复正常。

疫情还未结束,防控仍在继续。接下来,香洲区将继续严格落实上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坚决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统筹各项工作,压紧压实责任,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闻令而动:
建立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指挥体系
疫情牵动着珠海人民的心。香洲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在拱北街道成立现场指挥部,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强担任现场总指挥,香洲区委书记李伟辉、区长刘齐英任常务副总指挥,指挥部每日及时研判疫情发展态势,研究制定防控措施,确保防控措施落细落实。

战“疫”能否成功,关键在抓落实。
疫情发生后,香洲区坚持上下一盘棋,将封控区域划分为8个责任片区,由区领导牵头统筹,8个支援镇街牵头负责,并将每个片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参照社区三人小组模式,由基层工作人员、抽调支援队员、公安民警搭配成立网格工作小组。实行楼栋长负责制,在每栋楼设立楼栋长,包楼包户、责任到人,及时摸清楼栋单元居民底数,对一些特殊群体持续跟进服务,确保各项管控措施精准有效。
严密措施:
全力开展防疫管控及核酸检测工作
8月10日凌晨,南屏镇150多名防疫人员到达拱北原8号封控区的指定地点后,紧急开展岗前培训和现场演习,清晨6时开始对原封控区内居民进行核酸检测采样。
“你好,我们是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请你们戴好口罩,下楼做核酸检测”……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敲开居民的家门,通知居民进行核酸检测。
当天上午,拱北下起了雨,但气温并没有明显下降,防疫工作人员在老旧小区逐层爬楼梯,逐户敲门通知群众做核酸检测。穿着防护服就像蒸桑拿,异常湿热,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请大家提前准备好粤核酸码,有秩序地排好队,等待检测。”另一边的核酸检测点,防疫工作人员边维持秩序边重复喊着这句简单的话,声音都带着些许沙哑。大家的衣服湿透了,但没有人提出要换装休息。
“再累也要顶住!”南屏镇党委副书记蒙冠宇满眼血丝,他带着防疫队伍已经在这里驻扎了6个昼夜,没有睡过一个整觉。
8月10日,是封控的第七天,也是开展第三轮核酸检测的日子。事关拱北解封,香洲人再次集结,力争6小时内完成拱北封控区3万多居民采样工作。
香洲区共计3422名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交警、人民教师、国企员工、环卫工作者、志愿者、物业工作人员……从凌晨4时许陆续抵达拱北,支援此次核酸采样工作。
开展三轮全员核酸检测,是重要防疫举措,也是解除封控措施的前提条件之一。
记者从香洲区获悉,开展防疫管控工作以来,该区及时管控密接及次密接人员,实现100%管控。根据原封控区全体人员第1、4、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的要求,按照网格片区划分,设置25个核酸检测点,共96个采样台,先后开展三轮核酸检测,共采样8万余人次,均为阴性。

同时,依托公安人屋“智管+”数据系统,先后投入1万余人次开展两轮大规模扫楼行动,逐门逐户上门开展人员信息登记,精准查找未做核酸的人员,积极上门动员做核酸,对行动不便、年老的居民,安排医生上门检测,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据统计,全区共投入3万多人次进入原封控区参与现场防控工作,其中仅香洲区教育系统就有5840名教师主动报名并参与拱北原封控区防疫工作。
8月11日清晨6时,随着拱北街道党工委书记李磊宣布解封,拱北原封控区的所有出入口同时打开,拱北原封控区及18个封闭区调整为警戒区。
“感谢在抗疫道路上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一线工作人员,正是有了他们,才迎来胜利的曙光。”一位做完核酸检测的澳门居民说道。
贴心服务:
周密安排保障群众生活需求
生菜3.98元/斤、玉米10元/4根、京包菜1.98元/斤……8月7日上午,鲜一街超市(新市店)里有不少市民在选购商品,身穿防护服的超市工作人员正在整理货架:“忙起来就想不起自己在封控区域里了,除了要做好防护,跟平常的工作没什么不同,附近的居民都是老客户,闲聊时觉得大家心态都挺好。”
为做好管控期间生活物资保障工作,指挥部物资保障工作组全力保障原封控区内居民物资正常供给,共设置8个固定物资供应点、2个流动物资供应点、8个外卖接驳点,保障27家重点超市全部正常营业,累计为居民接送物资5796批次。
除了保障居民的“菜篮子”外,还要照顾特殊人群的需求。
“我是9月1日的预产期,明天要产检,我能不能出去?”“我家两岁的宝宝得了疱疹性咽峡炎,需要去看医生。”“我的手指感染发黑,能不能去看医生?”……8月7日上午10时许,原4号封控区的一顶帐篷里,来自香洲区第二人民医院的护士罗依绵正在一一记录和处理群众的各种特殊就诊需求。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保障特殊人群需求,香洲区专门成立8支医疗救援及心理咨询队,24小时随时待命,确保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同时加大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累计安排上门诊疗111人次,将一名孕妇安全转运至市人民医院生产,对原防控区域内无住所、无亲友投靠的人员,提供平价酒店住宿,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提供免费基本生活物资保障。
此外,为充分保障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和权益,珠海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开设疫情防控专线,24小时接听群众疫情相关诉求。香洲区及时解答群众疑问,回应群众关切,共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2467个。
“社区的服务非常周到,虽然隔离在家,但是我们没有压力,生活物资由社区工作人员点对点送上门,我们没有后顾之忧,感谢社区工作人员无微不至的服务。”华发新城居民陈先生感激地说道。
下一步工作:
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心手相牵打硬仗,同舟共济渡时艰。当前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期,接下来,香洲区仍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实施最严密的防控措施、最果断的应急处置、最严格的责任落实,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首先是继续做好警戒区的管控,从严抓好集中隔离、居家隔离人员管理服务,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任务;同时,注重健全基层防控体系,配强基层疾控力量,增加疾控队伍,按各镇街人口比例进行科学分配,将疾控工作力量覆盖至各镇街;再次是全面提高全员核酸检测效率,目前香洲区已制定了《珠海市香洲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预案》,计划依托本地核酸采样检测力量,积极发挥第三方实验室作用,适时开展全员核酸采样工作,充分发挥核酸检测“排雷”“防线”作用。
“最后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经济发展工作。合理调配人员力量,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效率,努力把握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平衡点,为香洲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香洲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人物采访:
8月11日,拱北街道原封控区及18个封闭点调整为警戒区域。“解封”后,香洲区各政企单位代表第一时间与记者分享了他们各自在“战疫前线”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香洲区人力资源中心张云龙:
配合医护人员完成
2400余人的采样工作
“8月10日凌晨4时10分,我们中心班子带领35名同志率先赶到原1号封控区,穿好防护服,进入指定的龙珠达酒店广场,开展核酸检测信息采集、人员组织、秩序维护等工作,一直奋战到次日凌晨,中途大家一起顶住了检测人数众多的压力,以及暴雨和酷热的侵袭,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2400余人的采样工作。”
香洲区人力资源中心主任张云龙告诉记者,这段时间的防疫工作让他更加深切体会到,应对疫情防控的惊涛骇浪时,党组织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任何时候只要紧紧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我坚信,只要大家坚守自己的岗位,就能为阻击病毒筑起一道道安全之盾、防护之盾、平安之盾。”张云龙表示。
珠海正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李江生:
单次最长摸排工作
时间超过15小时
8月6日凌晨时分,珠海正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江生接到正方集团紧急通知,要求凌晨2时迅速集结100人到达拱北指定集合地点并连夜执行“扫楼”任务。一大批同事在深夜接到通知后积极响应,火速到位,等任务结束后已是早上6时许,彻夜未眠的同事们稍作休息,又马上投入到了新一轮的抗疫工作中。
此后直至8月10日,李江生和同事们以轮岗轮班的方式,科学组织,合理调配,派出了多支队伍支援梅华街道办挂点的拱北侨光社区,对原封控区的所有住宅进行了“地毯式”的摸排,单次最长工作时间超过15小时。
“最让我感动的是香洲正方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执行力,不管什么时间,只要一声号令,大家从四面八方迅速集合,在闷热的天气里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深入到疫情防控的一线通宵达旦地执行任务,从来没有半句怨言。”李江生说。
云峰小学张丽慧:
留珠教师参加防疫
支援服务逾百人次
自8月4日起,云峰小学校长张丽慧在学校工作群里积极发动在珠海的教职工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在她的动员下,云峰小学留珠教师全员参与,8月4日至10日累计43人参加防疫志愿服务,参加防疫支援服务106人次。
8月7日,张丽慧带领16名教师志愿者在原封控区开展“扫楼”行动,配合指挥部完成居民的核酸采样工作。逐楼逐层逐户地“扫楼”排查,全副武装下的教师们汗流浃背。云峰小学教师志愿者投身抗疫一线,彰显了党员干部担当,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张丽慧说:“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榜样,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无论什么时候,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竭尽所能去付出。”
拱北街道侨光社区林军烽:
完成任务很有成就感
从8月3日凌晨开始,拱北街道侨光社区党委书记林军烽作为侨光北区的社区负责人,负责对接街道办指挥部和为居民提供帮助。他穿梭在封控区域的哨点和指挥部之间,在严格遵守封控规则的前提下,尽力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
侨光社区有户居民一家四口,父母在澳门务工,晚上才回珠海,封闭社区时,孩子的父母还没回来,工作人员在“扫楼”排查中及时发现了这个情况,林军烽立刻安排社区三人工作小组每天保障孩子们的饮食起居和居家安全。
“这7天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也碰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成功完成了封控任务,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林军烽告诉记者,从去年疫情暴发一直到现在,社区的工作人员从来没有放松过,对于这次社区的封闭,大家都有条不紊地按指令完成任务。虽然封控结束了,但后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次的封控让居民更了解到社区工作的重要性和不易,也拉近了工作人员和居民的距离。”林军烽说。
正圆城市服务有限公司梁思远:
不计成本投入抗疫行动
4日凌晨,正圆城市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思远匆忙赶到原封控区现场,开始了七天六夜的支援工作。
这次支援行动,正圆公司主要负责统筹凤山和前山两个街道对应支援区域的外围封闭管理和整个封控区的日常保洁及垃圾清运。为此,正圆公司全力投入人力物力,甚至一度停产,只为尽快完成原封控区里的各项工作。
“记得在‘解封’前一天下午,当我们的同事拖着疲惫身躯回到现场指挥部时,一位热心市民专程打的来到现场,放下一大袋奶茶就离开了,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却让我们心里感觉暖暖的。”梁思远回忆说。
“这次参与拱北的疫情防控工作,我的感触很深。”梁思远表示,当无数政企单位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从互不相识到并肩作战,从一同汗流浃背到互相勉励、决战昼夜更替,这都是香洲精神的具体体现。
香洲区人民医院周超:
医疗组从未松懈,也不敢松懈
自8月3日接到任务后,香洲区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周超和同事们担负起保障原封控区群众的医疗、保健的任务,小到一痛一痒、心理变化,大到病情危重,都需要医疗组(一医一护一心理医生)尽职尽责。
周超告诉记者:“在防疫工作中,我们随时出诊,不分昼夜,医疗组从未松懈,也不敢松懈。每次出诊时,居民群众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我们就觉得心里暖暖的。”
吉大派出所钟日辉:
定点把守口岸周边区域
吉大派出所主要负责围基村、昌盛花园周边区域封控工作,协助出入口定点把守、政策宣讲、周界沿线巡查,确保人员“只进不出,严禁聚集”。
接到工作任务后,吉大派出所所长钟日辉第一时间带领干警前往现场布控,全所每天投入3个组,每组警力8人,全天三班倒轮值,每天投入警力80多人次。钟日辉对记者说:“这是人员最多的区域,临近拱北口岸,赴澳门务工人员和临时逗留准备坐城轨回家的旅客较多,工作压力特别大。”4日上午,一位从澳门入境回中山的男子不配合封控工作,与一些旅客反复要求离开,经钟日辉和同事不断做思想工作,阐明防疫形势和规定,并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诉求,最终让他们安顿下来配合工作。
“7天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我们的布控工作组织很严密,运作很顺畅,非常感谢居民的理解和配合,很多居民见到我们都会亲切问候,心里感到异常温暖,也更加坚定,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钟日辉表示。
前山街道邓本杰:
全区一盘棋,拧成一股绳
香洲区坚持党建引领,全区一盘棋,拧成一股绳,各镇街组织精干力量到拱北支援。封控工作展开时,前山街道第一时间到原1号封控区开展现场指挥管控工作,该封控区域地处珠海“一国两制”最前沿和改革开放的窗口,是8个封控片区里人口最多、结构最复杂、管控难度最大的片区。
前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邓本杰向记者介绍:“在封控的7天里,我们的活动轨迹就是单位、指挥部两点一线,一周以来不敢有丝毫懈怠;在‘扫楼’的48小时内,我们连夜部署,制定方案,召集人马,上门‘扫楼’,录入数据,一气呵成,全程不眠;在第三轮核酸检测的6小时中,暴雨与烈日夹杂,汗水与雨水齐下,动员与管制并举,我们超额完成了全员检测任务。”
“如今拱北街道群众的生活回归正轨,重新有了烟火的气息。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绝不能有丝毫懈怠,作为基层干部,我们都是疫情防控的守夜人,永远初心如始,坚守最后一公里,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邓本杰说。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