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位于阳江市阳西县溪头镇的英厚村产业基地里,正是迎接丰收的季节——成片的百香果棚架藤叶葳蕤,挂果累累,五彩薯、辣椒、圣女果、香芋小南瓜等农作物琳琅满目,生机盎然。
5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产业匮乏、有劳力贫困家庭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的省定贫困村。2016年以来,根据省、市部署安排,横琴新区对口帮扶阳西县11个省定贫困村,英厚村就是其中之一。
2019年,作为一名有着26年党龄的老党员、转业军人,横琴新区党政办一级主任科员蒲方主动请缨驻村扶贫,接任英厚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职务。几年来,扶贫工作队因地施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盘活了该村500多亩荒地,升级改造为英厚村产业基地,带领村民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目标,打造起一大批拔穷根、稳民生的优质项目。
“能够参加脱贫攻坚事业,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段经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蒲方说。截至2019年底,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达到“八有”脱贫标准,2020年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贫困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2000元,是帮扶前的5.5倍,真正做到了扶贫路上“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所帮扶的贫困村在两次省扶贫工作考核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今年6月,蒲方被评为“横琴新区优秀共产党员”。
带着一老一小赴任的“奶爸书记”
2018年1月,蒲方“脱下”穿了20多年的军装,来到横琴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工作。同年10月,在跟随单位到阳西调研扶贫工作时,他先后走访了几个贫困村,看到一幕幕让人心酸的场景:村里尽是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没有路灯;大多数房屋年久失修,有些人家就蜗居在狭窄潮湿的危房里;村民基本生活开销来源不稳定,存在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
“村里的生活状况给我触动很大,那一刻我就下定决心:要到最基层来,为贫困群众做实事。”蒲方说。没多久,他主动报名参加驻村扶贫工作,作为一名转业干部,脱贫攻坚成为他全新的“战场”。
要解决村民贫困问题,先要克服自己的困难。蒲方的妻子当时在外地工作,家里年迈的母亲和一岁多的幼子需人照料。在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下,2019年3月,蒲方带着一老一小来到英厚村赴任,于是有了村民口中“扶贫奶爸”的亲切称呼。
驻村的工作任务繁重,蒲方经常是上班时间村里村外、田间地头到处跑,下班回家照看老人和孩子,还要买菜做饭,“条件虽然艰苦,但是祖孙三代一起驻村的生活非常充实,值得一辈子去回味。”蒲方说。
昔日荒草地,今朝“百果园”
当时的英厚村有6000多村民,其中贫困家庭139户310人,是阳西县贫困人口最多的村。年龄大、技能低、身体弱、家庭负担重……如何推动贫困劳动力就业,让他们能够拥有一份长期稳定的收入,是对口帮扶中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驻村以后,蒲方先后联系了10多个合作项目,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落地。2019年9月的一天,他刚刚找到一个当地企业将合作项目谈妥,却因为长期奔波劳累,突发肾结石急诊住院,次日凌晨4点才从医院回到家中。由于惦记未完成的产业合作项目,蒲方根本顾不上休息,次日便马不停蹄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办实事、敢拼搏,身体力行、甘于奉献——这是横琴扶贫干部的真实写照。“在英厚村,急于建设‘高大上’的工厂还不现实,所以当时我们还是决定打造特色农业品牌,让他们在家门口即可灵活就业。”蒲方介绍说,工作队通过流转闲置土地的方式,用将近两年的时间,才把过去的荒草地变成现在的“百果园”。
如今,当地已建成“英厚村黄金百香果示范基地”“英厚村农特产品种植示范基地”“英厚村南药植示范基地”等,共种植百香果150亩、五彩薯150亩、辣椒80亩,圣女果规划种植100亩,此外还有水稻、花生等农作物,不仅充分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打响了品牌特色,产品销售渠道也不断拓宽。
2020年,扶贫产业直接带动村集体增收超100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4000余元,全村实现脱贫摘帽,村民们也收获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味道”……
抓党建促扶贫,凝聚帮扶合力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多年在部队当指导员、党支部书记的经历,让蒲方格外重视党建工作。
“抓产业,才能变‘输血’为‘造血’。抓党建,才能凝聚促进当地发展的红色力量。”几年来,蒲方积极推动在村里建设党建长廊、开展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学习、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并先后修建和完善了两个党建广场,完成了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及党员活动中心建设,不仅让村民更加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积极配合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也让党建工作深入当地党员和群众的生活,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与此同时,蒲方在村里经过深入调研后,主动联系慈善机构和爱心企业,为贫困户家庭的大学生提供资助、物质帮助或者就业方面的帮助。在最开始帮扶的11位村内大学生中,有2名青年受到蒲方的模范作用影响,选择入伍成为军人;也有受到资助的学生选择回到阳西成为驻村助理,加入了建设家乡、美化家乡的行列。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近期,蒲方又积极响应市委、区党工委的号召,报名参加茂名驻镇帮扶工作,希望能发挥转业军人的光和热,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感言:
习近平总书记说: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在几年的对口帮扶工作中,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就是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如今,乡村振兴的壮丽蓝图已经擘画,我将牢记初心使命,继续冲锋在前!
盛夏时节,位于阳江市阳西县溪头镇的英厚村产业基地里,正是迎接丰收的季节——成片的百香果棚架藤叶葳蕤,挂果累累,五彩薯、辣椒、圣女果、香芋小南瓜等农作物琳琅满目,生机盎然。
5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产业匮乏、有劳力贫困家庭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的省定贫困村。2016年以来,根据省、市部署安排,横琴新区对口帮扶阳西县11个省定贫困村,英厚村就是其中之一。
2019年,作为一名有着26年党龄的老党员、转业军人,横琴新区党政办一级主任科员蒲方主动请缨驻村扶贫,接任英厚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职务。几年来,扶贫工作队因地施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盘活了该村500多亩荒地,升级改造为英厚村产业基地,带领村民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目标,打造起一大批拔穷根、稳民生的优质项目。
“能够参加脱贫攻坚事业,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段经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蒲方说。截至2019年底,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达到“八有”脱贫标准,2020年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贫困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2000元,是帮扶前的5.5倍,真正做到了扶贫路上“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所帮扶的贫困村在两次省扶贫工作考核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今年6月,蒲方被评为“横琴新区优秀共产党员”。
带着一老一小赴任的“奶爸书记”
2018年1月,蒲方“脱下”穿了20多年的军装,来到横琴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工作。同年10月,在跟随单位到阳西调研扶贫工作时,他先后走访了几个贫困村,看到一幕幕让人心酸的场景:村里尽是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没有路灯;大多数房屋年久失修,有些人家就蜗居在狭窄潮湿的危房里;村民基本生活开销来源不稳定,存在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
“村里的生活状况给我触动很大,那一刻我就下定决心:要到最基层来,为贫困群众做实事。”蒲方说。没多久,他主动报名参加驻村扶贫工作,作为一名转业干部,脱贫攻坚成为他全新的“战场”。
要解决村民贫困问题,先要克服自己的困难。蒲方的妻子当时在外地工作,家里年迈的母亲和一岁多的幼子需人照料。在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下,2019年3月,蒲方带着一老一小来到英厚村赴任,于是有了村民口中“扶贫奶爸”的亲切称呼。
驻村的工作任务繁重,蒲方经常是上班时间村里村外、田间地头到处跑,下班回家照看老人和孩子,还要买菜做饭,“条件虽然艰苦,但是祖孙三代一起驻村的生活非常充实,值得一辈子去回味。”蒲方说。
昔日荒草地,今朝“百果园”
当时的英厚村有6000多村民,其中贫困家庭139户310人,是阳西县贫困人口最多的村。年龄大、技能低、身体弱、家庭负担重……如何推动贫困劳动力就业,让他们能够拥有一份长期稳定的收入,是对口帮扶中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驻村以后,蒲方先后联系了10多个合作项目,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落地。2019年9月的一天,他刚刚找到一个当地企业将合作项目谈妥,却因为长期奔波劳累,突发肾结石急诊住院,次日凌晨4点才从医院回到家中。由于惦记未完成的产业合作项目,蒲方根本顾不上休息,次日便马不停蹄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办实事、敢拼搏,身体力行、甘于奉献——这是横琴扶贫干部的真实写照。“在英厚村,急于建设‘高大上’的工厂还不现实,所以当时我们还是决定打造特色农业品牌,让他们在家门口即可灵活就业。”蒲方介绍说,工作队通过流转闲置土地的方式,用将近两年的时间,才把过去的荒草地变成现在的“百果园”。
如今,当地已建成“英厚村黄金百香果示范基地”“英厚村农特产品种植示范基地”“英厚村南药植示范基地”等,共种植百香果150亩、五彩薯150亩、辣椒80亩,圣女果规划种植100亩,此外还有水稻、花生等农作物,不仅充分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打响了品牌特色,产品销售渠道也不断拓宽。
2020年,扶贫产业直接带动村集体增收超100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4000余元,全村实现脱贫摘帽,村民们也收获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味道”……
抓党建促扶贫,凝聚帮扶合力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多年在部队当指导员、党支部书记的经历,让蒲方格外重视党建工作。
“抓产业,才能变‘输血’为‘造血’。抓党建,才能凝聚促进当地发展的红色力量。”几年来,蒲方积极推动在村里建设党建长廊、开展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学习、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并先后修建和完善了两个党建广场,完成了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及党员活动中心建设,不仅让村民更加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积极配合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也让党建工作深入当地党员和群众的生活,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与此同时,蒲方在村里经过深入调研后,主动联系慈善机构和爱心企业,为贫困户家庭的大学生提供资助、物质帮助或者就业方面的帮助。在最开始帮扶的11位村内大学生中,有2名青年受到蒲方的模范作用影响,选择入伍成为军人;也有受到资助的学生选择回到阳西成为驻村助理,加入了建设家乡、美化家乡的行列。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近期,蒲方又积极响应市委、区党工委的号召,报名参加茂名驻镇帮扶工作,希望能发挥转业军人的光和热,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感言:
习近平总书记说: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在几年的对口帮扶工作中,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就是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如今,乡村振兴的壮丽蓝图已经擘画,我将牢记初心使命,继续冲锋在前!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